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 英 法 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 第8课正义的胜利 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 1942年1月1日 中 美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 4 意义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1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2 美 英 苏等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1 背景 政治上互相合作 军事上互相配合 经济上互相支持 3 内容 5 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 大战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德战场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场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转折点 德军遭到了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在激战中仍坚持生产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此役严重削弱了德军的力量 元气大伤 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同时苏军的胜利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 请思考 三 消灭法西斯 自由属于人民 1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 美英盟军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使德国陷入苏军和盟军的东西夹攻之中 法国北部 2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 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为夺取最后胜利和建立战后和平作出贡献 但 2 时间 4 地点 5 内容 6 评价 3 参加国及首脑 苏 美 英三国首脑斯大林 罗斯福 丘吉尔 1 彻底打败德国 并由美 英 苏 法四国分区占领 实现战后德国的民主化 2 雅尔塔秘密协定 1 目的 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3 法西斯投降 1945年4月 苏军和英美盟军易北河会师 5月2日 苏军攻克柏林 同一天 苏军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 1 柏林战役 2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8月8日 苏联宣告对日作战 这时距欧战结束刚好3个月 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 对日寇最后一战 的号召 解放区战场展开了全面大反攻 最重要因素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请思考 根据 联合国家宣言 的宗旨 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上 军事上采取了哪些联合行动 分别有何意义 雅尔塔会议苏 美 英 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为夺取最后胜利和建立战后和平作出贡献 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使德国陷入苏军和盟军的东西夹攻之中 攻克柏林苏 美英 德国无条件投降 欧洲战争结束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 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试题及答案
- 铁路线路工题库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6s培训基础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2025)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 电力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 提升期货经纪人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计划
- 高阶丧仪专业人员考核评价标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报告
- 县级媒体引进AI主播的优势与挑战分析报告
- 青海省干部履历表实用文档
- 电瓶车维修费用明细
- YY/T 1829-2022牙科学牙本质小管封堵效果体外评价方法
- GA/T 698-201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过滤产品技术要求
- JJF(苏)167-2014漆包绕组线单向刮漆试验仪校准规范-(现行有效)
- 麻疹幻灯片课件
- 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
- GB∕T 31483-2015 页岩气地质评价方法
- 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 平面构成-重复构成课件
- 商品蛋鸡饲养管理记录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