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吉卜力不断创作国民电影.doc_第1页
为什么吉卜力不断创作国民电影.doc_第2页
为什么吉卜力不断创作国民电影.doc_第3页
为什么吉卜力不断创作国民电影.doc_第4页
为什么吉卜力不断创作国民电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吉卜力不断创作国民电影翻译:未知的深蓝色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吉卜力为世人奉献出了众多名垂影史的作品。让我们重新确认一下吉卜力在世界电影史上的位置,探讨一下当今人们围绕其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增田弘道 business 诚动画商业的今天现在无论男女老幼,大家都喜欢动画。虽说“日本的动画已经被全世界所接受”,但在商业上能取得完全成功的作品绝对不多。笔者将以各类数据为基础,探讨现在的动画商业应以何种姿态持续发展。“初回原稿请以吉卜力工作室(以下简称吉卜力)为主题”,这是编辑给我的指示,看到这个指示我就头疼了。现在吉卜力的电影已经成为国民性的作品。围绕这个来写的话实在负担过重。虽说如此,要讲动画产业而无视吉卜力的话也确实是不可能的。 于是,这次我想来讲一下自2011年来自虞美人之坡上映之后,到2012年宫崎骏、高畑勋的作品即将上映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吉卜力的情况。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 吉卜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毫无疑问是超越了动画这个范围的社会性的存在,但就其商业模式来说在日本并不存在能与之比较的对象,所以很难弄清这个问题。吉卜力工作室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以电视动画为主流动画形式的日本,吉卜力是唯一一个原则上只制作原创剧场版动画的动画工作室。 并不是指自己创作原作。不是日本主流电视动画的剧场版,而是为了剧场版动画而进行的原创企划。(作者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像皮克斯或梦工厂一样的好莱坞式的工作室。电影商业本身就有很高的风险,技术上是不用说了,吉卜力能不断制作在商业上很难成功的原创剧场版动画,并且能让其成功,在日本真可谓是孤高的存在。能被称为国民电影的理由 吉卜力的强大之处在于,在“提供最高的质量”这个要求上,它得到了观众们的绝对信赖(品牌)。在2006年日经BP协会进行的品牌调查中,吉卜力超过了丰田、索尼等全球性品牌而占据首位,观众对它的信任直接关系到了它在商业上的优异的成功度。 下表是日本国内电影公映票房的排名,第一名是千与千寻,打败了作为世界品牌的詹姆斯卡梅隆的作品和哈利波特系列。其他还有三部吉卜力的作品在名单中。1千与千寻2泰坦尼克号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哈尔的移动城堡5幽灵公主6大搜查线27哈利波特与密室8阿凡达9悬崖上的金鱼公主10最后的武士 日本国内历代电影票房排名(出处:日本映画製作者連盟) 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幽灵公主(公映票房193亿円)的票房远远超过了在它之前排名第一的南极物语(1983年)的110亿円,着实让电影从业者们吃了一惊。而千与千寻不仅仅是创下了304亿円的票房纪录,更是有2350万人去电影院观看了此片,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2001年时日本的人口为1亿2731万,算一下的话就是每5.4个人中就有1个人去观看了这部电影。 千与千寻的DVD与VHS合计卖出了550万部,其中已经包括了租借的部分,所以可以推测出还有更多的人观看了此片。此外,千与千寻在2003年在电视上首次播出时,其收视率为当年第一,达到46.9%。其五次播出的平均收视率为25.9%,考虑到这点的话,就不难想象可能有数千万人观看了这部电影。这正是吉卜力的作品被称作“国民电影”的理由。公映票房平均每部107亿円 宫崎导演是吉卜力的核心人物。从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奖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导演能力在国际上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在商业上他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在美国有一些网站统计了每位导演或演员所参与的所有作品的总票房收入。虽然在日本没有用票房收入来评价导演的习惯,但我们也可以来算一下宫崎导演在吉卜力制作的电影的总票房收入。从风之谷到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宫崎作品的总票房收入为966亿円。等到宫崎导演的下一部作品上映,这个数字无疑会突破1000亿円。算一下每一部的平均值的话,是107亿円。风之谷为吉卜力的前身制作的作品。之前由宫崎导演的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并未包含其中(作者注)。根据The Numbers的统计,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平均每一部作品的北美票房收入为1亿4749万美元,按1美元=80円来算的话就是118亿円。这是人口为日本的2.75倍的美国的数字,所以我们就更能明白宫崎导演有多么厉害了。如果说在日本能找到与之匹敌的人物的话,那应该就是同样被称为“国民性的存在”的黑泽明导演了吧。 考虑到票价的不同,算总票房收入的话可能是拥有更多作品的黑泽明导演更胜一筹(黑泽31部作品,宫崎10部作品。黑泽导演早期作品的票房情况因缺乏数据而无法计算)。但是,算每一部作品的平均票房的话肯定是宫崎导演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不管怎样,平均每部作品的票房收入超过100亿円的监督在日本算是空前绝后的了。即使是在好莱坞,能取得总票房收入在北美这个世界第一电影市场中超过10亿美元,并且每部作品的平均收入能在及格线1亿美元以上这个成绩的导演,也只有詹姆斯卡梅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等11人而已。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在日本史上最具人气的导演,吉卜力才能维持以具有极大风险的原创剧场版动画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从吉卜力和皮克斯来看商业模式 虽然吉卜力没有公开财务决算报告,但不难想像它具有相当高的收益体系。从拥有相同商业模式的皮克斯的业绩来看的话更能了解这一点。在史蒂夫乔布斯的投资下,皮克斯制作了世界上首部长篇全CG动画玩具总动员(1995年),并且在上映之后立即上市,所以从1994年到2005年被迪士尼收购这段时间内的财务数据我们是能够找到的。 皮克斯的销售额与净利润的变化(出处:皮克斯) 蓝:销售额 红:净利润看了这张表我们就能发现,从玩具总动员大热之后的第二年开始,皮克斯的净利润率就维持在50%左右,可以说是一个“超”高收益体系。其秘诀就在于让其所有作品都能够大热。没有一部作品会意外地输给不可能打败它的对手。这个成绩在影像娱乐界,特别是电影界,已经接近于奇迹了。而吉卜力也基本上是与之相同的一种模式。 吉卜力的商业模式是靠作品上映当年的票房早早回收制作成本(并且对比其更多的收益进行分配),然后在第二年发售影像制品来获得更多的收益(除此之外还有商品化、出版、音乐相关的销售额)。皮克斯也是这种模式。 正是因为这种模式能够有效运作,吉卜力才能以两年左右的时间为周期制作作品。这从每周都要交付成果的电视动画制作公司来看的话,简直就是梦一般的环境。当然,从剧场版原创企划的提出到整部作品的完成,制作人员们必定经历了数个修罗场的磨练。 但是,这个支撑着吉卜力到现在的商业模式即将迎来转换期。下一回,我将分析一下处于转弯口的吉卜力的现状。增田弘道()1954年出生。法政大学毕业后,以音乐事业为开端,拥有出版、动画等多方面的contents business的经验。Video market董事,映画専門大学院大学专职教授,日本动画协会date base working主席。著有(译注:我懂得了动画商业)(NTT出版)、(译注:进一步理解动画商业)(NTT出版)、动画产业报告(编辑共同执笔,20092011年,日本动画协会date base work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