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经济学曾瑜--优秀毕业论文(2009届)南昌航空大学.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 论文 毕业设计 论文 题 目 基于 SPSS 的题 目 基于 SPSS 的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研究 来自江西 558 位农民工的调查样本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研究 来自江西 558 位农民工的调查样本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经济学 班级学号 05091211 学生姓名 曾瑜 指导教师 周小刚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经济学 班级学号 05091211 学生姓名 曾瑜 指导教师 周小刚 二二 OO 九九 年年 六六 月月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I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I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基于 SPSS 的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研究 来自江西 558 位农民工的调查样本 II 毕 业设计 论文 工作内容及要求 II 毕 业设计 论文 工作内容及要求 1 查阅论文相关中外文献并收集相关资料 具体要求 1 从指导老师处获得调查问卷及其调查统计数据 2 从中国知网等网站查找相关论 文 40 篇 重点阅读至少 15 篇 关键检索词 农民工 生活满意度 SPSS 3 从网上查阅最 新的农民工生活的有关报道 案例等 4 阅读老师提供的外文文献 2 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具体要求 1 要写明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指出主要特色 2 文献综 述及开题报告要有参考文献 11 篇以上 至少 1 篇外文文献 并尽可能多引用最新的期刊文章 3 论文重点 通过数据分析农民工生活的满意度 难点 影响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3 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 具体要求 1 论文字数 12000 以上 其中参考文献按引用顺序标号 并与正文出现顺序一一对 应 2 理论联系实际 要有图表形象表达 3 要体现论文的主要特色 III 毕 业设计 论文 时间安排 III 毕 业设计 论文 时间安排 1 第 1 周 第 4 周 查阅资料 完成外文资料翻译 撰写开题报告 2 第 5 周 第 8 周 完成并提交毕业论文 设计 初稿 3 第 9 周 完成并提交毕业论文 设计 二稿 4 第 10 周 完成并提交毕业论文 设计 三稿 5 第 11 周 毕业论文 设计 评阅 6 第 12 周 根据评阅人意见修改毕业论文 设计 提交答辩稿 7 第 13 周 毕业论文 设计 答辩 最终定稿并提交归档 主 要参考资料 主 要参考资料 1 Diener E Suh E Lucas R et al Subjective Well 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 22 276 302 2 Mastekaas A Age Variations in the Suicide Rates and Self reported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5 11 21 39 3 易松国 生活质量研究进展综述 J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1 4 刑占军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6 5 苗元江 幸福感的解释模型综述 J 赣南师范学院党报 2002 5 33 36 6 刘英杰 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7 邢占军 黄立清 当前主要社会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研究 以沿海某省调查为例 J 南京社会科学 2007 1 83 94 8 卢海元 走进城市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9 杨云善 时明德 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 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10 蔡志海 农民进城 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农民工 D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11 杜丽蓉 城市民工生存报告 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 12 熊满婷 山西农民价值取向与生活满意度极其关系研究 D 山西大学 2006 13 薛薇 SPSS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 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经济管理 学院 经济学 专业类 050912 班 经济管理 学院 经济学 专业类 050912 班 学生 签名 学生 签名 日期 自 2009 年 3 日期 自 2009 年 3 月 13 日至月 13 日至 20092009 年 6年 6 月 12月 12 日 指导教师 签名 日 指导教师 签名 助理指导教师 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系主任 签名 助理指导教师 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系主任 签名 附注 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首页 附注 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首页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 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 成果 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 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 权南昌航空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 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基于 SPSS 的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研究 来自江西 558 位农民工的调查样本 基于 SPSS 的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研究 来自江西 558 位农民工的调查样本 学生姓名 曾瑜 班级 050912 指导老师 周小刚 摘要摘要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尤其是 90 年代以来 农民工大规模的涌入城市 农民 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工业化 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 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但是在政策变革不成熟和社会排斥大量存在的 情况下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均处于边缘的位置 近年来 三农 问题得到了全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 作为其内容之一的农民工 市民化问题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而农民工生活满意度是市民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 环 本文以江西省 558 位名农民工的样本问卷调查为基础 分析调查样本的基本情 况 对江西省在城农民工城市生活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统计分析 初步了解农民工的个 体特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利用实地调查所得数据对假设提出的影响因素 进行 T 检验或方差分析 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发展前景 社会权利 社会保障 工 作状况 城市生活质量 生活感受 社会认可七个影响因子 进而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深入研究江西省在城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并对农民工城市生活现 状和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得出相关结论并提 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 农民工 生活满意度 SPSS 指导老师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Research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peasant workers with SPSS From Jiang Xi 558 peasant workers investigation samples Student name Zeng YU Class 050912 Supervisor Zhou Xiaogang Abstract Since the mid 1980s large number of extra physical laborers in rural china has moved form countryside to work in the cities or to work in the villag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 Peasant worker i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period of China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y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city development but their lives in the city are in edge state in many aspects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peasant workers has continually pushed forward ow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issue of San Nong rural village agriculture and peasant has been attached with increasing concern 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 wins popularity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of 558 peasant workers in Jiang Xi Province the paper shows personal factors and the living situations of the peasant workers after describing peasant workers basic conditions It gives out some concep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onal factors and the living satisfaction Then based on the collected survey data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 or One way ANOVA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between personal factors and the evaluations of life The models are set up after extracting seven factors including further expansion social authority social security job status quality of life life impression social approv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hat includes the peasant workers to evaluate their lives in the city Finally the paper is concluded with the summarizations an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Keywords Peasant workers Life satisfaction SPSS Signature of Supervisor 目 录 目 录 1 导言 1 1 1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 1 1 1 研究意义 1 1 1 2 研究方法 2 1 2 文献综述 2 1 2 1 国外研究综述 2 1 2 2 国内研究综述 4 2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生活基本现状分析 5 2 1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基本情况分析 5 2 2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 8 2 3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情况 10 3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生活满意度情况及实证研究 11 3 1 农民工个体特征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关系 12 3 1 1 性别与生活满意度 12 3 1 2 年龄与生活满意度 13 3 1 3 婚姻状况与生活满意度 16 3 1 4 文化程度与生活满意度 16 3 1 5 工作年限与生活满意度 19 3 2 基于因子分析的省内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20 3 2 1 样本信度分析 20 3 2 2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 21 3 2 3 模型分析结论 28 3 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省内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28 3 3 1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8 3 3 2 模型分析结论 32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32 4 1 主要结论 32 4 2 政策建议 33 4 2 1 健立现代社会保障体制 33 4 2 2 增加农民工的经济收入 33 4 2 3 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 34 4 2 4 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34 4 2 5 加速实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34 参考文献 32 致 谢 37 附 录 38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 基于 SPSS 的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研究 来自江西 558 位农民工的调查样本 基于 SPSS 的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研究 来自江西 558 位农民工的调查样本 1 导言 1 导言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的逐步发展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 演变出一个新兴的阶层 农民工 农民工是指 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 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 识 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 这是一个在 质上区别于传统市民和农民的新生群体 他们离开了土地 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 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农民构成了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的三元结构 农民工成为当今中国最 具特色的一个社会现象 农民工是在中国工业化 城市化和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 生的一个独特群体 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 可以说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独特现象 和重要特征 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它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很 大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不彻底性 艰难性 从某种 程度上说 在城农民工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而农民工的市民化 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但是 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仅是农民工社 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 也不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 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 社会权力 行为模式 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是农民工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 体转型的过程 是农民工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过程和社会关系的重构与城 市社会生活再适应的过程 其实质是农民工融入城市工作生活 逐渐培养起现代意识 和生活方式 完成由乡村的传统社会向城市的现代社会的转化 最终达到整个社会向 现代化迈进 因此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研究目前城市农民工生活的满意度 研究 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程度 对于有效实施城市化 现代化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1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 1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 1 1 研究意义 1 1 1 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源自对农民工问题的理性反思与对社会变迁和社会整合问题的强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 烈关注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 农民工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如何协 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促进社会的整合 以容纳现代化进程 的推进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影响农民工城市生活满意 度的因素 并探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促进社会整合的可行性策略 进而促进中国城 市化的发展 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以在城农民工生活满意度为切入点 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不但有助于加深 对农民工城市生活现状的认识 而且也为研究农民工群体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同时 通过实证研究 运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 详细探讨各影 响因素对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民工城市生活 满意度的相关建议 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1 2 研究方法 1 1 2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 主要获取 国内外关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资料 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 归纳其发展脉络 除文献 调查外 本文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导师和江西省总工会共同在 2008 年暑期对江西省 内农民工群体的实地问卷调查 笔者参与数据和案例整理工作 对此项工作感悟很多 问卷从个体特征 收入水平 工作安全 居住状况 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对江西省农 民工进行实证调查 并运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所得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和方差分析 分析农民工性别 年龄等特征变量对 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 提取公共因子 然后将提取的公共因子 作为自变量 生活总体满意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考察各公共因子对 农民工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1 2 文献综述 1 2 文献综述 1 2 1 国外研究综述 1 2 1 国外研究综述 Diener 1984 1 区分了影响幸福感的外部与内部因素 指出在幸福感的研究发展 进程中 逐渐分化成两种研究取向 一是倾向于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包括客 观生活质量和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两类因素 另一种取向是着手从个体的人格特质角 度加以解释 1 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 20 世纪 60 年代 与布莱德博的研究成果 即收入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 高收 入者体验到较多的正向情感 而低收入者体验到较多的负向情感的结论不同 Diener 的研究却表明 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不大 例如 1946 1978 年间 美国的人均 收入在大幅增加 但是主观幸福感水平却相当稳定 Diener 1999 2 这表明 收入 的影响是相对的 依据社会比较理论 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仅要看它的绝对值 同时也要看分配偏差和收入给人带来的相对满足感 研究者 Veenhove 1995 3 认为 收入只在满足人们先天需要的范围内才对满意度起作用 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 足 经济的影响就随之减小 2 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 健康状况可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 甚至有可能会对人的认知 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进而影响到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 Wilson 1967 4 就认为个人的健康状况与个人对主观幸福感受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但是只有在被试自 我评定健康状况时才会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因此可以通过主观解释自身的健康状况 来预测生活满意度 3 婚姻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婚姻生活的幸福与否 往往被人们视为衡量人生是否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 对于婚姻生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国外的研究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Usui 1985 5 研究发现 已婚者生活质量水平比无配偶者高得多 马斯特克瑟 Mastekaasa 1995 6 甚至将己婚者与未婚者之间幸福体验的差异比做 幸福裂谷 也有学者对婚姻状况 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质疑 哈林 希多等人 Haring 1985 7 的研究表 明 婚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很低 而且婚姻状况对主观幸福感变异的解 释率也很低 仅在 2 左右 Diener 和 Suh 1998 8 的研究对这一差异作出了一定的 解释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未婚同居容忍度不同 集体主义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在婚 姻问题上可能较多地考虑利益和社会奖赏 而个体主义文化背景下 人们可能更注重 爱与社会支持 婚姻价值观上的不同会对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4 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心理学家 Cohen 等 1985 9 针对这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 提出了两种假设模型 主效果 模型和 缓冲器 模型 主效果 模型认为 社会支持在于平时维持个 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 从而有益于心理健康 缓冲器 模型认为 社会支 持仅在应激条件下与个体身心健康发生联系 它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 响 保持与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 鲁克 Rook 1984 10 所做的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4 有利于身心健康 可提高幸福感 5 人格特质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Costa 和 Mccrae 1980 11 用人格特征来预测主观幸福感 研究发现正性情感 生 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感分别对应着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和神经质 主观幸福感更多地依 赖人格 心理学家 Diener 1985 与 Emmons 1986 12 则更进一步地提出了人格 环境 交互作用的观点 认为人格不仅影响着生活满意度 而且它会与环境交互作用影响到 主观幸福感 6 认知机制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 自然会与每个人的认知机制有关 这比 生活事件影响个体的满意度更进下一步 Bruner 与 Ross 认为个体对所有生活事件是 一个认知过程 整个过程包括分析与建构 预期与回忆 评价与解释 苗元江 2002 13 Diener 1984 14 研究认为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幸福的人 对事件和环境的体验和反应会以更适应和积极的方式相对 有学者这样看待认识 动 机过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认识 动机过程和人格的差异是幸福与不幸福的分野 提供理解幸福感的原因 这是取得令人满意的幸福感研究的关键所在 Lyubomirsky 2001 15 1 2 2 国内研究综述 1 2 2 国内研究综述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国内学者开始了对生活质量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80 年代 中期以后才开始进行大量探讨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和研究方法的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 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成为新时期的战略目标 因此对 居民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逐渐开始转入对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方面的研究 国内学者基本上 比较认可影响个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的看法 其中 客观因素主要指个体实际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自身健康状况 个人和 家庭经济收入 生活事件 社会关系等 而主观因素主要指个体的人格特征 价值观 念 自我概念 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 金盛华 2003 16 虽 然我国学者普遍接受影响包括主 客观两个方面的观点 但是在各自侧重以及具体影 响因素上 他们均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邢占军对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他把主观生活质量划分为十个 变量 即 知足充裕体验 心理健康体验 成长发展体验 社会信心体验 目标价值 体验 自我接受体验 人际适应体验 身体健康体验 心态平衡体验 家庭氛围体验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5 十个方面对主观生活质量进行考察 这十个维度进一步概括为 身心健康和享有发展 体验 两个方面 它们便构成了主观生活质量的全部内容 邢占军 黄立清 2007 17 他在 2004 年对山东省对随机选取的 646 名城市居民进行调查后 得出以下结论 高收 入者较低收入者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收入因素在众多因素中影响最大 年龄差异与 有无职业 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 性别差异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明显影 响 所得结论与西方研究者的结论一致 发达和开放地区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较高 教育程度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有一定影响 无婚姻生活者比有婚姻生活者具有较 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邢占军 2004 18 另外有学者对婚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 系进行了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人格特征 认知机制及自我认知等内部机制会影响 到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刘仁刚和龚耀先 2000 19 等人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因素进行了探讨 结果显示个性可能不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这与国外学者认为 的个性对生活满意度起主要影响的观点有些不同 但是该研究的另外一个结论 客观 因素通过主观因素起作用的观点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吻合 另外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在对中国农民工进行调研中 发现了一些影响了在城 农民工城市生活质量的因素 该研究认为 影响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因素 有农民工的 性别 年龄 受教育程度 劳动就业 就业保障 住房 子女教育 技能培训 收入 职业 行业 和所在地区等变量 并指出了对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影响最大的因素 受教育程度 是否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合同签订情况 职业 行业 是否有本市户口 和区域特征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2007 20 2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生活基本现状分析 2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生活基本现状分析 本部分内容以底层农民工生活现状为关注点 以调查数据来说明问题 不仅对当 前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状况做了详细的全景式描述 而且总结了农民工文化生活等各个 方面的差异性 2 1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基本情况分析 2 1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基本情况分析 1 年龄结构 江西农民工的年龄结构特点是青壮年群体为主 见图 2 1 根据图表显示 农 民工年龄在 20 35 岁的人口占到了总数的近 60 青壮年劳动力构成了江西省在城农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6 民工的主体 且这一年龄段的农民工人口分布较为均匀 呈倒 U 型分布 注 以 下图表均为江西省统计局农调总队省内迁移农民工基本调查数据 0 00 5 00 10 00 15 00 20 00 25 00 30 00 16 20岁26 30岁36 40岁46 50岁 2008年省内农民工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 图 2 1 2008 年江西省内务工农民工年龄结构 2 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呈现男多女少的特征 男性农民工更倾向于外出务工 其比重分别为 66 15 和 33 85 而且性别比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 另外 调研显示 建筑业中 男性农民工居多 而纺织 服务业以女性居多 实地调查发现 低年龄组中女性迁移 外出者多于男性 一般来说 22 岁以上的女性农民工会考虑回家结婚 等结婚以后 再决定是否继续外出打工 有的人会选择在家做家务 种地 生养小孩和赡养老人 见图 2 2 数据来源 2008 年江西统计局农调总队住户调查资料 图 2 2 2008 年江西省内务工农民工性别结构 3 学历结构 从受教育程度看 2008 年江西省内就业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初中文化 程度的农民工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 高达 66 而近 20 的人只有小学文化 甚至有 0 00 10 00 20 00 30 00 40 00 50 00 60 00 70 00 男女 2008年省农民工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7 部分是文盲 这表明绝大部分江西省内农民工在仅接受了义务教育 甚至在还未完成 义务教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外出打工 同时数据还显示 在农民工群体中只有 1 7 的接受过高中 中专教育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见图 2 3 2008年省内农民工学历结构 高中 10 00 中专 4 10 不识字或识字很 少 1 79 大专及以上 3 08 小学 15 38 初中 65 64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及以上 图 2 3 2008 年江西省内务工农民工学历结构 4 地域结构 在江西省内就业的农民工以在县级市打工为主 占 34 36 省会城市就业的占 24 36 地区级市占 20 77 建制镇占 13 08 见图 2 4 2008年省内农民工地域分布结构 县级市 34 36 建制镇 13 08 地区级城市 20 77 省会城市 24 36 其他地区 7 44 省会城市 地区级城市 县级市 建制镇 其他地区 图 2 4 2008 年江西省内务工农民工地域分布结构 5 时间结构 从总体来看 江西省在城农民工从业时间都已经在半年以上 同时 与过去单枪 匹马外出打工的情况大不相同 出现了家庭整体迁移及在城居住时间增加的趋势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8 外出劳动力中从 业累计1 3个月 人数 外出劳动力中从 业累计3 6个月 人数 外出劳动力中从 业累计6个月以 上的人数 0 00 10 00 20 00 30 00 40 00 50 00 60 00 70 00 80 00 90 00 2008年省内农民工务工时间 务工时间 图 2 5 2008 年江西省内务工农民工务工时间 2 2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 2 2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 1 进城动因 省内转移者进城就业的动因以打工为主 94 36 的省内转移者主要为了挣钱养 家 经商占 4 62 见图 2 6 图 2 6 2008 年江西省内务工农民工进城动因 2 就业渠道 省内迁移农民工就业渠道以政府有组织输出的占 3 33 中介组织输出占 4 1 近年来有组织输出务工有所上升 这与地方政府加大频繁组织的招聘见面会以及不断 扩大的培训规模密切相关 但是同时我们看到农民工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靠 传统血缘 地缘人际网络关系 对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民工来说 社会资本比人力资本 更为重要 见图 2 7 94 36 4 62 1 03 0 00 20 00 40 00 60 00 80 00 100 00 2008年农民工就业外出动因 打工挣钱 经商 其他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9 图 2 7 2008 年江西省内农民工进城就业渠道 3 第一 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分布结构 江西省内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分别占 53 18 和 45 29 实地调研显示主要集中在建筑业 运输 摊贩 废旧收购 批发与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等行业 一般都是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 主要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 大部分在加工制造企业 分散在粮油 食品企业的比较多 见 图 2 8 与城市居民相比 农民工除了年龄与体力上的优势外 其整体人力资本处于 较弱的地位 在与城市劳动力竞争中处于劣势状态 只能在城市的次级劳动力上徘徊 2008年农民工就业行业分布 第三产业 就业劳动力 45 29 第二产业 就业劳动力 53 18 第一产业 就业劳动力 1 53 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 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 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 图 2 8 2008 年江西省内进城农民工三次产业分布结构 4 工资收入和工作时间 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农民工的经济状况收入 根据实地调研 2008 年被调查县域 内就地转移 在本县域经济区内工作的 农民工月工资普遍比较低 许多在 500 800 元之间 省内迁移者工资收入集中在 600 1000 元之间 调查显示省会城市南昌工资 要高些 集中在 800 1200 元之间 有一技之长的工资达 2000 多元 3 33 4 10 44 10 0 00 10 00 20 00 30 00 40 00 50 00 2008年省内外出就业渠道 政府 单位 组织外出人数 中介组织介绍 亲属介绍外出人数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0 2 3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情况 2 3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情况 1 雇佣关系 省内进城农民工与企业劳动雇佣关系不规范和劳动关系紧张的问题表现突出 统 计局农调总队的数据表明 82 的农民工没有和雇主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 见图 2 9 调查中 一位被访的南昌农民工诉说了无助与无奈 当老板给他们的工资低 于协议上规定的工资时 他们多次提出要求增加工资没有得到解决 为此曾经罢工一 天 也无济于事 而且还被老板扣了工钱 为了先保住饭碗 他们暂时强忍着内心的 不满与愤怒 因为还有许多人在等待着这难得的工作机会 农民工的正常劳动保护 和休息权利得不到保证 他们不得不承受明知权益被侵害的工作 2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由政府实施的公共事业 政府应对所有社会成员实行平等的社会保 障 但是 调查数据显示 省内转移农民工社会保障严重滞后 87 44 的农民工没有 参加工伤保险 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仅有 0 51 当前江西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以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 企业出资 20 个人缴纳 8 累计缴费 15 年后退休 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对于月收入为 600 1000 元左右的农民工来说 每月要缴纳 100 元左右 一方面许多农民工本来工资就不高 每月不愿缴纳这笔钱 不愿意参与社会 养老保险 另一方面 农民工的就业性质本身不稳定 现阶段异地续接保费还无法实 施 调查表明 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意识仍然较低 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 另外许多农民工表示生病时硬挺着 实在挺不住了就自己去药房买药 或私人诊所看 病 生存质量堪忧 可以说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不仅不能跟城镇居民相比 就是与 农民相比也是贫困的 2008年省内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比率 未签订合同 82 与雇主签定劳 动合同的人数 18 未签订合同 与雇主签定劳动合同的 人数 图 2 9 2008 年江西省内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比率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1 2008年省内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与比率 参加工伤保险 12 56 未参加工伤保险 87 44 参加工伤保险 未参加工伤保险 图 2 10 2008 年江西省内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与比率 2008年省内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情况 参加城镇养老 保险的人数 13 参加商业养老 保险的人数 7 参加农村养老 保险的人数 80 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 数 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人 数 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人 数 图 2 11 2008 年江西省内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比率 3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生活满意度情况及实证研究 3 江西省省内农民工生活满意度情况及实证研究 本文的第二部分已经对江西省省内农民工的基本特征作了具体描述 并且深入分 析了这一群体在生活 工作 子女教育 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现状 该部分将在前述理 论及前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对江西省省内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 所谓生活满意度 是指个体依据自己界定的主观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主 观性评价 生活满意度作为一种主观体验 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 指标 可以作为考察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 因此 通过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调 查 可以从一个侧面较客观地反映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现状 参照李克特五级量表法 将生活满意度分为 5 个等级 每个等级都被赋值 1 分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2 表示非常不满意 2 分表示不满意 3 分表示一般 4 分表示满意 5 分表示非常满意 本文根据满意的平均得分情况编制 满意度指数 本部分将结合江西省农民工的性别 年龄 婚姻状况 文化程度 打工年限 五 个方面的个体特征 将利用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农民工个体特征对其生活 满意度的影响 然后运用因子分析 从主观评价指标中提取出影响农民工生活满意度 的公因子 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众多可能有影响的变量中寻找出真正的影 响因素 3 1 农民工个体特征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关系 3 1 农民工个体特征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关系 个体特征变量对生活满意度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即具有不同特征的农民工对 其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可能各异 因此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 T 检验依次分析 了性别 年龄 婚姻状况 文化程度 打工年限对其城市生活主观评价是否具有显著 影响 即检验农民工个体特征是否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3 1 1 性别与生活满意度 3 1 1 性别与生活满意度 不同性别的居民在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同时考虑到男性与女 性在生理与心理的差异 因此 在考察男性与女性农民工对自身生活的评价可能会有 所差异 由于问卷中关于性别特征变量的值只有 2 个 为了确定性别对生活满意度是否有 显著影响 不能使用 One Way ANOVA 方法进行方差分析 而应该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Independence Samples Test 方法 其结果读取方法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类似 我们首先对性别与生活满意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 其结果见表 3 1 表 3 1 农民工性别与物质生活满意度独立样本 T 检验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Levene 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t 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F Sig t df Sig 2 tailed Mean Difference Std Error Difference Lower Upper Equal variances assumed 010 922 1 859539 064 071 038 147 004 生 活 满 意 度 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 1 849 514 049 065 071 039 147 004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3 表3 1是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均值检验结果 第2列是检验F统计 量的观察值 为0 01 第3列为对应的概率P值 为0 922 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 05 由于概率P值大于0 05 可以认为两总体的方差无显著差异 即通过了Levene方差齐 次性检验 由于两个总体的方差无显著差异 故推断结果应从Equal variances assumed 假设方差相等 行中得到 在该行的第4列给出t统计量的观察值 为 1 859 第5列为相应的双尾概率P值 为0 064 在显著性水平为0 05的情况下 概率P值大于 0 05 因此认为两总体的方差无显著差异 即男女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均值无显著差异 表的第9 10列是两总体方差的95 置信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即两总体均值差的置信度 为95 的置信区间为 0 147 0 004 由于该置信区间跨0 因此也从另一个角度 证实了上述推断 即不同性别的农民工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 1 2 年龄与生活满意度 3 1 2 年龄与生活满意度 由于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 因而不同年龄 层次的农民工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研究首先运用 SPSS 对年龄变量进行分组处理 被调查者的年龄大致分布在 16 一 60 岁之间 将年龄大致以 5 为一个层次划分为 16 19 岁 20 24 岁 25 29 岁 30 34 岁 35 39 岁 40 44 岁 45 50 岁 51 岁以上 八个层次 以分组后的年龄变量为自变量 与生活总体状况评价进行方差分析 由于年龄的分组 变量在三个以上 因此可以采用 One Way ANOVA 方法进行方差分析 先进行样本的 方差齐次性检验 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 根据方差齐次性检验的结 果 决定通过何种方法读取各个水平的均值 首先进行方差齐次性检验 其结果见表 3 2 表 3 2 年龄方差齐次性检验 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 Levene Statistic df1 df2 Sig 1 919 7545 064 从表3 2可以看到 显著性概率Levene统计量为1 919 在当前自由度下对应的P 值 Sig 0 064 0 05 说明具有方差齐次性 应该用LSD法对各个水平的均值进行计 算 各组数据两两之间对照比较的结果如表3 3所示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4 表3 3 多重结果比较 年龄 Multiple Comparisons 生活满意度 LSD法 95 Confidence Interval I 年龄 J 年龄 Mean Difference I J Std ErrorSig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20 24岁 101 075 179 05 25 25 29岁 170 081 036 01 33 30 34岁 002 081 980 16 16 35 39岁 116 092 210 07 30 40 44岁 071 092 441 11 25 45 50岁 019 100 851 18 22 16 19岁 51岁以上 176 124 155 07 42 16 19岁 101 075 179 25 05 25 29岁 069 057 224 04 18 30 34岁 099 057 087 21 01 35 39岁 015 072 836 13 16 40 44岁 030 071 673 17 11 45 50岁 082 082 320 24 08 20 24岁 51岁以上 076 110 490 14 29 16 19岁 170 081 036 33 01 20 24岁 069 057 224 18 04 30 34岁 168 065 010 30 04 35 39岁 054 078 488 21 10 40 44岁 099 077 201 25 05 45 50岁 151 088 086 32 02 25 29岁 51岁以上 007 114 951 22 23 16 19岁 002 081 980 16 16 20 24岁 099 057 087 01 21 25 29岁 168 065 010 04 30 35 39岁 113 078 149 04 27 40 44岁 069 078 380 08 22 45 50岁 017 088 849 16 19 30 34岁 51岁以上 174 114 127 05 40 16 19岁 116 092 210 30 07 20 24岁 015 072 836 16 13 25 29岁 054 078 488 10 21 30 34岁 113 078 149 27 04 40 44岁 045 089 614 22 13 45 50岁 097 098 324 29 10 35 39岁 51岁以上 061 122 618 18 30 16 19岁 071 092 441 25 1140 44岁 20 24岁 030 071 673 11 17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5 25 29岁 099 077 201 05 25 30 34岁 069 078 380 22 08 35 39岁 045 089 614 13 22 45 50岁 052 098 596 24 14 51岁以上 106 122 385 13 34 16 19岁 019 100 851 22 18 20 24岁 082 082 320 08 24 25 29岁 151 088 086 02 32 30 34岁 017 088 849 19 16 35 39岁 097 098 324 10 29 40 44岁 052 098 596 14 24 45 50岁 51岁以上 158 128 220 09 41 16 19岁 176 124 155 42 07 20 24岁 076 110 490 29 14 25 29岁 007 114 951 23 22 30 34岁 174 114 127 40 05 35 39岁 061 122 618 30 18 40 44岁 106 122 385 34 13 51岁以上 45 50岁 158 128 220 41 09 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0 05 level 由表3 3可知 不同年龄段分组数据间存在差异 其中年龄在25 29岁的数据与 16 19岁和30 34岁这两个分组数据之间显著性概率小于0 05 他们之间具有显著差 异 而其他年龄层次之间不具有显著差异 在确定年龄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后 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农 民工的差异状况 从图3 1 我们发现16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阜阳颍上县人民医院引进博士研究生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高层次招聘2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珠海高新区科技产业局招聘合同制职员2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丽水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崇仁县2025年县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员工【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佳木斯佳和投资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劳动课冰箱清洁课件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建筑设计数字化协同工作方案
- 新入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原生家庭探索课件
-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学习项目二探索旋律结构的规律》-课堂教学设计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共50张)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中国企业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5)-清华五道口
- 医院常用消毒液的使用及配置方法
- 2022英威腾MH600交流伺服驱动说明书手册
- 分期支付欠薪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