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上《捕蛇者说》第一课时.doc_第1页
苏教版九上《捕蛇者说》第一课时.doc_第2页
苏教版九上《捕蛇者说》第一课时.doc_第3页
苏教版九上《捕蛇者说》第一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捕蛇者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学 学习目标1.了解“说”的文体特点。2.反复诵读课文,疏通课文前三段文意,掌握重要词句的意思。3.学习文章对比,衬托的手法,理解赋敛之毒有甚蛇者乎的道理。二、学习重点反复诵读课文,疏通课文前三段文意,掌握重要词句的意思。三、学习难点学习文章对比,衬托的手法,理解赋敛之毒有甚蛇者乎的道理。四、补学(一)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情或某个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在形式上叙议结合。(二)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作者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四)写作背景: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期间写的。这时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实际上是个被编管的“罪人”,心情十分郁抑。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社会问题,经常询问民间疾苦,并以著文的方式来表达他改革政治的愿望。四、独学自主学习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比比谁读的又快又准确。2.寻找朗读中的难点和疑点,动笔做出标记。3.指导学生分组活动,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句子的朗读。 4.指导学生对照投影内容,掌握朗读要点。【投影】学生注音。啮( ) 腊( )饵( ) 挛( ) 踠( )瘘( ) 疠( )当( )其租入嗣( ) 几( )死者数( )矣莅( ) 蹙( ) 殚( )徙( ) 踣( ) 死者相藉( ) 曩( )隳( ) 恂( ) 缶( ) 弛然( )谨食( )之 熙( ) 以俟( )夫( )5.学生自由读,然后齐读。六、群学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研读寻疑第一段。1.学生朗读第一段,找出有疑问的生字词。2.利用书下注释、工具书,分小组疏通第一段。(二)翻译第一段(注意加线的字词):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1. 学生先自主翻译,注意加线的字词。2. 小组内互相解疑答惑。3. 老师提问,师生共同纠错。4. 出示译文,查漏补缺。【译文】 永州的山野出产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医治的办法。然而把它捕捉来,把它的肉晾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蜷曲、脖肿、恶疮,消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毒蛇,每年征收两次,召募能够捕到这种毒蛇的人,让他们捕蛇来抵他应交纳的租税。永州的百姓都争着去干捕蛇这差事。(三)讲析课文第一段:1.本段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蛇的哪几方面内容?产地体征毒性功用2.文中作者用一个字突出了蛇的特点,是哪一个字呢?“异”3.既然蛇有剧毒,为什么“永之人争奔走焉”呢? 它给我们暗示了什么?蛇可以“当其租入”。 它暗示租税比蛇还要毒。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4.在介绍蛇的时候,作者用到了什么表达方式? 交代人们捕蛇的缘由的时候,又是采用哪种表达方式?前者用的是说明,后者是用叙事。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段意:本段主要说明了蛇的剧毒及其特殊医疗功能,并交代了永州人争相捕蛇的缘由。九、对学(一)学生小组内互相帮助翻译第二和第三段。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1.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2.老师提问抽查,学生自主点评,纠正错误。3.出示译文,查漏补缺。 【译文】 有个姓蒋的人,独自享受这捕蛇抵赋的好处已有三代人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爷爷死在捕蛇抵赋这差事上,我父亲死在这差事上。现在我接着干这差事十二年了,有好几次差点儿死掉。”他说这些话时,脸色好像很悲伤。 我同情他,并且说道:“你怨恨这差事吗?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样?” (二)讲析课文第二、三段1.蒋氏“貌若甚戚”的原因是什么?“三个死”说明捕蛇给他家三代带来沉重的灾难。2.第二段第一句中,“专其利”的“利”如何理解?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隐含着无限的辛酸和痛苦。3. 第二段主要内容: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4.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这一段写作者向蒋氏提出“更若役,复若赋”的建议。它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十、课内小结永州这个地方在柳宗元的一生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整整呆了十年,目睹了民不聊生,见证了苛捐杂税,并试图用他文人的良知去呼吁朝廷对此的关注。文章开篇的“异蛇”可谓毒矣,可与下文的苛政相比,永州的老百姓宁可选择捕蛇而不愿交租,在此,柳宗元可谓用心良苦。十一、测学(一)文学常识填空(3分):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 。和 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二)解释加粗加线的词语(10分)1.以啮人,无御之者。2.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3.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4.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5.言之,貌若甚戚者。6.若毒之乎?(三)翻译下列句子(7分)1.永之人争奔走焉。2.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3.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参考答案(一)子厚 柳河东 韩愈(二)1.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