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习题精讲课件(A)(新版)浙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习题精讲课件(A)(新版)浙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习题精讲课件(A)(新版)浙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习题精讲课件(A)(新版)浙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习题精讲课件(A)(新版)浙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1 4分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能感受各种刺激 传入神经中枢 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 3分 感觉形成于 a 感觉神经末梢b 感觉器官c 大脑皮层d 神经3 3分 感觉器官指的是 a 体表的感受器b 体内的感受器c 感觉神经末梢d 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4 3分 下列不能称之为感觉器官的是 a 眼b 耳c 皮肤d 感觉神经末梢皮肤和皮肤的感觉5 6分 人体皮肤中 能感受高于皮肤温度的接收器是热觉感受器 对这一感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 能感觉接触和受压等机械刺激的感受器是触觉感受器 对这一感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同时 皮肤还有冷热觉感受器和痛觉感受器 6 2分 在 盲人摸象 这个成语中 盲人是用手来感知象的形状的 最终在大脑形成大象的形状 7 4分 医生对已经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 病人的感觉状况应该是 a 痛觉存在 触觉消失b 痛觉和触觉全部消失c 触觉存在 痛觉消失d 痛觉和触觉全部存在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8 4分 某人不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 嗅觉神经末梢受到损伤b 传入大脑的神经受到损伤c 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受到损伤d 以上都有可能9 3分 50年前在法国有一个人的鼻子在保险公司保了100万美元 须知当时的 百万富翁 就相当于现在的 亿万富翁 这个人可能是 a 警察b 法官c 调酒师d 调香师舌和味觉10 4分 小明某一天陪同北方来的客人到火锅店大吃了一顿 觉得味道很好 可是就接下来的几天 吃其他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a 其他菜的味道没有火锅的辣b 吃了火锅的余味没散去c 吃了火锅烫伤了味蕾d 其他菜的味道没有火锅的浓11 4分 吃完糖后又马上吃橘子 你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 下列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 吃了糖后对各种味觉的敏感度降低了b 吃了糖后对甜味的敏感度降低了c 橘子汁没碰到舌上感受甜味的区域d 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12 3分 盲文使用的是 a 痛觉b 听觉c 触觉d 视觉13 3分 皮肤各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 a 完全相同的b 基本相同的c 不同的d 无法确定14 4分 以下关于嗅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b 同一动物对各种物质的敏感程度都很强c 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灵敏d 时间长了 腥臭味闻不出来 是因为这时已不能形成嗅觉15 4分 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 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 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 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 这是因为 a 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 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 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d 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16 4分 狐狸在黑夜中也能准确找到雉鸡的的藏身之处 这主要是由于狐狸有灵敏的 a 触觉b 味觉c 嗅觉d 视觉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17 4分 吃棒冰时感觉到冰凉 且舌头有点麻 这是由 a 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b 舌的味觉引起的c 舌的痛觉引起的d 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18 4分 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 中的 闻韶音 和 知肉味 分别属于人的 a 嗅觉和听觉b 听觉和视觉c 听觉和味觉d 触觉和味觉19 6分 在下列事例后面填上相应的感觉及感应器 1 戴着耳机欣赏优美的音乐 听觉 耳 2 在旅途中欣赏美丽的风景 视觉 眼 3 在酒席中品尝美味的食物 味觉 味蕾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20 6分 请把下列感觉与感觉器官连起来 粗糙程度眼疼痛耳酸 甜 苦鼻多么动听的音乐舌多美的一幅画皮肤好香的菜啊21 6分 请阅读下列文字 并回答下列问题 虽是金秋的十月 天气还是那么热 小明走到自家橘园门口时 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 他不禁在心里赞叹 真香啊 在橘园里 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 珍珠 不禁心中一动 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 又酸又甜又凉 味道真不错 1 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鼻 眼 舌 皮肤 2 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大脑 或大脑皮层 3 当小明在橘园里呆了一会儿 品尝了橘子味道以后 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 橘香味 了 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于大脑中的嗅觉中枢适应了橘香味的缘故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22 17分 1 我国公安部门规定 车辆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 100毫升 小于80毫克 100毫升的为 酒后驾车 酒精会影响人们的感受和判断能力 我们要珍惜生命 严禁酒后驾车 2 皮肤内的不同感觉器官能分别感受触觉 痛觉和冷热觉等 其中指尖对触觉敏感 手背对热比较敏感 皮肤的功能包括abcd 填字母序号 a 感受外界的刺激b 防止身体水分流失c 排汗散热d 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 3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的嗅觉会逐渐减弱 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 味觉主要分为酸味 甜味 咸味 苦味 鲜味等 第3节耳和听觉第1课时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第3节耳和听觉第1课时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2 听觉的形成声波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 听觉的损伤 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4 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因为中耳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的人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会出现晕车 晕船 1 8分 如图是人耳的结构图 请读图填空 1 是鼓膜 是鼓室 是咽鼓管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耳 2 内有位觉感受器 内有听觉感受器 这两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了听神经 3 声波引起鼓膜振动 经听小骨传到内耳 4 当飞机下降时乘客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 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 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 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第3节耳和听觉第1课时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2 5分 内耳的主要作用是 a 形成听觉和感受头部位置变化b 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和感受头部位置c 形成听觉和接收头部位置变化的刺激 产生兴奋d 接受声波刺激和感受头部位置变化3 5分 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没有耳廓很难看 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b 耳廓是为人遮风挡雨的c 耳廓主要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d 耳廓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 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4 5分 下列关于耳的功能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耳是形成听觉的器官b 耳是形成位觉的器官c 耳是听觉和位觉的感受器官d 耳是形成听觉和位觉的器官听觉的形成5 3分 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的鼓膜的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第3节耳和听觉第1课时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6 4分 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a 听小骨b 耳蜗c 听神经d 大脑7 5分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a 有发声体b 有介质c 有发声体和健康的耳朵d 有发声体 介质和健康的耳朵8 5分 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为 a 声音 耳廓 听小骨 耳蜗 鼓膜 听神经b 声音 耳廓 耳蜗 听小骨 鼓膜 听神经c 声音 耳廓 鼓膜 耳蜗 听小骨 听神经d 声音 耳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9 5分 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可能会损伤 a 鼓膜b 听觉神经c 耳廓d 听神经10 5分 当人用手指将双耳堵住后 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完全失去听觉b 对听觉没有影响c 可以听见外界极微弱的声音d 可以听见外界较强烈的声音 第3节耳和听觉第1课时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1 5分 人在打瞌睡 头部突然下垂时会立即惊醒 参与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 a 前庭 耳蜗b 耳蜗 半规管c 前庭 半规管d 耳蜗 前庭 半规管12 5分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 出现故障不会使人失去听觉的部位是 a 耳廓b 鼓膜c 听小骨d 听神经13 5分 某人失聪 丧失听觉能力 后 经检查 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损伤 那么发病的可能部位是 a 听神经和听觉中枢b 鼓膜c 中耳d 内耳14 5分 乘车时闭眼也能准确地判断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和上 下坡 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a 耳蜗b 前庭和半规管c 听小骨d 大脑15 6分 下列各组中 依次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 声波 听神经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鼓膜 听小骨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a b c d 第3节耳和听觉第1课时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6 6分 艺术家有时会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 梵高有一幅画叫 自己的伤兵 描绘的是用纱布裹住耳部伤口的自己 这幅画是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 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后画的 1 这里的 耳朵 是指耳的哪一部分结构 2 没有了这只耳朵 听力将 a 丧失b 减弱c 不变d 增强17 12分 请根据 耳的结构 图回答问题 1 外界声波经外耳道引起 2 鼓膜振动 经三块听小骨传递给 9 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 并将兴奋通过 8 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上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2 7 前庭和 6 半规管中的位觉感受器可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 18 6分 下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 上课铃响了 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 请写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用图中字母表示 2 在听觉形成过程中 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耳蜗产生的 3 一位战士的耳被枪炮声震聋 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鼓膜 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 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4 如果鼻咽喉感染 应及时治疗 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引起发炎 检测内容 2 1 2 3 一 选择题 10 5分 50分 1 古人说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从科学观点来看 这种现象说明 a 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b 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c 人的嗅觉中枢不敏感d 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2 俗话说 十指连心 这是因为 a 手指比较灵活b 指尖神经末梢比较集中c 心灵手巧d 手指的皮肤特别薄3 酒鬼干不了品酒师的职业是因为 a 刺激多了 味觉灵敏度降低了b 酒鬼易喝醉酒耽误工作c 酒鬼贪吃而浪费酒d 以上说法都不合理4 2014 南京 如图所示是在学校组织的迎 青奥 活动中 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 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 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速度 检测内容 2 1 2 3 5 2014 武汉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 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 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d 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6 2014 德州 关于声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 我们就听到声音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c 悦耳动听 是指声音的音色好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7 2014 东营 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 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绿化居住环境b 缓解 热岛效应 c 降低噪声污染d 减少大气污染8 2014 山西 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 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 如图是幼教机器入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声音的音色不同d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8m s 检测内容 2 1 2 3 9 2014 锦州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是为了减弱噪声c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 声纹锁 10 2014 泰安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 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 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二 简答题 30分 11 6分 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他准备了三盆水 甲盆装10 的水 乙盆装60 的水 丙盆装30 的水 先将左手放入甲盆 右手放入乙盆 一段时间后 两手同时放入丙盆 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热 右手感到冷 说明冷热觉感受器分别感受改变皮肤温度的刺激 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 12 6分 感受味道的感觉器官是舌 其感受器是味蕾 其上有许多味觉细胞 能感受各种刺激 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检测内容 2 1 2 3 13 14分 如图所示为耳的结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b 外耳道c 鼓膜e 耳蜗 2 声波引起鼓膜振动 经听小骨传到内耳 3 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 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 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 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4 当f受损时 造成的是神经性耳聋 能否治愈 不能 填 能 或 不能 14 4分 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 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 填 响度 音调 或 音色 不同 检测内容 2 1 2 3 15 8分 某班探究小组的同学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 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 可以听得更清楚 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1 为了验证其猜想 的正确与否 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 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 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 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 若猜测 是正确的 则实验结果应该是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得更清楚 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对照法和控制变量法 2 为了验证其猜测 的正确与否 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 用两只耳朵听一声源发出的声音 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 然后改用一只耳听 声源换了方位 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 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 可以判断猜测 是 检测内容 2 1 2 3 16 12分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 直径的关系 他选用的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 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 将他们用细绳悬挂 敲击后 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 数据如下表 1 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 读数是 2 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3号 3 根据表中数据 能否得出 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随长度 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 的结论 请说明你的理由 不能 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 4 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 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 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 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 控制管子不发生摆动 敲击管子让管子振动 听管子是否发声 判断方法 不是由管子的振动产生的 第2课时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1 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通过棱镜可以分解为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七种单色光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2 不可见光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3 红 绿 蓝叫做光的三原色 红 黄 蓝是颜料的三原色 即利用这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4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 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则被物体吸收 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单色光 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单色光 第2课时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1 4分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 不但改变了光的 而且分解成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七中颜色的光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 4分 2014 株洲 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 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3 4分 2014 沈阳改编 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 这是月亮的实像b 雨过天晴 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 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d 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 刺眼 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物体的颜色4 2分 如图为色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 图中区域1应标白色 区域2应标蓝色 5 4分 2014 丹东 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 绿 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电视遥控器是用红外线 填 红外线 或 紫外线 来遥控电视机的 第2课时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6 2分 2014 厦门 红色三角梅在阳光下十分鲜艳 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色光 若只被蓝光照射 该三角梅看起来是色的 7 4分 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b 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光c 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d 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8 4分 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出 当舞台上方的红色追光灯照射到她时 观众看到她一身艳丽的红色服装 当灯光操作员改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 观众看到她上装为绿色而裙子为黑色 那么 这位演员服装的实际颜色是 a 上装和裙子都是红色b 上装和裙子都是绿色c 上装为绿色 裙子为黑色d 上装为白色 裙子为红色看不见的光9 3分 如图所示是一台验钞机 它工作时 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在一种看不见的光的照射下会发光 这种看不见的光是紫外线 用遥控器可以发射出一种看不见的光 叫做红外线 用它来传递信息 填 能量 或 信息 第2课时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10 6分 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通过红外线的照射 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天然紫外线的来源是太阳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 合成维生素d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使人体皮肤变黑 诱发皮肤癌 11 3分 在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已被人们所利用 下面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 消毒b 可以利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c 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d 可以利用红外线来识别伪钞12 6分 2014 齐齐哈尔 有关光现象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 形成的光斑是倒立的虚像b 游泳池注水后 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第2课时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13 6分 如图所示 c是蓝色玻璃 d为白屏 一束太阳光从三棱镜的一边入射 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 出射光线在经过c射到d上 则关于射到d上的光的颜色是 a 红光b 白光c 黄光d 蓝光14 5分 合成计算机屏幕上的艳丽画面的三原色是 a 红 黄 蓝b 红 绿 蓝c 黄 绿 蓝d 品红 青 黄15 4分 2014 云南 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8m s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16 9分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 如果在白屏上 贴一张绿纸 只有绿光照到的地方是亮的 其他地方是暗的 这表明 其他色光都被绿纸吸收 只有绿色光被 所以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第2课时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17 15分 某报3月8号讯 福山区一王姓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 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 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 甚至枯萎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老王喜欢观察和思考 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绿色 由此他猜想 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 可能是由于蔬菜喜欢绿光的缘故 假若将温室里的白色薄膜全部换成绿色薄膜 只让阳光中的绿色通过并照射蔬菜 这样蔬菜就会生长更快 产量更高 有了这个想法 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 结果酿成悲剧 通过与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交流 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光来决定的 叶子呈绿色 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 也就是说绿光正是蔬菜所不喜欢的 只给蔬菜照射绿光 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 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因而生长缓慢 直至枯萎死亡 1 绿色蔬菜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喜欢绿光以外的其他色光 2 请你分析 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它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反射红光 喜欢红光以外的其他色光 3 请你指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是色光决定的 第2课时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18 15分 小明在 研究物体的颜色实验 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找几张颜色不同的纸 白色 黑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再找几张颜色与上面相同透明玻璃纸和一个发光比较强的手电筒 把几张色纸排列在墙上 在黑屋子里 先用手电筒射出白光依次照射各张纸 记下它们的颜色 再用各张透明的色纸蒙住手电筒前端 用不同的色光依次照射各张色纸 把观察到的各张色纸的颜色填入上表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 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请写出两条 1 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 2 其余颜色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若舞台上 一名演员身着白色上衣黄色裤子在跳舞 当红色演出灯光照射到该演员身上时 台下观众看到他的衣着颜色是 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 1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过光 这样既可以成像 又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另一侧蜡烛 2 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原因 方便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3 让未点燃的蜡烛与虚像完全重合的原因 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虚像 4 未点燃的蜡烛与虚像不能完全重合的原因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5 用烛焰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烛焰明亮 成像清晰 易于观察 6 在暗室中进行实验的原因 环境较暗 像相对就明亮些 7 在虚像处放置光屏的原因 判断成像的虚实 8 方格纸 或直尺 的用途 更好的比较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9 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有两个距离很近的虚像的原因 玻璃板前后两个侧面隔成一个像 10 用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的原因 蜡烛通过玻璃板前后两个面成的像距离近 看起来几乎是一个像 2 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体在平面镜成虚像 像和物体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 平面镜的应用 改变光路和成像 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 1 24分 2014 泉州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 2 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 再拿出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 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将不能 填 能 或 不能 观察到蜡烛a的像 说明所成的是虚 填 虚 或 实 像 3 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2 6分 如图所示 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 蜡烛等器材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 下列关于该项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b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直面垂直c 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 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d 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 3 5分 如图所示为检测视力的情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镜中的 视力表 与身后的视力表大小相同b 若某同学只能看清最上面两排 则她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视力c 检查时 该学生眼睛到镜中 视力表 的距离是5 4md 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 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4 5分 如图所示 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的缺口 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 它的作用是 a 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的位置b 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 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 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5 8分 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 演员远离平面镜时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 演员靠近平面镜时 像远离平面镜d 演员以0 5m s的速度运动时 像也以0 5m s的速度移动6 8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 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 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 其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 7 8分 大黄鸭 来到中国 下列能正确表示 大黄鸭 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8 12分 2014 聊城 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 郑能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进行实验 在玻璃板中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 1 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他拿出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 则蜡烛b 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点燃 前后移动蜡烛b 直至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 2 郑能同学还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据此 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 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 9 12分 2014 包头 同学们利用玻璃板 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 b 水平桌面等器材进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 1 他们发现实验桌上放有2mm厚的玻璃板a 5mm厚的玻璃板b 为了减小误差 实验时 应选择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 2 如图所示 把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 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 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 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3 在某次实验中 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 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 都无法让他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其原因是玻璃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 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 10 12分 2014 北京 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的透明玻璃为平面镜 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 9个为红色 9个为绿色 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 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 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 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 并记录实验数据 改变物体 两个叠放的红棋子 到平面镜的距离 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 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 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 并记录实验数据 再改变四次物体 两个叠放的红棋子 到平面镜的距离 仿照步骤 做四次实验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 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物体大小 2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 小军实际探究的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3 针对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 在实验步骤 中 应改变物体大小 检测内容 2 4 2 5 一 选择题 13 3分 39分 1 2014 锦州改编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b 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c 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 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 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2 2014 广西 下列四种现象中 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3 2014 青海 下列现象中 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 三点一线 b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c 游泳池注水后 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检测内容 2 4 2 5 4 2014 玉林 下列现象中 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 铅笔好像断了b 放大镜把字放大c 山在水中的倒影d 小孔成像5 2014 黑龙江 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 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透过树丛的光b 海市蜃楼c 手影d 水中倒影6 2014 丽水 晚上 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 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 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a 所成的像是实像b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7 2014 湖北 我们能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水旁边房子的 倒影 则 倒影 是 a 房子的影子b 房子的实像c 房子的虚像d 光的折射形成的 检测内容 2 4 2 5 8 2014 嘉兴 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 当你走向平面镜时 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 镜中的像变大b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9 2014 黄冈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水中倒影 光的折射b 雨后彩虹 光的反射c 形影不离 光的直线传播d 海市蜃楼 光的色散10 2014 菏泽 人站在平面镜前 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发生的现象是 a 像不变 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不变 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 像变大 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 像变大 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11 2014 宁波 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 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 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 则猫的头部通过左 右两半面镜子 a 都不能成像b 各成半个像 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 都成完整的像 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 都成完整的像 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12 2014 天津 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5m处 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 1mb 1 5mc 2md 3m 检测内容 2 4 2 5 12 2014 天津 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5m处 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 1mb 1 5mc 2md 3m13 2014 邵阳 今年 六 一 儿童节 心得乐 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城南公园举行 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 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 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 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大小不变d 远离穿衣镜14 3分 2014 盐城 如图所示 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 形成一个光斑 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 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 填 左 或 右 侧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 在此过程中 折射角不变 填 增大 不变 或 减小 15 4分 2014 凉山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 已知 aom 30 boc 90 请计算 反射角等于60 折射角等于30 16 4分 2014 广安 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 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 只见水中的鱼儿在 云 里欢畅的游动 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而水中的 云 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检测内容 2 4 2 5 17 6分 2014 常州 蜻蜓在平静的水面上飞行 它在水中的 倒影 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 填 虚 或 实 像 蜻蜓距水面3m 水深2m 该 倒影 距水面3m 18 6分 2014 泰州 用透明玻璃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 因为它既能透光也能反射光 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说明它是虚像 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 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了的上方 填 上方 或 下方 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 19 9分 2014 河北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 像到小红的距离为4m 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 便走近镜子 镜中的像将不变 填 变大 不变 或 变小 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 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 小明应将光源照向衣领 填 衣领 或 平面镜 检测内容 2 4 2 5 三 实验探究题 29分 20 12分 2014 河南 如图所示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 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 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使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呈现在纸板上 2 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填 能 或 不能 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 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 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 你的方法是用量角器代替纸板 4 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 应当多次实验 检测内容 2 4 2 5 21 17分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的实验 1 让上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 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 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 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 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 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 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表格 要求做三次实验 3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 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 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 2 理解 1 焦点分界 两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的实像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处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可以概括为 两倍焦距分大小 一倍焦距分实虚 2 动态特性 同一凸透镜成像时 物体离焦点越近 像越远 越大 物体离焦点越远 像越近 越小 可以概括为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实验过程中 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蜡烛 凸透镜和光屏 并调节三者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 这样是为了使凸透镜成的像处于光屏中心 2 实验中用烛焰作为成像物体 是因为烛焰是光源 可在光屏上成明亮的像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 1 5分 2014 南通 如图所示 凸透镜焦距为f 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2f 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 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则光屏上的像 a 一直变小b 一直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2 5分 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蜡烛的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 为了使蜡烛的像能在光屏中央 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 将凸透镜往上移b 将光屏往下移c 将蜡烛往上移d 将蜡烛往下移3 5分 一束平行光线沿着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 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cm的地方 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15cm和6cm处 两次成的像 a 都是放大的像b 都是正立的像c 都是实像d 都是虚像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 4 6分 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 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位于凸透镜两侧 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cm刻线处 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等大 倒立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 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 移动光屏知道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则该像是倒立 填 放大 等大 或 缩小 的实像 3 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 移动光屏到合适的位置可成清晰的像 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 投影仪 照相机中成像与此相同的是根据凸透镜成像时判断物距 像距和焦距5 3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 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则该透镜的焦距是6 5分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 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 10cm f 20cmb f 0cmc f 10cmd f 20cm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 7 5分 如图所示 凸透镜到报纸的距离为8cm 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10cmb 8cmc 5cmd 3cm8 6分 多选 如图所示 在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 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a v fb f v 2fc u 2fd f u 2f9 5分 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 时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位置如图所示 则在光屏上 a 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b 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c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 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10 5分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8cm 将点燃的放在离凸透镜12cm处 则所成的像是 a 正立 缩小的虚像b 倒立 放大的实像c 倒立 缩小的实像d 倒立 缩小的虚像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 11 6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 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 当光屏一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 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 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向左移动2cm 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 蜡烛向右移动10cm 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 蜡烛向右移动2cm 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 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 光屏应移动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 12 12分 小豪用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 他把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 移动蜡烛与光屏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记下蜡烛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数据如下表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 1 当物体向焦点移动时 物距变小 像距逐渐 像的大小逐渐 均填 变大 变大 或 不变 2 四次实验中 像与物之间的最短距离是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 13 16分 2014 徐州 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 实验时 应使烛焰和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 图中物距u应满足a u 2fb u 2fc f u 2fd u f 3 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 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 填 前 或 后 方 4 在第 3 小题的情况下 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 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 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 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 14 16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 如图甲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 应将透镜向 填 上 下 调整 2 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 能成倒立 的实像 当烛焰向左 远离透镜 移动后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需将光屏向 填 左 或 右 移 3 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 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 如图乙 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 可将蜡烛向 填 左 或 右 移 第4课时眼睛的保护和视力的矫正 1 人类视觉存在一定的限制 人眼睛看清物体的距离有近点和远点 在眼球结构上存在盲点 2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1 近视 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 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 矫正近视的方法是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先将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 再经晶状体会聚 成像于视网膜上 2 远视 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 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 矫正远视的方法是佩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先将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 再经晶状体会聚 成像于视网膜上 3 色盲是因为视网膜上欠缺某些感光色素从而失去了辨别某几种或全部颜色的能力 4 要保持良好的视力 需要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切实运用 第4课时眼睛的保护和视力的矫正 1 4分 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看物体就越2 6分 物体对眼睛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 视角越大 所成像越大 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大小不仅跟物体大小有关 还跟物体到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