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共14分)12018年7月,中国新型Ll5B“猎鹰”飞机首飞成功,标志着“猎鹰”家族再出新成员。假设该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3k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m/s,合 km/h。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2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 ;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正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MP3的小娟需要将音量增大,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3当核潜艇在水下行驶的过程中,利用声呐和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其中声呐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对目标进行定位的,这说明声可以传递 。为了防止触发雪崩,在攀登雪山时应禁止高声喧哗。这是因为声可以传递 。4图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 (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则编钟可发出 个固有频率的音调。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水槽满,则水满时的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6我们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有些同学时常会看不清前方白板上的字迹,原因是光在白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小杰同学到湖边游玩,站在岸上看到了“水中的鱼”和“空中的小鸟”,则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如图所示,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属于()A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降低噪声的传播速度9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韩红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B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韩红的歌声C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D韩红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10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如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航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ABCD1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B水中倒影C铅笔“折断”了D日食12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下移动B竖直向上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1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吉他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D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1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6如图所示是小明家阁楼示意图,其中MN是一面带平面镜的墙壁,S为阁楼上一电灯,请通过作图的方法画出在地板A处看到电灯的光路图(A为人眼)。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5分,第18题5分,第19题8分17(5分)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高低、强弱有关在因素。实验过程如下:(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现象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快/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高/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实验现象是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大/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 (强/弱)。18(5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应该是 。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2)如图(a)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3)如图(b)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观察纸板F上能否呈现反射光束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19(8分)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5)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0(9分)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电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沿直线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1)在此过程中,甲车相对于乙车向哪个方向行驶?(2)甲车和乙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3)运行2min后,两车相距多远?21(9分)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相当于5.4104km),一秒可以翻一个跟斗,可他却想与光比比谁快,请你做裁判。(1)谁更快,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m,那么光跑一趟要多久?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共14分)12018年7月,中国新型Ll5B“猎鹰”飞机首飞成功,标志着“猎鹰”家族再出新成员。假设该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3k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60m/s,合216km/h。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分析】(1)已知飞机滑行的距离和时间,故利用速度的公式计算即可,1m/s3.6km/h;(2)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1)飞机滑行的距离s3km3000m,时间t50s,则飞机的平均速度:v60m/s。60m/s603.6km/h216km/h;(2)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飞机是运动的。故答案为:60;216;运动。【点评】该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2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振动;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正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MP3的小娟需要将音量增大,这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将音量增大,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振动,说明歌声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将音量增大,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音色和音调是不变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点评】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在关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考查中,一般是给出日常生活中的听到声音的一个例子,然后确定介质。还要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3当核潜艇在水下行驶的过程中,利用声呐和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其中声呐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对目标进行定位的,这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为了防止触发雪崩,在攀登雪山时应禁止高声喧哗。这是因为声可以传递能量。【分析】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声呐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对目标进行定位的,这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因为声音能传播能量,攀登雪山时,高声喧哗会引起雪的共振,共振时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会导致雪崩,因此攀登山时应禁止高声喧哗。故答案为:信息;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4图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低(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则编钟可发出2个固有频率的音调。【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 低,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A、C在同一位置,则编钟可发出2个固有频率的音调。故答案为:低;2。【点评】此题结合实例考查对音调的理解与应用,会结合定义进行解释。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左(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水槽满,则水满时的折射角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分析】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可知,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即水满时的折射角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故答案为:左;等于。【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的应用,前后两次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不变。6我们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有些同学时常会看不清前方白板上的字迹,原因是光在白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小杰同学到湖边游玩,站在岸上看到了“水中的鱼”和“空中的小鸟”,则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水中的鱼。【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2)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解答】解:(1)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有些学生看不清前方白板上的字迹,是因为光在白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白板反射的光线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白板上的字。(2)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看到空中的小鸟,是由于小鸟反射的光线进入他的眼睛。故答案为:镜面反射;水中的鱼。【点评】多媒体教室里或看电影时,我们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这个过程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白色而粗糙的屏幕、光的直线传播等等,我们要敢于提出问题,正确回答问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分析】解决此实验需要利用放大法进行分析,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解答】解: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放大法进行分析解答。8如图所示,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属于()A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降低噪声的传播速度【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噪声的防治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解答】解: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其目的是为了减弱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居民的干扰。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途径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9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韩红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B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韩红的歌声C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D韩红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分析】(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2)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歌声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但是其发声仍需要振动,故A错误;B、不同人声带产生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韩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B错误;C、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故C正确;D、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我们听到韩红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等知识;结合声音产生、传播的条件,区分好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10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如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航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ABCD【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飞机C919试飞期间,飞行高度相同,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C919应该相对于伴飞飞机向后运动,故B图符合实际情况,故B正确。故选:B。【点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所以我们虽然可以选择任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但是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必须把物体假定为静止。1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B水中倒影C铅笔“折断”了D日食【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符合题意;C、铅笔在水面“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日全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影子、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日晷、日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现象;倒影、照镜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现象;透镜、看水下的物体变高,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光的反射、折射及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着很多的现象,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12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下移动B竖直向上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A、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能中目标,故A符合题意。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中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C、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D、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1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吉他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D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3)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解答】解:A、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吉他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市区“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同时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以及噪声的防治,属于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1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分析】(1)已知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已知CD是界面,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则由图可知,AOC60,则BOD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而COE45,则折射角为904545;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故CD正确,AB错误。故选:CD。【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此题已经告诉界面和光的传播方向,再根据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确定介质即可。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分析】图中告诉的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根据做出的入射光线,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解答】解:根据图示的反射光线和法线,确定了反射角的大小以及反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可以做出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根据做出的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以及入射角的大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右侧,由于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答案如下图所示;【点评】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时要注意:不管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向哪种介质,在光疏质(密度比较小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大;在光密质(密度比较大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小,即“疏大密小”。角度越小,光线越靠近法线。16如图所示是小明家阁楼示意图,其中MN是一面带平面镜的墙壁,S为阁楼上一电灯,请通过作图的方法画出在地板A处看到电灯的光路图(A为人眼)。【分析】首先知道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只有一条,因此反射点的确定非常重要;其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因此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本题作图就可以完成。【解答】解:作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S,连接SA交与平面镜于点O,连接SO作出入射光线,连接OA作出反射光线,如图:【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通过发光点的像点。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5分,第18题5分,第19题8分17(5分)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高低、强弱有关在因素。实验过程如下:(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现象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快/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高/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实验现象是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大/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弱(强/弱)。【分析】(1)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1)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2)用力拨动锯条,使物体振动幅度变大。当振幅变小时,声音的响度变小;响度的大小与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弱,故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弱。故答案是:(1)快;高;频率;(2)小;弱。【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各特征的因素,属于基础题。18(5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应该是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2)如图(a)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不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3)如图(b)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观察纸板F上能否呈现反射光束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分析】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应该是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2)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所以这样得出结论不合理。(3)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已经不在纸板上了,而此时纸板F和纸板E也不是一个平面了,由此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垂直;漫;(2)不合理;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3)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验证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此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最基本的探究实验,应当掌握。19(8分)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刻度尺。(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5)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4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像与物不能完全重合。【分析】(1)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2)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所以应该有刻度尺。(3)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4)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5)平面镜成像,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6)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A的像与蜡烛C不能重合。【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