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券制度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考.doc_第1页
对教育券制度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考.doc_第2页
对教育券制度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考.doc_第3页
对教育券制度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考.doc_第4页
对教育券制度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教育券制度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思考摘要教育公平问题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受教育起点平等问题是教育理论界经久不衰的话题。我国政府为了保证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平等地享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其中,近几年兴起的教育券制度就是一项大胆的尝试。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教育券制度对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意义:教育券的基本内涵,教育券制度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利弊,教育券制度施行的若干建议。关键词:教育券 基础教育 教育公平Some Thinking about The School Voucher System to Promote Basic Education Fairness in ChinaAbstractEducation fairness problem especially the equality of starting point of basic education is always the enduring topic in the circle of education.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have been exploring constantly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children of school age can obtain the right to accept basic education fairly. The school voucher system which have been rising up in recent years is a bold tr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meaning of the school voucher system to promote the basic education fairness by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undamental connotation of school voucher,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school voucher system to promote basic education fairness, some suggestion on how to carry out school voucher system.Keywords:School voucher system;Basic education;Educational justice一、教育券的内涵教育券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来的。他主张政府把原来直接投入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按照生均单位成本折算以后,以面额固定的有价证券(即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家庭或学生,学生凭教育券自由选择政府所认可的学校(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不再受学区的限制,教育券可以冲抵全部或部分学费,学校凭收到的教育券到政府部门兑换教育经费,用于支付办学经费。这样就增强了教育消费者的主体意识,把选择学校的权利直接交到了家长和学生手中。弗里德曼提出的“非排富型”教育券模式受到了其他学者的质疑。随后,美国经济学家提出“补偿性”教育券模式。他建议政府为低收入家庭发放第二次补偿性的教育券,从而进一步缩小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此外,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尔与怀斯曼也对教育券制度提出了新的看法与主张,他们认为政府提供给各个家庭的教育券应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教育券额应由学生家庭的收入和教育需求来决定。1 张晓琴教育券,求解教育的公平和效率J当代教育论坛,2007(3):1820我国自2001年“舶来”教育券模式,并进行了教育券试点。2001年秋,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率先对民办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发放教育券,以保证当地的民办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获得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从而得到健康发展。2002年,当地政府又将教育券的发放对象扩展到贫困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人人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教育公平理念。2003年,江苏淮安市开始向特困生发放教育券,同年,湖北省监利县向全县所有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卡制度,持有义务教育卡的学生可自主择校消费。2 胡玮教育公平呼唤出台教育券制度J团结,2007(5):45472、 教育券制度对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利与弊近年来,教育券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其在施行过程中的问题也渐渐地暴露出来。在终身教育及全民教育的浪潮中,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望与追求愈加强烈,教育券制度作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有益探索,自然会引发大众对其价值及缺陷的深刻反思。在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社会背景下,施行教育券制度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公平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一)施行教育券制度对推进基础教育公平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改善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状况1986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明显以及贫富悬殊等顽疾,许多农村及偏远地区贫困家庭的子女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被阻挡在教育大门之外,无法平等地享受教育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虽然近年来,国家逐渐减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及书本费,但学校仍可以向学生收取杂费。对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下的贫困家庭来说,接受基础教育仍是一个较大的负担。教育券制度能使渴望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用一定面额的教育券冲抵全部或部分杂费。同时,对那些由于家庭贫困无法上学而感到自卑的学生,教育券的发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激发他们追求知识与真理的动机,增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信心。2、有利于促使学生和家长自由地选择学校学会生存中指出:当人们获得了选择教育、选择学校的较大自由时,教育成功的机会对每一个人来说就真正实现了平等。3 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R1972:210教育券制度唤起了家长及学生的主体意识。长久以来,在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下,学生及家长对于学校的选择权是有限的。如果教育消费者希望享受到国家提供给公立学校的福利,就要以“就近入学”的原则来选择学校,而不用考虑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但那些有能力负担学费的家庭则会选择教育质量较高的私立学校。教育券的发放使得家长在择校问题上更加自主、平等,也为原先负担不起私立学校学费的家庭提供了更多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3、有利于促进学校主体之间的公平教育公平不仅包括受教育者的公平,同时也包括学校主体之间的公平。实施教育券使学生与家长真正成为了上帝,学生与家长的评价成为各个学校存在的基础。无论是名校还是非名校,为了获得更多的教育券来换取充足的教育经费,都需要通过增强师资力量,完善硬件设施,开发课程资源,建立特色文化等来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非名校要求提高教育质量的热情,非名校的崛起也为家长择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进而使基础教育能够容纳更多的受教育者。此外,教育券的实施使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给予了民办学校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能享受到政府的教育投资,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增加创新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4 来新安,张丽萍教育公平与教育券的实施J辽宁教育研究,2003(8):2425民办学校地位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民间资本投资办学、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促使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实现。 4、有利于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外来务工人员为流入地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把流入地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尽管他们为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生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仍常常被当做边缘群体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接受教育方面尤其如此。外来务工人员之所以选择在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工作,也是充分考虑到这些城市教育资源的充足和优异,但由于受到诸如户籍、收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他们使其子女接受优良教育的愿望一次次地落空。教育券的发放一方面能够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能够使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被平等地对待,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施行教育券制度对推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消极影响教育公平理论认为实现教育公平必须保证:第一、国家要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制定必要的政策来保证生存条件较差的人口群体的教育均等;第二、受教育者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教育;第三、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或文化等方面的不利处境均可以在教育中得到补偿;第四、各办学主体应该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办学。5 汪柱旺教育券、教育选择与教育公平J当代财经,2004(12):3941从以上几点可知,施行教育券制度对于推进基础教育公平确实具有可供借鉴的价值以及十分深远的意义。但在宏观背景之下,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依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果不能以恰当的方式施行教育券制度,将会给基础教育带来新的问题。1、不同的教育券模式引发的不平等问题在“非排富型”的教育券模式下,每一位家长都希望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学校,这样就容易形成名校门庭若市,而非名校门可罗雀的景象。在名校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要对选择它的学生进行适当地筛选,应该怎样制定筛选的标准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在“排富型”的教育券模式下,根据每个学生的家庭收入状况有区别地发放教育券,虽然能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选择更多学校的机会,但学校与学生居住地之间的距离产生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使多数低收入家庭对重点学校还是会望而却步;此外,“排富型”教育券模式会引起高收入家庭的不满和抵制,因为他们为社会做出了更多的贡献,却无法获得与其他家庭等额的教育券。2、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虽然施行教育券制度有利于使所有的学校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上,但其前提是各学校之间的发展是平衡的。由于我国当前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起点不同,重点学校会由于先前政府的教育投资、优良的教育资源以及高水平的师资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学。这样,重点学校便会获得更多的教育券,进而拥有更多的教育经费以支持学校进一步的建设与发展;而非重点学校则由于本身教育质量的低下缺少吸引力,从而无法获取足够的教育经费,使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难以为继。由此可见,教育券制度不恰当的实施将会形成好的学校更好,差的学校更差的“马太效应”。3、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券的支付引发的不平等虽然教育券制度使得外来务工子女能够平等地享用当地的教育资源,但由谁来支付又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难题。如果教育券由他们户籍所在地支付,会造成不发达地区本来就短缺的教育经费外流;如果由他们现居住的城市来支付,不但会给当地政府带来更大的财政负担,也会使当地居民无法获得更多金额的教育券。6 曾晓桦实施教育券制度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9(5):1214、引起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在教育券制度的引导下,好的学校会因为吸收了更多的教育券而获得更加充足的教育经费,从而能够极大地满足教师获得较高劳动报酬以及职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有良好物质保证的学校环境能充分调动起教师的职业潜力,使教师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中去。但较差的学校由于无法通过教育券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难以支付教师工资,制约教师自身的发展,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造成教师大量地外流。因此,对于教育质量不高的学校来说,在施行教育券制度的过程中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是十分困难的。3、 教育券制度施行的若干建议(1) 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证,离开最基本的财力支持,学校就难以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高水平的师资以及充足的教育资源。纵观国内的重点学校,无一不是靠政府持续不断地财政投入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已经认识到基础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也在不断增加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资金投入,但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还是难以保证基础教育能惠及到每一个渴望接受教育的儿童。弗里德曼“无排富型”教育券模式的实施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即:国家要达到相对发达,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基础,也就是政府对社会教育需求的投入能基本得到保证。从这一点上看,尽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比起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很大差距,在现阶段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有限的,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7 何伟强,江帆别样的教育公平观长兴教育券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13):2728同时,政府应当不断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完善多元化筹资体制和办学体制,以满足基础教育经费的基本需要。因此,确保教育券真正发挥其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效能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2) 分区域推行教育券长兴县的教育券制度之所以取得十分可观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教育券制度的施行充分考虑到了当地教育的现实状况。在当前我国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教育券不但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且会弄巧成拙,产生诸如上文所提到的新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因此,我国当前实施教育券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首先尽可能缩小各地区校际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其次根据各地区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施行。分区域施行教育券制度不仅能达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实际效果,而且能使教育券的发放更加透明与直接,以防止资助资金大量“外溢”,使学生真正地获得益处。(三)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教育券制度能否规范、合理地推行,关键在于政府能否科学地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强对教育券实施过程的监控,确保每一张教育券都能真正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使教育券的实施过程更加制度化,防止教育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