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 选修一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改革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contentspage 目录页 考点一商鞅变法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主干梳理 考点一 一 时代背景1 时代特征 深化探究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2 各国变法 考点一商鞅变法 二 措施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2 军事 奖励军功 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 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4 文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 1 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 2 推行秦律 5 社会习俗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三 评价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主题一商鞅变法的特点 1 是战国时期最彻底 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 变法措施最全面 为期最长久的改革 加快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2 核心内容是鼓励 农战 和实行 法治 3 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4 不畏权贵 严刑峻法 5 影响最为深远 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商鞅变法 练史料 史料 2013 江苏高考 节选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 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商鞅变法 探究 据史料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答案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 变法彻底 功效明显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主题二商鞅变法如何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1 奖励军功 按军功授爵 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 提升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 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 2 废分封 行县制 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 是打破 封国 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考点一商鞅变法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3 为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 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等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考点一商鞅变法 练史料 史料 2013 福建高考 节选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 国不农 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 则众力不足也 事商贾 为技艺 皆以避农战 民以此为教 则粟焉得无少 而兵焉得无弱也 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 多 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 商君书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商鞅变法 探究 据史料 指出商鞅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并概括 事商贾 带来的危害 答案指导思想 重农抑商 危害 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 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 难以实现富国强兵 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2 概况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主题一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 1 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 制定官吏俸禄制 整顿吏治 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 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 经济特权 缓和了社会矛盾 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2 国家 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整顿吏治 推行均田制 租调制 改善了人民生活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3 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 行汉制 易汉服 讲汉语 改汉姓 通婚姻 改籍贯等 促进了民族融合 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练史料史料 2013 江苏高考 节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 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 接受先进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 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 中国通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探究 据史料 分析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并结合所学 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答案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 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 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主题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1 性质 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封建化的改革 2 影响 1 生产方式农耕化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 社会制度封建化 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 生活方式汉族化 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练史料史料一自晋宋以来 视洛阳为荒土 此中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 始知衣冠士族 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 人物殷阜 摘自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史料二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 交替的 胡化 和 汉化 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 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探究 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答案作用 促进洛阳的繁荣 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促进民族融合 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 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 互补 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避免民族对立 消除民族隔阂 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 一 背景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二 概况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三 评价 1 历史作用 积贫局面的改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积弱局面的改善 节省了军费开支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考点三 主题一王安石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1 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商人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2 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 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3 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4 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5 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 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练史料 史料 2012 浙江高考自选模块 节选 王安石变法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 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 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 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考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探究 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措施 市易法 均输法 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 青苗法 免役法 原因 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 王安石有前瞻性 考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考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主题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理性思考 1 指导思想有误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如均输法 2 变法措施过于激进 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遭到强烈反对 3 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 危害百姓的现象 4 变法后期 宋神宗决心动摇及其去世 使王安石变法失去强大的支持 5 根本原因 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 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目的 无法真正给农民利益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练史料 史料 2013 山东高考 节选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 遇一老妪喂鸡豕 唤 啰 啰 啰 王安石来 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 老妪曰 自王安石为相公 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 也要出免役 助役等钱 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妾本以桑麻为业 今桑麻失利 只得蓄猪养鸡 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 或准与他 或烹来款待他 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 入于骨髓 据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 考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探究 1 据史料 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答案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 用人不当 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 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考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三王安石变法 2 研究王安石变法时 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答案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话本属于文学作品 有艺术加工成分 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考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典题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汉建立后 约法三章 不再适应现实需要 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 形成 九章律 汉武帝时 九章律 之外的 旁章科条 迅速增至359 章 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 律令烦多 百有余万言 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 春秋 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 三国魏初 沿用的 秦汉旧律 竟多达906卷 770余万字 东汉以来马融 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考点三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 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 令 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 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 共20篇 620条 27600字 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 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 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 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 中国法制通史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三 43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解析主要特点依据材料第一段中 西汉建立后 约法三章 不再适应现实需要 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 的信息 可推导出魏晋时期法律改革也是因为原有法律不再适应现实需要 从而概括出从现实需要出发 对比第一段汉代法律 从第二段中 共20篇 620条 27600字 的信息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三 44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可概括出删繁就简 从 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 令 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 的信息可概括出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 从 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 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 同罪而不同罚 的信息可概括出突出伦理犯罪 答案特点 从现实需要出发 删繁就简 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 突出伦理犯罪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三 45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 东汉 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解析影响从材料第一段中 春秋 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 东汉以来马融 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的信息可归纳出汉武帝以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 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 从材料第二段 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 同罪而不同罚 的信息可归纳出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三 46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答案影响 独尊儒术 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 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 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三 47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向预测 1 引用 战国策 史记 等有关文献史料或某历史名人的话 考查商鞅变法的功过是非 2 将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与北魏颁布的均田令 王安石变法实行的方田均税法结合起来命题 考查土地问题 3 将 商鞅舌战图 孝文帝迁都过程中废掉和处死太子及王安石的 三不足 精神结合起来命题 考查改革者所应具备的意志 决心等品格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三 48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4 由于选修一考点比较集中 高考又考查了多年 为了防止出现猜题押宝现象 高考命题可能跳出教材的知识点 而用教材之外的史料考查学生阅读 理解 运用 分析的能力 例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关于这一部分的考查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三 49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50 一 选择题1 下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的场景 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 一连几天都不厌烦 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a 大王 治理国家 就要实行仁政 体恤人民 靠武力和强硬不行 要以德服人b 大王 你要治理天下 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 舜 禹的仁义之道c 大王 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d 大王 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明法度达到 以刑去刑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解析回答本题要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诸侯争霸频繁 而秦国相对落后 所以秦孝公关心的应该是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 答案d 2 战国策 秦策 载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商君 正度量 调轻重 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 农耕经济的繁荣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统一度量衡主要是由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带动了商品交流与发展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3 北魏冯太后说 立三长 则课 税 有常准 赋有恒分 苞荫之户可出 侥幸之人可止 此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 此社会现象是 a 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 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 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 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解析宗主督护制下 豪强地主趁机隐瞒控制人口 逃避赋税 徭役 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三长制的推行 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 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 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因此c项正确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4 2014 上海高考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 生产少而民不富 民不富则国不强 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a 募役法和保甲法b 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c 将兵法和均输法d 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 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 重点在于解决生产问题 募役法和保甲法不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 故a项错误 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促进了农业生产 故b项正确 将兵法和均输法 前者是加强军事 后者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 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 故c项错误 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科举新法是为了选拔人才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5 司马光说 介甫 王安石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 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 致忠直疏远 谗佞辐辏 司马光所说的 谗佞 是指 a 政府中的贪官污吏b 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c 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d 变法中得益的农民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可知 司马光所说的 谗佞 应是和王安石观点一致的人 即拥护变法的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b 二 非选择题6 2014 浙江自选模块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模块材料一商鞅是著名法家 坚持变法 富国强兵 故 商鞅虽死 而秦卒行其法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主流观点有 商君之法 使民务本力农 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 知利而不知义 苏轼 商君功罪 商鞅相秦 残伤民以峻刑 违背了 得人者兴 恃德者昌 等治国要领 司马迁 商君列传 据 中国古代史 改编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材料二人说惠王 即秦惠文王 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 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 皆言商君之法 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为主 大王更为臣也 且夫商君 固大王之仇雠也 愿大王图之 商君归还 惠王车裂之 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思想 法家思想 作用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 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2 据材料一 二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 秦人不怜 答案原因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 轻视教化 轻罪重罚 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时民饥困 豪右多有占夺 李 安世乃上书 高祖深纳之 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 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材料二高祖曰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降爵黜官 各宜深戒 如此渐习 风化可新 魏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 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 以致汉族年轻女子 褰裙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 中国社会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措施的原因 答案措施 推行均田制 原因 中原长期战乱 百姓流亡 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 广大农民负担沉重 社会矛盾尖锐 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2 据材料二 三 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措施 讲汉语 穿汉服 影响 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 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 种种因袭牵制 改革非易 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 较之东方诸国 亦远为落后 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 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 接受先进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 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 中国通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答案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 变法彻底 功效明显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2 据材料二 归纳孝文帝 迁都 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 孝文帝 改革之心 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作用 减少改革阻力 为彻底移风易俗 如禁鲜卑语 讲汉话等 创造条件 原因 北魏风俗落后 迫切需要改革 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 改革热情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3 据材料三 与商鞅变法相比 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答案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 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 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9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举措 然而自古以来 对它的批评声就一直存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 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 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 也可 广蓄积 平物价 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 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转引自李超民 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材料二苏辙认为 出纳之际 吏缘为奸 虽有法不能禁 钱入民手 虽良民不免妄用 及其纳钱 虽富民不免逾限 如此则恐鞭箠 即 棰 意 鞭打 必用 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转引自汤江浩 王安石 勇进人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材料三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 即贷款一万 借期一年 利息二千 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 春季发放一次贷款 半年后就收回 取利二分 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 半年后又收回 再取利二分 结果 贷款一万 借期一年 利息四千 由于执行不一 有些地方利息之高 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 向官府贷款 先申请后审批 道道手续都要求人 交 好处费 摘编自易中天 帝国的惆怅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取得的实际效果 解析 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 广蓄积 平物价 从对农民和政府的影响两个方面 概括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 从实际效果看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主观目的 答案目的 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盘剥 增加政府收入 平抑物价 保障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效果 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户负担 增加了政府收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2 据材料二 概括回答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 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解析 虽有法不能禁 虽良民不免妄用 虽富民不免逾限 从监管和收取困难两个方面概括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 青苗法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苏辙等代表的大地主的利益 招致反对 答案理由 不易监管 会出现官吏舞弊现象 易导致钱物滥用和本息收取困难 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关系活动策划及执行方案
- 九年级语文教学全方位辅导方案
- 学前教育职业规划书范文参考
- 现代办公室高级文秘岗位职责与指南
- 员工年度体检项目设计参考方案
- 高中必修综合测试题库全集
-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 XX裂缝探测施工合同
- 泪道病疾病诊疗指南汇编
- 家政服务质量监控标准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压裂装备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第一讲 决胜“十四五”奋发向前行
- 生产计划员月度汇报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特钢棒材制造市场深度评估及行业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 幼儿园课件:《体能大循环的有效开展策略》
- 2025见证取样员考试试题带答案
- 医疗器械委托生产课件
- 招投标自查报告和问题整改指导
-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建筑垃圾现场分拣作业流程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