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留听召唤干好每一天.doc_第1页
走留听召唤干好每一天.doc_第2页
走留听召唤干好每一天.doc_第3页
走留听召唤干好每一天.doc_第4页
走留听召唤干好每一天.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留听召唤 干好每一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军人利益在深化改革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更多、更广的影响。在老兵退伍之际,有人对如何认识军人自身价值产生了迷惑,有人在走与留之间徘徊,我往哪里去?我往哪里走?我该怎么办?这既是军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又是对军人最直接的考验。在这方面,我们多数同志都表现了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广阔的胸怀,能自觉服从大局,正确对待走与留。但也有少数同志缺乏正确的态度,叫走不愿走,叫留不愿留,影响了退伍工作的顺利进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每一个满服役期的战士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对待走留问题,把退伍工作作为部队的一件大事来完成。在讲授之前,我首先讲讲每年老兵退伍问题上的一些政策规定和标准。走留对象原则是本着退弱留强,保留骨干,调整结构,把对战士本人负责和对部队建设负责一致起来,根据编制结构,有利于部队建设。走留的条件是:(1)服现役满二年,这次未被改选士官的义务兵,一律退出现役;(2)服现役满第一期或第二期规定年限未被批准继续服役的,一律退出现役;(3)保留对象有党员骨干、技术并、驾驶员、卫生员、修理工以及在院校或教导队经过集训的其他人员,部队确实需要的。在走与留的问题上,我们每个满服役期的战士都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以部队建设的大局为重,做到走得愉快,留的安心。在我们明确了走留的原则条件之后,我们再回到主题上来,即怎样正确对待走留,经受组织的考验。一、个人愿望服从军队建设大局,走留听从组织安排在走与留的问题上存在这样两种矛盾:一是想走而走不了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的有的同志感到自己立了功、入了党,在部队再也没有发展了,不如早点走;有的认为要想富早退伍,担心迟走一年会少赚钱,不想继续留队;有的家庭确实有实际困难,期望回家解决;还有的在家乡联系好了工作,担心“留”失良机。比如有人讲,“我们当地的政策是今年退伍安排工作是最后一批,以后就不安排了。”这些主要表现在今天因组织需要转改士官而个人又不太愿意留队转改的部分同志身上。二是想留部队却需要走的。有的想在部队多干几年,入个党、立个功,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添上精彩的一笔;有的留队想选改士官,利用机会再考军校,或争取提干,实现人生的转折;有的想在士官期间,学习一两门技术,以消除“后顾之忧”;有的为了摆脱家中某种困难,想留部队暂避一时,觉得士官还不错,工资比有些地方工作好。走与留从表面上看,两者是矛盾的,但实质上又是统一的,都是部队建设的需要。大家知道,我军是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走留的人数,都是由兵役法规定的,按军队的编制体制来确定的,这也是从部队建设的长远利益考虑的。根据兵役法规定:服役期满的义务兵未能被改选士官的一律退出现役。服役期满的士官,达到规定年限未被批准继续服役的一律退出现役。一旦组织决定与个人意愿发生冲突时,必须以军队建设的大局为重,毫无条件地服从,这也是部队的纪律所决定的。试想,如果叫走不愿走,那么部队的新旧交替怎么能实现。部队的战斗力怎么能提高。根据兵役法规定,部队的人数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一是受编制的制约。一个部队多少人,多少骨干等,都是按规定编制好的,它是根据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随便改动,多编或缺编。二是受专业性质的制约。部队在考虑走留时,都要考虑到合理的专业分布结构。如果某个专业没有三期士官的编制,那么服满第二期的,无论技术好坏,都得退役了。三是受兵龄结构上的制约。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兵龄结构呈梯度,是军队的一大特点。因此在编制中,为了各年度兵的合理搭配,特别是在考虑骨干的配备,技术力量上,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战士是需要走的,这也是为了部队全面的发展。走留必须站在大局的高度上看待,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留是部队建设的需要,走是组织的安排,大局的需要。我们在走留问题上,如果抛开私心杂念,站在部队发展的高度想问题,正如有的同志说,站在全面的角度,就什么都容易想通;站在个人角度,就什么都难理解。只要我们增强革命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在走与留遇到矛盾时,自觉把党和部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以组织需要为第一需要,正确地处理好走与留关系,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二、正确对待走与留的态度,来自于高度的牺牲奉献精神军人职业就意味着要牺牲奉献。牺牲奉献精神,也正是人民军队根本总之和军人神圣职责最充分的体现。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植说过:“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说明了既为将士就必须有一种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美国前总统林肯也曾说过:“黄金虽然是宝贵的,但是牺牲奉献的精神却比黄金更为宝贵”。牺牲奉献的精神高于一切,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我们从入伍的第一天开始,就应随时做好牺牲奉献的准备,而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流血牺牲上,在平时更体现在正确对待走留问题上。(一)树立大局观念,在服从大局上确立人生目标有的同志之所以在走与留的问题上忧心重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顾全大局,过多的考虑了个人问题。有的同志感到在部队没有立功入党,回家低人一等,不愿走,想留下来入个党、立个功;与此相反,有的同志立了功、入了党,就觉得该有的已经有了,该走的时候最好快走,总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局观,一旦组织确定自己退伍,即使没有立上功,入上党,也并非两手空空回去见家乡父老。在这方面,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不但要看有形的,还要看无形的;不但要看现在的,还要看将来的。有的战士虽然没有入上党、当上骨干,但经过部队的培养锻炼,在思想上、生活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退伍回乡后,发展很快,适应性很强。在退伍的战士中,当县长、乡长、厂长、精力的多如繁星,举不胜举。可以说,服从组织需要,顾全大局的牺牲奉献精神,更值得我们钦佩和称赞,即使立过功、入了党,那也仅仅是对过去功绩的评价,而不能说明未来。能够服从大局继续奉献,就意味着能够继续全面造就自己,培养自己,从而在政治上思想上更加成熟,在工作能力上,进一步提高,为自己将来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牺牲奉献中开拓人生价值新旧体制交替,各方面利益关系调整,促使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部分同志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失去了平衡,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移。原先是抱着远大理想,立志来部队奋斗成才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感到部队不如地方实惠,部队无自己用武之地,羡慕地方,感到在部队服役,待遇低,收入少,有怕吃苦的心理,希望早日脱下军装,离开部队。毫无疑问,继续留队,在经济上可能会受到些损失,这是军队职业特点和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良好的素质比金钱更管用,金钱是有限的财富,而良好素质则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俗话说:“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种牺牲奉献的价值大大超出金钱的本身,更不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一些地方青年曾问一位老山前线下来的伤员说:“奥运金牌获得者奖金几万元,你们打仗流血负伤奖励多少?”这位伤员说:“用黄金铺路,我们也不会拿青春和生命来换取。”这正是我们军人要为了祖国和人民安定,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正确态度。因此,作为军人要高瞻远瞩,拓宽视野,不计眼前利益,不重个人得失,培养崇高的思想境界,勇于作出自我牺牲,顾全大局,把精力放在部队建设上,放在培养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素质上。相信到时,不论是在部队还是退伍回到地方,都是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都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树立军人职责观,正确对待家庭困难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个家庭都少不了一时难以解决的麻烦事,一点困难都没有的家庭,在现实的社会中是找不到的,有的同志希望通过早日退伍来解决家庭个人的实际困难和矛盾,比如父母年老照顾,经济拮据,无劳力等,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对于建设的需要,个人愿望可能达不到,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发扬牺牲精神,不辱军人使命,牢记职责,安心服役,处处以事业为重。要不惜暂时牺牲个人利益,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军建设中去,唯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军人的崇高称号,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担当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真正体现出我们的崇高和光荣。其实在一些困难面前,只要我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有我们军人的特有的素质和胆识,再加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许多困难都是咬咬牙是能够克服的。况且,我们还有上级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三、临近退伍不松劲,站好最后一班岗“在连一分钟,干好60秒”,是一批又一批退伍老战士的铮铮誓言。退伍战士虽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但在连队一天,就仍然是一个兵,仍然需要履行兵的职责和义务,自觉“站好最后一班岗”。每个退伍老兵,为了部队,为了家庭,为了自己,都要自尊、自爱、自警、自省,在军旅生活的“总结时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是部队建设的尖兵,在即将离别军营时,我们仍然是一条“好汉”。要抓紧时间多做一些好事,可以多站一班岗,多值一次勤等等。要搞好传帮带,即将退伍的同志,在部队学习训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如何带好兵、如何加强部队建设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些都是部队建设的财富。每一位老兵同志都应该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授,为部队再献一份爱心。要人找搞好交接工作,内务条令规定:“军人的调动工作、复员、专业、退(离)休时,必须将自己掌管的工作和列入移交的文件、图书资料,配备的武器、弹药、器材、营具、设备等进行移交”。因此,老兵在退伍前,一定要把该移交的交接清楚,不能“留一手”。这既是对部队建设高度负责,也是对自己的高度负责。要模范遵守纪律,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军人从来以遵规守纪而著称,也正是这种纪律性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人民的拥戴。每个面临退伍的老战士,都要当好严守纪律的模范,自觉走好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步,切不可有半点失误。要注意克服“四种有害心理”:一是要克服悲观心理。不要因为没能入党、立功、转士官、考军校而心灰意冷,不因家庭困难、担心返乡后没有出路而顾虑重重。二是要克服放纵心理。不因临近退伍时,感到“船到码头车到站”,该“轻松轻松”了,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三是要克服贪占心理。不因自己是快走的人了,而萌发趁机“捞一把”的心理,以致出现侵吞公物或小偷小摸的行为。四是要克服报复心理。不因个人愿望未实现,怀疑是领导或他人从中作梗,想在退伍前给对方一点“颜色”瞧瞧;因平时与别人积怨较深而耿耿于怀,产生离队前“比试比试”、“了结了结”的念头。临近退伍的老兵,如果不能克服上述几种有害心理,就有可能把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步走歪,甚至前功尽弃,将自己的前途毁于一旦。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过去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