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必修一 第三讲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 第二单元 滚动检查反馈 基础知识整合 考试大纲解读 高频考点梳理 图表技能培养 课堂同步演练 2 3 4 5 6 1 课时作业 7 下面中右图表示 巨蟒出山风景 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 海拔1200余米 相对高度128米 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左图为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 2题 1 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2 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岩浆侵入 地壳运动 外力作用 火山喷发a b c d 答案 1 b2 a解析 第1题 根据材料可知 构成 巨蟒出山 景观的岩石是花岗岩 属于岩浆岩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 丁为岩浆 乙为岩浆岩 丙为变质岩 甲为沉积岩 第2题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是先经过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 再经地壳运动 使岩石露出地表 然后经外力作用形成 2014 湖南长沙调研 读 某河流示意图 完成3 4题 3 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中游落差小b 地转偏向力作用c 河流含沙量大d 入海口潮差小4 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 地壳运动b 风化作用c 侵蚀作用d 堆积作用 答案 3 a4 c解析 第3题 甲为河口的沙洲或沙岛 主要是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由于流速降低 海水顶托 泥沙堆积而成 第4题 由于河流不断地向源侵蚀 瀑布最终消失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 在k1 k2 k3 k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在该水平面处k2 k3取得相同的石灰岩 k1 k4取得相同的砂岩 且石灰岩的年代比砂岩老 据此完成5 6题 5 a处属于 a 背斜成谷b 背斜成山c 向斜成谷d 向斜成山6 若在k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 则在k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 35mb 55mc 65md 75m 答案 5 a6 b解析 第5题 k2 k3处是较老的石灰岩 k1 k4处是较年轻的砂岩 中间老 两翼新 为背斜构造 中部有河流经过 海拔低 为谷地 第6题 在k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 且k2处地表海拔为160 170m 则该水平面的海拔为130 140m 又知k4处地表的海拔为180 190m 则k4处钻至该水平面的深度为40 60m 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 递减 0 6 地面 少 对流 天气 升高 臭氧层 平流 平流 高空飞行 臭氧层 先降低再升高 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 二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棚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 其原因是什么 思考 塑料大棚内晚上的温度不太低 日温差相对较小 而晚上温度高 蔬菜的呼吸作用比较强 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2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 纬度因素 地面辐射从低纬向高纬 2 下垫面因素 影响 比例 3 其他因素 其中 的影响最大 递减 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 气象因素 三 大气运动3 热力环流的形成 垂直 上升 下沉 气 压 水平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平行 夹角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 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 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分布状况 如 高海拔地区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内陆地区 晴天多 阴雨天气少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归纳总结 3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利用烟雾防霜冻 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 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1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非太阳辐射 2 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晚上才有 白天也存在 并且白天辐射比晚上更强 易错点提醒 读下面 大气受热过程图 回答 1 3 题 1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 b c d 2 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 a b c d 3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 但气温低 主要是由于 a 大气吸收 辐射少b 大气吸收 辐射少c 地面吸收 辐射少d 地面吸收 辐射少 答案 1 b 2 b 3 b解析 第 1 题 太阳辐射绝大部分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面 使地面增温 地面增温向外辐射长波辐射 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使大气增温 第 2 题 箭头代表地面辐射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因而会出现 高处不胜寒 的现象 第 3 题 青藏高原地势高 空气稀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 1 形成原理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热力环流 1 温压关系 如上图中甲 乙 丙三地所示 2 风压关系 水平方向上 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如图中 处的风向所示 1 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 2 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 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易错点提醒 2 等压面的综合应用以等压面为背景 综合气压的分布规律 等压面有以下主要应用 如何根据等压面凹凸判定热力环流流向 1 同一垂直方向上 高度越高 气压越低 2 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 同一高度 上的气压高低 如图中c处比d处气压高 同理 a处气压低于b处 3 a处气压低 说明该地受热 空气膨胀 气流上升 而b处气压高 说明该地冷却 空气收缩 气流下沉 所以b处空气流向a处 4 高空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反 5 同一水平面 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归纳总结 3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热岛环流等都属于热力环流 它们出现的时间和成因如下图所示 图1海陆风 图2山谷风 图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 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 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因为海与陆 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易错点提醒 2014 福州一中第一学期期末 下图为 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夜晚地面降温迅速 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 水汽易凝结成雨c 白天盛行下沉气流 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 白天升温迅速 盛行上升气流 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答案 c解析 由图知 拉萨7月降水量日变化具有周期性 应与当地气流的周期性日变化有关 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 受到山谷风环流的影响 白天 气流沿山坡上升 谷地处盛行下沉气流 不利于水汽冷却凝结 c项正确 d项错误 夜晚 气流沿山坡下沉 谷地处盛行上升气流 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雨 a b项错误 1 风的形成 以北半球为例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三力特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动与等压线图的判读 2 等压线图的判读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 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气压场的类型 风向和风力以及锋面气旋等是高考等压线图判读题最主要的考查内容 1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 如下图 单位 百帕 2 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 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大 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 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小 风力小 3 判断风向 先判断高 低气压 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 且垂直于等压线 再根据南 北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4 判断天气状况 低气压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多阴雨天气 高气压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多晴天 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 温暖湿润 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 寒冷干燥 在低层空气中 各高度上的风速和风向并不完全相同 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而减小 这样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 离开地面越远 风速越大 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 则下面图示中能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 2 根据图示信息 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a 东侧b 南侧c 西侧d 北侧 答案 1 a 2 b解析 第 1 题 a近地面的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 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 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随海拔升高 摩擦力变小 夹角变小 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从而可知a项正确 第 2 题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 高压位于该地南侧 例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 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 00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km h 据此完成 1 2 题 1 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 甲地比乙地稳定b 乙地对流最旺盛c 乙地比丙地稳定d 丙地最稳定 2 正午前后 a 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 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 丙地刮起东北风d 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解题思路 第 1 题 甲 乙 丙三地都是上冷下热 空气易出现对流运动 但对流的旺盛程度主要取决于相同高度范围内的温差大小 甲地上空等温线密集 温差最大 对流最旺盛 乙地和丙地温差接近 但乙地有面积较大的湖泊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大 由题干知空气密度与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故乙地空气密度小于丙地 所以丙地大气更稳定 第 2 题 正午前后 相对 8时气温状况 有4小时的时间差 高空的气流以20km h的速度自西向东运动 4小时移动大约80km 8时甲处对流最旺盛 4小时后甲地的对流形势将移到乙地 加之乙地位于湖泊附近 空气中水汽多 导致强对流天气出现 答案 1 d 2 b 对流层温度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但在特殊的气象 地形等因素影响下 会发生一些变化 对流层温度变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 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约下降0 6 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 可能会小于0 6 或者大于0 6 如图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 在 情况下 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 大气比较稳定 在 情况下 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剧烈 知识链接 2 逆温现象及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影响 1 对流层气温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 海拔上升 气温升高 海拔上升100米 气温下降幅度小于0 6 这就是逆温现象 如图所示 图中甲属情况 其余属情况 2 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影响 出现多雾和晴朗干燥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 它使能见度降低 给人们的出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全真模拟模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分析含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B卷题库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重点提升(共1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全真模拟模拟题含答案详解(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一(综合卷)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解读与培训
- 矿山买卖居间协议书
- 2025年(第一季度)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加密)
- 2025小学音乐教育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社区两委测试卷及答案
- 板房拆除协议书样本
- 行政事务知识培训课件
- 预防出生缺陷健康知识讲座
- 康复专转本试题及答案
- 机械工程图纸会审标准及流程解析
- 院感应知应会习题(含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