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使用 21、小石潭记学习目的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学习重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知识链接1、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2、了解作者,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第三篇钴坶谭西小丘记)。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愤懑。 3、关于“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一、读通课文,识记字词。二、借助注释,合作翻译课文,小组发言人分别展示一段小组合作的成果。三、合作探讨交流文章结构。 第一段:写潭,写树。 第二段:写水,写鱼。 第三段:写源头,写岸势。 第四段:写感受,抒愤懑。 第五段:写同游者。 四、小组内合作探讨。1、探讨第一段。(1)第一自然段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2)小石潭得名的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写石的变化突出了一个字,你们认为是哪个字?(3)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写了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全石以为底” 奇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板书: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2探讨第二段。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板书: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潭水:清澄,侧面描写 游鱼:动静结合 3、探讨第三段。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板书: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4、探讨第四、五段。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愤懑心情。 板书: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愤懑)于景(小石潭) 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 五、总结全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参见板书)六、背诵课文 请同学们挑选出你最欣赏的文段来背诵,时间为 1 分钟,看谁背得快,背得多。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潭水:清澄,侧面描写 游鱼:动静结合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此文写景特点鲜明,行文层次井然,文作如画,历历在目。学生使用 21、小石潭记学习目的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学习重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知识链接1、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2、了解作者,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第三篇钴坶谭西小丘记)。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愤懑。 3、关于“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一、读通课文,识记字词。二、借助注释,合作翻译课文,小组发言人分别展示一段小组合作的成果。三、合作探讨交流文章结构。 四、小组内合作探讨。1、探讨第一段。(1)第一自然段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2)小石潭得名的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写石的变化突出了一个字,你们认为是哪个字?(3)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2探讨第二段。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探讨第三段。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绵阳市涪城区2025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国家能源滨州市沾化区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医生感人事迹演讲稿
- 同桌的道歉信
- 农药化肥买卖合同5篇
- 汽车吊租赁合同-汽车吊租赁合同格式9篇
- 员工个人先进事迹
- 外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15篇
- 1.3恒星的一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 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地区分布不均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胚胎移植术后的健康教育
- 《怎样当好班主任》课件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六单元:乐舞的交融:舞蹈艺术
- 德化县高内坑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开挖处置项目环评报告书
-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练习题答案+专项练习含答案
- PBT老托福语法全解析【TOEFL语法大全】
- 初中历史-《美国内战》教学课件设计
- 评论碎片化阅读(编辑综合)
- GB/T 24983-2010船用环保阻燃地毯
- GB/T 18029.14-2012轮椅车第14部分:电动轮椅车和电动代步车动力和控制系统要求和测试方法
- 认识国旗(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