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级广电工程 线性电子线路作业题【一】一、填空题:1、二极管的最重要特性是_ ,反映反向特性的参数是_电压。2、测得工作在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为V1=6V,V2=11.3V,V3=12V,则该三极管的管型为 ,所用材料为 ,管脚1为 极,管脚2为 极,管脚3为 极。3、PN结加正向电压或正向偏置,外电场与自建场方向 ,阻挡层 ,结处于 状态, 它所呈现出的正向电阻值 。 4、负反馈放大器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其程度取决于放大器的 。如果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则电路有 的输入阻抗和较稳定的 。适合于 信号源的放大。若要求电路输出电流稳定或输出电阻大,应引入 负反馈。5、差动放大器对 有较强的放大能力,对 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其抑制能力重要取决于电路的 。6、放大器由于存在着 和 的影响,使工作频率升高时,增益下降,并且相角 加大。7、在本征硅(或锗)中掺入少量的 元素,如磷、砷、锑等,就得到N型半导体,其多子是 ,少子是 。在本征硅(或锗)中掺入少量的三价元素,如硼、铝、铟等,就得到 型半导体,其多子是 ,少子是 。8、在三极管放大器中,当输入电流一定时,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将产生 失真,静态工作点设置太高将产生 失真。9、某放大器的fL 为10HZ,fH为500HZ,其BW为 ,fL称为 ,fH称为 。10、放大器常用的耦合方式有 、 和 三种形式。11、在常温下,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硅管为 V,锗管为 V。导通后,在教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硅管为 V,锗管为 V。12、设稳压管DZ1和D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6V和9V,正向压降为0.7V,把它们串联相接可得 种稳压值,分别为 ;把它们并联可得 种稳压值,分别为 。13、衡量晶体管放大能力的参数是 ,晶体管的极限参数是 , , 。14、在差动放大器中,差模信号是指 及 的两个输入信号;而共模信号是指 及 的两个输入信号。15、理想运放条件是 。二、分析题:1. 如图电路(1),当Vi1和Vi2为0V或5V时,求Vi1和Vi2的值不同组合的情况下,输出电压Vo的值。设二极管是理想的。2. 如图电路(2)为差动放大器单端化电路,分析电路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时的输出电压V。 Vcc(5V) VCC R3 RC RC T3 VOVi1 V0 + T1 T2 + Vi1 Vi2 Vi2 - - VEE 图(1) 图(2)三、判断题:如图(3)、图(4)、图(5)、图(6)、图(7)电路,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反馈类型。 VCC VCC R1 R2 R1 R3 R3 R2 Vi V0 Vi V0 R4 R4 (图3) (图4) R2 R1 V0 R3 + VS - (图5) +VCC R1 R3 C2 C1 R2 U1 V0 R4 (图6) +VCC R1 R2 R3 C2 V0 C1 R5 R4 C3 (图7)四、计算题:1.如图(8)为共射放大电路,对交流短路。(1) 计算静态工作点; (2) 计算电路的电压增益(3)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电路如图(9)所示,已知,R1=100K,R2=10K,R4=4.7K,R5=500,R6=2K,分别求R3=0、 R3=10K时的电压增益。3.如图(10)加法电路,R1=60K, R2=30K,R3=20K,Rf=200K, Vi1=0.1V,Vi2=-0.8V, Vi3=0.2V, 试求:(1)输出电压; (2) 同相端的补偿电阻 Va VCC R1 R2 C2 R1 R2 R4 C1 RL Vi R22 V0 R4 C3 Vi R5 R1 R6 图(8) 图(9) R1 Rf Vi1 R2 Vi2 R3 V0 Vi3 图(10) RP2006级广电工程线性电子线路作业题 【二】 一、选择题1. 判别放大器属于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的方法是( )A.输出端短路法 B.瞬时极性法 C.输入諯短路法2.串联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3若需设计一只单级放大器,要求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请选择下述放大电路( )A、共射放大 B、共基放大 C、共集放大 D、共源放大4差动放大电路中用恒流源代替Re是为了( )A.提高差模放大倍数B.提高共模放大倍数C.提高共模抑制比 D.提高差模输入电阻5.三级管开作在放大区,要求(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C、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6在放大电路中,场效应管工作在漏极特性的 ( )A可变电阻区 B.恒流区 C.夹断区 D.击穿区7.若信号源为高内阻的电流源需要放大,而且负载阻抗较易产生变化,则放大电路应引入(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8. 共模抑制比KCMR越大,表明电路 ( ) A.放大倍数越稳定 B. 交流放大倍数愈大 C.抑制温漂能力越强 D.输入信号中差模成分越大9.同相放大器作为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极低的输出阻抗,但对集成运放的( )要求较高。 A.输入失调电流 B.差模信号放大能力 C.负载电阻稳定性 D.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10.影响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是因为晶体管的内反馈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 )造成的。 A.Cbe结电容 B.Cbc结电容 C.CCe输出电容 D.rbc集电结电阻11.设置差动放大器的目的是 ( ) A. 稳定放大倍数 B.提高输入电阻 C.克服温漂 D.扩展频带12.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 ) A.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入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13.为使运放两个输入端所存在的共模电压最小,宜选用 ( ) A.同相输入比例放大器 B. 反相输入比例放大器 C. 差动输入放大器 D.电压跟随器14.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三极管各极对地的电位分别为VB=3V,VE=0V,VC=12V,则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为 ( ) A.放大 B.饱和 C.截止 D.损坏15多级放大电路与单级放大电路相比,通频带 ( ) A.变宽 B.变窄 C.不变16.场效应管本质是一个( ),晶体管本质是一个( )A. 电流控制电流器件 B.电流控制电压器件 C.电压控制电流器件 D.电压控制电压器件17.晶体管工作时,参与导电的载流子是 ( ) A.多子 B.少子 C.多子和少子18.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由下面载流子的漂移形成的 ( ) A. 电子 B.空穴 C. 电子和空穴 19.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能放大 ( ) A直流信号 B.交流信号 C. 交直流信号20.复合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等于 ( ) A.各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之和 B .前面管子的反向击穿电压 C. 后面管子的反向击穿电压 D.各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值中的较小者。 二、分析题: 1.如图(1)共射放大电路和放大后的输出波形(a)、(b)。产生了何种失真?试分析说明失真原因及调整方法。 2.如图(2)电路,画出电路的混合型等效电路,并定性分析C1,C3对该电路的低频下限频率的影响。3.如图(3)利用T型反馈网络的反相放大器,分析推导电路的电压增益AV,并说明该电路与单电阻反馈网络相比有何优点? 12V V0 V0 R1 R2 500K 5K C2 C1 0 2 t t Vi V0 ( a ) 图(1) (b) (c) VCC R1 R2 R1 R3 R3 C2 C1 Vi - AV V0 + Vi RL V0 R2 R4 C3 RP 图(2) 图(3) 三、计算题: 1.如图(4)电路及晶体管输出特性,若, (1) 用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 (2)求输入电阻 (3) 求电压增益AV Ie(mA) VCC 120A 6 R1 R3 C2 100 C1 + 4 80A + RL V0 60A Vi R2 2 40A R4 C3 20A VCe(V) - - 0 5 10 15 20 图(4)2.如图(5)差动放大电路,指出电路的反馈类型,若已知,试: (1)确定稳压管D的稳压电压 (2) 计算放大器的闭环电压增益 +12V R2 R3 T3 Vi T1 T2 D R1 R5 + R4 R1 R6 V0 - -12V 图(5)3.如图(6)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在谐振点上,若要求,求回路的(1) L (2) C (3) Q0 + L C V0 Vi - 图(6)2006级广电工程线性电子线路作业题【三】一、试分析谐振放大器工作不稳定的内部原因是什么?为了解决其稳定问题,可采取什么措施。二、放大器中如何引入负反馈?三、测得五只三极管的管脚电压如下表所示,判断管子类型、管脚、工作状态。T1T2T3T4T5V1(V)-3-10-280V2(V)5-2.3520.3V3(V)-3.7-3-2.32.7-5四、在一锗单晶材料中掺入施主杂质,其浓度为Nd=11017cm-3,试求室温即T=300K时的自由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五、如图(1)电路,输入Vi为正弦波电压,试绘出负载电阻RL两端的电压波形。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 D2 + D1 + Vi D4 D3 RL V0 - 图(1) - 六、如图(2)电路,已知两管的直流传输系数可以忽略,电压电阻, (1)确定电流IC1、IB1、IE1、IC2、IC的值 (2) 确定Vce的值 (3)确定复合管的值 VCC IC R IC1 + IB1 IC2 T1 VCe - IE1 T2IB2 IE2图(2)七、如图(3)电路中电容对交流短路,已知1=60,2=120,rbb1=200, rbb2=400,R1=100K,R2=24K,R3=15K,R4=4.7K,R5=33K,R6=6.8K,R7=7.5K,R8=2K, RL=5K,VCC=24V。(1)计算电路静态工作点 (2) 计算电路的总电压增益AV, ,输入、输出阻抗Ri、R0 +VCC R7 R5 R3 C4 R1 C2 + T2 + T1 V0 C1 RL Vi R4 R2 C3 R6 R8 C5 - - 图(3)八、如图(4)电路为MC1530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简化图,若,(1) 分析说明其工作原理 (2) 估算其电压增益AV VCC 3.3K 10K 10K T3 9.1K T1 T2 T4 9.1K 10K Vi 10K 91K + Rf 10K V0 VEE(-15V) 图(4)九、试设计一个反相放大器,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放大倍数200,用电阻阻值不超过500K。十、三级同步调谐单回路放大器的中心频率,要求总的通频带为100K,且在失谐为时衰减等于20dB,试求每个回路的Qe值。线性电子电路教学要求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线性电子电路课程是电子、通信等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对模拟电子电路(线性部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全面认识。掌握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特性及参数,掌握放大、负反馈、运放应用等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二、理论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晶体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1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了解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规律;了解两种导电机理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2PN结掌握PN结的重要特性;熟悉PN结的伏安特性;了解PN结的击穿特性和电容特性。3晶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晶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4晶体二极管的应用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应用电路整流、稳压及限幅电路。思考题与习题(P16):1.2,1.10,1.11,1.12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管(BJT) 1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了解晶体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熟悉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2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熟悉晶体三极管的放大、饱和和截止状态。3晶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掌握共发射极电路的晶体三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思考题与习题(P30):2.4,2.8,2.10,2.12第三章场效应管的基本特性1结型场效应管熟悉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掌握伏安特性曲线。2MOS场效应管了解四种MOS场效应管的参数及特点。思考题与习题(P47):3.1,3.2;3.6,3.9第四章 放大器基础1. 放大器的基本概念2晶体三极管的小信号电路模型掌握晶体三极管的简化小信号电路模型和混合型电路模型。3晶体三极管电路分析方法熟悉晶体三极管的图解分析法;掌握工程近似分析法及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法。4偏置电路和耦合方式熟悉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和耦合方式。5放大器的性能指标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增益的计算。6基本组态放大器熟悉晶体三极管三种基本组态放大器;掌握共发、共基和共集放大器的性能和特点。熟悉组合放大器电路特点。了解共源、共栅、共漏和CMOS放大器的性能和特点。7放大器的噪声分析了解放大器的噪声来源和放大器的噪声分析方法。思考题与习题(P93):4.2,4.5,4.7,4.8,4.12,4.18,4.19第五章 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1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熟悉负反馈放大器的组成;掌握四种类型负反馈放大器及反馈性质和反馈类型的判别。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1)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稳定度提高:(2)负反馈使放大器通频带展宽,线性失真减小。(3)负反馈使非线性失真减小,输入动态范围展宽。(4)负反馈可以减小放大器内部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独资企业资产转让协议书与个人独资企业转让协议书4篇
- 智能化港口运营模式-洞察及研究
- 数学理论的现代应用-洞察及研究
- 室内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物品租赁合同物品租赁合同样本3篇
-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分析-洞察及研究
- O2O服务模式优化-洞察及研究
- 村计专干考试题及答案
- 沥青砼心墙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大全10G
- 历史人文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物业管理供方管理程序
- GB/T 37642-2019聚己内酯(PCL)
- GB/T 3730.2-1996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 GB 2558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钾
- 国防科技大学介绍
- 设计文件审核记录表(模本)
- 机电一体化设计
- (中职中专)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牛津深圳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Geniuses Unit1 Wise Man in History话题作文期末复习
- 电能表生产流程
- 心电图机操作(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