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的5分钟.doc_第1页
诊室的5分钟.doc_第2页
诊室的5分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诊室的5分钟2012-02-08 00:20:11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王仲在医院,恐怕很少有科室能比急诊室更常面临各种危重症和紧急情况。短短数分钟,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在急诊室却可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急诊室是忙碌的、高度紧张的,但也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最能反映医生职业素养的。为此,本报医学人文版自本期开始开设“急诊室的故事”专栏,与您一起品味那些正发生在急诊室的故事这是一个周日的早上,时钟已经指向了八点一刻,所有人都已经按部就班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北京协和医院(西院区)急诊分诊台的两名护士与夜班护士交接完工作后,在逐一清点着物品,体温计、登记本、钥匙。就在这个时候,走进来一个50多岁的男性病人。护士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但他似乎表现得有些淡漠。病人来到分诊台前,护士简单地问了问他的主诉。“你怎么不好呀?”“心里不舒服。”“多长时间了?”“十几分钟。我游泳的时候感觉胸口闷,就骑车来了。”“先量一个血压”护士正准备给病人胳膊上缠上血压袖袋,突然发现病人的眼神变得“朦胧”起来。她立刻意识到病人情况不好,一面呼叫医生,一面绕过分诊台快速地跑到病人身边抱住病人,防止他跌到。另外一名护士也飞奔到抢救室推出抢救转运平车。应声而来的医生、两名护士和旁边的病人及家属马上把这例病人抬到了平车上,并立即推进抢救室。这时的病人已经全身瘫软,没有任何反应了,呼吸也随之停止。进入抢救室,医护人员一面进行着徒手心肺复苏,一面连接上了除颤器。示波显示室颤。除颤器充电双向波200 焦心脏电除颤病人的心跳恢复了“窦性心律”,呼吸也随之恢复,睁开了眼睛。按他自己的描述,像是做了一个梦。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整个时间下来也不超过5分钟。但是,就是这短短的5分钟,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和疏漏都可能使这个鲜活的生命丧失。随后的检查发现,病人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当天做了心脏介入手术。由于这个病人,我们得到了某部委送来的表扬信。当我们总结这个病例时,我开玩笑地说:“我们成功的关键是,病人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去死,也碰上了XX护士比来抢病人的小鬼儿跑得还快。”这话听起来有点儿不顺耳,但这是事实。一个人如果心跳停止(这个病人的心跳已经停止了)叫做“临床死亡”。这时候必须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靠人工来维持心脏的射血功能,维持细胞的存活,特别是我们的大脑细胞的存活,然后才有希望进行其他抢救治疗。如果在4分钟内不能有效地复苏,脑细胞将出现永久的、不可能恢复的死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学死亡,意味着我们人体的死亡。这个病人在我们的分诊台前出现了心跳停止,而我们的分诊护士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病人出现异常的迹象眼神的朦胧。然后立即启动了抢救程序:呼叫医生并把病人送进抢救室进行抢救。一切都那么迅速、那么顺利,病人活了。试想,如果病人倒在我们急诊科的门外,会有人及时发现他吗?星期日的早上8:15,所有该上班的医生都来了,下班的医生没有走;送饭的家属回去了,不送饭的家属在睡觉,谁发现他?即使有人发现,这个人会怎么做?进到急诊科叫医生。他会怎么说?他会说“外面有一个人晕倒了,你们去看看吧。”我们的医生会知道是心脏停止的病人吗?会带抢救车或设备吗?他一个人能把病人抬到车上吗?等等、等等,我们的4分钟时间一定没有了。再想,如果我们的分诊护士不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不能及时呼救以及“小跑”着处理这一切,4分钟转眼就过去了,而且很可能病人会从凳子上跌下去,会不会出现摔伤或其他意外?看起来分诊护士在分诊台干着各种各样的“杂活”,嘴里一直不停地解答者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事实上,她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大家没有发现,那就是,她们在用眼睛发现着每一例病人的危及生命的迹象。评论命悬一线妙手托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王一方这样的故事在急诊室里司空见惯,它生动反映了心脏骤停患者分秒必争的急救转归。当时,患者命悬阴阳两界之间,先一步、迟一步效果截然不同,要知道人的心脑器官对缺血高度敏感,几分钟时间内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坏死,陷患者于不救。这个成功救治的案例可总结之处很多,一是分诊护士的高度敏感,训练有素,接诊第一眼就已经洞察到病情凶险,尽可能询问最主要的不适,采集最重要的指征;二是急救团队的高度机动性(若被非紧急患者所拦截,后果则是另一番景象),团队协同与衔接几乎是丝丝入扣,分诊护士一呼叫就立刻形成快速的抢救力量,立刻实施心肺复苏、除颤、给氧、开放静脉,一气呵成,十分流畅,没有片刻拖沓;三是设备状态完好,除颤器快速连接,当即显效,及时恢复了窦性心律;四是该患者直觉、运气不错,游泳时感觉不适,没有强撑下去或自行处置,而是立刻求医,在游泳池到急诊室的路途中没有应激状态,一直坚持到分诊护士的接诊。如果提前几分钟发病,急救的黄金时间就可能错过。因此,危急患者的院前判断、院前急救应该引起有潜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视,一是身边要预备一些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含片),二是要立刻向旁人求救,争取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的紧急救助。当然,有条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