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验1.doc_第1页
linux实验1.doc_第2页
linux实验1.doc_第3页
linux实验1.doc_第4页
linux实验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inux实验实验(一) Linux系统的基本使用2实验(二) 文件与目录操作5实验(三) 文件压缩和备份8实验(四) 文件系统管理与应用11实验(五) 设备管理15实验(六) 用户管理1629实验(一) Linux系统的基本使用一、 学习目的1、 熟悉进入和退出Linux的一般过程。2、 掌握Linux有关目录的命令及操作。3、 掌握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概念及表达方法。二、 学习任务1、 在虚拟机环境下启动linux的步骤:2、 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需要输入2项信息:用户名和密码3、 记录下登录成功后的系统提示内容,并分析其含义:祝贺您!安装已经成功完成4、 需要再打开一个控制台,应该按什么键?然后仍以root登录5、 察看当前目录是什么:6、 切换回第一个控制台,应按什么键:7、 使第二个控制台中的用户注销系统,有哪些命令可以: 8、 了解UNIX的目录文件结构(通过cd、ls l命令)。9、 使用ls命令的常用选项,选项-a,-d,-l,-t,-R,-u都有何意义?10、 检查当前的子目录pwd。11、 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创建(mkdir)子目录:dir1、dir2。12、 进入dir1子目录。13、 再回到你的注册目录,并用pwd证实。14、使用cd和pwd命令,掌握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对照右图,假如从目录user3开始,键完以下命令后,你的位置会在哪里。请将结果填在横线上。/usruser4tmphometreeuser3bin$pwd /home/user3$cd .$pwd $cd.$cd usr$pwd $cd /usr$pwd $cd . /tmp$pwd $cd .$pwd 15、在你的主目录中创建一个叫junk的目录。将这个目录变为工作目录,应当使用什么命令?这个新目录的绝对路径名是什么?16、在主目录创建以下目录,要求只能用一个命令行:junk/dira/dirljunk/dirajunk/dira/dir2junk/dira/dirl/dirc你碰到什么问题了吗?如果碰到问题,在重试之前,将刚才创建的所有目录删除,这个删除应该使用哪一个命令?17、在主目录获取一个在junk目录下的dirA目录的列表。既可以使用相对路径名,也可以使用绝对路径名。应该使用什么命令?18、在主目录仅使用rmdir命令,删除在junk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仅用一个rmdir命令如何实现这一操作?19、返回主目录。用一个命令显示文件cp和vi(在/bin目录)的长格式属性列表。相对路径名和绝对路径名都试一试。20、获得帮助信息的命令有:man help 请查看以下命令的用法:date ls pwd cd help21、启动图形界面,应该如何操作?使用鼠标打开一些窗口,如何操作?注销图形界面如何操作?22、关闭系统的命令有: 并分别作关闭练习,注意观察它们有没有差别:22、选作:启动Linux分区下的linux,并作上述各步骤,体会虚拟机、真实机间的区别Linux安装:(1)语言选择:(2)键盘配置: (3)鼠标配置: (4)选择安装还是升级: (5)安装类型: (6)磁盘分区设置: (7)为系统分区: (8)添加分区: (9)引导装载程序配置: (10)网络配置: (11)防火墙配置: (12)语言支持的选择: (13)时区配置: (14)设置根口令(15)选择软件包组: (16)准备安装: 应该看到一个安装 Red Hat Linux 做准备的屏幕。 当你重新引导系统后,一份完整的安装日志可在 /root/install.log 中找到,以备今后参考。要取消安装进程,按计算机的重新启动按钮,或者使用 Control-Alt-Delete 组合键来重启计算机。 (17)安装软件包: (18)创建引导盘: (19)视频卡配置: (20)配置显示器: (21)定制配置: (22)安装完成实验(二) 文件与目录操作一、学习目的1、 掌握文件和目录的区别2、 熟悉文件和目录的相关操作:建立、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查找、统计等3、 掌握输入、输出重定向的用法4、 掌握find的常见查找模式5、 理解文件的类型及查看二、学习任务1、 使用“touch 文件名” 方法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建立文件file1和file2Touch file1 file22、 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创建(mkdir)子目录:dir1、dir2Mkdir dir1 dir23、 将file1 file2 复制到dir1中,并察看注册目录与dir1目录下有何变化Cp file1 file2 dir14、 将文件file1,file2从注册目录移动至dir2中,再察看注册目录与dir2目录有何变化Mv file1 file2 dir25、 将dir2中的文件file1 改名为myfile1Mv /dir2/file1 /dir2/myfile16、 请使用绝对路径删除文件myfile1Rm /root/dir2/myfile17、 将dir1中文件拷入dir2子目录,注意有没有提示,解释一下提示的原因Cp dir1 dir28、 删除dir1子目录(r m 、r mdir 、r m -r)Rm rf /root/dir19、 将目录dir2复制成dir1(cp -r dir2 dir1)Cp r dir2 dir110、察看/etc/fstab文件、/boot/grub/grub.conf文件的内容Cat /etc/fstab /boot/grub/grub.conf11、实现下面各项要求:将用户root的家目录的所有目录列表保存至文件file1中Ls al file1将/bin下的文件名中包含了in字符的文件名保存至文件file2中Ls al | grep in同时显示file1 file2内容Cat file1 fiel2将file1 file2内容合并成新文件file3Cat file1 fiel2 fiel3显示file3的前10行内容Head file3显示file3的前15行内容Head 15 fiel3显示file3的后3行内容Tail 3 file3统计file1中的行数,字数Wc lw file1统计file3中包含root的行数Grep c root file112、文件查找 查找文件名中包含了file字符的文件Find . name “file*” 查找当前目录中有否文件名包含fiile的文件Ls -l | grep c “file” 查找/bin中有否1000字节以下的文件,并将查找结果保存至文件myresultFind /bin size -1000c myresult 查找有否100块以上的文件Find /bin -size 100 -print 查找有否用户test创建的文件 Find /bin user test 将所有文件名中包含了字符config的文件复制到目录 /bakCp config* /bak13、从/etc/passwd中提取用户名,统计个数,并将结果保存至文件中Cut d: -f1 /etc/passwd14、统计/bin目录下的文件目录项数Ls al | wc -l15、将用户当前目录下的文件目录显示列表中的所有root 替换成 wqaz,并理解变换结果Ls -al | perl -pi -e s/root/wqaz/g16、尝试比较rm和rmdir命令的区别与联系实验(三) 文件压缩和备份 一、学习目的1、熟悉文件压缩与解压的相关操作。2、掌握linux备份的类型及基本备份操作。二、学习任务第一部分:zip和unzip、gzip和gunzip命令1、将系统中所有的.zip文件名显示出来2、查找你的系统中有多少个.gz的文件,即显示这样的文件数3、 在你的家目录中创建如下内容: 家目录 dir1 dir2 file1 dir11 file3 file2 4、 将家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不包括目录)压缩成文件ys1.zip 5、 将/root/install.log添加到ys1.zip中6、 显示一下ys1.zip中包含的文件信息7、 将ys1.zip解压至/tmp/unzip-ys1下(此目录需要先建立)8、 根据解压后的结果,画出目录树,并分析理解9、将家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目录)压缩成文件ys2.zip10、将ys2.zip解压至/tmp/unzip-ys2 目录下(此目录需要先建立)11、根据解压后的结果画出目录树,并分析理解12、 将第3题中的文件file1、 file2、 file3分别压缩成.gz的形式13、 将第12题中形成的.gz压缩文件拷贝到/tmp/gunzip目录并解压第二部分 tar命令1、进入/home目录2、在该目录下新建两个子目录,目录名为test1和test2,应使用什么用户来创建?3、将/etc目录下的文件yp.conf和hosts拷贝到子目录test1下4、将目录/test1下所有的文件打包成/home/test1.tar文件5、将/etc目录下的crontab文件拷贝到子目录test1和test2下6、使用r选项增加test1.tar归档文件的内容7、删除/test1/hosts文件8、比较归档文件test1.tar与子目录test1下内容的差别,应使用什么参数?9、重新将/etc目录下的hosts文件拷贝到子目录test110、重新比较归档文件test1.tar与子目录test1下内容的差别11、将test1目录下所有文件使用通配符*,拷贝到test2目录下12、将test2目录下所有文件追加到test1.tar13、显示test1.tar文件清单14、将归档文件释放到/tmp目录下15、将上述归档、释放过程用z选项,采用文件压缩方式重新练习一遍16、使用tar命令备份/home目录下的内容17、将第16题中备份的内容进行恢复实验(四) 文件系统管理与应用一、 学习目的1、 掌握Linux系统磁盘分区的方法。2、 了解Linux分区类型。3、 理解文件的分类。4、 熟悉文件系统的相关操作。二、 学习任务以下在虚拟机上完成第一部分 1、 查看自己的系统中有哪些Linux操作系统的目录?哪些目录是不应该删除的?2、 尝试绘制Linux系统的目录树。与教材上的目录结构进行比较。3、 使用命令查看自己的系统中有哪些类型的文件?分别以什么作为标识?如何进行区分?4、 查看自己虚拟机上当前系统的分区情况,并记录分区信息5、 理解Linux系统对硬盘设备的命名方法,你所使用的硬盘是什么类型的硬盘?分区是如何命名的?6、 查看自己虚拟机系统上某普通用户$HOME目录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7、 如何检查磁盘是否有坏块?能否将检查结果写入文件中保存起来备查?如何保存?第二部分 文件系统的创建与使用顺序完成下列命令:1、在虚拟机下添加一块500M的SCSI硬盘,该硬盘的设备名是什么?2、在该硬盘上建立两个主分区,分别是100M,再建立一个扩展分区,分区大小200M,查看创建后的分区表并记录,这三个分区的设备名分别是什么?3、在扩展分区上建立两个逻辑分区,分别是100M、100M,查看分区表并记录,这两个逻辑分区的设备名分别是什么?4、尝试删除第2个逻辑分区,查看分区表有没有变化5、将存在的逻辑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设置为交换分区,如何操作?查看分区表有什么变化6、保存分区表并退出fdisk7、在第1个主分区上创建ext3文件系统,并检查分区有无坏块,分析命令输出结果直至文件系统创建成功8、在/tmp下创建目录fileSysMount,并新建文件file1,将file1存放在fileSysMount目录下9、将第1个主分区的文件系统挂载到/tmp/fileSysMount目录10、使用ls命令查看/tmp/fileSysMount目录的内容,目录下包括什么?分析为什么?11、在/tmp/fileSysMount目录下新建文件file2,使用ls命令确认创建成功12、正确卸载/tmp/fileSysMount上的文件系统13、使用ls命令查看/tmp/fileSysMount目录的内容,看到了什么结果,为什么?14、如果希望系统每次启动时自动挂载第1个分区上的文件系统到/tmp/fileSysMount应如何操作,操作哪个文件,在文件中写入什么内容?15、在建立的逻辑分区(交换分区)上创建交换文件系统,应如何操作?16、激活交换文件系统后卸载该文件系统,如何完成激活和卸载操作?第三部分 总结与思考1、在文件系统建立完成后,要使用该文件系统,还要进行哪些工作?如何实现?2、若需要挂载新的文件系统,是否需要创建挂载点(目录)?如何创建?3、若有其他用户在文件系统挂载点所在的目录或其子目录下,该文件系统能够被卸载吗?为什么?4、若某文件系统出现问题,需要作什么操作?如何操作?5、在Linux系统中挂载一个新的文件系统后,系统的目录树有什么变化?6、若磁盘空间不够用了,但是又需要将其他的数据写到该磁盘上,可能需要将创建的分区删除,将该部分空间挪作他用,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应进行哪些操作,才能够确保原数据不丢失,而又能够达到上述要求?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实验(五) 设备管理一、学习目的1、掌握Linux系统中设备的分类与标识方法。2、学会常见设备在Linux下的使用。二、学习任务说明:以下在虚拟机上完成1、准备一张CDROM,尝试将该CDROM挂载到Linux系统当中,看是否能够读取该CDROM的数据?使用的命令是什么?应由哪个用户进行操作?在挂载CDROM时,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是什么?直接挂载/mnt/cdrom是否可行?若可行,为什么? 提示:/etc/fstab2、卸载CDROM,若还有其他用户在访问挂载该CDROM的目录,是否可以正常卸载?若不可以,会报告什么错误?3、尝试命令eject,使用相应的参数,弹出或关闭CDROM驱动器。当已经将CDROM挂载到系统中时,使用eject可以弹出光驱吗?当光驱已经被弹出时,可以挂载该CDROM吗?4、准备U盘或移动硬盘,练习将该设备挂载到系统当中;注意挂载是应使用的文件系统类型。你的U盘是否被Linux系统支持?5、向该U盘写文件或建立目录,看能否成功;尝试卸载U盘,操作步骤6、根据以前学习的Linux命令,查看系统中磁盘的分区情况,并了解哪些分区是被那些系统使用;查找被非Linux操作系统使用的分区7、尝试挂载该非Linux操作系统使用的分区,并浏览该分区下的文件,看是否能够成功实验(六) 用户管理一、学习目的1、掌握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设置的命令2、掌握创建新用户的方法3、掌握用户管理的基本命令4、掌握用户身份的转换5、掌握组的管理二、学习任务 第一部分 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户:root 工作目录:/home 1、查看当前umask参数 2、在/home目录下创建新目录 dir13、显示目录dir1的详细信息,记录目录的权限信息4、改变umask参数为0665、创建新目录dir26、显示目录dir1的详细信息,记录目录的权限信息7、创建新文件file18、显示文件file1的详细信息,记录文件file1的文件权限9、为dir1的同组用户增加写权限10、改变file1的文件权限为755第二部分 用户管理的基本命令(一)创建用户1、增加新用户user1,用户主目录:/home/user12、设置user1密码为user1113、增加新用户user2,用户主目录:/user/user24、设置 user2 的密码为空5、以user1用户身份登陆6、将/home/file1文件拷贝到user1的用户主目录下,能够执行成功吗?7、将/home/file1文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