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妖娆(ro) 阴诲 咬文嚼(jio)字 红装素裹B. 佝偻(gu) 狡黠 根深谛(d)固 唯唯连声C. 襁褓(qing) 聒噪 吹毛求疵(c) 恪尽职守D. 恣睢(su) 诘难 鸿鹄(h )之志 无与轮比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每当展望未来,我就会浮想联翩,仿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在眼前, 祖国大地到处都是一片繁荣景象。B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C 中学生活五光十色,其中一定有许多人、事、景、物拨动过你的心弦,也一定有许 多喜、怒、哀、乐让你不能忘怀。D每当看到爸爸做家务时那笨拙、滑稽的动作以及他故意做出的调皮的表情,我和妈妈都会忍俊不禁。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1998年被追回的文物种类丰富,除了书画、陶瓷、青铜、玉器、货币,什么都有。 B、细长的双腿的仙鹤,身材苗条的白鹳,在画中与人物和环境十分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C、会计未按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D、从事任何科技工作都存在正己与正物的问题,都要有高尚的道德而不能认为科学与道德无关。1.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A B C D1.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B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C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D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丽: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释】?本诗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浮生:出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来相沿称人生为“浮生”。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6.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之景。 B下片写人,通过人物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 C纵观全词,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个身闲心苦的不得志者。 D . 尽管人物形象抑郁不得志,但字里行间仍不失豪放风格。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2分)A.这首词中的苏轼是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着岁月而又无可奈何的形象,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B.这首词描写了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既开阔深邃,又清幽淡雅,充满野趣。C.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悠闲自得的洒脱。D.这首词写景上的特点是善于从多个角度写景,有远景,有近景,有仰望,有俯瞰,有听觉,还有嗅觉。这样多角度的写景就使景物显得很有层次,做到了诗中有画。(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邑西白家庄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日:“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民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日:“谁有闲气骂恶人。”卒置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晕战!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盗邻鸭/烹之 B汝/病乃天罚 C毛/乃可落 D一攘/而鸭毛生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汝( ) (2)色( ) (3)卒(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翁乃骂,其病良已。 (2)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 11短文结尾那段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_。(2)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3)过尽千帆皆不是,_。(4)_,燕然未勒归无计。 (5)物是人非事事休,_。 (6)_,五十弦翻塞外声。 (7)妇姑荷箪食,_。(8)_,只有香如故。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17分) 天外财富(1)雨,从天外飘来。(2)我打着一把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路边树下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淋着雨水。(3)“快进来!”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4)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着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5)“你是往前走吗?”我问她。“嗯,哪儿都行”她随口而答。(6)“去做什么?”“找一个人,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女孩声音满含欣慰。(7)“他在哪儿?”“就是你。”她扬头告诉我。(8)“找我吗?”我笑笑,觉得小姑娘很有意思。(9)“我得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它送给雨天给我打伞的人。”(10)“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我试探着问。(11)“是的,所以我要把这笔财富给你。”她把手伸进了口袋。(12)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你要给我多少?一块钱还是两块钱?”“不,是十万!”(13)“十万?你带在身上?”(14)“对,带在身上。”女孩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递到我手里。这是一张画满水彩的硬纸片,上面写着十万元。这是小姑娘自己做的“钞票”。(15)我大笑起来:“哈哈,这是天外财富!谢谢你,我收下了。”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16)“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女孩的声音很清晰,也很兴奋。(17)“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给他。第二天,她就去了。”(18)“找到了吗?”“第二天没下雨。”(19)“后来呢?”“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进树洞里。”(20)“这真悲惨。”“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试。” (21)“所以,你就试了?”我问。“对,而且我没失望!”我看了她一眼,那是一双渴求而感动的眼睛。 (22)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 (23)“你没想过会失望?”我问。“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 (24)“只是我没有财富。”女孩歉意地说。 (25)“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 (26)来到一个车站,我把女孩送上了车。她透过缓缓移动的车窗,大声说道:“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吗?”从她的语气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感动。 (27)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28)我真希望,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包裹的城市中,能有更多这样的“财富” ! (作者北原,有改动) 13.请从小女孩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请把表格中处的情节补充出来。(4分) 地 点情 节路边树下 小街路上给“我”财富 一个车站 14、文章第(27)自然段的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15、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着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16.文章第(28)自然段中的“财富”比喻什么?请结合全文,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感悟。(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题。(13分) 善言是一种美德 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人交流而煞费苦心。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本的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出善言。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获益。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一次语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默写生字。他刚刚够到黑板,写字要斜着身子,字迹歪歪斜斜,很难看。然而老师点评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当年正是老师用一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善言的魅力。 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马来西亚著名华语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被曝光之后,人气骤然下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无助的他打电话给刘德华。刘德华说:“你今年30岁,这么早发生这事对你是好事,是上天给你改过的机会,你要好好改过,否则只有两个字:收工。”刘德华的话,让曹格如梦初醒。他痛定思痛,重塑形象,终于又获得了成功。刘德华的话让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 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美国南北战争中,平民出身的格兰特将军与韦策尔将军脾气不合,作战中不能有效地沟通。韦策尔强烈要求林肯总统撤掉格兰特的军职,理由是格兰特喝酒太多。林肯找到格兰特,对他说:“格兰特将军,我真的为你感到欣慰,你的部下和同事都在夸你总是打胜仗,韦策尔将军还很欣赏你酒后不慌乱的风度,要是战争结束了我一定请你喝酒。”听到这些话后,格兰特主动与韦策尔将军打配合战,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与韦策尔将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林肯总统的善言,成为两人和好的桥梁,使两人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试想,如果林肯总统真的撤掉了格兰特,不仅会使两人结怨,甚至可能影响南北战争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学做报喜的“喜鹊”,这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事业的发展。 善言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而善良的内心,而他人也可能因一句善言而从此发生改变。所以,如果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时时谨记口出善言,那我们就拥有了一份美德。 1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分) 第段:亮出论点: 第段:分析“善言是一种美德”的原因: 、 、 第段: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18选文第段中,运用了事实论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事例的内容。(3分) 答: 19选文第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20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读完本文后,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为了响应学校“光盘行动进校园”的倡议,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写一段150字的宣传文字,以激发全校师生参与活动的激情。 【材料一】一位友人随团到欧洲旅游时,就因餐桌上剩下了三分之一饭菜,被当地的社保机构以铺张浪费之名而罚款若干,理由是:“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缺少资源,因此你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如此浪费!” 【材料二】“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粮食生产极为不易。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就国情看,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群众吃不饱饭的情况还是有的。(二)写作(50分) 22请以“带上_上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1.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 B (诲改晦 襁读第三四 轮改伦)2 C 3 D(A从句中情况看,不宜用“什么都有”来表述 。 B“双腿”放在“细长”之前 C “经理的指示”到底是什么不明确。)4 B 5.A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6D 7C(二)8.B 9(1)你 (2)脸色 (3)最终10(1)老人才痛骂了他一顿,(果然)这个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2)厉害呀,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就长出了鸭毛!11议论。表达作者的感慨与评价,揭示故事寓意。【参考译文】县城西边的白家庄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肤刺痒难耐。等到天亮一看,(原来)浑身长出了一层厚厚的鸭毛,碰到就疼。(这个人)吓坏了,(可是这种怪病)没有办法可以医治。有一天夜里,他梦到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老天爷给你的惩罚,必须要让失主痛骂你一顿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宏大量,平常丢失东西,从不表现在语言和脸色上。(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某甲偷走的,而他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老人笑着说:“谁有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最终还是没骂。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老人才痛骂了他一顿,(果然)这个人的病很快就好了。写怪异故事的人说:“厉害呀,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就长出了鸭毛!厉害呀,骂人的人应该戒除:一声骂竟然会把盗贼的罪孽减轻!但是行善的人是有办法的,那个邻居老人,是用骂人来做好事啊。”(三)古诗文积累。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一)13. 找到共伞的人 与“我”告别 14.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把细雨比作暖流,将细雨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展现细雨的柔和、温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