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七测试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当人民忍饥受饿,失业现象日益猖獗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这种宣传应出现在(B)A一战期间的沙俄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的苏俄C二战期间的苏联 D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之后的苏联2.在某一阶段里,列宁形成了“直接过渡”的思想,也就是“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达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在这一阶段实施的措施是 (A)A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恢复商品流通C实行粮食税 D废除实物配给制3.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B )A余粮收(征)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4.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一政策是 ( B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方针 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5.1921年前,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B )A十月革命的爆发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 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B)A实行粮食税制度B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7.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 ( C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交纳固定粮食税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扩大场国营农场的自主权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史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C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9.右图形象地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实施造成了农、轻、重比例失调,主要是由于(D)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B国家从农民手中取之过多C长期忽视轻工业发展D优先发展重工业10.1936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规定:“苏联之经济生活,受国家所规定国民经济计划之决定及指导,以期增进社会财富,一贯提高劳动民众之物质及文化水准,巩固苏联之独立并加强其国防能力。”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经济计划”的“决定及指导”下,苏联 ( B )A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B迅速实现了工业化C日益僵化并走向解体 D经济改革受到挫折 11.2006年俄罗斯学者撰写的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 ( D )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 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 C对俄国的贡献只有发达的航天工业 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12.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B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13.下图为苏联农业生产方面的统计数据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出 ( C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B农业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得到缓解D赫鲁晓夫改革推动农业发展 14.“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D)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D.开展种植玉米运动15.1962年,苏联某经济学家在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该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得到当时领导人的支持,并在一些工厂实行。符合文中观点的措施是( )A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 B收回集体农庄自主权C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粮食税16.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材料中的“他”,应是 ( C )A.罗斯福B.斯大林C.赫鲁晓夫D.列宁17.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A)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B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C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18.下面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成就表:项目时间(年)工业利润总额(单位:卢布)1965225亿1970560亿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96119656.1%196619707.7%上表反映了(A)A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B改革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C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D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戈尔巴乔夫说:“多一些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生活中多一些民主、公开性和集体主义多一些公民对全国事务及其对国际事务的良好影响的关切。总而言之,就是多一些社会主义本质所包含的内容。”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苏联改革(B)A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C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20.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D)A斯大林模式 B苏联政局的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22题14分,23题14分)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材料二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列宁材料三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什么制度?农民反对的这一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4分)(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后来被哪种经济政策取代?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3)材料三中提到“苏联的办法”,其基本做法如何?这样的办法是哪位领导人提出的?(3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 一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 14年以前的水平(注:历史最高水平-)。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吏材料三斯大林在1927年时指出:“我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出路就在于逐步地然而一往无前地不用强迫手段而用示范和说服的方法把小的以至最小的农户联合为公共的互助的集体的耕种制为基础的大农庄。” 一斯大林全集第10卷材料四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俄农民所述的“新的沉重的负担”主要是由当时实行的什么政策导致的?(2分)(2)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了怎样的转变,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农业问题?(2分)(3)材料三表明斯大林在农业方面推行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四中毛泽东的批评分析该政策的主要目的。这一政策对苏联农业发展有怎样的不利影响?(8分)(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2分) 23.苏联解体20多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材料二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材料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8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6分)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从材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可知,这一定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2.A解析:从题干信息“直接过渡”、“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可判断其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选项中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是A项。3.A解析:据题干材料,说明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强行征收,忽视商品货币关系,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正确答案是A。4.B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所给的时间1925年,符合这一时间限定的只有新经济政策。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苏俄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一切商品流通;而新经济政策是实行自由贸易。斯大林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6.B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学会做生意”是指新经济政策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的政策,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7.C解析:注意题目中的信息“1935年的“莫斯科”,可知此时苏联在农业方面的政策是农业集体化。A项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内容。B项为新经济政策中的内容。D项为赫鲁晓夫改革中的内容,时间全部不吻合。8.C解析:抓住与西方大萧条同期的提示,排除A、D。B的实施是19211927年; “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是指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9.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取图片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宣传画的内容可以看出,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正是导致苏联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A、B、C三项都与苏联有关,但与图片信息不符。10.B解析: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苏联于1920年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故排除A项;C、D两项均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及以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本题应选B项。11.D解析: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由题目中的信息“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可知作者对斯大林模式持肯定的态度。故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直至苏联的解体才宣告结束,故排除B项;斯大林模式对俄国的贡献不仅仅在航天工业上,故排除C项。本题应选D项。12.B解析: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由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即可排除C项。苏联早在1945年就结束了二战,此后一直处于和平之中。苏联之所以农业产量落后,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牺牲了农业。故本题应选B项。A、D两项虽为其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13.D解析:本题考查了赫鲁晓夫改革。由题目中的时间“1953-1964年”即可排除推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A项;题目中拖拉机、谷物收割机等跟农业生产有关的数据的增长表明此时的苏联农业有所发展,这应归功于当时赫鲁晓夫的改革。故本题应选D项。B、C两项的表述与题意无关。14.D解析:本题考查对苏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余粮收集制是列宁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实行的经济改革战略;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是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时的经济政策;种植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不顾客观气候的限制大规模推广玉米种植,结果失败,因此被誉为蛮干家。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15.A解析:本题考查了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由题目中的信息“在一些工厂实行”即可排除属于农村的B项;C项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为新经济政策,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62年”不符。由题目中的信息“计划、利润、奖金”可知A项的表述与其相符。16.C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只是对这种模式的修补,没有根本性改革,这与材料的描述是一致的。1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真正懂得经济”是指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制定和实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C项符合题意。18.A解析:从表中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电梯销售合同范本
- 大型合同范本
- 房屋转卖装修合同范本
- 多人承包鱼塘合同范本
- 校外配餐机构合同范本
- 铲车司机雇佣 合同范本
- 购车定金电子合同范本
- 街区商业招商合同范本
- 特殊空调租赁合同范本
- 养老机构常用合同范本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膜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急诊急救试题(附答案)
- 变电站新员工培训课件
- 会所会议室管理制度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中科海光:2025年深算智能:海光DCU行业实战手册
- 信息服务费 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