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二、声音的特征(第二课时)主备: 课型:新授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发声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2.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重难点】重点:1. 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难点:声现象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演示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1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2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 )a讲话发声 b敲钟发声 c蝉发声 d吹竖笛发声3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 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 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预习反 馈4、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a人耳有障碍 b翅膀振动发出声音响度不够大c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d翅膀不产生声波5、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法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录音播放的速度,使_变高。6、“闻其声知其人”指的是声音的 不同。二、课堂学习研讨(一)科学探究声音是丰富多彩的,各种不同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活动:播放各种不同乐器演奏时发出不同音色的视频,叫学生辨别。演示:几种乐器发出声波的波形图。归纳:我们之所以能听出熟悉的人,熟悉的乐器的声音,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特色,这是 不同。小结: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本身决定的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乐音的三要素 (二)典型习题例1: 小芳听到歌声“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便脱口而出:“这是小明在唱歌”。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例2: 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三、课堂巩固1、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好。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而发出声音。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别的。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5、在十个相同的啤酒瓶中灌装各不相同高度的水,把它们按液面的高度大小,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用筷子迅速敲击不同的杯子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甚至可以敲击出一首悦耳的曲子,这是依据声音的( )来制作的?a、瓶内空气柱振动的响度不同b、瓶内空气柱振动的频率c、瓶内空气柱振动的音色不同d、瓶内水的质量不同6、下表中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的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7、在敲钟时,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莺耳缭绕,绵绵不绝是因为_。8、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不同.检测反 馈四、教(学)后记: 五、课后作业1乐音具有 , 和 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 ,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 ,人们能把不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区分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_ 不同。2.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 )a改变发声休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3. 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 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 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 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 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4. 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 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 能够发出声音c. 不能传播声音 d. 能较好地反射声音5.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所以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a. 大于34米 b. 大于17米 c. 等于34米 d. 等于17米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男女声音调的不同是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c.声音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有振动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d.各种声音的振动快慢有可能相同。7.图5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ai(2)”“mi(3)”“fa(4)”四个音阶,则吹出“dou(1)”声的瓶子序号是_. 图58、实验题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罩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报告
- 个人抵押借款补充协议
- 房产转让协议书
- 2026-2031中国光电传感器行业市场调研及战略规划投资预测报告
- 2026-2031中国槟榔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轨道车司机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急诊科有机磷农药中毒演练脚本
- 工匠精神考试题及答案
- 2026-2031中国泡沫镍市场供需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预测报告
- 2025国家安全知识竞赛答题库附答案
- 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流转土地合同(2篇)
- 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合同模板
- 全面质量管理考试复习题库(第四版)
- 建筑竣工测绘方案
- 保安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盆腔脓肿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 俄罗斯进口冻肉合同范本
- 中日钓鱼岛问题
- 安全全年培训计划
-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