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无答案).doc_第1页
河南省各地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无答案).doc_第2页
河南省各地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无答案).doc_第3页
河南省各地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无答案).doc_第4页
河南省各地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座号河南2012年七年级上期中各地试题精选 语文5 题号一二三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基础知识运用(30分)1. 将下边的话写在方格里,书写要工整、规范,每空写一个字:(2分) 坚信自己,仔细思考,沉着冷静,认真答题。2.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2分)a栅(zh)栏 隐(yng)秘 训诫(ji) 嶙峋(xn)b啜(chu)泣 迂(y)回 辜(g)负 诱(yu)惑c踱(d)步 荡漾(yng) 憔(qio)悴 无垠(yn) d引擎(qng) 霎(ch)时 匿(n)笑 提(t)防3. 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2分)a. 花瓣 沐浴 偏僻 猝不及防 b. 领悟 宽恕 笑柄 怡然自得c. 苍翠 绝别 寂莫 擎天撼地 d. 茁壮 凝视 耸立 小心翼翼4.用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中谈论有关学与思的关系的名句是: , 。 母亲,倘若 ,不要惊讶他无端如梦。 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 , ;在临死的时候 请写出咏雪中两个咏雪的诗句: , 。 ,却话巴山夜雨时。 ,似曾相识燕归来。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通过来濮阳考察,使他对濮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6. 所标重音与提供的情境最相符合的一项是( ) (2分)小明参加濮阳市中学生演讲比赛,好朋友小丁得知决赛结果后,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他:a.你荣获濮阳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啦! b.你荣获濮阳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啦! c.你荣获濮阳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啦! d.你荣获濮阳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啦! 7. 有人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下列说法,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a. 你等一会,我有事情,你急什么? b. 请你等一会,你没见我正忙着吗?c. 你等一会,我得先把这事干完再来。d. 请等一会,我把这事干完就来。8.下面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家。b.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c. 冰心,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呼兰河传d.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9. 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告诉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面包,那是在告诉我们要齐心协力;。10. 综合学习与探究(4分)(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你在全市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都向你祝贺,你准备对大家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2分)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40分)(一)(11分)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11“我们都笑了”,这“笑”是为什么?(2分)12“我们”发生了怎样的分歧?(1分)13“我”决定委屈儿子的理由是什么?(1分)14母亲决定走小路,说明了什么?(2分)15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16假如你遇到此类问题,你将如何处理?请简要谈谈你的做法?(3分)(二)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12分)马付才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地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五颜六色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我年少的心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如果父亲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太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她讲道:“在四川的一座大山里。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了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钱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11)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17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2分)18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缩放了。19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2分)20.选出对第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阳光”暗喻了美好的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b太阳光照在人的身上,都会感到温暖,人们非常喜欢温暖的天气。c小花受到阳光的照射,会发出香气,美化人们的生活。d小花暗喻美好生活,希望人们都能像小花一样美丽。21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含义。(2分)(三)一碗馄饨的启示(9分)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面摊主人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会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里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这时,她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却“视而不见”。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2分)23文中第自然段中用“”“”来描写母亲的神态变化,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3分)24第段为什么独句成段?(2分)25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段的理解。(2分)(四)文言文阅读(8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6默写:写出文中空白处的语句。(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