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doc_第1页
浅析日本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doc_第2页
浅析日本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doc_第3页
浅析日本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doc_第4页
浅析日本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2016届)浅析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学 院国际商学院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级国贸1208班学 号0515120821学生姓名童晓习指导教师黎国英日 期2015年12月25日浅析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摘 要茶叶自古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已经拥有了六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茶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更直接关系着我国浙江、云南、福建、湖南等产茶省(市、区)的1019个产茶县(市)茶农们的经济收益。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的茶叶生产及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中日茶叶发展趋势,研究寻找日本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内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分析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将对中国茶叶出口日本造成怎样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影响,寻找出能解决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方法;能有效规避该壁垒给中国带来的市场份额流失和经济效益下降问题的茶叶出口新战略;能提高中国茶叶生产、加工水平的新技术;能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途径,以此来保护我国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的健康长久发展。关键词 中日茶叶贸易;技术性壁垒;发展影响;建议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ANALYSIS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HE EFFECT OF CHINESE TEA EXPORTS TO JAPANABSTRACTTea since ancient tim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ops in China, has been planted more than six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mo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Chinas Zhejiang, Yunnan, Fujian, Hunan and other tea producing province (city, area) 1019 tea producing county (city) the farmer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n tea development trend of Sino Japanese two countries tea production and trade status and research to find a Japanes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n the domestic factors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analysis of Japan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will be on Chinas tea exports by the impact.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to find ou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resolution of Japan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o bring the tea export of China; can effectively circumvent the barriers brought to China market share loss and economic benefits drop problem of tea export strategy; can improve the new technology of Chinese tea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level; to open up a new way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order to protection of our country traditional special advantage industries healthy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KEYWORDS Japanese tea trade; technical barriers; development; suggestion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3一、引 言1二、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述2(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2(二)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措施2三、中国输日茶叶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4(一)中国输日茶叶贸易现状4(二)分析中国茶叶遭遇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4四、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6(一)实证分析研究成果汇总6(二)结合事例进行研究评价6五、跨越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障碍的政策建议7(一)与国际接轨,修改和完善我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7(二)提高水平,发展我国茶叶深加工能力,增加附加值7(三)创立茶叶品牌,提高品牌在日本市场的影响力7(四)风险预警,建立针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8(五)开拓市场,实行多元化战略8(六)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通力合作9六、结 语10致 谢11参考文献12一、引 言 我国在近几年的外貌发展过程中,经常遭受着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这一点在农产品方面更为明显。日本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同时日本也是世界市场上重要的茶叶生产大国,由于日本自身国土资源有限,日本对茶叶的需求主要是依靠进口来满足,中国是日本茶叶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但由于中日关系发展紧张,日本出于对国内茶业的保护和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识度的提高,近几年不断在农产品进口上设置繁多的产品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逐渐形成日趋严苛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障碍。由此可见,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是目前非常重要的课题。二、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述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根据不同的角度能够分析出不同的结果。著名学者朱启荣提出,技术贸易壁垒的形成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关税壁垒的弱化;然后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健康环保意识有明显的增强;在国际贸易的产品当中,技术性产品的比重在近几年迅速崛起;最后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叶柏林则提出,各个国家在技术性的措施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役,再加上政府方面的介入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都是造成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重要因素。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现状 目前,大部分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为发达国家地区,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当中需要进口大量的初级产品,另外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当中的技术性要求,使得只有拥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对于产品安全的一定诉求才能得以实施,这也导致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在国家贸易当中的受限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无法很好的融入到国际标准的制动行列当中,或者国际地位较低等原因,都会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平等性问题变得严重化。 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许多发达国家经常运用一些非政府行为的方式来解决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问题,不仅按照相关协会来组织制定技术的标准和门槛,而且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当中的漏洞来钻空子。技术性贸易壁垒在近期会变成各个国家地区运用频繁的贸易工具,主要是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一定的合理性、灵活性、针对性和隐密性等特点。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追求利益化的集团,都因为自身不同角度的政治目的和利益追求,不仅提高了技术性贸易壁垒规定的内容彼此的关联性,而且在不同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将变得更加的制度化、广泛化和复杂换,这也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当中的发展趋势。(二)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措施 1.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概述 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非常的详细严格,而且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国际标准和国内的标准的双重实施标准,一般情况下,会按照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国际标准不同的技术标准,这样一来就等于增加了国外农产品出口到日本市场的贸易成本。在2006年5月29日的时候,日本实施了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涉及302种食品,7 99种农业化学品,54782个限量标准,涉及全部农产品、全部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包含了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几乎所有日本从我国直接进口的农产品。该制度当中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最严重的是“一律标准”,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的农业化学残留的限量规定在每公斤0.01毫克以下。这样一来,我国的各类农产品出口方面都有了非常高的技术门槛。 2.肯定列表制度 日本在2005年6月21日的时候出台了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 草案,其中相关的农业化学药品多达729种,而与茶叶有关的检验项目比之前有大幅度的增多,已经达到了252项。2006年3月29日,日本对外公布肯定列表制度最终修订版并在5月29日开始正式实施。在最终修订版的标准当中,对于茶叶检验项目多增加了26项,并实行了“暂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与此同时,该标准还要求未制定化学品最大残留限量的项目遵从“一律限量标准”。因此,肯定列表制度对于进口农产品在检验的要求上更加的全面严格。 3.中日茶叶标准对比目前,我国对于茶叶的检验项目总共为20项。从1984年开始公布了几种非常常见的农产品残留标准后,知道1988年才正式制定了关于茶叶的相关卫生标准,然后经过十几年的经贸发展,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有关茶叶的行业标准开始陆续实施。因此,我国在茶叶的规范化生产起步较晚,检测项目非常少,这也给我国茶叶的生产以及行业的系统管理方面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笔者认为,我国与日本茶叶的标准差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我国在茶叶的标准方面主要是用在国内的茶叶市场,而对于贸易出口的茶叶商品则没有相关的技术检验标准。虽然说部分标准是要超过国际标准的,但是仅仅只能用在以下特殊范围的茶叶当中。而日本的茶叶标准则使用范围非常的广泛。因此,我国的茶叶标准与日本的茶叶标准缺乏普遍性和适用性。(2)与我国的20项茶叶标准相比,日本的278项标准在农药范围的规定上非常全面,并且制定标准的依据也比较先进。因此,我国的茶叶贸易出口受到了国外技术壁垒的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与日本的出口贸易过程中,其278项全面复杂的茶叶技术标准让我国许多的茶叶商品被拒之门外。(3)因为政府部门在制定茶叶的相关标准以及实施方面的重视不够、资金不足,并且茶叶生产厂商们投入的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我国在茶叶出口上经常受到了日本等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影响。日本在提高茶叶检验标准的同时,也同时推动了本国茶叶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的茶叶质量标准却并未起到特别显著的成效。 三、中国输日茶叶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输日茶叶贸易现状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日本茶叶在贸易进口方面呈现出上身过的趋势,但在2001年之后,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国对日本茶叶的出口总量也几乎是随着日本茶叶进口量的波动而变化的。1989年,日本对我国茶叶的进口总量为1254吨,其茶叶的进口总量为3125吨,所以中国茶叶在日本茶叶进口的总量方面占到了40.1%。2001年,日本茶叶进口的总量为6122吨,日本进口我国茶叶的总量达到了历史最高,为4402吨,在日本的茶叶市场当中超过了三分之二,日本进口我国茶叶的比重占到了其进口总量的71.9%,我国也由此成为了日本茶叶市场的第一大贸易国家。在2001年之后,日本茶叶技术性贸易壁垒变得更加的严格,这也让我国的茶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当中有所下降,到了2012年的时候,日本进口我国茶叶的贸易额占其茶叶进口总量的62.1%,但我国依旧是日本茶叶进口的第一大国,并且在茶叶中的绿茶更是超过了其市场份额中的九成,几乎形成了垄断的形式。(二)分析中国茶叶遭遇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1.我国茶叶加工技术落后,科技水平低在现阶段全球主要生产茶叶的大国当中,我国的茶产业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水平方面是最为落后的。如印度的茶叶种植园不仅规模非常大,而且卫生条件很好,每一班都有先进的清洁机来进行相关的杀菌工作,并且在大多数的茶叶加工工厂当中都配备了精密的计算机系统和仪器设备,其茶叶的生产效率非常高。我国的茶叶产业链很短,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大部分的生产厂商从茶叶的种植到加工都是进行手工作业,因此在我国在茶叶的生产加工的科学技术水平方面较为落后。 2.我国茶叶弄残留标准低,不符合国际要求 日本在进口茶叶的过程中,对茶叶的农药残留要求非常高。目前,我国对日本出口茶叶最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障碍就是农药残留很难达到标准,而日本也经常的修改相关的农药残留限制标准,频繁到甚至会有一年数次的修订情况出现。由于其中的标准非常的复杂严苛,导致我国在茶叶的出口方面受到很大的阻碍,农药残标准也是日本茶叶进口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部分。 3.日本健康环保意识增强,进口标准提高近年来,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各国发展建设的重点话题,许多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动植物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同时为了保障国家人民的食品安全,都会制定严格的产品检测和卫生检测制度。 日本不仅施行了较高的卫生安全指标,而且在检验和检疫的程序方面设定了多层次的程序,农产品想要进入日本的本土市场,就必须要先面临农林部门有关动植物病虫害的检疫,与此同时,一些可食用的农产品还要接受更加复杂严格的卫生检疫和食品安全检疫。以日本为首的贸易国家所施行的检验检疫制度包含了法律法规的要求、出证和检验等,不仅推动了本土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也增加了进口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阻止了不达标的国外农产品入境。 四、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一)实证分析研究成果汇总 在2001年后的数十年当中,虽然我国依旧为日本茶叶进口的第一大国,但是受到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笔者在查阅一些实证研究成果之后认为,从短期的角度来说,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会对我国茶叶贸易出口的影响更为明显,在短期内,日本技术壁垒的变量提高1%,能够减少我国与日本茶叶贸易额的0.87%,而在长期内,日本技术壁垒提高1%,则减少我国与日本茶叶贸易额的0.41%。由此可见,和长期相比较来说,日本的技术贸易壁垒对于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更大。另外,在短期内,我国茶叶的生产厂商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当中更改生产模式和标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虽然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茶叶的标准非常的全面严苛,但是让我国的茶叶生产厂商有足够的调整生产规模和标准的时间,能够提高茶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标准,从而达到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效果,提高茶叶的贸易出口额。(二)结合事例进行研究评价在我国对日出口的茶叶当中,以乌龙茶为例,日本在2013年3月29日的厚生劳动省发布公告表明对中国产乌龙茶实行监视检查后发现其中的氯虫睛含量超标,对其实施命令检查。近几年来我国产乌龙茶一直是日本实施命令检查的重点,对三哇磷等农残的检测尤为严格。从根本原因上来看,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茶叶的农残检测项目多达276项;另一方面我国涉及茶叶的检测也只有20项,再加上生产技术的限制很容易使我国茶叶对日出口遭受命令检查。实施命令检查不仅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商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一旦出现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就会被日方全面禁止此类商品的进口,这样一来,对我国茶叶出口的恶劣影响不言而喻。 五、跨越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障碍的政策建议(一)与国际接轨,修改和完善我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我国在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方面许多都是由多个部门根据各自的标准而制定的,没有构成一个全面统一的变准体系。因此,加快我国茶叶标准体系的完善脚步是跨越日本茶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核心工作。通过建立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健全茶叶标准的制定机制则是我国主动正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首要工作。1.学习茶叶标准体系较为完善国家的经验 因为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成熟的茶叶标准体系,因此我国制定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时应首先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尤其是日本、欧盟、美国这几个茶叶标准繁多、严格的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可能只能根据发达国家的茶叶标准修改自己的标准,但在中国的茶叶农残标准体系成熟后,中国的茶叶标准也将成为国际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2. 提高技术认证的标准以及检测制度体系的完善 现在中国的茶叶检验现状是,政府宏观层次没有制定一套农药残留检验体系,同时茶叶协会等微观层次没有权力制定相关农残标准,这就形成了农残标准断层的局面。政应必须促进各个方面的技术法规制定、认证、检验工作的合作统一,推动行业协会等微观层面制定该领域的茶叶标准,并进行汇总、分析研究,生成新的标准体系。(二)提高水平,发展我国茶叶深加工能力,增加附加值 茶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附加值较低,我国对日出口的茶叶多以未进行加工的天然茶叶为主。跨越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方法则是发展其他相关领域的出口。一方面,对茶叶进行深加工,大力发展与茶叶有关的其他产业的出口,相关的产业大概有茶叶包装、茶饮料生产、茶食品加工、保健品生产以及药品生产等领域,这些行业的出口产品价格是天然茶叶的很多倍,附加值同样高出许多,同时还可以绕过日本针对天然茶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其他几个国家,例如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等国家的茶叶出口竞争力越来越大,如何确保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是茶叶出口者们努力的方向。这就需要中国的茶叶出口行业及其出口商需要在运作过程中及时的掌握日本茶叶市场最新的动态,了解日本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对这些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开发出新的适应市场的相关产品,拓展新的日本市场。(三)创立茶叶品牌,提高品牌在日本市场的影响力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大规模的生产是成熟的行业发展结果,这不仅能够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原料消耗、减少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国的茶叶出口想要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离不开生产体系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政府部门需要有目的的扶持一些规模适中、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推动该类型企业的发展扩大,鼓励并购小型的、不具竞争力的企业。同时,提高技术含量,引进先进机器以及检测系统,进行标准化生产。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实现茶叶生产、运输、出口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及规范化,从而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另外,我国茶产业的特点是企业多,但是大部分为规模较小的企业,没有强烈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因此,打造知名的国际品牌是我国拓展日本市场的首要手段之一,在茶产业的发展规模化之后,应该重点的扶持几个有潜力的茶叶品牌,利用中日文化的趋同性,在产品商标、产品质量、产品服务以及产品文化等方面积极打造中国的自主名牌,带动中国茶叶的整体出口。(四)风险预警,建立针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是指,为我国产品出口建立的对国外新发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引起的损失或危害进行提前预警体系,能够让相关的出口行业和企业做好一定的准备空座,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出口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WTO中的相关规则,从而构建其一个对我国茶叶贸易出口具有保护作用的预警机制。与此同时,及时了解和分析日本制定的技术贸易壁垒的新标准,然后加快建立茶叶信息发布机制、茶叶出口预警机制和外贸应急体系,指导相关的茶叶出口企业根据不同的检测标准,做好产品当中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可以通过对传统生产进行一定的调整改动,认真的从产品的源头到成品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保证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发展以及农业工作者的利益。(五)开拓市场,实行多元化战略 第一,构建多元化的出口渠道。我国茶叶的出口渠道一直都非常的单一化,导致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在运作当中非常的被动,很容易在国际市场当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在茶叶出口的销售渠道方面做出创新和突破。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资本输出以及技术输出等方式,在境外建立起茶叶的生产基地,这样不仅能够让产品与国际市场形成很好的对接,还可以降低产品配送的距离,从而减少成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技术壁垒的影响。第二,可以在让我国的茶叶加工企业创建跨国公司,从而构建出自己的国际运营网络系统,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国际贸易壁垒,让茶叶进入国际化的经营战略当中。第三,建立多元化的茶叶出口市场。我国的茶产业想要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就离不开广阔的国际市场,因此应该提高相关的储运技术,扩大茶叶的运销距离和范围,并且开拓多地域的国际市场,从而让我国茶叶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六)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通力合作1.行业协会能够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通常情况下,由于政府和企业之间跨越的较远,导致一些信息在传递和沟通方面不够及时,而行业协会的建立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行业协会不仅可以对于企业生产、加工和出口方面的信息进行统计,而且还能把企业在出口贸易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据传递给有关部门,让政府部门能够及时的了解企业的运作信息。另外,行业协会能够将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变动、标准的变化和相关的有利改进措施等传递给企业,有效的环节了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效率低吓得问题。行业协会的这种将上下联通起来的协调功能,帮助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的及时流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 行业协会对于贸易壁垒的变化能够迅速做出应对措施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虽然政府部门能偶及时的获得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标准内容,但是政府部门的反应速度较慢,再加上将信息传递到企业的效率不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虽然企业能够对新出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做出应对措施,但是在信息获取方面的速度很慢,而且还有可能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行业协会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国外颁布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后,行业协会从其检测库或国家机构检测库得到壁垒的详细信息,可以立即对其管理的企业进行通知,向企业解释相关条款,为其提供应对的方法,同时引导企业的决策,使其损失最小化。六、结 语 日本不仅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标准,在于我国的贸易过程中是较为主动的一方,其频繁的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国在茶叶生产的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在对面对日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短期内无法消除其影响,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可以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来跨越部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障碍。本课题首先研究了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然后根据我国对日本茶叶出口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并从中找出了我国茶叶出口受限的相关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茶叶出口在跨越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致 谢 在校学习的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将要离开母校之际,我的内心感慨万千,在学习过程中,指导老师使我在学习上融会贯通。非常感谢导师在校期间对我的细心指导,特别是毕业设计阶段,从开始的选题,到调研、收集资料、写作、改错,到定格式,论文定稿,我的导师给了我细心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我向她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同时,我要感谢任课老师们在我求学期间给予我的的指导和帮助,有了他们的帮助,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这里还要感谢陪伴我一起度过大学生涯的同学挚友们,是你们的热情、包容与鼓励,使得我对理论、技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不管我们在天南海北继续着自己的人生旅途,希望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能将这份友谊保持下去,最后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