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2015年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2015年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2015年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2015年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讲义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2015.1144-44-实验目的与要求一、实验目的微机原理实验内容共安排了6个实验,其目的是使读者熟悉8086指令系统和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并能利用DEDUG调试工具来调试汇编程序,为读者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汇编语言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特性的面向机器的语言。微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共安排了6个实验,是编制有关控制程序的,使8086CPU内部的中断控制器、定时器、并行接口完成相应的工作,借以熟悉机内各接口芯片的工作和使用方法,了解8086CPU的中断和系统功能调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要求(1) 实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了解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清单、调试步骤、调试方法及对程序结果的分析等。(2) 上机时要熟悉教学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在程序的调试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DEBUG程序的各种操作命令,以便掌握程序的调试方法及技巧。(3) 程序调试完后,须由实验辅导教师在机器上检查运行结果,经教师认可后才算完成。每个实验完成后,应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要求如下:程序说明。用来说明程序的功能、结构和数据结构等。调试说明。便于学生总结经验,提高编程及调试能力。它包括:调试情况,如上机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分析,对程序设计技巧的总结及分析等;程序的输出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实验的心得体会。(4) 上机时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实验一 数据传送一、实验目的 1熟悉8086指令系统的数据传送指令,掌握传送指令的寻址方式。 2利用DEBUG调试工具来调试汇编程序。二、实验设备PC机及相应的软件。三、实验内容1、 从3500H内存单元开始建立(015共16个数据。程序如图1所示。图1实验步骤:(1)打开PC机电源,进入Windows XP(2)点击开始,指向运行,在打开窗口键入CMD ,(划线部分是实际输入的内容), 代表回车键。(3) 在提示符下,输入 DEBUG ,此命令是调用调试程序DEBUG程序,所幕显示“一”提示符,表示进入DEBUG状态。(4)输入程序 A命令:(在“一”提示符开始输入程序段)-A 2000 程序流程图 输入程序过程中,若在Enter前发现本行有错误字符,则可以按 键删除重输;当Enter后,系统提示“eeror”的,地址指针仍旧会停留在当前行,等你重新输入。输入程序后,可以按以下操作进行反汇编,查看程序:(5)修改程序:当发现源程序有输入错误时,可做相应的修改,例如;修改2003语句为MOV CX,000FH的操作如下:注意:当输入程序出现多语句或少语句时,DEBUG调试工具没有删除和插入功能,修改输入程序的错误,需从出错的源程序的偏移地址IP开始,顺序输入正确的观程序。(6)运行程序:程序的运行方式有跟踪与显示、设置断点、连续运行方式。每次运行一条指令就显示行寄存器和8个标志位的内容以及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及地址IP, 重复T 就可一条一条地运行整个程序,且到程序结束。连续运行命令G-G=2000 2011 用G命令执行程序段,起始地址为2000H,终止地址为20llH,并列出执行后CPU各寄存器的内容和最后一条指令。 如果只用G命令不加地址参数,程序运行的起始地址IP为100H。该命令方式每次显示128个字节的内容。显示的内容为两种方式:左边为十六进制内容,右边为与十六进制相对应的ASCII码字符,对不可见的字符以“”代替。 结果存放在寄存器,用显示、修改寄存器命令R该命令既能显示又能修改寄存器内容,例如:(8)退出DEBGG返回DOS。-Q 2、 用数据传送指令编写程序,将内存3500H单元开始的015共16个数传送到3600H单元开始的数据区中,参考程序及流程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1)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2) G2l00 2111 ,运行程序。(3)D3600 ,显示结果是:3、 用PUSH指令将一组数据压入堆栈,通过三种个同的出栈方式出栈,将出栈后数据的变化情况,并将结果填入表中。(4)当三种出栈方式调试完成后,以第三种出栈程序为准,用单步将堆栈区和SP的内容变化填入表中。四、预习要求1.复习8086指令系统中的传送指令,了解传送指令的寻址方式。 2.初步掌握调试程序DEBUG及其使用。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本实验内容与步骤。 2.整理出运行各程序段运行结果。 3. 小结DEBUG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实验二 汇编语言上机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运行以及利用DEBUG调试程序的方法。二、实验设备PC机及相应的软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编辑一个指定的汇编语言源程序,并对其进行汇编、连接和运行。2、利用DEBUG进行程序调试,掌握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观察运行结果。 形成目标程序 ABC.OBJ形成可执行程序 ABC.EXE装入可执行程序到内存,并执行D:ABC下一程序用DEBUG 调试可执行程序D:DEBUG ABC.EXE找到原因YNYNNYN有汇编错误信息?Y编辑源文件 EDIT ABC.ASM汇编源程序 MASM ABC.ASM连接目标程序 LINK ABC.OBJ有连接错误信息?运行结果正确?用DEBUG调试程序查错?3、汇编语言上机过程D:EDIT ABC.asmD:MASM ABC; 有语法错,回到EDIT下修改源程序D:LINK ABC; 有错,回到EDIT下修改源程序D:ABC 运行结果错,回到EDIT下修改源程序 或在DEBUG下调试,找原因。D:DEBUG ABC.exe汇编语言程序举例1例1 将BL寄存器的内容按二进制形式显示出来设:(BL)=01010011B输出显示:01010011参考程序code SEGMENT ASSUME CS: codestart: MOV BL, 53H ;设置一个测试53HMOV CX , 8 ;显示字符个数为8next: SHL BL , 1 ;将显示位移至CF中 JC one ;CF=1? MOV DL , 30H ;CF=0, 将0的ASCII放在DL中 JMP printone: MOV DL , 31H ;CF=1, 将1的ASCII放在DL中print: MOV AH , 2 INT 21H ;调用DOS功能显示 DEC CX ;循环次数减1 JNZ next ;判断是否结束MOV AH, 4CH ;返回DOS INT 21Hcode ENDS END startD:EDIT ShowBL.ASM 编写源程序D:MASM ShowBL.ASM 汇编成ShowBL.objMicrosoft (R) Macro Assembler Version 5.10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 1981, 1988. All rights reserved. 48912 + 447243 Bytes symbol space free 0 Warning Errors 0 Severe ErrorsD:LINK ShowBL; 连接成ShowBL.exe Microsoft (R) Overlay Linker Version 3.61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 1983-1987. All rights reserved.LINK : warning L4021: no stack segmentD:ShowBL 装载并执行ShowBL.exe01010011D:在DEBUG下查看ShowBL.exe的装入情况:D:DEBUG ShowBL.exe- R ;查看当前寄存器内容AX=0000 BX=0000 CX=001B DX=0000 SP=0000 BP=0000 SI=0000 DI=0000DS=0B51 ES=0B51 SS=0B61 CS=0B61 IP=0000 NV UP EI PL NZ NA PO NC B353 MOV BL,53 - U CS:0 ;查看程序 0B61:0000 B353 MOV BL,530B61:0002 B90800 MOV CX,00080B61:0005 D0E3 SHL BL,10B61:0007 7205 JB 000E.0B61:0017 B44C MOV AH,4C0B61:0019 CD21 INT 21.-G=0 ;执行程序01010011;屏幕显示Program terminated normally-开始建立传送方向 DS源串首地址 ES目的串首地址CX串长度串传送返回DOS汇编语言程序举例2 例2 编写完整的汇编语言程序,完成内存数据块传送功能。将某段中的字符串“Hello!”传送到另一段中。 利用变量定义字符串和缓冲区 参考程序 aa SEGMENT ; 数据段1 xx DB Hello! ; 定义源串 aa ENDS bb SEGMENT ;数据段2yy DB 6 dup (?) ; 定义目的缓冲区bb ENDScc SEGMENT ;代码段 ASSUME CS: cc, DS: aa, ES: bb start : CLD ;设置传送方向 MOV AX , aa ;DS:SI 源串首地址 MOV DS , AX LEA SI , xx MOV AX , SEG yy ;ES:DI 目的首地址 MOV ES , AX MOV DI , OFFSET yy MOV CX , 6 ;CX 串的长度 REP MOVSB ;串传送 MOV AH , 4CH ;调用4CH系统功能,返回DOS INT 21H cc ENDS END start ;指示程序结束和程序入口D:EDIT hello.asm ;编写源程序D:MASM hello.asm ;汇编源程序 Microsoft (R) Macro Assembler Version 5.10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 1981, 1988. All rights reserved. 49860 + 421241 Bytes symbol space free 0 Warning Errors 0 Severe ErrorsD:LINK hello ; ;连接程序Microsoft (R) Overlay Linker Version 3.61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 1983-1987. All rights reserved.LINK : warning L4021: no stack segmentD:hello ; 执行程序 D: D:DEBUG hello.exe ;利用DEBUG查看结果-U ;查看程序代码 CLDMOV AX , aaMOV DS , AX LEA SI , xx MOV AX , SEG yyMOV ES , AX MOV DI , OFFSET yy MOV CX , 6REP MOVSBMOV AH , 4CHINT 21H129F:0000 FC CLD129F:0001 B89D12 MOV AX , 129D129F:0004 8ED8 MOV DS , AX129F:0006 8D360000 LEA SI , 0000 129F:000A B89E12 MOV AX , 129E129F:000D 8EC0 MOV ES , AX129F:000F BF0000 MOV DI , 0000129F:0012 B90600 MOV CX, 0006129F:0015 F3 REPZ 129F:0016 A4 MOVSB129F:0017 B44C MOV AH, 4C129F:0019 CD21 INT 21-D 129D:0 L20 ;执行程序前,查看源串内容129D:0000 48 65 6C 6C 6F 21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Hello!.129D:001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D 129E:0 L20 ;执行程序前,查看目的串129E: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29E:0010 FC B8 9D 12 8E D8 8D 36-00 00 B8 9E 12 8E C0 BF . .6. -G ; 执行程序Program terminated normally-D ES: 0 1F ; 查看目的串129E:0000 48 65 6C 6C 6F 21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Hello!.129E:0010 FC B8 9D 12 8E D8 8D 36-00 00 B8 9E 12 8E C0 BF .6.-D 129D : 0 L50 ; 从源串重新查看 129D:0000 48 65 6C 6C 6F 21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Hello!.129D:0010 48 65 6C 6C 6F 21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Hello!.129D:0020 FC B8 9D 12 8E D8 8D 36-00 00 B8 9E 12 8E C0 BF .6.129D:0030 00 00 B9 06 00 F3 A4 B4-4C CD 21 09 E8 08 00 03 .L.!.129D:0040 F1 E8 03 00 3C 0D C3 AC-E8 EC F8 75 04 3C 3B 75 .u.BIN ADDASSUME CS:CODEORG 2CA0H ;程序入口地址START: CLCMOV SI,4000H ;被加数首址MOV SI,0ffffH ;输入被加数MOV SI+2,0ffffH; 输入加数1MOV SI+4,0ffffH; 输入加数2MOV AX,0000H;AX清零MOV SI+102H,AX;存结果单元4102清零 MOV AX,SI;取被加数ADD AX,SI+2;被加数+加数1ADC SI+102H,0000;带进位加ADD AX,SI+4;连加加数2MOV SI+100H,AX;存结果低位ADC SI+102H,0000;存结果高位JMP $;结束CODE ENDSEND START2、系统操作练习将内存3500H单元开始的0-15共16个数传送到3530H单元开始的存储区中。参考程序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ORG 1000HSTART: MOV AL,0 MOV CX,16 MOV SI,3500HL1:MOV SI,AL INC AL INC SI LOOP L1 MOV SI,3500H MOV DI,3530H MOV CX,0010HA1: MOV AX,SI MOV DI,AX INC SI INC SI INC DI INC DI DEC CX JNZ A1A2: JMP A2CODE ENDS END START实验步骤:(1)编辑程序并检查无误后,经编译后装入系统。(2)运行以上程序,按实验系统的复位键返回监控状态。(3)查看3500与3530显示结果并记录。实验五 8253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8253在系统中的典型接法。2、掌握8253的工作方式及应用编程。二、实验设备1、 JPWJ-1教学实验系统一台。2、 PC机1台。三、实验内容1、8253计数器应用实验编写程序设8253的计数器0、计数器1、计数器2以及控制口地址为40H、41H、42H、43H。如果将计数器0设置成方式3,计数器1设置成方式3,计数器0的输出OUT0作为计数器1时钟输入,CLK0连接T2(1MHz),计数器1的OUT1输出20Hz方波,并将OUT2连接L8。观察LED的变化。如果将CLK0连接T1(2MHz)计数器1输出20Hz,并OUT2连接L8。比较程序有哪些的变化。实验线路:自己设计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ORG 1000HSTART:CODE ENDS END START2 、 8253应用于电子发声实验实验内容:利用实验系统的1.8432MHZ作为8253的时钟信号,音符表的内容对应8253的时间常数,让8253的计数器1工作于方式3输出相应的音调送扬声器产生音乐。实验线路:参考程序:STACK SEGMENT STACKDW 64 DUP (?)STACK ENDSDATA SEGMENTTABLDB 33H, 33H, 3DH, 33H, 26H, 26H, 26H, 26H, 2DH, 2DH, 26H, 2DH, 33HDB 33H, 33H, 33H, 33H, 33H, 4DH, 45H, 3DH, 3DH, 3DH, 45H, 4DH, 45HDB 45H, 45H, 45H, 45H, 45H, 45H, 45H, 33H, 33H, 3DH, 33H, 26H, 26HDB 26H, 28H, 2DH, 2DH, 26H, 26H, 33H, 33H, 33H, 33H, 45H, 3DH, 39H DB 39H, 39H, 52H, 4DH, 4DH, 4DH, 4DH, 4DH, 4DH, 4DH, 4DH, 2DH, 2DHDB 26H, 26H, 26H, 26H, 26H, 26H, 28H, 28H, 2DH, 28H, 26H, 26H, 26HDB 26H, 2DH, 28H, 26H, 2DH, 2DH, 33H, 3DH, 4DH, 45H, 45H, 45H, 45HDB 45H, 45H, 45H, 45H, 33H, 33H, 3DH, 33H, 26H, 26H, 26H, 28H, 2DHDB 2DH, 26H, 2DH, 33H, 33H, 33H, 33H, 33H, 33H, 45H, 3DH, 39H, 39HDB 39H, 52H, 4DH, 4DH, 4DH, 4DH, 4DH, 4DH, 4DH, 4DH, 00H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ORG 1000H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MOV BX,OFFSET TABLMOV AL,BXMOV AH,00HA1:MOV DL,25HMUL DLPUSH AXMOV AL,0B7HOUT 43H,ALPOP AXOUT 41H,ALMOV AL,AHOUT 41H,ALINC BXMOV AH,00HMOV AL,BXTEST AL,0FFH JZ A3 MOV CX,77FFHA2:PUSH AXPOP AXLOOP A2 JMP A1A3:MOV BX,OFFSET TABL MOV AL,BXMOV AH,00HJMP A1CODE ENDS END START实验步骤:(1)接线:8253的CLK1连接系统的PCLK(1.8432MHZ);OUT1连接扬声器的输入端SPK+;GATE2接高电平。(2)编辑程序并检查无误后,经汇编、连接后装入系统。(3)运行程序,即可听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实验六 8255并行接口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8255的各种工作方式及其应用。2、熟悉在系统的实验单元上连接实验电路。二、实验设备1、JPWJ-1教学实验系统一台,PC机1台。2、连接导线(排线)若干。三、实验内容8255的端口地址是:PA口:0FF28H;PB口:0FF28H;PC口:0FF2AH;控制口:0FF2BH1、8255接口应用实验(1)实验内容:设8255的端口A工作于方式0,作为输出口,端口B工作于方式0,作为输入口。由8255端口B输入一组开关状态信号, 8255端口A输出开关的状态信号至一组发光二极管显示。实验线路:参考程序:STACK1 SEGMENT STACK DW 64 DUP(?)STACK1 ENDS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ORG 1000HSTART: MOV AL,82HMOV DX,0FF2BH OUT DX, ALA1: MOV DX,0FF29HIN AL,DXDEC DX OUT DX,AL JMP A1CODE ENDS END START四、实验步骤(1)接线:8255的PA0-PA7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接线端L1L8;8255的PB0-PB7连接开关的接线端K1K8。(2)编辑程序并检查无误后,经编译后装入系统。(3)运行程序,拨动开关,观察发光二极管的显示与开关状态的对应情况。 结果:2、8255接口应用实验(2)实验内容:让8255的端口A工作于方式0,作为输出口,端口B工作于方式1,作为输入口,则端口C的PC2为选通信号输入端STBB,PC0为中断请求信号输出端INTRB。由8255端口B输入一组开关状态信号, 8255端口A输出开关的状态信号至一组发光二极管显示。当B口数据就绪后,发STBB信号,采用查询方式,CPU读取端口B的数据并送端口A输出显示。实验线路:五、实验步骤(1)接线:8255的PA0PA7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接线端L1L8;8255的PB0PB7连接开关的接线端K1K8; PC2接开关ANO的负脉冲信号输出端。(2)自己编写程序并检查无误后,经编译后装入系统。(3)运行程序,拨动开关K1K8,然后按动开关ANO,观察发光二极管的显示与开关状态的对应情况。程序是: 结果: 附录一 DEBUG命令及操作1A 启动小汇编程序 命令格式:A段址:偏移量 。 A 段址:偏移量-从段址:偏移量构成的实际地址单元起填充汇编程序的目标码。 A 偏移量-从默认的段址:偏移量构成的实际地址单元起填充汇编程序的目标码。A从默认段址:默认偏移量构成的实际地址单元起填充汇编程序的目标码。需要说明的是,对汇编语言的输入有如下规定: (1)数字一律为不带H后缀的十六进制数; (2)m类操作一定留在 之前标注:W(字)或B(字节),如: MOV D2010,AL MOV W2010,AX2B 设置断点在系统提示符下键入B,系统提示i:等待用户给出断点地址,回车后,系统继续提示i+1:。若直接用回车响应则结束访命令。注意:系统允许设置至多10个断点,并且只能通过按动复位开关或重新上电来实现清除所设断点。3D 显示-段地址单元中的数据命令格式:D 段址:起始地址,尾地址 D 段址:偏移地址。4E 编辑指定地址单元中的数据命令格式:E段址:偏移量该命令每次只能显示或修改一字节数据,进入E命令状态就可通过“空格”键使地址向高地址方向移动,而“”键使地址向低地址方向移动,同时也可直接填入新数据来修改地址单元中的内容。若直接用回车键响应,则退出E命令。5G 连续运行程序命令格式:G段址:偏移量GB:段址:偏移量其中G命令表示无断点连续运行由段址:偏移量指定的入口程序,而GB格式表示带断点连续运行由段址:偏移量指定入口的程序。6M 数据块搬移命令格式:M段址:源起始址,尾址 目标段址目标起始址执行该命令可以实现整块数据区的搬移。7R 寄存器显示与修改命令格式:R或R寄存器名。R命令使屏幕显示:CS=XXXX,DSXXXX,I PXXXX,AXXXXX,FXXXX命令格式:R寄存器名。如:R AX 即显示AX寄存器的内容。8T 单步运行指定的程序命令格式:T段址:偏移量 单步运行的程序入口地址由段址:偏移量来指定。每次执行完毕,系统将显示CS、IP、AX的内容到显示器上,如T0000:2000表示从0000:2000H地址起单步执行一条指令语句。附录二 JPWJ-1实验箱第一章 系统概述引言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DJ系列8086/88微机实验开发系统,本书就DJ-598K实验开发系统的8086部分作详细介绍,其它机型均可参考。在使用DJ系列单片机、微机实验开发系统之前,请务必先阅读本章内容,以便对实验系统的硬件结构、硬件信息有个全面了解,对后面实验有必不可少的帮助。1.1系统主要特点1、598K是集51、96、8088(以下简称88)三大系列CPU于一体的三合一实验系统。内置5196仿真器和8086实验系统。该系统以8086实验系统作为基板,自成一体,可单独作为8086微机原理和接口实验使用,也可分别叠插51或96CPU卡,构成51/96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598K系统结构紧凑,资源充分共享,无总线开关切换,自动识别CPU的类型。2、8086实验系统采用主频为14.7MHZ的8088CPU为CPU,并以最小工作方式构成系统。3、配有二片61C256静态RAM构成系统的64K基本内存,存放用户程序/数据,地址范围为00000H-0FFFFH,其中00000H-00FFFH监控占用。 配有二片W27C512 EEPROM(64K),EP1存放监控程序, 地址范围F0000HFFFFFH;EP2存放实验程序,为实验系统独立运行时下载实验程序提供方便。4、自带键盘、显示器,能独立运行,为实验程序调试带来方便。5、配备Windows/XP仿真调试软件,支持机器码、汇编、C等三种语言的开发和调试。6、提供标准RS232异步通讯口, 以连接IBM-PC机。7、配有各种微机常用I/O接口芯片,定时/计数接口芯片8253、A/D转换接口芯片0809、D/A转换接口芯片0832、中断控制器8259、键盘显示接口8279、并行I/O接口芯片8255、通讯接口芯片8250、8251、485和DMA控制器8237等。8、 配备键盘、数码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开关量、LED1616、LCD12864、温度压力、步进电机、直流电机、扬声器等输入输出设备。9、带有脉冲发生器、计数器电路、单脉冲发生器等常用电路。10、可以单步、断点、全速调试各实验程序。11、内置稳压电源,为实验提供+5V/3A、l2V/0.5A直流稳压电源。12、使用环境:环境温度0+40,无明显潮湿,无明显振动碰撞。1.2系统资源分配8088有1兆存储空间,系统提供用户使用的空间为00000H-0FFFFH, 用于存放、调试实验程序。具体分配如下:存贮器地址分配I/O地址分配(一):I/O地址分配(二):监控占用00004H-0000FH作为单步(T)、断点(INT3)、无条件暂停(NMI)中断矢量区, 用户也可以更改这些矢量, 指向用户的处理, 但失去了相应的单步、断点、暂停等监控功能。F0000HFFFFFH监控程序区系统占用。1.3系统配置系统内含串行通讯和键盘显示监控的全部软硬件设施,典型配置如下:主机板+PC机主机板二种配置的使用特点如下:配置一:主机板和 PC机通过RS232串行口相连。这种配置形式可以充分利用PC机的软硬件资源,实现源程序的编辑、汇编和链接和调试。实验程序源文件(ASM)在随机光盘598K8ASM文件夹,你可以利用PC机的键盘显示等输入输出设备完成各种软硬件实验。配置二:为最经济型配置,它不需要和PC机联机,自成一体,通过一组键盘命令完成所有软硬件实验,每个实验程序固化在实验监控中。这种配置为没有PC机的用户带来极大方便。 第二章 系统组成和结构8086(部分)实验系统由8088控制单元、实验单元、开关电源和DJ8086K集成调试软件组成。8088控制单元由8088CPU、CPLD(1032)、监控EP1(27512)、内存RAM1,2和键盘显示电路组成。实验单元采用一体化、分模块设计,结构合理清晰。2.1系统接口定义 (1)CZ11:用户实验通讯接口;图2-1(2)CZ4:打印接口;图2-2(3)JX0,JX17为系统提供的数据总线接口; 图2-3(4)CZ7:系统提供的扩展接口;图2-4(5) JX12、JX14:液晶显示接口。图2-51 LCD1602引脚定义:通过JX12、JX14接口,DJ8086系列实验仪可以驱动一个标准的点阵字 符液晶显示屏(16*1行、16*2行、16*4行)等,引脚信号如下图:LCD1602点阵字符液晶显示屏通用接口定义引脚符号功能说明1Vss电源地:0V2Vdd电源:5V3VadjLCD驱动电压:0V5V4RS寄存器选择:“0”指令寄存器;“1”数据寄存器5R/W读写操作:“1”读操作;“0”写操作6ELCD使能信号714D0D78位双向数据信号线1516V+、V-背光照明电源输入正、负极 LCD12864引脚定义:通过JX12、JX14接口,DJ8086系列实验仪可以驱动显示一个标准的点阵液晶显示屏(128*64)等,点阵LCD液晶显示屏通用接口J12864的20个引脚信号的管脚定义如表2.2所示。表2.2 LCD12864点阵液晶显示屏通用接口定义引脚符号功能说明1Vss电源地:0V2Vdd电源:5V3VadjLCD驱动电压:055V(正端)4RS寄存器选择:“0”指令寄存器;“1”数据寄存器5R/W读写操作:“1”读操作;“0”写操作6ELCD使能信号714D0D78位双向数据信号线15CS1左半屏片选:“1”有效16CS2右半屏片选:“1”有效17RST复位脚:高复位18VEELCD驱动电压:0V5V(负端)1920V+、V-背光照明电源输入正、负极(6)开关及跳线: JK:为键盘/显示选择开关。JK置系统,键盘/显示选择系统配置的8255接口芯片,进入监控状态;JK置外接,由用户选择自定义的I/O接口芯片控制。 KB6:为通信选择开关。KB6置59, 选择51/96单片机系统和PC机通信;KB6置88, 选择8086系统和PC机通信(单8086系统无KB6)。 JXT: 为ISP单元晶振选择跳线器。跳线器短接XT,锁紧插座18,19脚和晶振源相连,反之,锁紧插座18,19脚和晶振源断开。(适合机型:DJ598K)JF:为仿真选择开关,左边为598仿真,右边为PCI/EDA仿真。(适合机型:DJ598PCI)2.2系统硬件组成 (1)LED发光二极管指示电路:实验台上包括16只发光二极管及相应驱 动电路。见图2-6,Ll-L16为相应发光二极管驱动信号输入端,该输入端为低电平“0”时发光二极管亮。(箱式实验机简化为12只发光二极管)图2-6(2)逻辑电平开关电路:见图2-7。实验台上有8只开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