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规范.doc_第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规范.doc_第2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规范.doc_第3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规范.doc_第4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 庆 工 学 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规范V2.1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5年03月目 录一.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二. 指导教师选聘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三. 毕业实习分组及实施计划3四.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3五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控制4六、毕业论文的结构与格式7七、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10八、毕业设计的归档工作10九、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12附件1:任务书的填写格式14附件2:开题报告的填写格式18附件3:文献综述格式22附件4:实习报告封面格式27附件5:实习鉴定表格式28附件6: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29附件7: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30附件8:毕业设计袋封面填写格式39附件9:毕业论文验收表40附件10:毕业设计(论文)评论标准41附件11:毕业设计资料电子文档目录结构4613根据学院有关学生实习的规定和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作如下具体安排:一.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 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1) 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软硬件应用问题,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2) 总结升华理论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3) 为毕业论文(设计)获取素材。2、 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 全面检验学生四年所学得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状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弥补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优化毕业生知识结构,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理论和时间问题研究的能力。(4) 通过论文撰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二. 指导教师选聘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 指导教师选聘(1) 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2) 指导教师的聘任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初步名单,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审核,予以聘任。(3)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6人,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高工)的指导人数不超过8人。(4) 指导教师责任1).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2). 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以下事项负责: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选题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论文(设计)结构与撰写格式的规范性;督促学生保质、保量,按时圆满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5) 指导教师指导工作基本要求1). 提出参考选题;2). 针对学生的选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并提出明确的撰写要求和进度计划;3). 介绍有关参考文献,指导学生搜集和查阅必要的资料;4). 下发毕业设计任务书,认真指导和检查学生填写开题报告等相关内容,并在签名处签名;5). 指导学生拟写毕业论文提纲,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记录;6).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认真指导学生提交论文初稿、2稿、3稿等,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圆满完成最终定稿;7). 根据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指导教师评语字数不少于200字,其中包括工作态度、选题意义,理论水平、应用价值等;8). 确认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可以递交答辩,并签署意见;9). 协助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归档工作。10). 撰写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总结,包括所指导学生的选题分析、质量分析、计划执行情况等。三. 毕业实习分组及实施计划(1) 毕业实习分组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与分组相结合,以收集毕业论文资料为主,主要采取由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选论文(设计)题目,联系,分派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收集资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可以在此基础上做统一安排。(2) 毕业实习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第四学年第2学期的第1周到第4周进行毕业实习,共4周。(3) 实习要求1). 实习期间,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学院和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2). 并认真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尊敬教师;3). 经常与指导教师沟通,全面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4). 校外实习的同学,特别注意安全问题;5). 按规定的时间和格式等要求,在第四周结束后完成并前提交实习成果,主要包括:实习日志、毕业实习报告(不低于2000字,格式参见附件4)、实习单位鉴定表(格式参见附件5);6). 实习报告的内容实习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目的、实习单位介绍、实习内容介绍、实习心得体会等,根据具体实习情况可以添加其它一些内容。7).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填写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参见附件6;四.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1) 题目来源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主要来源是:1). 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调研,了解和收集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2). 教师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结合当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研究重点、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方向以及一些横向联系的单位的具体需求拟订论文(设计)题目;3).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自行确定,并经指导教师同意的题目。(2) 题目主要类型和范围根据重庆工学院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求,每个教师拟订一定数量的题目,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讨论,确定最终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类型和范围。题目应保证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大小适宜,并具有新颖性(注意出题不要与其他老师重复,且不能和以前毕业设计题目重复)。(3) 学生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于第七学期15周以前下发给学生,并在计算机学院毕业设计网站上公布,组织学生选题,采取学生自选与系里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每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并配备指导教师。具体题目及学生、指导教师配备情况、学生的选题情况等在学生完成选题工作后,于第七学期18周以前按重庆工学院实践教学科的要求上报。每一阶段的工作都要在计算机学院毕业设计网站上公布。(4) 指导教师填写好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及时下达给学生。五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控制1.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控制阶段工作要点时间进度(周)备 注第七学期第八学期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指导教师资格认定1.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2.在专业领域内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汇总毕业设计题目1.教师结合教学科研推荐题目;2.学生自拟题目3.系统一汇总题目,审查后公布。确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指导人数不超过6人;高职称不超过8人教师与学生商量确定论文题目1.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向;2.大小适宜,具有新颖性,实践性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1.教师下达任务书;2.正式任务书的格式参见附件1毕业实习,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英文文献翻译学生参与生产实习,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完成实习报告,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并进行英文资料的翻译深入分析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流程,确定业务模型给出初步设计方案对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业务模型,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并提交需求分析说明书及初步的设计方案;拟订论文大纲阶段工作要点时间进度(周)备 注第七学期第八学期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准备论文1稿划分模块和数据库设计;完成论文初稿1;指导教师根据论文初稿1,提出修改意见各模块程序编写、整个系统调试, 准备论文2稿进入系统实施阶段,开始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学生根据论文修改意见修改论文;提交论文2稿;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系统调试,毕业论文3稿 系统进入调试阶段;学生根据论文修改意见修改论文;提交论文3稿提交可运行软件,论文定稿、准备答辩完成所设计的软硬件系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最终定稿,提交全部文档准备答辩注释:(1). 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应结合选题内容,在调研、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2000字。格式参见附件3。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最好是期刊文章),至少含英文文献3篇;(2).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英应完成一篇文献翻译,文献内容必须和毕业设计内容相关且应独立完成,文献原文不少于1万英文印刷字符,译文稿撰写在统一的稿纸上,同时上交原文。教师应留下评阅意见,签注日期最好在毕业实习收集资料结束时。(3). 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实践锻炼,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同时也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收集资料。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不低于2000字的实习总结报告1份(格式参见附件4)、实习日志1本(记录整个毕业实习过程及其每天的心得体会,用32开软抄本记载)、实习单位鉴定表(格式参见附件5),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填写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参见附件6),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提出学生实习的建议成绩。(4). 有下列情形之一,取消正式答辩资格: 1). 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如果未完成阶段工作,经指导教师催促、教育仍不改正者; 2). 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程序编制或不能完成论文定稿者; 3). 毕业设计达不到规定要求,或软件无法演示(特殊原因除外);4). 不能在规定时间提交论文正确及全套材料者; 5). 凡在毕业论文中出现未经注释援引、窃取、抄袭他人作品的情况,一律视为“剽窃”,论文中“剽窃”内容超过2页者。六、毕业论文的结构与格式1 纸张与页面设置:学院有统一规定,B5纸单面打印。2 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写作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封面;(2)摘要(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3)目录;(4)前言;(5)正文;(6)结论;(7)致谢;(8)参考文献与附录等。3 基本结构: 论文结构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标题。题目要确切、恰当、鲜明、简短,文字要简练、准确、有概括性。既能概括整篇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目。通过标题概括说明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加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精华。中英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一般应概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为何从事这项研究(即研究工作的缘由、问题的重要性);完成了哪些工作(研究的内容与过程);获取了哪些重要成果(含结论性意见);成果的意义。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语言使用要精炼、概括;(2) 陈述要客观,不加主观评价;(3) 摘要的重点是成果和结论;(4) 设计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 目录。目录应列出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一般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等,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关键词。一般3至5个。 前言(或序言、引言)。前言是论文的开头,前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写这篇论文的背景介绍;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说明本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范围及解决的主要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 正文。正文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论述。它是全文的主体,其内容包括:问题的背景和提出,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础;系统分析;设计方案的拟定;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系统实现;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内容。 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论与前人结论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结论集中反映毕业设计的工作成果,表达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精髓,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结论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谨;(2) 结论应反映工作主要成果。 致谢。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引用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般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列入引用的主要中外文文献。应包括参考的文献和资料的名称、作者名和出版社以及时间等。 附件。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数据、表格、编写的算法、数据字典、主要程序和其他需要说明的资料以附件的形式放置在正文之后。4 论文格式具体格式参见附件7: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七、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1 毕业实习(1). 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实习纪律及表现、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单位鉴定。(2). 毕业实习成绩由各指导老师填写评分表(评分表见附件6),提出每名学生的实习成绩。(3). 最终实习成绩由计算机学院综合评定。(4). 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遵照重庆工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的精神,具体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执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见附件10。八、毕业设计的归档工作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后,必须提交全套的毕业设计资料,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资料,各个学生上交的资料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需要各个指导老师进行验收,并签字:1毕业设计纸质资料归档规范毕业设计资料袋封面的填写格式见附件8,所有的纸质文档资料均用B5纸打印,全部装入毕业设计资料袋中,袋中资料应包括:毕业设计任务书1份,开题报告1份,文献综述1份,毕业实习报告1份,英文翻译1份(手写稿),附英文翻译原件1份,毕业论文修改稿多份,毕业论文定稿1份,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1份,光盘1张(光盘中存放2中的所有内容)。2毕业设计电子资料归档规范每个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必须上交符合规范的全套电子文挡资料,方能参加答辩,电子资料全部存放在光盘中,现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电子文挡的归档规范做如下规定:(1) 每个学生必须将所有电子资料存放在光盘中,光盘中的根文件夹为学生在自己班内的学号(2位),如: 01,然后在此文件夹中建立两个子文件夹: “程序”和“文档”,所有的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都放在子文件夹下。(2) 在程序文件夹下存放本次毕业设计编制的所有程序,可以再建子文件夹。(3) 在文档下应包括如下word文件:毕业设计任务书.doc开题报告.doc文献综述.doc毕业实习报告.doc毕业设计论文_1稿.doc毕业设计论文_2稿.doc毕业设计论文_3稿.doc毕业设计论文_定稿.doc其中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有更多次修改稿,毕业设计论文_定稿.doc中的内容必须和打印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致。光盘中的内容同时应提交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设计管理人员指定的服务器文件夹下;整个目录结构见附件11。3学生将上述纸质文档和光盘提交给指导教师,请各指导教师完成相关的意见批注和签字。需要批注和签字的地方有: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英文文献翻译、初稿、二稿、三稿、N稿、成绩评定表的指导教师意见栏。请各指导教师收妥资料后仔细检查:每个学生各份材料中题目的一致性,各份材料的填写是否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规范。4经指导老师确认后,填写“*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资料验收表”(见附件9),并签字,该表同时需要各个指导教师签字。5凡是有需要专业系主任和二级学院院长签字的地方(任务书、开题报告等),如果还未签字,在论文答辩结束汇总后,由专业系主任和二级学院院长统一签字。6请各指导教师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尽快填好成绩评定表中的指导教师评语和成绩。于答辩前2天将*届毕业论文相关资料验收表、学生论文成绩、不能参加正式答辩的学生名单一并交系教学秘书处。九、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王越,李梁,杨武,黄贤英重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4.03.10附件1:任务书的填写格式重 庆 工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按指导老师确定的题目准确填写 (任务起止日期2005 年 2月 21 日 2005 年6 月 10 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 班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杨武 系 主 任 王越 课题内容:本部分内容由指导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填写课题任务要求:本部分内容由指导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填写主要参考文件(由指导教师选定):本部分内容由指导老师指定具体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格式:引用期刊:作者名.文章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引用专著:著者(或译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同组设计者:填 “无”或同组同学学号姓名注:1、此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下达给学生。22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工 作 进 度 日 程 安 排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根据任务书进行毕业实习, 收集资料此表内容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课题实际填写2完成文献综述,英文文献翻译,开题报告3深入分析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流程,确定业务模型给出初步设计方案4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准备论文1稿5各模块程序编写、整个系统调试, 准备论文2稿6毕业论文3稿,最终定稿、准备答辩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2、此表每个学生一份,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进度之依据;3、进度安排请用“-”在相应位置画出。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工作情况检查表时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内容组织纪律完成任务情况组织纪律完成任务情况组织纪律完成任务情况检查情按学生实际情况填写况教师根据学生选题,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实习收集资料,详细提纲等的完成情况进行填写按学生实际情况填写根据学生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论文初稿的完成的实际情况进行按学生实际情况填写根据学生设计的软件,提交的论文定稿及全套资料的具体情况填写教师签字签字 日期2005.3.18签字 日期2005.4.15签字 日期2005.6.10注:1、此表应由教师认真填写; 2、“组织纪律”一栏根据学生具体执行情况如实填写; 3、“完成任务情况”一栏按学生是否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情况填写; 4、对违纪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者,指导教师可根据情节轻重对该生提出警告或不能参加答辩的建议。附件2:开题报告的填写格式重 庆 工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按指导老师确定的题目准确填写 系 名 称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杨 武 时 间 2005.2.28 1、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2、 本人对课题任务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只限工科类)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3、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4、 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设计绘图、实验、调研等)及解决办法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5、工作方案分析及进度计划(工作思路) 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 报告人(签名) 需手工签名 2005年2月28日导师意见本部分内容由指导老师填写,不能简单写“同意”两字,应对学生的开题报告作简单的评价后,再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导师签名 需手工签名年 月 日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附件3:文献综述格式重 庆 工 学 院文 献 综 述学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 绩: 年 月 日小二黑体,居中,文献综述五号宋体,居中 小标题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摘 要小四号黑体小四号宋体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两字流化床燃煤固硫技术是先进的燃烧技术,但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流化床燃煤固硫渣没有成熟和经济的综合利用途径受到严重限制。由于人们对流化床燃煤副产物的认识程度还很有限,基础资料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资源化利用。本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特性,并根据现行规范,提出一套新的活性评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燃煤固硫渣活性的影响因素、激发方法、体积膨胀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利用XRD、SEM等微观手段研究了燃煤固硫渣的自硬性、活性激发及膨胀机理。最后对燃煤固硫渣建材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空行关键词:流化床,燃煤固硫渣,活性,膨胀,资源化 1 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分析空行1.1 引言1二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正文全部按此格式,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目前国内外对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的分析和研究中,对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变形特性考虑得较少,绝大多数都将筏板基础视为线弹性结构进行计算。 1.2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1.2.1 双轴受力混凝土的强度准则 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根据试验结果,Kupfer95和Gerstler96提出了混凝土在双轴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其强度包络线,如图5.1。曲线方程为:二轴受压:图名用宋体五号英文图名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图1.1混凝土双轴强度包络图fig1.1页码居中,用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序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1行小四号宋体英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参 考 文 献1贲克平.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扫描.人民日报,1998-2-212吴中伟.廉慧珍著. 高性能混凝土.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3K.Kuhlmamn,H.Paschmamn. Beitrage zur Okologislhen von Zement und 4Beton. Zement-Kalk-Gips. Nr.1,19975唐明述. 可持续发展与水泥结构调整. 1997年6芈振明主编.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参考文献格式:引用期刊:作者名.文章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引用专著:著者(或译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7赵洪义,李峰德,包西祥. 水泥工业大量利用固体废渣的有效途径. 中国建材.2000.8页码居中,用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序参考文献情况国内 篇国外 篇共计 篇收集参考文献起止日期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列出收集的参考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且至少含3篇外文文献):1岳云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近况科技与经济,1998,1:17-182刘允才、张素、施鹏飞智能交通国际发展概况和国内优先考虑的课题公路,2001,11(11):26-33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的评语:此部分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所写文献综述进行评注,写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4:实习报告封面格式(实习报告不低于2000字,用B5纸打印,正文字体用宋体,五号)重 庆 工 学 院实 习 总 结 报 告 实习性质: 毕 业 实 习 实习单位: 学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 绩: 年 月 日附件5:实习鉴定表格式重庆工学院学生实习鉴定表学生姓名班 级学号学习性质毕业实习实习时间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总体评价好一般差好一般差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有事请假尊敬师傅知识水平工作主动,态度端正实践动手能力勤学好问,谦虚谨慎工作业绩实习单位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备注附件6: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 习 成 绩 评 定 表( 学年第 学期)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实习时间实习性质毕业实习实习单位成绩评定项目实习单位鉴定(30%) 优 良 中 差说明:实习态度及表现(40%)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 优 良 中 差工作主动,态度端正 毕业论文资料收集 实习日志 其它( ) 综合评定: 优 良 中 差说明:实习报告(30%)格式规范、工整 优 良 中 差结构合理、行文流畅、重点突出 反映实习经历、内容和成果 内容充实,字数达标 其它:( ) 综合评定: 优 良 中 差说明:评语: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附件7: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重 庆 工 学 院(1号魏碑,居中)毕业设计(论文)(0号黑体,居中)题目 根据最后确定的题目准确填写 (题目用小二号宋体) (以下为3号仿宋)院系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时 间 2005.6 36重庆工学院毕业论文 中文摘要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摘 要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两字流化床燃煤固硫技术是先进的燃烧技术,但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流化床燃煤固硫渣没有成熟和经济的综合利用途径受到严重限制。由于人们对流化床燃煤副产物的认识程度还很有限,基础资料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资源化利用。本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特性,并根据现行规范,提出一套新的活性评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燃煤固硫渣活性的影响因素、激发方法、体积膨胀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利用XRD、SEM等微观手段研究了燃煤固硫渣的自硬性、活性激发及膨胀机理。最后对燃煤固硫渣建材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小四号宋体小四号黑体关键词:流化床,燃煤固硫渣,活性,膨胀,资源化重庆工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小四号Due to lack of effective ways to utilize the bottom ashes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CFB ashes), it is difficult to use widely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and defulfur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perties of the CFB ashes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n a series of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reactivity of CFB ashes. Meanwhil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nd the method activating the reactivity of CFB ashes, and the expansion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The spontaneous setting,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vation of reactivity of CFB ashes and its expansion are investigated by XRD and SEM. Finally, the utilization in building materials of CFB ashes is studied.小四号黑体Keyword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CFB Ashes, Reactivity, Expansion, Utilization in Building Materials.重庆工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目 录小四号黑体,左对齐,下空一行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绪论1小四号宋体,二级标题退位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102弹性地基上薄板的分析12 2.7 本章小结507结论151 致谢156参考文献157重庆工学院毕业论文 5 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分析空1行换页,三好黑体,居中,下空一行 5 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分析 引用数字用上标表示 5.1 引言1二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正文全部按此格式,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目前国内外对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的分析和研究中,对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变形特性考虑得较少,绝大多数都将筏板基础视为线弹性结构进行计算。 5.2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5.2.1 双轴受力混凝土的强度准则 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根据试验结果,Kupfer95和Gerstler96提出了混凝土在双轴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其强度包络线,如图5.1。曲线方程为:图名用宋体五号图5.1混凝土双轴强度包络图页码居中,用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序 fig5.1 英文图名用Times New Roman五号二轴受压:重庆工学院毕业论文 5 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分析 (5.1a) (5.1b) 空1行5.6算例分析 5.6.1 算例1 对于双参数弹性地基板的计算,以方板为例。取地基的弹性模量= 4.010kN/m.表前空一行按Valzov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比较文献5的精确解见表1.1。表中第一行是本文的结果,第二行是文献5的中文表头用宋体五号英文表头用Times New Roman五号表1.1 方板的挠度(单位:m)Table 1.1 Deflection of square plate (m) x y 0.0 0.125 0.25 0.375 0.5 0.00.00270.00270.00200.00200.00110.00110.00040.0004-0.0001-0.0001 0.1250.00200.00200.00160.00160.00090.00090.00030.0004-0.0001-0.0001 0.250.00110.00110.00090.00090.00050.00050.00020.0002-0.0001-0.0001 0.3750.00040.00040.00030.00040.00020.0002-0.0001-0.0000-0.0003-0.0002 0.5-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3-0.0002-0.0006-0.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