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热态实验数据.doc_第1页
制粉热态实验数据.doc_第2页
制粉热态实验数据.doc_第3页
制粉热态实验数据.doc_第4页
制粉热态实验数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10 煤仓、粉仓特性参数项目煤仓粉仓粉仓不同高度对应粉仓容积m3(参考数)煤粉堆积密度0.7T/m3高度13520mm8770mm1米低于粉仓内尖山对应存粉量(T)容积M3227.5m3181.6m32米12.748.918数量2个1个3米28.519.954米50.9635.6725米75.2552.6756米103.2972.3036.6米12285.47米140.498.287.9米181.6127.12表6 粗、细粉分离器:项目粗粉分离器(防爆型)高效细粉分离器型号HX-CB-III-3700AG-XBZ-2350型式多通道轴向型新型高效 离心式规格mm3700 2380分离效率75%90(最大通风量)循环倍率1.3-1.8容积强度m3/h1360煤粉细度调节系数5折向挡板最大开度70本体防爆压力Mpa0.15防爆门数量(个)67阻力kpa0.8 0.85进口管规格mm1020*81222*8出口管规格mm 1010*10 317介质风压(kPa) -5 -5 介质温度() 100 100 介质密(kg/m3) 0.918 0.918 入口流量m3/h 49599.82 49888.16本体防爆压力mpa0.15防爆门防爆压kpa50 50防爆门规格mm6003个500mm;4个200mm旋向(左、右旋各一个左旋为从细粉分离器上面往下看,风粉混合物为逆时针方向进入筒体,反之为右旋防爆门面积总截面面积按粗粉分离器容积每立方米不小于0.025m2计算,总有效面积不小于 0.904 m2按细粉分离器容积每立方米不小于0.025m2计算,总有效面积不小于1.158m2。 本体及设备材质粗粉的出口管用10mm厚的16Mn板制作;粗粉的进口管用8mm厚的Q235板制作;内筒体撞击板用16mm厚的16Mn板制作,材质为16Mn;外锥体人孔门下1M范围内用2层8mm厚的16Mn板制作;外筒体材质为Q235,厚度为8mm;折向挡板的轴套用铜轴套;细粉入口短管为8mm厚,材质为16Mn,外面用8#槽钢加固;细粉出口短管为5mm厚,材质为16Mn细粉分离器进口切线风向120范围内,用二层8mm厚的16Mn板制作;旋流倒流器、百叶窗用8mm厚的16Mn板制作;防爆门背面涂上非易燃防腐漆;外筒体材质为Q235,厚度为8mm; 表8 木块、木屑分离器名称型号DN1000规格1000木块分离器外形尺寸1020*2900电压380V电动推杆型号DT500推力500Kg电机功率0.75KW总长700mm额定推速50mm/s木屑分离器型号DD2113规格DN350表9 给粉机、给煤机给粉机给煤机型号NGF-6NJGC-30主轴转速21-81r/min1425r/m电机型号YBPT 100L-4W1TL0002 1AB5 2-1FB4 100L电流5.1A11.6/6.7A转速1420r/min1425r/m额定给粉、煤量2-6t/h40t/h(最大)叶轮直径315mm电压380V380V变频功率范围5HZ-50HZ30-50hz电机功率2.2kw3kw皮带宽度850mm四、制粉系统设备参数规范表1 低速钢球磨煤机(270/470型)特性参数项目参数项目参数筒体有效直径(mm)2900机器总重(不包括电机)吨79筒体工作长度(mm)4730外形尺寸:长/宽/高10140/6120/4846筒体有效容积(M3)31.04磨煤机振动值 0.05mm筒体转速(转/分)19.8减速机润滑油温40最大装球量(T)35减速机传动比6.3出力(T/h)16筒体充球系数最大 0.25 减速机中心距500煤粉细度R9011%钢球规格直径 60/40-50 % 直径 50/30-35 % 直径 40/其余注:最大装球量系指磨机在满负荷时理论上的最大装球质量。实际生产时在煤质一定的情况下,装球量应按磨机的负荷而定,负荷减少装球量一般应相应减少。最大钢球直径(60mm),磨机不能无煤运转。表2 磨煤机电机参数:电动机型号YTM500-6空载电流(A)电动机功率(千瓦)560空载损耗(KW)电动机转速(转/分)991堵转电流(A)电动机电压(伏)10000堵转损耗(KW)额定电流(A)41.7额定频率(Hz)50表3 磨煤机慢速传动装置电动机型号YEJ160M2-8 功率5.5KW电压380V转速720rpm慢速传动装置减速器速比180磨煤机筒体慢传转速0.105rpm慢速传动装置外形尺寸2151/590/1060表4 磨煤机高低压稀油站项目单位数值项目单位数值低压油泵油量L/min63冷却水水压Mpa0.3低压供油压力Mpa0.5冷却换热面积5.5低压泵电机功率kw3耗水量M/h5高压泵油量L/min2.5供油温度40高压供油压力Mpa31.5油箱容积M2高压泵电机功率kw2.2过滤面积0.08冷却水温度28过滤精度m120表5 磨煤机喷射润滑装置供油能力5-30ml(单嘴)喷射距离200mm公称油压0.6-0.7Mpa润滑宽度120-720mm公称风压0.4-0.5Mpa润滑油N460(N680夏季)喷嘴数量1-6(个)外形尺寸19001300550四、制粉系统(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锅炉制粉系统采用制粉系统采用闭式负压单元制,中间储仓热风送粉,低速滚筒钢球磨煤机,煤粉细度R9010%每台锅炉均布置两套制粉系统。两套制粉系统单独设置煤仓,公用一个粉仓。粉仓下部共布置12台叶轮式给粉机,每台给粉机对应一个燃烧器喷口,由一次热风经风粉混合器将给粉机送粉输入炉膛燃烧。制粉系统采用低速钢球磨煤机,磨煤机出口设计电动式木块分离器,系统采用多通道轴向型防爆型粗粉分离器和新型高效离心式细粉分离器;通过调整粗粉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调节煤粉细度。设计单套制粉系统出力在16T/h,锅炉计算燃料耗量在32.6T/h左右;3台锅炉之间布置输粉机,相互之间可以通过输粉机进行倒粉,能够有效协调、分配制粉系统出力调整。制粉系统流程(热风送粉系统)制、供粉流程如下: 再循环原煤仓 给煤机磨煤机木块分离器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排粉机三次风口 冷热风斜板锁气器斜板锁气器 球面锁气器 木屑分离器 球面锁气器 粉 仓 给粉机 一次热风风粉混合器炉膛附录3 运行参数记录表制粉系统运行参数记录表A机组: 名 称单位数据名 称单位数据电负荷MW再汽进/出口压力MPa主汽流量/再热汽流量t/h再汽进/出口温度主汽压力MPa过热器一级减温水流量t/h主汽温度过热器二级减温水流量t/h分离器储水罐水位mm再热器微量减温水流量t/h分离器入口温度再热器事故减温水流量t/h给水流量t/h炉膛出口烟温给水压力MPa省煤器出口氧量给水温度排烟温度送风机电流(A/B)A一次风机电流(A/B)A送风机动叶开度(A/B)%一次风机导叶开度A/B%送风机出口风压(A/B)kPa一次风机出口风压(A/B)kPa二次风风道风压(A/B)kPa一次风道风压(A/B)kPa二次风箱风温一次风温低温过热器壁温(最高点)后屏过热器壁温(最高点)高温过热器壁温(最高点)分隔屏过热器壁温(最高点)低温再热器壁温(最高点)高温再热器壁温(最高点)螺旋水冷壁壁温垂直水冷壁壁温A层燃烧器甲乙侧二次风流量t/hB层燃烧器甲乙侧二次风流量t/hF层燃烧器甲乙侧二次风流量t/hC层燃烧器甲乙侧二次风流量t/hD层燃烧器甲乙侧二次风流量t/hE层燃烧器甲乙侧二次风流量t/h前墙燃烬风甲乙侧流量t/h后墙燃烬风甲乙侧流量t/h燃烧器BNR1BNR2BNR3BNR4BNR5BNR6A层燃烧器外二次风开度%B层燃烧器外二次风开度%C层燃烧器外二次风开度%D层燃烧器外二次风开度%E层燃烧器外二次风开度%F层燃烧器外二次风开度%记录人: 记录时间: 制粉系统运行参数记录表B机组: 项目名称单位A磨B磨C磨D磨E磨F磨磨煤机入口热风门开度磨煤机入口冷风门开度磨煤机入口流量t/h磨煤机入口风温磨煤机出口风温磨密封风与一次风差压kPa给煤量t/h磨煤机出/入口差压kPa磨煤机电流A磨轴承温度磨煤机电机轴承温度磨煤机电机线圈温度原煤全水分原煤收到基灰份原煤可燃基挥发份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MJ/kg煤粉平均细度R90煤粉平均细度R200记录人: 记录时间: 5.3 制粉系统启动5.3.1 制粉系统启动前的主要检查项目5.3.1.1 粉仓内部经清理、检查且验收合格,不得有杂物及工作人员,封闭完好。粉仓料位计按要求安装完毕,并提升至最高位置。5.3.1.2 检查系统挡板,能操作灵活,符合启动状态。5.3.1.3 检查确认风、粉道畅通,磨煤机人孔门关闭。5.3.1.4 检查磨煤机油站油箱油位在正常位置,油位计装置牢固,不漏油。5.3.1.5 检查确认制粉系统各锁气器能严密关闭,动作灵活。5.3.1.6 检查确认所有监视仪表及保护投入。5.3.1.7 检查消防系统处于备用状态。5.3.2 制粉系统的启动步骤5.3.2.1 开启粉仓吸潮阀,开启三次风门。5.3.2.2 全开磨煤机入口总风门,适当开启再循环风门,关闭磨煤机入口冷风门。5.3.2.3 启动一台低压润滑油泵,压力正常后,启动高压油泵。5.3.2.4 启动排粉机,确认三次风冷却风门已同时关闭,待电流返回正常后,缓慢开启排粉机入口调节门,调整磨煤机入口热风门,维持磨煤机入口负压在-0.2-0.4KPa。5.3.2.5 磨煤机出口风温升至60,启动磨煤机进行暖磨,检查各部正常。磨煤机启动3分钟后高压油泵自停。5.3.2.6 磨煤机出口温度升至80时,启动给煤机,检查下煤情况正常,进行制粉。5.3.2.7 调整给煤量及磨煤机入口热风门、冷风门开度,维持磨出口温度100。5.3.2.8 投入制粉系统联锁。5.3.2.9 制粉系统投运后,根据磨煤机出力、运行电流等运行情况判断钢球加载量是否合适,根据需要进行钢球加装。5.4 制粉系统的调整及运行控制5.4.1 制粉系统的出力调整 在热态时,根据试运情况对磨煤机出力进行调整,使之能够达到设计值,满足锅炉满负荷连续运行的要求。5.4.2 磨煤机通风量调整 试运过程中通过排粉机入口挡板、再循环门、磨煤机入口热风门等的调整,找出制粉系统的合理通风量,制订合理出的制粉系统风量控制曲线,满足制粉系统运行及投自动的要求。5.4.3 制粉系统的煤粉细度调整在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及时进行煤粉取样和细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整,将煤粉细度维持在设计值附近。首先,在分离器挡板开度为45度状态下,调节一台磨煤机的通风量和给煤机出力,使磨煤机的出力保持在2830t/h范围内,制粉系统各参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见5.4.5条)并维持稳定。在该磨煤机运行稳定后,进行煤粉取样,并对样品进行煤粉细度分析。将煤粉细度化验结果与设计数据(燃烧设计煤质时推荐煤粉细度R90=9%)进行对照,若细度达不到此要求,则调整分离器挡板,直至符合要求。当一台磨煤机细度合格后,其它磨煤机参照此方法作相同的调整和测定。5.4.4 其它调整试验项目根据试运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情况,随时确定其它调整试验项目,以锅炉满足连续运行的要求。5.4.5 制粉系统的运行控制5.4.5.1 维持磨煤机出口温度90100。5.4.5.2 维持磨煤机出、入口差压2.53.0kPa。5.4.5.3 维持煤粉细度R90在12左右。5.4.5.4 维持粗粉分离器入口负压2.03.0kPa。5.4.5.5 维持细粉分离器入口负压3.05.0kPa。5.4.5.6 维持润滑油站回油温度40左右,润滑油压不低于0.15MPa。5.4.5.7 维持磨煤机入口负压-400-600Pa。项目 工况一 工况二 工况三 工况四 锅炉负荷 237 226 232 226 给煤机转速 479 479 479 479453 磨煤机电流 59.5 59 60.5 58.8 排粉机电流 30.9 30.3 29.6 28.1 排粉机入口挡板开度 100 55 50 44 再循环风门开度 40.5 40.8 36.2 24.1 磨煤机热风门开度 53.3 53.6 55 55 磨煤机冷风门开度 0 0 0 0 磨煤机自然冷风门 开 关 关 关 至角三次风门开度 100% 100% 100% 100% 至角三次风门开度 100% 100% 100% 100% 磨煤机入口负压 480 435 351 317 磨煤机入口温度 273 290 301 300 磨煤机出口负压 2936 2595 2540 2160 磨煤机出口温度 66 74.4 69.3 69 磨煤机压差 2400 2141 2200 1870 粗粉分离器出口负压 4436 3422 3639 3385 排粉机入口负压 5270 5060 5738 6022 排粉机出口风压 5900 5900 5530 5200 排烟温度 144/137 142/135 140/134 139.5/133.4 热风温度 350/337 348/336 346/336 346/335 一次风温 332/326 330/326 331/325 331/324 氧量 1.9/3.0 2.8/4.0 2.6/4.0 2.9/4.1 煤粉细度 6.8/26 2.8/18.2 2/16.4 1.6/15.2 飞灰可燃物 10.28 5.12 炉渣可燃物 16.04 8.09 2.2 装球童对制粉电耗的影响球磨机随着装球量的增加, 磨煤能力也在提高, 当装球量达到某一数值后, 由于筒内钢球的密度增大, 其下落的相对高度减小, 使其出力的增加放缓, 甚至大装球量并非是经反而减少, 而消耗的能量(功率)却随着钢球的增加呈线性增加, 故其单位制粉电耗反而增大。从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可见, 球磨机的最济性最好、出力最大的装球量。黄埔电厂的DTM-350/600型磨煤机最大装球量为60t, 钢球装载量试验研究结果见表1。表1 DTM-350/600型磨煤机钢球装载试验数据工况装球量(/t)出力(t/h)电耗(kWh/t)工况14632.0735.96工况249.539.3230.04工况352.6744.9728.14工况45442.8530.50由表中可见, 该磨煤机在装球量52.67t时制粉电耗最低。DTM-320/580型磨煤机的最大装球量为55t, 磨制无烟煤时, 其装球量43T时制粉电耗较小;DTM-290/470型磨煤机的最大装球量是35t, 磨制烟煤时, 装球量制28t粉电耗较低。2.3 通风量对制粉出力和煤粉细度的影响在磨煤机内磨成的煤粉靠风把它输送出去, 若风量不够, 势必使已制成的合格的煤粉在磨内继续研磨, 浪费能源风量过大也会把未加工好的煤粉甚至煤粒送出去, 导致煤粉过粗不符合然烧需要, 回粉量过大, 增加系统管道的磨损或堵塞。因此, 它必须适应所磨煤种的需要。在这项研究中, 围绕计算通风量, 适当增减进行通风量试验。在磨制无烟煤的云浮电厂DTM-320/580型磨煤机制粉系统上的试验结果见表2。表2 不同的通风对制粉出力的影响工况 通风量(m/h) 制粉出力(t/h) 制粉电耗(kWh/t) 备注工况1 8805342.25 23.16 制粉电耗(kWh/t) 工况2 7364345.62 21.21 钢球工况3 6182645.36 21.99 装载量工况4 5095928.85 31.10 为43t/h 研究结果的最佳通风量为73.643M/h, 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最佳通风量68820m非常接近。磨制烟煤的黄埔电厂DTM-350/600型磨煤机制粉系统的最佳通风量为94490/m/h, 与按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105231m/h,也颇接近。而磨制烟煤的广州电厂DTM-290/470型磨煤机的最佳通风量在5000m/h左右。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型号的磨煤机磨制不同的煤种, 其最佳通风量需经调整试验得出, 在没有进行调整试验时, 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作参考, 而电厂一般为了提高制粉出力将风量开至最大是不合理的。就风机的运行特性角度来分析, 排粉风机也应在80%-85%的负荷下运行, 才是高效率区。设计选型时, 要考虑一定的裕度, 故排粉风机并非在全开时能获得最佳运行效果的。通风量除了考虑将磨煤机内的成品煤粉输送出去外, 还起到加热、干燥煤的作用, 干燥程度一般通过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温度来控制。在调整时, 从经济性出发, 首先应使用再循环风, 它具有一定的温度, 而且可减少入炉的乏气, 其次再考虑冷风。当然进入磨煤机的原煤水分希望越小越好, 尤其是在原煤输送过程中有需要加水的时候, 更要控制恰当的水分,水分过多时会导致干燥通风量过大而影响制粉系统的经济运行。2.4 存煤量对出力和电耗的影响煤量少时制粉出力降低, 电耗增大, 还造成钢球之间、钢球与钢瓦之间的砸碰, 加剧磨损, 增加金属的消耗量煤量过多时会造成阻力增大, 减少钢球下落的相对高度而降低其能量, 影响出力, 增加电耗, 严重时会造成磨煤机堵塞。因此它有一个中间值, 当存煤量达到这个值时, 制粉出力最大, 电耗最低, 称为最佳存煤量。在黄埔电厂DTM-350/600型磨煤机的试验研究中, 在一定的通风量下, 随着存煤量的增加试验时以磨煤机前后的压差表示制粉出力增大, 煤粉变细, 制粉电耗下降。由于原煤水分较大, 受磨煤机出口温度限制, 存煤量无法继续增大。由此可见, 制粉出力和电耗与筒内存煤量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获得最佳存煤量, 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正在运行的磨煤机, 增加存煤量可以增大出力和降低电耗, 提高制粉系统运行的经济性。2.5 粗粉分离容开度对煤粉细度的影响在各项研究试验中, 只要煤粉细度在合格的范围内, 对粗粉分离器挡板均未作调整。为了制粉出力的可比性, 采用细度换算进行比较。根据粗粉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节特性, 过分减小挡板角度, 不仅会增加粗粉分离器的阻力,而且会由于调节档板的通道过小, 造成部分气流未经旋风分离器, 就从挡板的间隙通流至风口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