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它对加强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流动等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科举经过千年运作,将这一制度的两端即上至统治阶层和封建政府下及广大士子乃至普通民众卷入其中,成了越来越凝滞的“累人”制度。更有研究者直接提出,科举考试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中华民族缺乏创新性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一千多年,一定有它积极的一面:首先,科举制最大的特点是否定特权制度,这比起只讲出身的世袭制,比起看重门第的荐举制,比起拿钱买官的捐纳制,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其次,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中国历代政权选拔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科举制向全天下抛出诱人的平等光环,为平民子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进身之阶。科场就像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着天底下思想最活跃的文人,使他们把才智和精力全都用到拥拥挤挤抢过科举独木桥上。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各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第三,科举制度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统一考试制度,形成“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在一千多年前便已确立了根据人的教育程度来分配社会地位的知识优先的准则,可以说是一种知识社会、学历社会的雏形,是一种先进的精英治国理念,也是1000余年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得以稳定存在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而在废除科举制度的100年间,中国社会急剧动荡,政坛更是白云苍狗,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民族饱偿百年屈辱,据此,有的学者大胆推测,中国百年动荡起因在于科举制度的废除!观点似乎偏激,深思又觉得有些道理。由于失去了科举这个统一的人才衡量选拔标准,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其治国理念的南辕北辙,人才制度朝令夕改,导致中国社会官员队伍的素质也是不断地反反复复。从科举制度演变历史的角度来看,国民党时期的任人唯亲,改革开放前强调“根正苗红”任人唯出身的政治标准,这都是历史的倒退。这100年里,官员队伍没有随着废除科举而得到提高,反而有些官员还不如那些读过圣贤书、懂得为官之道的七品芝麻官。改革开放以后,高考制度的恢复,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观念的倡导,官员选拔考试制度的实施,实质上都是科举制度形式的现代翻版。同时,在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形成了一系列考场规则和考试方法,诸如对出题判卷考官的锁院隔离制、对考生衣着用具的搜检制、对考卷的糊名弥封制等等,都是防范科场舞弊的有效举措,有些做法至今仍得到借鉴和沿用。而历史上按不同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规制,实践已证明对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是有益的,今天的高考仍继续实行不同省区录取的定额制。总之,千百年的历史说明,科举制度中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使得选拔更具客观性,是经过反复检验并且在今天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第四,科举考试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它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社会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十年寒窗”依然是激励现代人发奋读书的至理名言。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永远是偏远山区孩子惟一的梦想。第五,科举对社会的习俗产生重要影响。“金榜题名”仍然是学子的梦想, “名落孙山”又使多少考生的人生航船失去动力。科举制度所衍生出来的独特的“状元文化”等一批次生文化,在民间更是经久不衰、越来越显示出极强的文化生命力。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由科举文化演化而来的词汇“文曲星”竟然被现代社会包装出价值上亿元的电子词典类商标品牌的无形资产。第六,科举制度还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中国是考试制度的故乡,科举考试就像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一样,对世界文明都是一个重大贡献。而只有沿袭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让他们打心底里折服惊叹,甚至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孙中山先生曾十分欣赏英国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制度,并设想以此来改造中国的官吏体系,但孙中山考察研究的结果却是,“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科举制度也有着其消极的一面。首先,科举在加强思想的集中和统一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士子们志在功名利禄,非为探讨学理,读经、考试似乎是最明智的选择,思考和研究自然知识、属于下流的技术和工艺、不登大雅之堂的非儒家学术等皆成了下策。因而所造成了中国社会长期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一直到今天,这种影响的幽灵仍然在中国教育界乃至思想界的上空徘徊。其次,落后刻板的考试内容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特别是八股取士制度的出现,使中国的教育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畸形发展之中,士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愈演愈烈。最后,科举也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现代中国仍然是官本位社会,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时至今日,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其积极合理的因素我们正在逐渐地吸取并加以效法。但是,它遗留的消极阴影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莘莘学子仍然在单调的教室里用单调的方法单调地重复着单调的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数据平台整合管理决策链-洞察及研究
- 数字藏品与数字博物馆:2025年行业合作与市场潜力报告
- 接地端子箱施工方案
- 降坡专项施工方案
- 数字孪生技术推动2025年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链升级报告
- 春季促销活动策划方案创意
- 抗疫捐赠活动策划方案
- 打造自家掩体建筑方案设计
- 电瓶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淬火炉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中望CAD机械版使用手册
- 2024年9月28日安徽省地市级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 GB/T 33009.2-2016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集散控制系统(DCS)第2部分:管理要求
- GB/T 14534-1993电磁吸盘
- GA/T 718-2007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
- 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课件
- 装备制造业研究报告
- 【课件】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进场人员、机械、材料报审表
- 大型机械设备归档资料(塔吊 施工电梯 安装验收 检查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