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题审核表.doc

1.6升汽油机机体设计【三维SW】【全套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原创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1.6升汽油机机体设计【三维SW】【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原创资料】.rar
立题审核表.doc---(点击预览)
1.6L汽油机机体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1.6L汽油机机体设计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1.6l汽油机三维模型
Belt Tensor
Ball.SLDPRT
BElt Tensor.SLDASM
Inner.SLDPRT
Nut.SLDPRT
Outer.SLDPRT
Thumbs.db
Washer.SLDPRT
Spring
bottom.SLDPRT
Center.SLDPRT
Spring.SLDASM
Thumbs.db
Valve assembly 01.SLDASM
Valve assembly 02.SLDASM
Tensor Gear
Gear T.SLDPRT
Pin.SLDPRT
Star.SLDPRT
Thumbs.db
01. Engine Assembly.SLDASM
Base.SLDPRT
Belt Gear (Camshaft).SLDPRT
Belt Gear (Crankshaft).SLDPRT
Belt Gear Cap (Crankshaft).SLDPRT
Belt1-4.sldprt
Camshaft.SLDPRT
Conrod Bottom.SLDPRT
Conrod Top.SLDPRT
Crankshaft.SLDPRT
Cylinder Assembly (Sectioned).SLDASM
cylinder.SLDPRT
Exhaust Manifold.sldprt
Middle Shell.SLDPRT
Part10.sldprt
Piston Pin.SLDPRT
Piston Ring Top.SLDPRT
Piston.SLDPRT
Spring Bottom Plate.SLDPRT
Spring Top Plate.SLDPRT
Top Shell.SLDPRT
Top test (Without Valves).SLDASM
Transmission Gear.SLDPRT
Valve Guide Axis.SLDPRT
valve guide bolt.SLDPRT
Valve Guide Shaft.SLDPRT
Valve Guide.SLDPRT
valve.SLDPRT
捕获.PNG
捕获1.PNG
捕获2.PNG
捕获4.PNG
1.6L汽油机二维CAD
A0-总装配图.exb
A0-气缸体.exb
A0-油底壳.DWG.exb
A3-曲轴.exb
A3-气门导管.exb
A3-气门导管套.exb
A3-连杆.exb
打印图纸
A0-总装配图.dwg
A0-气缸体.dwg
A0-油底壳.dwg
A3-曲轴.dwg
A3-气门导管.dwg
A3-气门导管套.dwg
A3-连杆.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4661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3.4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8-07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300
积分
关 键 词:
汽油机 机体 设计 三维 sw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原创 资料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有汽缸体和汽缸盖组成。

  气缸体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基体,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气缸体一般与上曲轴箱铸成一体。气缸体上部拍了出所有气缸,气缸周围的空腔相互连通构成水套。下半部分是用来支承曲轴的曲轴箱。

  气缸体有直列、V形和水平对置三种形式,在汽车上常用直列和V形两种。气缸体下部的结构有一般式、龙门式、和隧道式三种形式风冷式气缸体和曲轴箱采用分体式结构,气缸体和曲轴箱分开铸造,然后再装配到一起。气缸体和气缸盖外表面铸有许多散热片来保证充分散热,缸体的材料一般用灰铸铁,为提高气缸的耐磨性,有时在铸铁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如镍、钼、铬、磷等。但是,实际上除了与活塞配合的气缸壁表面外,其他部分对耐磨性要求并不高。为了材料上的经济性,广泛采用缸体内镶入气缸套来形成气缸工作表面。这样,缸套可用耐磨性较好的合金铸铁或合金钢制造,以延长气缸使用寿命,而缸体可用价格较低的普通铸铁或铝合金材料制造。

   气缸盖的主要作用是封闭气缸上部,与活塞顶部和气缸壁一起构成燃烧室。一般水冷式发动机气缸盖内铸有冷却水套,缸盖下端面与缸体上端面向所对应的水套是相通的,利用水的循环来冷却燃烧室壁等高温部分;发动机的气缸盖上应有进排气门座导管孔和进排气通道等。汽油机气缸盖还应有火花塞孔,而柴油机则设有安装喷油器的做孔。

关键词:机体,气缸体,气缸盖,燃烧室,


Abstract

The body is composed of the engine is installed base skeleton, each mechanism of each system and the engine, the engine, installed in all the main parts and accessories, loads. Therefore, the body must have sufficient strength and rigidity.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cylinder cover.

The cylinder block is the engine assembly matrix organizations and systems, is a most important part in engine. The cylinder block and crankcase is cast in one piece. The upper cylinder body took out all the cylinder, the cavity surrounding the cylinder water jacket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lower half part is used for supporting a crankshaft crankcase.

The cylinder body is straight, V shaped and horizontally opposed three forms, commonly used in the car on the straight and V - two.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ructure of cylinder body general type, Longmen type, and the tunnel type three kind of forms of air-cooled type cylinder block and crankcase with a split type structure, the cylinder block and crankcase cast separately, and then assembled together.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cylinder cover the outer surface of cast many radiating fins to ensure the full heat, cylinder material is usually made of grey cast ir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ylinder, sometimes adding a small amount of alloy elements such as nickel, chromium, molybdenum, phosphorus in cast iron. But in fact, in addition to the cylinder wall and piston surface matched with the outer, other part of the wear resistance is not high. Thus, the cylinder can be used better wear resistance alloy cast iron or alloy steel, to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ylinder, the cylinder can be used to lower prices of ordinary cast iron or aluminum alloy material.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cylinder cover is close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piston and cylinder wall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combustion chamber. General water-cooled engine cylinder head casting with cooling water jacket, cylinder head and cylinder end face to the water jacket of the corresponding are interlinked, using water cycle cooling of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on chamber wall and other parts; cylinder head of engine exhaust valve seat should be in the guide hole and the exhaust passage. Gasoline engine cylinder cover should be the spark plug hole, while the diesel engine is provided with mounting holes injector to do.

Keywords: body, cylinder block, cylinder head, a combustion chamber,


目录

1前言.............................................................................................................................1

2汽油机结构形式的设计.............................................................................................2

 2.1汽缸数和气缸布置的选择..................................................................................2

 2.2冷却方式..............................................................................................................4

 2.3发动机主要结构参数..........................................................................................4

3热力学计算.................................................................................................................5

4动力学计算.................................................................................................................6

5 运动学计算................................................................................................................9

6 机体的设计...............................................................................................................10

 6.1机体主要尺寸设计.............................................................................................10

    6.1.1机体长度的确定........................................................................................10

    6.1.2 汽缸体尺寸的确定...................................................................................11

    6.1.3气缸盖尺寸的确定....................................................................................11

 6.2 机体强度的计算................................................................................................11

    6.2.1 汽缸体强度的计算...................................................................................11

    6.2.2汽缸盖的强度计算....................................................................................14

7活塞设计....................................................................................................................15

8活塞销的设计............................................................................................................19

9活塞环设计................................................................................................................21

10工作循环参数..........................................................................................................24

11小结..........................................................................................................................27

12参考文献..................................................................................................................28

13附表..........................................................................................................................46






1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行新型发动机的设计己不可避免,目前发动机的种类很多,而发动机设计的好坏主要是靠发动机实验台来检验。然而制造厂家都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产品投放市场,尤其是在其它竞争者之前能够开发市场,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E在发动机设计和试验中的应用使一部分设计工作正逐步脱离经验设计阶段,并提供了一个快速而准确的设计手段。

   随着社会与技术的日益进步,发动机设计必须日臻完善以满足许多严格的要求,诸如废气排放、噪音、燃油经济性、可靠性、耐久性和制造的廉价性.既不搞保险(过安全)设计,也不能搞欠安全设计,必须是高度精炼而又准确的设计,这只有利用计算机模型和计算机分析、设计技术才可能达到。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设计者可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并行设计,从而缩短设计周期。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可非常迅速地制造出零件原型,以减少整个研制开发时间。例如,采用快速原型可在几天内制造出一个复杂零件,而凭借传统的方法和设备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目前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用于发动机的设计和开发,并产生了可观的效益。例如,国外从开始设计到售出第一台发动机所需的时间,己由原来的8年减少到4年。道依茨公司的BFM1015系列只用了42个月,美国西南研究院从接受任务到设计定型只用了18个月。我国开展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研究的时间并不晚,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工作仅局限于高等院校内,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发动机的设计和开发领域。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柴油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柴油机制造企业迫切需要改进现有产品和发展新产品。因此,建立计算速度快、预测精度能满足要求而且尽可能廉价的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自1965年提出虚拟现实的概念以来,动态仿真分析技术始终是与CAD. 3D图形和虚拟现实技术同步发展的。并且,随着大型的仿真计算软件的日渐成熟和计算结果的可视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一些以往无法想象的设计任务以一种面向图形的虚拟方式在计算机中进行成为可能。动态仿真分析技术(又称虚拟样机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CAD/CAE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核心是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技术,同时还包括三维CAD建模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机电液控制技术、最优化技术等相关技术。运用动态仿真分析技术,可以大大简化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明显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系统级性能,获得最优化和创新的设计产品。

   本课题对实际的发动机机体进行设计,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研究意义如下:

   (1 ) 意义:通过1.6升汽油机机机体设计明白汽油机发动机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2 ) 掌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于EMD技术的工作原理

   (3 ) 了解并运用CAD UG等三位制图软件的初步应用

   (4 )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提高理论实践水平。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汽车的行使速度、加速性、爬坡度、牵引力决定于发动机;汽车常见故障大部分来源于发动机;汽车的然有经济性和经常费用也主要决定于发动机。为了实现汽车的设计目标,根据发动机的重要性,汽车方案设计对发动机的型式和主要参数、指标是作了规定的。所以发动机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其中包括结构空间、总质量、功率、环境保护、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等指标。通过这次我们亲身的设计实践,让我们对这些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使我们在分析、计算、设计、绘图、运用各种标准和规范、查阅各种设计手册与资料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够全面地检验并巩固我们以前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并通过结合实际情况,让我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学习、认识以前学过的专业课知识。除此之外,此次课程设计还为我们下学期的毕业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埋下了铺路石。


内容简介:
ntsntsntsntsntsntsnts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1 关于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的开题报告 孙劼 061508132 1.研究目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行新型发动机的设计己不可避免,目前发动机的种类很多,而发动机设计的好坏主要是靠发动机实验台来检验。然而制造厂家都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产品投放市场,尤其是在其它竞争者之前能够开发市场,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CAE在发动机设计和试验中的应用使一部分设计工作正逐步脱离经验设计阶段,并提供了一个快速而准确的设计手段。 随着社会与技术的日益进步,发动机设计必须日臻完善以满足许多严格 的要求,诸如废气排放、噪音、燃油经济性、可靠性、耐久性和制造的廉价性 .既不搞保险 (过安全 )设计,也不能搞欠安全设计,必须是高度精炼而又准确的设计,这只有利用计算机模型和计算机分析、设计技术才可能达到。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设计者可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并行设计,从而缩短设计周期。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可非常迅速地制造出零件原型,以减少整个研制开发时间。例如,采用快速原型可在几天内制造出一个复杂零件,而凭借传统的方法和设备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 目前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用于发动机的设计和开发, 并产生了可观的效益。例如,国外从开始设计到售出第一台发动机所需的时间,己由原来的 8年减少到 4年。道依茨公司的 BFM1015系列只用了 42个月,美国西南研究院从接受任务到设计定型只用了 18个月。我国开nts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2 展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研究的时间并不晚,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工作仅局限于高等院校内,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发动机的设计和开发领域。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柴油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柴油机制造企业迫切需要改进现有产品和发展新产品。因此,建立计算速度快、预测精度能满足要求而且尽可能廉 价的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自 1965年提出虚拟现实的概念以来,动态仿真分析技术始终是与 CAD. 3D图形和虚拟现实技术同步发展的。并且,随着大型的仿真计算软件的日渐成熟和计算结果的可视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一些以往无法想象的设计任务以一种面向图形的虚拟方式在计算机中进行成为可能。动态仿真分析技术 (又称虚拟样机技术 ),是 20世纪 80年代随着 CAD/CAE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核心是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技术,同时还包括三维 CAD建模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机电液控制技术、最优化技术等 相关技术。运用动态仿真分析技术,可以大大简化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明显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系统级性能,获得最优化和创新的设计产品。 本课题 对实际的发动机机体进行设计,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 研究意义如下 : (1 ) 意义:通过 1.6升汽油机机机体设计 明白汽油机发动机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2 ) 掌握查阅收集资料, 了解有关于 EMD技术的工作原理 (3 ) 了解并运用 CAD UG等三位制图软件的初步应用 nts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3 (4 )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密切地 结合起来,提高理论实践水平。 2.工作内容及方案 2.1 工作内容 此项课题属于研究讨论型,设计课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1)查阅资料,参考文献至少 15 篇(英文文献至少 1 篇), 明确发动机体设计思路与方法。 2) 结合所学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对 1.6 升汽油机机体进行设计,并进行 强度校核计算 3)绘制 1.6 升汽油机机体图纸 4)翻译 5 千字英文材料; 5)撰写 2 万字论文 ; 2.2 研究方案 具体的步骤如下: ( 1)调研与分析:掌握 三维制图 软件基本的操作。 ( 2)通过了解以前做过的类似分析,确定自己预期所采 用的方法和软件。 ( 3) 设计出汽油机的机体结构与尺寸,机体材料 ( 4) 根据已知参数计算危险部位承受应力,进行强度校核 ( 5) 利用 UG 等制图软件给出最后的设计图纸 。 nts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4 ( 6)整理过程数据与相关资料,完成论文的撰写。 2.3 时间安排 02/1703/09( 1周 3周):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完成英文翻译与开题报告; 03/1003/16( 4周):学习汽油机机体设计步骤,明确设计思路; 03/1703/30( 56周):进行汽油机热、动力计算,给出汽油机示功图; 03/3104/20( 79周):设计汽 油机机体结构域尺寸,并进行校核计算; 04/2105/11( 1012周):绘制并打印汽油机机体图纸; 05/1205/25( 1314周):完成论文初稿; 05/2606/08( 1516周):按要求修改论文和图纸; 06/0906/20( 1718周):完成 PPT,通过论文答辩。 3. 文献综述 经验模式分解技术是 一种新的调制信号解调分析技术 ,来抑制传统的包络解调方法中经常出现的无意义的频率成分 。 首先 ,对复杂的振动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解 ,得到若干个基本模式分量 ,再对包含调制信号的基本模式分 量进行包络分析以提取故障信息 . 该方法利用经验模式分解来实现故障信息的有效分离 ,从而提高了诊断信号的信噪比 .利用该方法对某齿轮箱轴承座振动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解 ,进而解调出高速轴转频这一调制频率 ,准确地诊断出该故障是由齿轮轴不对中所引起的 ,通过针对性的维修后 ,消除了故障 ,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机械设备故障 ,尤其是齿轮箱、滚动轴承的故障 ,如齿轮偏心、断nts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5 齿、疲劳剥落、滚动轴承内外圈和滚动体的表面划伤、裂纹等 ,都会产生周期性的脉动力和振动信号的调制现象 (调幅和调频 ) ,在频谱上表现为在啮合频 率或固有频率两侧出现间隔均匀的调制边频带 .希尔伯特变换包络解调方法是常用的调制信号处理方法 ,但是该方法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局限性 ,即将不包括调制信息的两时域相加信号也以其频率之差作为解调信号而解出 ,使得在解调谱上出现无法分析或引起误诊断的频率成分 。 本文在分析了简单希尔伯特包络解调方法的局限性之后 ,给出了基于经验模式分解技术的包络分析方法 , 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经验 模 式 分 解 法 是 1998 年 由 Norden E.Huang提出的 ,该方法可将任意非线性非平稳信经验 模 式 分 解 法 是 1998 年 由Norden E.Huang提出的 ,该方法可将任意非线性非平稳信 号分解为若干个基本模式分量和一个余项 。 所谓基本模式分量就是满足 2 个条件的函数或者信号 : 在整个数据序列中 ,极值点的数量和过 0 点的数量必须相等或最多相差一个 ; 在任何一点 ,信号的局部极大值和局部极小值所定义包络线的均值为 0。 经验模式分解的过程也称为筛选过程 。 经验模式分解技术根据被分析信号的内在结构特征 ,将信号分解为若干个基本模式分量 ,实现了信号自适应的频带划分 。 但是 ,不同的基本模式分量包含有不同的故障信息 ,如果再对其进行包络分析 ,可有效地克服传统希尔伯特变换解调技术的局限性 。 以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某空气分离压缩机组 为例, 机组的主要参数为 : 电机的转速 2 985 r/ min (49175 Hz) ; 齿轮箱为斜齿轮传动 ,小齿nts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6 轮齿数为 32 ,大齿轮齿数为 137 ,增速比为 41281 25 ,高速轴小齿轮转频为 213 Hz ,1 倍啮合频率为 6 815175 Hz , 2 倍啮合频率为 13 63115 Hz ,3 倍啮合频率为 20 447125 Hz ; 压缩机共有 7级叶片 ,其中 1、 2、3 级有 17 片 , 4、 5、 6 级有 21 片 ,工作频率为 213 Hz ,叶片转频为 3 620186 Hz和 4472183 Hz。 该空分机经某次大修后开机 ,发现齿轮箱发生剧烈振动 ,并伴随尖叫声 。 为了对其进行诊断 ,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拾取齿轮箱 3 # 、 4 # 、 5 # 和 6# 轴承座的振动情况 ,采样频率为 15 kHz ,采样长度为 1 024 , 5 # 轴承座的振动波形表现为强烈的高频振动波形 ,从 FFT 频谱中也无法看到齿轮箱高速轴的工频谱线 , 而是在 1148、 2196 和4123 kHz 处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谱峰 ,其边频带都为小齿轮工频 (213 Hz) 。可见 ,齿轮箱的剧烈振动主要是由这几个频率导致的 ,与机组的啮合频率、风机叶片转频无一对应 。 对 5 # 轴承座振动信号的前 512 个点进行简单的希尔伯特包络解调分析 ,可以发现 ,振动信号的包络仍然比较复杂 ,其包络谱中的 01213 k为解调出的高速轴转频 。 另外 ,2 个较大的谱峰 (1127 kHz和 2175 kHz)分别为原始频谱 (1148 kHz 和 2196kHz)与小齿轮工频的差 ,这些额外的多余频率 恰好验证了希尔伯特变换解调分析的局限性 。 对原始信号进行模式分解 ,得到了 7 个模式分量 ,选择其中能量最大、包含信息最多的前 2 个模式分量进行包络分析 , 在第 1 个 模 式 分 量 中 , 主 要 包 含 了 2196 kHz 和 4123 kHz的主要频率及其边频带的信息 ,模式分量的包络大致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同时也存在一些高 频成分 ,从其包络谱中可以看到齿轮箱高速轴的转频 (213 Hz) 及其 3 倍频 ( 640 Hz) 和 5 倍频 ( 1106kHz)的存在 。 第 2 个模式分量主要包含nts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7 了 1148 kHz及其边频带的信息 ,周期性较前者更加明显 . 齿轮箱高速轴的转频在 2 个基本模式分量的包络谱中都有所体现 ,由转频对 1148、2196 和 4123 kHz 的频率成分进行调制 ,使得频率成分变得非常丰富 ,振动信号的波形也变得异常复杂 ,说明机组转频对高频信号的调制是导致该齿轮箱剧烈振动的根本原因 。 从 2个模式分量时域波形中还可看出 ,转子每旋转一周就会出现一次冲击 。 这些信息在原始波形及其包络谱中体现的并不明显 ,因此可以先对振动信号进行模式分解 ,再对分量进行包络分析 ,从而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 nts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8 参考文献 1 金聪 ,彭嘉雄 . 利用遗传算法实现数字图像分割 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 2003 ,23 (7) :875 - 877. 2 阳波 .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 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 2003 ,26 (1) :32 - 36. 3 王英建 ,周书仁 ,唐贤瑛 . 基于适应性阈值和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J .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3 ,19 (2) :69- 72. 4 Esquef I , Albuquerque M , Abuquerque M. Nonextensive entropic image thresholdingA. Proceedings of the XV Brazilian Symposium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C. Brazil , Fortaleza2CE : IEEE , 2002. 402- 403. 5 Sin C F , Leung C K. Image segmentation by edge pixel classification with maximum entropyA.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Multimedi2 a ,Video and Speech ProcessingC. Hong Kong : IEEE , 2001. 283 - 286. 6 张笃振 ,李一民 . 基于遗传算法的彩色图像分割 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 2003 ,28 (4) : 57 - 59. nts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1.6 升汽油机机体设计 9 7 Wang Lei , Shen Ting2zhi. Two2dimensional entropy method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J .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2002 , 11 (2) :184 - 188. 8 吴薇 ,赵 旭 ,郑秋霞 . 基于遗传算法的二维最大熵图像分割 J .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03 ,19 (4) :25 -27. 9 陆建峰 ,李士进 ,唐振民 ,等 . 基于遗 传算法的二维熵方法自动阈值 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8 ,22 (2):101 - 104. 10 容观澳 . 计算机图像处理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258 - 259. 11 庄健 ,王孙 安 .自 调节 遗传 算法 J . 西安 交通 大学 学报 ,2002 ,36 (11) :359 - 363. 12 李建华 ,王孙安 .最优家族遗传算法 J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 ,38 (1) :77 - 80. nts I 本科毕业设计 说明书 题 目: 1.6L 汽油机机体设计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nts II 摘 要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有汽缸体和汽缸盖组成。 气缸体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基体,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气缸体一般与上曲轴箱铸成一体。气缸体上部拍了出所有气缸,气缸周围的空腔相互连通构成水套。下半部分是用来支承曲轴的曲轴箱。 气缸体有直列、 V 形和水平对置三种形式,在汽车上常用直列和 V 形两种。气缸体下部的结构有一般式、龙门式、和隧道式三种形式风冷式气缸体和曲轴箱采用分体式结构,气缸体和曲轴箱分开铸造,然后再装配到一起。气缸体和气缸盖外表面铸有许多散热片来保证充分散热,缸体的材料一般用灰铸铁,为提高气缸的耐磨性,有时在铸铁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如镍、钼、铬、磷等。但是,实际上除了与活塞配合的气缸壁表面外,其他部分对耐磨性要求并不高。为了材料上的经济性,广泛采用缸体内镶入气缸套来形成气缸工作表面。这样,缸套可用耐磨性较好的合金铸铁或合金 钢制造,以延长气缸使用寿命,而缸体可用价格较低的普通铸铁或铝合金材料制造。 气缸盖的主要作用是封闭气缸上部,与活塞顶部和气缸壁一起构成燃烧室。一般水冷式发动机气缸盖内铸有冷却水套,缸盖下端面与缸体上端面向所对应的水套是相通的,利用水的循环来冷却燃烧室壁等高温部分;发动机的气缸盖上应有进排气门座导管孔和进排气通道等。汽油机气缸盖还应有火花塞孔,而柴油机则设有安装喷油器的做孔。 关键词:机体,气缸体,气缸盖,燃烧室, nts III Abstract The body is composed of the engine is installed base skeleton, each mechanism of each system and the engine, the engine, installed in all the main parts and accessories, loads. Therefore, the body must have sufficient strength and rigidity.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cylinder cover. The cylinder block is the engine assembly matrix organizations and systems, is a most important part in engine. The cylinder block and crankcase is cast in one piece. The upper cylinder body took out all the cylinder, the cavity surrounding the cylinder water jacket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lower half part is used for supporting a crankshaft crankcase. The cylinder body is straight, V shaped and horizontally opposed three forms, commonly used in the car on the straight and V - two.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ructure of cylinder body general type, Longmen type, and the tunnel type three kind of forms of air-cooled type cylinder block and crankcase with a split type structure, the cylinder block and crankcase cast separately, and then assembled together.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cylinder cover the outer surface of cast many radiating fins to ensure the full heat, cylinder material is usually made of grey cast ir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ylinder, sometimes adding a small amount of alloy elements such as nickel, chromium, molybdenum, phosphorus in cast iron. But in fact, in addition to the cylinder wall and piston surface matched with the outer, other part of the wear resistance is not high. Thus, the cylinder can be used better wear resistance alloy cast iron or alloy steel, to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ylinder, the cylinder can be used to lower prices of ordinary cast iron or aluminum alloy material.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cylinder cover is close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piston and cylinder wall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combustion chamber. General water-cooled engine cylinder head casting with cooling water jacket, cylinder head and cylinder end face to the water jacket of the corresponding are interlinked, using water cycle cooling of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on chamber wall and other parts; cylinder head of engine exhaust valve seat should be in the guide hole and the exhaust passage. Gasoline engine cylinder cover should be the spark plug hole, while the diesel engine is provided with mounting holes injector to do. Keywords: body, cylinder block, cylinder head, a combustion chamber, nts IV 目录 1 前言 .1 2 汽油机结构形式的设计 .2 2.1 汽缸数和气缸布置的选择 .2 2.2 冷却方式 .4 2.3 发动机主要结构参数 .4 3 热力学计算 .5 4 动力学计算 .6 5 运动学计算 .9 6 机体的设计 .10 6.1 机体主要尺寸设计 .10 6.1.1 机体长度的确定 .10 6.1.2 汽缸体尺寸的确定 .11 6.1.3 气缸盖尺寸的确定 .11 6.2 机体强度的计算 .11 6.2.1 汽缸体强度的计算 .11 6.2.2 汽缸盖的强度计算 .14 7 活塞设计 .15 8 活塞销的设计 .19 9 活塞环设计 .21 10 工作循环参数 .24 11 小结 .27 12 参考文献 .28 13 附表 .46 nts 1 1 前言 随 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行新型发动机的设计己不可避免,目前发动机的种类很多,而发动机设计的好坏主要是靠发动机实验台来检验。然而制造厂家都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产品投放市场,尤其是在其它竞争者之前能够开发市场,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CAE 在发动机设计和试验中的应用使一部分设计工作正逐步脱离经验设计阶段,并提供了一个快速而准确的设计手段。 随着社会与技术的日益进步,发动机设计必须日臻完善以满足许多严格的要求,诸如废气排放、噪音、燃油经济性、可靠性、耐久性和制造的廉价性 .既不搞保险 (过安全 )设计,也不能搞欠安全设计,必须是高度精炼而又准确的设计,这只有利用计算机模型和计算机分析、设计技术才可能达到。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设计者可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并行设计,从而缩短设计周期。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可非常迅速地制造出零件原型,以减少整个研制开发时间。例如,采用快速原型可在几天内制造出一个复杂零件,而凭借传统的方法和设备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目前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用于发动机的设计和开发,并产生了可观的效益。例如,国外从开始设计到售出第一台发动机所需的时间,己由原 来的 8年减少到 4 年。道依茨公司的 BFM1015 系列只用了 42 个月,美国西南研究院从接受任务到设计定型只用了 18 个月。我国开展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研究的时间并不晚,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工作仅局限于高等院校内,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发动机的设计和开发领域。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柴油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柴油机制造企业迫切需要改进现有产品和发展新产品。因此,建立计算速度快、预测精度能满足要求而且尽可能廉价的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自 1965 年提出虚拟现实的概念以 来,动态仿真分析技术始终是与 CAD. 3D 图形和虚拟现实技术同步发展的。并且,随着大型的仿真计算软件的日渐成熟和计算结果的可视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一些以往无法想象的设计任务以一种面向图形的虚拟方式在计算机中进行成为可能。动态仿真分析技术 (又称虚拟样机技术 ),是 20世纪 80 年代随着 CAD/CAE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核心是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技术,同时还包括三维 CAD建模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机电液控制技术、最优化技术等相关技术。运用动态仿真分析技术,可以大大简化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大 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nts 2 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明显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系统级性能,获得最优化和创新的设计产品。 本课题对实际的发动机机体进行设计,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研究意义如下 : (1 ) 意义:通过 1.6 升汽油机机机体设计明白汽油机发动机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2 ) 掌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于 EMD 技术的工作原理 (3 ) 了解并运用 CAD UG等三位制图软件的初步应用 (4 )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提高理论实践水平。 发动机是汽 车的心脏,汽车的行使速度、加速性、爬坡度、牵引力决定于发动机;汽车常见故障大部分来源于发动机;汽车的然有经济性和经常费用也主要决定于发动机。为了实现汽车的设计目标,根据发动机的重要性,汽车方案设计对发动机的型式和主要参数、指标是作了规定的。所以发动机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其中包括结构空间、总质量、功率、环境保护、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等指标。通过这次我们亲身的设计实践,让我们对这些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使我们在分析、计算、设计、绘图、运用各种标准和规范、查阅各种设计手册与资料以及计算 机应用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够全面地检验并巩固我们以前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并通过结合实际情况,让我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学习、认识以前学过的专业课知识。除此之外,此次课程设计还为我们下学期的毕业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埋下了铺路石。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课程设计的机会,了解国内外发动机的发展现状,并尽可能发挥我们的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此次课程设计。本设计主要工作任务是四行程汽油机活塞组的设计。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制图知识和汽车以及发动机的整体知识框架后所给我们的一次很好的锻炼,众 所周知现代汽车工业发展越来越快,而作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自然也成为了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动机的结构和性能对汽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 汽车的行使速度、加速性 能 、爬坡度、牵引力 等等都取决于发动机,因此来说设计发动机是汽车设计的重中之重,而发动机的设计又对我们的想象能力,制图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查阅各种工具书的能力无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课程设计的机会,认真对待,做好充分的准备 ,保证高质量的去完成,这也为以后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nts 3 2 汽油机结构形式的设计 2.1 汽缸数和气缸布置的选择 直列 4 缸 内燃机的气缸数和气缸布置方式,对其结构紧凑性、外形尺寸比例、平稳性及制造使用成本都有很大影响。目前小轿车各轻型车除最小排量的车型用 2缸或 3缸外,绝大多数用 4缸机,少数高级轿车用 6缸机或八缸机。 至于气缸布置,不超过 6缸的内燃机绝大数是单列的,单列式发动机结构简单,工作简单,成材本低,使用 维修方便,能满足一般要求,而且以各气缸线所在平面与地面垂直居多。结合国内制造使用成本,生产条件及运转平衡性等,初步选用直列 4缸机。 nts 4 目前汽车发动机多采用直列 4 缸、 6 缸和 8 缸的结构。根据现有的国产汽油发动机的功率和汽缸数目的匹配关系,设计 1.6 升的汽油发动机,所要匹配的汽缸数目定为直列 4缸机。 2.2 冷却方式 水冷 常用的冷却方式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水冷式发动机由于冷却较好而且均匀,强化的潜力要比风冷式发动机大,因此在汽车发动机上至今大多数还是水冷式发动机。参考文献 5在条件相同时,主要由于充量 系数的差别,水冷机比风泠机高 5% 10%。此外风冷发动机功率和燃料消耗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不如水冷发动机指标稳定。综合以上各因素,本设计冷却方式选用水冷方式。 2.3 发动机主要结构参数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设计条件: 所要设计的汽油发动机的排量为 1.6L 平均有效压力: Mpap 2.18.0 活塞平均速度: 根据内燃机学的基本计算公式: 其中 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为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依题为 Mpa2.18.0 .取 1.1MPa 为汽缸的工作容积,依题为 0.5L 为发动机的汽缸数目 ,依题为为 4 为发动机的转速 为活塞的平均速度,依题为 取 16m/s 为发动机活塞的行程 smCm 18)3(*4)2(30*)1(30*2SDVnSvniVpPsmsemesm18nts 5 为发动机汽缸直径 为发动机的行程数,依题为 4 根据以上的条件代入公式( 1),( 2),( 3)得: D=90mm S=77mm Pe=112kw 带回原式可以确定 n=6200 r/min所以基本参数得以确定。 3 热力学计算 压缩始点的压强 Pa=0.80.9P0 ; 取 Pa=0.085MPa 3.1 多变指数的选择 压缩过程: 取压缩冲程终点(设为 B 点),从 A 点(压缩过程始点)到 B 点的压缩过程看作是多变的压缩过程,压缩多变指数范围为 n1=1.281.35, 取 n1=1.28 膨胀过程: 取定容增压的终点(设为 C 点),从 B 点到 C 点看作为定容压缩 过程,膨胀多变指数范围为 n2=1.301.40 取 n2=1.35 由 P1V1n=P2V2n 可计算得到压缩终点压力为: Pc=1.415 MPa 3.2 压力升高比的选择 查得压力升高比p=Pc/Pa; 在 6 9 之间。取p=6 则 Pz=p*Pc=6*1.415MPa=8.492MPa, 圆整后 Pgmax=( Pz-Pc) *2/3+Pc=6.13MPa 3.3 绘制(理想) P V 图 得到 未调整的 P-V 图 (数据见附表 3) nts 6 图 1 3.4 P V 图的调整 发动机 实际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得到的 P V 图上要修正得到,最高压力不在上止点,还有点火提前角,排气提前角的修正,显然实际的边界条件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 要做一些适当的修正。 调整后的燃气压力(M P a )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0000 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V (m L )P(MPa)调整后的燃气压力(M P a )图 2 4 动力学计算 由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计算: P=Pg+Pj=Pg-mjr2(cos +cos2 ) =Pg-mjj ( mj 为机构往复惯性质量) 活塞质量 mP=214.94g nts 7 连杆小头质量 .m4=4 )11(45122 dDB =81.66g 连杆质量 m=0.00063(D-80)2+0.0476(D-80)+0.21491.05kg 估算 mj=mP+m3+m4387.22g P 在连杆小头处即活塞销孔处分解为 Pn 和 P1,而 P1 又在两岸大头分解为 K 和 t,又根据汽车发动机设计有 Pn=P*tg Pl=cosPk= Pl cos( +)= cos )cos( p cos )sin( Pt(数据见附表 4) nts 8 nts 9 5 运动学计算 =1/3-1/5 取 =0.292 5.1 活塞位移 X= r( 1- cos ) +4 )2cos1( (数据见附表 2) 5.2 活塞速度 v=r ( sin +22sin ) (数据见附表 2) nts 10 5.3 活塞加速度 j = r )2c o s(c os2 (数据见附表 2) 6 机体 的设计 机体 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 汽缸体和汽缸盖 等部分组成。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由于受力比较复杂并且需要实验来指导,因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6.1 机体 主要尺寸设计 6.1.1 机体 长度的确定 机体 长度由 体 比 来说明,而 =r/l, 值越大, 机体 越短,则发动机的总高度越小。参考杨连生版内燃机设计设计, 值范围为 1/3.2 1/3.8。 取 =0.292,则nts 11 l=42mm/0.292=442mm 6.1.2 汽缸体 尺寸的确定 汽缸体位于汽油机机体 内腔,尺寸 大 、轴承比压高、温度较高。本次设计汽油机的 机体 材料选取为 铝合金 ,密度 =7.85g/cm3 . 汽缸体 的 厚度 , 参考杨连生版内燃机设计设计, S1 /D=0.25 0.3, 取 S1 =0.3D=22mm, 6.1.3 气缸盖 尺寸的确定 汽缸盖 的结构与尺寸基本上决定了 汽缸体、活塞 等等,对 汽缸体 的强度、刚度和承压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气缸盖 的外形尺寸又决定了凸轮轴位置和曲轴箱形状, 汽缸盖的大小决定了整个汽油机的耗能,如果选用不如意会使汽缸体 设计带来困难,因此在设计 汽缸盖时,应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尺寸尽量小,重量尽量轻。 汽缸盖 内径, 参考杨连生版内燃机设计设计, S2/D=0.55 0.65, 取 S2=0.59D=23mm 6.2 机体 强度的计算 6.2.1 汽缸体 强度的计算 衬套过盈配合的预紧力及温升产生的应力 p)S-S(1)S-S(1t212212221221 SSESSEd 式中 2S 汽缸盖厚度 ,为 23mm; 1S 汽缸体 内径,为 22mm; 汽缸盖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于 铝合金 ,可取 =1.8 510 1/ 0c ; 汽缸体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于 铝合金 可取 =1.0 10 5 ( 1/ 0c ); , 泊桑比,一般可取 = =0.3; E 汽缸体 材料的弹性模数对于 铝合金 , E=2.2 510 N/mm nts 12 E 衬套材料的弹性模数,对于青铜, E =1.15 510 N/mm 计算得 t 0.065mm. 计算可得: MPap 51.22 把 汽缸体 视为内压厚壁圆筒,在压力 P的作用下外表面的切向应力为 内表面 i= pDdD21212121d- =102.5 N/mm2 外表面 pdDda 212121 2=80.03 N/mm2 经检验小于 100-150 N/mm2 汽缸体 应力的校核 当发动机处于额定工况时, 气缸体 的最大拉伸作用力为: 93.5 6 3 8)1(2 1m a x mRP j N 当发动机处于起动工况时 NmRP j 32.56)1(2 2m a x 固定角 94.1242/2a r c c o s901 DH mmmddr 18.134 31224 21 在 0 的截面上 1N maxjP(0.572 )0008.03215.64N M maxjP )0297.00 0 0 3 3.0( r =2.47 mN 计算截面拉伸力引起的法向力和弯矩为: NPNN j 02.2086)c o s( s i n5.0c o s m a x mNrPrNMM j 38.45)c o s( s i n5.0)c o s1( m a x nts 13 汽缸体 壁厚为 mmddh 224 12 ; mmb 261 mmFEEF EFK 84.0 由拉伸作用在外表上产生的应力为: M p ahbKNhrh hrMaj 478.181)2(621 取点火提前角为: 15 汽缸体 的合力为: NmRDppP za 2 8 2 5 8)2c o s( c o s4)( 22m a x 计算截面中由压缩力引起的法向力和弯矩: NPNPNaa 73.1192)002.00005.0(8.10925c os1s i n2s i n1 c os12s i n)c os1(1aaa PNrPMrPM = )002.02588.10005.00 0 0 1 3.0(0 1 0 6 2 5.08.1 0 9 2 5 = mN 04.101 hbKNhrhhrMa 11111)2(62 = MPa649.24 不对称循环的最大与最小应力为: M P aaja 51.98m a x M P aaa 38.551m in 平均应力及应力幅: M P am 9476.762 m i nm a x M P aa 5 63 6.212 m inm a x 又由 nmaaz 1 z1 材料在对称 循环下的拉压疲劳极限 ,取 z1 =200MPa nts 14 a应力幅; m平均应力; a 考虑表面加工情况的工艺系数,其值在 0.4 0.6 之间 ,取 a 4.0 a角系数 ,a 120材料在对称循环下的弯曲疲劳极限 ,对于 铝合金 ,0 1)6.14.1( 则取a 43.0算得 n=2.299 1.5 则 汽缸体 合格 6.2.2 汽缸盖 的强度计算 汽缸盖 受惯性力拉伸载荷: mNrg GGrg GGP j 54.1 0 2 1 8)1( 2322 m a x 式中 G 、 G 、 2G 、3G分别是活塞组、连杆组往复部分、连杆旋转部分及 汽缸盖 下半部分的重量。 取 40 则弯曲应力为: 1m a x 4.0)/1( 0 23.0 FFJJZ lP jN3.18346 式中 Z 计算断面的抗弯曲断面模数 ,取 39100.5 mZ 1l 计算圆环的曲率半径,计算可得 1l mm17 F 、 F 汽缸盖 及轴承中央截面面积,计算可得 2 00176.0 mFF 查杨连生内燃机设计 的值在 1500020000N m 之间,合格。 nts 15 7 活塞设计 7.1 活塞的材料 共晶硅铝合金 制造 活塞的材料应有小的密度、足够的高温强度 、高的热导率、低的线胀系数 a以及良好的摩擦性能 (减摩性和耐磨性 )。常用材料为铝硅合金,。共晶铝硅合金具有满意的综合性能,工艺性良 好,应用最为广泛。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初生硅晶体使耐热性、耐磨性改善,膨胀系数减小,但加工工艺性恶化。过共晶铝硅合金广泛用于高热负荷活塞。 7.2 活塞主要尺寸设计 7.2.1 活塞高度 H H=0.8D 选择 H=75mm 7.2.2 压缩高度 H1 H1=0.5D 选择 H1 =45mm nts 16 7.2.3 火力岸高度 h h=0.07D=6.3mm 选取 h=7mm 7.2.4 环带高度 现代四行程发动机一般采用二道气环和一道油环。气环的厚度一般为 2.0 3.0mm(汽车发动机设计 p308)。 环岸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使其在最大气压下不致被损坏。第一道环的环岸高度 b1 一般为 1.5 2.5c( c 指环槽高度),第二道环的环岸高度 b2 为 1 2c。 第一环岸高 C1=0.03 0.04D=0.04*90=3.6mm 取 4mm 环高 b1 为 2.0 3.0mm取 2.0mm 环高 b2 为 2.0 3.0mm取 2.0mm 环高 b3 油环为 4.0 6.0mm取 4.0mm 环岸高 C2 为 2b1 取 4.0mm b1=2,b2=2, b3=4,C1=4, C2=4。 则环带高度为 16mm 7.2.5 活塞顶部厚度 为 0.060.10D =0.08D=6.72 取 8mm。 7.2.6 活塞侧壁厚度及内部过渡圆角 活塞头部要安装活塞环,侧壁必须加厚,一般取( 0.050.1) D,取 0.09D,厚度则为8mm 为改善散热状况,活塞顶与侧壁之间应该采用较大的过度圆角,一般取 R=0.050.1D 则 圆角半径取为 8mm 7.2.7 活塞销座间距 B=0.35-0.40D 取 0.4则活塞销座间距为 36mm nts 17 有关活塞的尺寸设计结果: 名称 数值 单位 压缩高度取 H1 45 mm 环带高度 H3 16 mm 火力岸高度 H4 7 mm 总高度 75 mm 壁厚 4 mm 内圆直径 D 82 mm 外圆直径 D 90 mm 第一道环的环岸高度 b1 2 mm 第二道环的环岸高度 b2 2 mm 第一道环槽高度 C1 4 mm 第二道环槽高度 C2 4 mm 环槽深度 8 mm 7.3 活塞裙部 及其侧表面形状的设计 活塞裙部及其侧表面 形状设计的关键,在于保证裙部有足够的贴切合面积和良好的润滑条件,以及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都具有最小的活塞间隙。 7.3.1 裙部椭圆 1)、将裙部设计成椭圆。 2)、将销座附近的裙部外侧部位设计成凹陷状。 裙部椭圆的规律: e0=(D-d)(1-cos )/4 为了使活塞在正常工作温度下于气缸壁之间保持右比较均匀的间隙,不至于在气缸内卡死或是引起局部磨损,必须在常温下预先把活塞裙部的横断面加工成椭圆形,其长轴垂直于活塞销轴线方向,其矩轴于长轴的差值视发动机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为 0.080.025mm。 为了视铝合金活塞在工作状态下(热态)接近一个圆柱形,害必须把活塞做成上小下nts 18 大的近似圆锥形。其锥度视发动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 0.05 0.1mm。 实际取 :对活塞下下部和头部取 0.1mm;对活塞裙中部取 0.08mm 7.3.2 配缸间隙 为了视铝合金活塞在工作状态下(热态)接近一个圆柱形,害必须把活塞做成上小下大的近似圆锥形。其锥度视发动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 0.05 0.1mm。 活塞顶部间隙: 0.240mm(活塞销中心平面内); 0.210mm 垂直于活塞销中心线 平面内 活塞裙部间隙: 0.09mm(活塞销中心平面内); 0.04mm 垂直于活塞销中心线平面内 7.4 活塞头的质量计算 对活塞进行简化变成可计算体积的几何体,从而计算出其体积和质量。简化图如下。 活塞 m= (m) 其中 D 为活塞的外径, D=90mm 为活塞的厚度, =4mm H 为活塞的高度, H=(0.81.0)D=75mm 为活塞的密度,在此处用共晶铝硅合金 66-1,密度为 2.7g/cm3 故可知活塞的质量为 m 活塞 =333g H4 H3 D H D D H2 H1 活塞销孔轴线 V V V minlnts 19 8 活塞销的设计 活塞工作时顶部承受很大的大气压力,这些力通过销座传给活塞销,再传给连杆。因而活塞销座和活塞销的设计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足够的承压面积和耐磨性。 8.1 活塞销的材料 活塞销一般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如 20Cr)制造,经表面参碳淬 火 处理,以提高表面硬度,使中心具有一定的冲击韧性。表面需进行精磨和抛光。 8.2 活塞销与销座的结构设计 d=( 0.250.3) D=0.3D=27mm d0=(0.60.79)d=0.6d=16.2mm 取 d0=16mm l=(0.60.8)D=0.8D=72mm 活塞销外径 d1 =27mm,活塞销内径 d2 =16mm,活塞销长度 l=72mm。 8.3 活塞销与销座的配合 活塞顶所承受的气压力通过活塞 销座和活塞销传给连杆。由于结构上的限制,活塞销的 直径 d不可能超过 0.4D(表 11-1),活塞销的长度不可能超过 0.85D,因此活塞销总的承压面积极为有限,还要在活塞销座与连杆小头衬套之间合理分配。所以,不论在销与销座之间,还是在销与连杆之间,承压面积都很小,表面比压很高。加上活塞销与销座或活塞销与连杆衬套之间相对运动速度很低,液体润滑油膜不易形成。在这种高压低速条件下,要保证可靠的液体润滑,配合副的工作间隙要尽可能小。经验表明,当活塞销与销座以及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衬套之间的工作状态 (热态 )间隙在 (13) 10-4d 时,可以可靠工作。于是,在装配状态 (冷态 ),销与销座则有 (13) 10-4d 的过盈,以补偿铝合金活塞销孔在工作时较大的热膨胀。为了稳定地保持极小的间隙而又转动灵活,活塞销外圆、活塞销孔和连杆小头衬套孔都应有极高的加工精度。不但尺寸公差要严格,尤其要保证严格的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如果尺寸公差偏大,而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值足够小,则可以按尺寸分组选配的办法保证配合副的理想间隙。 8.4 活塞销质量 m3 nts 20 m=168.5g 8.5 活塞销刚度和强度的校核 为保证活塞销和销座的可靠工作,需校核活塞销的弯曲 变形,失圆变形,销座上的表面压力和活塞销的应力。 =d1/D=27/90=0.3 =d2/d1=0.6 活塞销的弯曲变形: f=4.5(1- 2)3/2pzD/ 4(1- 2)*10-8=4.5*(1-0.292)3/2*90.5*90/0.34(1-0.62)=0.0336 许用变形: f 0.0004D=0.036 满足要求。 失圆变形: d=4.7pzD/(1- 2)1/2*(1+ )3/(1- )3*10-8=0.014mm 许用失圆变形: d 0.012*(1+0.01D)=0.0228mm 满足要求。 作用在销孔上的表面压力: q=1.58pz/ (1- 2)1/2=273.8 小于极限值 560bar,满足要求。 活塞销的纵向弯曲应力: 1=0.093pz/ 3(1- 4)=196.3N/mm2 活塞销的横向弯曲应力: 2=0.0685pz(1+ )/ (1- )2=113.3N/mm2 所以总弯曲应力: 2212 =226.7N/mm2 在许用应力 200到 400 N/mm2之间,满足要求。 经以上计算可知设计的 活塞销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HtDDm *4* 221 nts 21 9 活塞环设计 活塞与活塞环一起防止气缸内的高压气体下窜到曲轴箱,同时把很大一部分活塞顶接收的热量传给气缸壁,起这种作用的活塞环称为气环。此外,还设置专门的油环,在活塞下行时把气缸壁上多余的机油刮回油底壳,以减少上窜机油量。一般要求通过环组的窜气量不超过总进气量的 0.5%,机油消耗量不超过燃油消耗量的 0.5%。 9.1 活塞环的密封机理 内燃机活塞组与气缸之间应用带开口的弹性金属环实现往复式密封。由于开口的存在,漏气通路不可能完全消除。为了防止大量漏气,一般采用多个活塞环形成随活 塞运动的迷宫式密封。 为减小活塞组与气缸之间的漏气通路,活塞环的外周面必须以一定的弹力op与气缸壁紧密贴合,形成第一密封面 (图 11-8)。这样一来,缸内气体不能短路直接通过环周与气缸之间,而是进入环与环槽之间,一方面轴向不平衡力 AF将环向环槽的侧面压紧,形成第二密封面,同时,作用在环背的气压力造成的径向不平衡力 R又大大加强了第一密封面。尽管环背气压力有时大大超过环本身弹力op,但op的作用仍是关键。如果op降到零,即环周与缸壁之间出现缝隙 (一般称为活塞环“漏光” ),第一密封面被破坏,气体就直接从缝隙处短路外泄 ,任何环背压力和 FR 都建立不起来。只要在整个环周上还剩下一个哪怕是很小的弹力,被密封气体就会自行帮助密封,而且要密封的气体压力越高,附加的密封力也越大。可以认为,具有这种自适应特性的简单环式密封系统,是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有强大生命力的结构保证之一。 必须指出,活塞组的密封作用不仅取决于活塞环,而且与活塞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活塞应保 证活塞环工作温度不会过高。环带部分与气缸的间隙应尽可能小。环槽应加工精确,且在工作中不发 生过大变形。环槽与环之间的间隙要合适。 9.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6升汽油机机体设计【三维SW】【全套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原创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6611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