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麻城市乘马岗中心学校 韩来启 一、 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 (1)了解有关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3)积累和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2、过程和方法: (1)运用各种方式认读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揣摩人物的语气,想像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三、学生分析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也具备了一定的 文言文解读能力。本文篇幅短小,内容不难,因此,本课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反复的朗读逐步深入文本。四、教学内容分析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再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全文抓住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来写,即先写出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怎样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怎样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本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外搜集司马光、孙权、鲁肃、吕蒙的有关材料和了解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六、 教学实施过程1 导入话说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正如明朝杨慎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确实,在三国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比如,曹操曹孟德、刘备刘玄德、孙权孙仲谋。可谓三足鼎立,难分伯仲。曹操说过一句话,叫“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呢?对于孙权,我们了解更多的,可能是他作为帝王的一面,而他的其他方面,我们还很陌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孙权劝学,了解孙权的其他闪光点。 2 关于作者资治通鉴与课文人物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祖籍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补充)他的政见趋于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台执政后,尽废新法,合理的也不保留。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远离朝政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隋唐以后五代十国(宋朝以前)共1362年间的历史。 (补充)皇帝宋神宗亲自为该书作序,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资治通鉴。这是一部鸿篇巨制,文采斐然,史料翔实,可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比肩比美。课文人物简介: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浙江富阳)人,三国之吴国的创建、守成者。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现安徽阜南吕家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吴国的著名军事统帅。(补充)数轴表示生卒年月如下:3 环节展示(0) 教师泛读(有感情地背诵)。原文如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 指导学生诵读老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像我一样流利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学生:想老师: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我们把文章的字音、停顿、文意弄清楚了,再加上反复地诵读,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背诵得像我一样好,甚至比我还要好。有没有信心? 学生:有老师:很好。下面,我们就从第一步开始,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手中的资料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好,开始。 (2) 个体朗读,群体评价老师: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请大家在读音、停顿方面给予评价。好,哪位同学来?(举手示意)请你来读。 学生:初,权谓吕蒙曰老师:(大家鼓掌)哪位同学点评一下他(她)的读音和停顿?好,你来。(多人评价)我们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须要特别注意生字、多音字和通假字的读音。 (3) 集体朗读老师:刚才,他们评价得还可以。现在,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起学生:孙权劝学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也就是把课文先口头翻译一下,独力完成。好,把你的翻译读一下,开始。 (4) 小组讨论(重点句子翻译,老师提问并适当点拨、纠正)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思考:“当涂”的“涂”是通假字吗?) 蒙辞以军中多务(思考:对号入座如何翻译)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思考:“博士”用不用解释出来?)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思考: 但 当 何意)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思考:谁和谁“结友”?原文省略了什么?) (5) 总结:翻译5字法调: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上(4)句)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 书名等可照录不译。(上(4)句)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义词。(上(4)句)补:补出省略的成分,使之意思完整。(上(4)句) (补充)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总结:调留替补删 此字,放之四海而皆准,希望大家掌握。(补充)这里须要特别指出的是,第句中的“当涂”。“当涂”有“当道、当权”的意思,但在本课不是,在本课是“当涂县城”的意思。当涂县在安徽省。这是我考证的结果,将在教学反思中予以说明。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请根据课本解释作答,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正确的是什么。(6) 再次集体朗读,体会文意(7) 小组讨论( 语言、语气)老师:好,不错。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文意,是学习古文的基础。而要真正地把一篇文章流利地吟诵出来,还须要读出文章的语气。对于不同的文章,我们读的语气是不同的。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我们要在人物的语言上多下功夫。 大家看课后第二题,根据这三句话的句末语气词,分别体会一下该怎么读。小组讨论,开始。(分别找同学读)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 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我来读旁白。谁来帮我读孙权、鲁肃、吕蒙呢? (旁白)初 ,权谓吕蒙曰 孙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旁白)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孙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旁白)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旁白)蒙曰 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旁白)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 课本剧表演(剧本见附录)时间:公元208年(209)210年 地点:当涂军营、寻阳军营 人物:孙权、吕蒙、鲁肃、门卫、船夫等 事件:孙权劝学、鲁肃赞学 道具:桌子、书本、绢帛(纸张)等 编剧(改编):韩来启 录制(合成):韩来启(10) 集体背诵(11) 小组讨论(方仲永与孙权劝学的启示)同学们,我们学过王安石的伤仲永,他为方仲永的遭遇感到悲伤、惋惜。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里面的很多故事,对于今天我们做人也是很有启迪的。比如,鲁肃的敬才、爱才,孙权的善于劝人,吕蒙读书前后的变化,结合伤仲永这篇课文,你获得了什么启迪、启示呢?小组讨论一下。 参考答案: 读书是非常有用的,读书要趁早。读晚了,记忆力就不好了。 读书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劝告,自己还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要被别人(哪怕是亲人)牵着鼻子走。 劝架、劝人,要注意语言(说话)艺术。 要尊重人才,不能看不起人才(知识分子)。 4 作业(课外随笔,2选1)(1)由孙权劝学想到的 (2)吕蒙遇到方仲永 七、 教学评价与反思听课教研员:整个教学过程,重视了文言文的朗读教学,反复吟诵,一咏三叹。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课本剧表演,加深了文章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还原了历史,体现了创新精神。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主导与主体地位。特别是对“当涂”的质疑和考证,表现了探究精神,是真正的教学研究。“尽信书不如无书”,做得有理有据。韩来启:小小的一篇文言文,言约义丰。在2010年第一次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发现,课本对“当涂”的解释有问题。遗憾的是,没有深入考究。近几年来,通过查阅资治通鉴和多方考证,终于弄清了孙权劝学的来龙去脉,并根据史实,补充、还原了课本剧(见下页),演出效果还不错。由此,我想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感谢课本的错误,我写了两篇文章,网址如下:1 “当涂”略考/p-1329070110.html/QK/71696X/201505/664481595.html2 再考“当涂”/view/3cb744ba7fd5360cba1adbe7附录:课本剧孙权劝学时间:208,210年 地点:当涂、寻阳军营人物:孙权、船夫,吕蒙,蒋钦,军营门卫四人,鲁肃,全班同学(群众演员)事件:孙权劝学、鲁肃赞学 编剧、改编、导演、摄像、编辑、合成:韩来启道具:书架、毛笔、纸张、桌子、席子(幼儿爬垫4张)等【开幕【第一幕】旁白(在讲台一边站立):赤壁大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公元208年,26岁的吴主孙权派30岁的大将吕蒙吕子明和蒋钦蒋公奕二人率军打下当涂县城,随后命令他们就地防守,分别做正副县令。有一天,孙权坐船前来视察,来到军营门前,下船要往里进。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摄影师出来拍摄。(教室后门外,不远处。)孙权等人站在船头,远远望见“当涂军营”字样。船从远处来到军营门前。(船夫划船)门卫二人(事先把写有“当涂军营”和“寻阳军营”字样的纸牌上下叠放依次贴在后门上门框中间。孙权:当涂军营到了。门卫甲(拦住去路,用手一指):站住!来者何人?孙权船夫(手指门卫):混账东西,瞎了你的狗眼,此乃我家主公孙将军是也。孙权(回头瞪眼,手指向船夫):不得无礼!船夫(行汉礼(下同),向孙权):诺。门卫甲(行礼,向孙权):启禀主公,我家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军营。主公稍等,小的这就去禀报。孙权(倒背双手,点头):去吧。门卫甲:诺!门卫甲(撒腿跑,绕场一周或半周,向吕蒋二人行礼)报二位将军,主公来访。吕蒋二人(在讲台中央,席地而坐,由跪坐起身,做手势):迎接。(快走,绕场一周或半周,来到后门,向孙权行礼)拜见主公。孙权(摆手):免。吕蒋二人(做迎接手势,向孙权):主公,里边请。孙权(倒背双手):好,头前带路。吕蒋二人(向孙权):诺。(向全班同学)将士们!众将士(高声齐喊):有!吕蒋二人(高喊):全体起立,操练起来!众将士(齐应):诺!(鼓声起,全班同学拿尺子、笔操练,尺对尺、笔对笔)孙权绕场一周,频频点头。(鸣金收兵音乐起,示意停止)众将士停止操练,坐下。孙权(比较满意地,对吕蒙):子明啊,治军有方嘛!吕蒙(谦虚地,对孙权):主公过奖了。旁白:进得中军大帐,孙权在吕蒙的座位后席地而坐,然后开始观察书架。孙权(对二人):子明、公奕,我在你们这里,看到你们的书籍,都落满了灰尘。这样不行啊,你们现在在为国镇守当涂县城,不可以不读书啊。吕蒙(行礼):主公啊,您有所不知,我们军中事务繁忙,没有时间读书啊。蒋钦(随声附和,行礼):是啊,是啊。孙权(略有不悦):子明、公奕啊,孤王我掌管的是一个国家,而你们掌管的是一个县城。我难道要叫你们成为博士吗?你们说,你们军中事多,忙不过来。你们再忙,有我忙吗?你们事多,有我多吗?吕蒋二人(跪直行礼,齐声):不敢不敢!(偷眼看孙权)孙权(示意二人坐下):孤经常读书,文学、历史、兵书等等,我都读过。我认为呀,读书有很多好处。当年,后汉光武帝刘秀说得好,开国功臣能够骑在马上打天下,却不能够骑马治天下。他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依然在读书啊。这是在干嘛?这是在向古人学习智慧啊。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靠文官,这个道理,你们不懂吗?吕蒋二人(低头行礼,齐声):懂了,懂了。孙权(手指二人):我看你们还不懂。远的不说,咱说近的。北边的老贼曹操,时刻惦记我们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啊。赤壁大战之仇,他要报吧?我每天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啊。曹操他每天都要读书,琢磨阴谋诡计,对我们虎视眈眈,亡我之心不死啊。我怎么能吃得下、睡得着呢?你们知不知道我对你们的良苦用心啊,啊?吕蒋二人(起立,大声地):请主公放心,我二人一定读书!孙权:好吧,你们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好了,我该走了。(起身)吕蒙:主公用膳再走吧。孙权(摆手):不用了。吕蒋二人(行礼,齐声):恭送主公!孙权:好。吕蒙(二人)(外走,送孙权出军营后,回返,走向讲台,坐下读书。)旁白:过了一年,也就是公元209年,吕蒙被派往寻阳,去平定当地少数民族的叛乱,他们还裹挟了很多汉人。吕蒙(握蒋钦手):公奕啊,我就要去为主公镇守寻阳了,当涂就交给你了。切记,不要忘了读书啊。蒋钦(信心满满地):将军放心,我一定不负主公所托,后会有期。吕蒙(依依难舍地):后会有期,保重!蒋钦(行礼):将军保重!(目送吕蒙离开教室,招手道别。吕蒙离开后,蒋钦坐下大声读书。)(摄影师要在蒋钦旁边拍道别和吕蒙离开教室的画面以及蒋钦读书的画面。然后摄影师出教室,找门卫摁住下面寻阳的纸牌,把上面当涂的纸牌撕下来。这样,教室就变成寻阳军营了。与此同时,蒋钦马上穿鞋离开讲台。当涂的门卫甲乙撕完纸牌也离开岗位,寻阳的门卫丙丁上场站岗。)旁白:吕蒙来到寻阳,平定了叛乱,做了寻阳县令。依然好学不止,手不释卷。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