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使至塞上》(长春版).docx_第1页
【同步练习】《使至塞上》(长春版).docx_第2页
【同步练习】《使至塞上》(长春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使至塞上同步练习巢湖市柘皋中学 葛庆国老师 基础知识达标一、填空。1.此诗选自 ,作者_ , _(朝)诗人。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21教育网2.“_ ,_ 。”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二、选择题。3.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 辽阔,路途的遥远。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 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课后能力提升5.“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_6.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_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1.王右丞集笺注王维唐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3.B 4. A课后能力提升三、5.“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四、6.“直”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