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A_V5第三章_实体设计.doc_第1页
CATIA_V5第三章_实体设计.doc_第2页
CATIA_V5第三章_实体设计.doc_第3页
CATIA_V5第三章_实体设计.doc_第4页
CATIA_V5第三章_实体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CATIA V5 实体零件设计目录1产品介绍22菜单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界面介绍)22.1基本特征创建菜单22.1.1草绘菜单22.1.2参考元素菜单22.1.3基于草绘特征菜单22.1.4基于曲面的特征菜单22.2特征修饰与操作22.2.1特征修饰菜单22.2.2高级拔模22.2.3插入新的零件体22.2.4布尔操作22.2.5特征移动22.3分析与辅助工具菜单22.3.1工具菜单22.3.2测量菜单22.3.3分析菜单22.3.4注释菜单22.3.5约束菜单23软件环境设定(Customizing Settings)23.1常规设定(General)23.2显示设置(Display)23.3零件文档(Part Document)24功能介绍24.1基于草绘的特征创建24.1.1创建拉伸体(pad)详解24.1.2创建带拔模倒圆的拉伸体(drafted filleted pad)详解24.1.3创建多轮廓拉伸体(Multi-Pad)详解24.1.4创建凹坑(pocket)详解24.1.5创建带拔模倒圆的凹坑(drafted filleted pocket)详解24.1.6创建多轮廓凹坑(Multi-pocket)详解24.1.7创建轴(shaft)详解24.1.8创建回转槽(grove)详解24.1.9创建孔(hole)详解24.1.10创建肋(rib)详解24.1.11创建沟(slot)详解24.1.12创建加强筋(Stiffener)详解24.1.13放样体(loft)详解24.1.14移走放样体(removed loft)详解24.2基于曲面的特征创建24.2.1切割(Split)详解24.2.2曲面增厚(Thick Surface)详解24.2.3封闭曲面(Close Surface)详解24.2.4用曲面缝补(Sew Surface )详解24.3特征修饰与操作24.3.1棱边倒圆(Edge Fillet)详解24.3.2变半径倒圆(Variable Radius Fillet) 详解24.3.3面-面倒圆(Face-Face Fillet)详解24.3.4三面切圆(Tritangent Fillet )详解24.3.5倒角(Chamfer )详解24.3.6创建拔模角(draft angle)详解24.3.7变角度拔模(Variable Draft)详解24.3.8根据反射线拔模(Draft Reflect Lines )详解24.3.9高级拔模 (Advanced Draft)详解24.3.10抽壳(Shell)详解24.3.11长厚度(Thickness)详解24.3.12螺纹Thread/Tap详解24.4对零件体操作24.4.1插入新的零件体(body)详解24.4.2零件体组合(Assemble)详解24.4.3零件体相加(add)详解24.4.4零件体相减(Remove)详解24.4.5零件体求交(Intersect)详解24.4.6零件体联合加减 (Union Trim)详解24.4.7移走独立块(Remove Lump)详解24.5特征移动操作24.5.1沿直线移动零件体特征(Translation)详解24.5.2旋转零件体(Rotation)详解24.5.3镜像零件体(Symmetry)详解24.5.4特征对称复制(Mirror)详解24.5.5矩形图样(Rectangular Pattern)详解24.5.6环形图样(Circular Pattern)详解24.5.7用户自定义图样(User Pattern)详解24.5.8比例缩放(Scaling)详解24.6分析与辅助工具24.6.1更新(Update)操作详解24.6.2用户坐标系(Axis system) 详解24.6.3中间尺寸(Mean Dimensions) 详解24.6.4建立基准(Creating Datum)详解24.6.5打开目录(Open catalog)详解24.6.6测量两个元素间距(Measure Between)详解24.6.7测量单一元素尺寸 (Measure Item)详解24.6.8测量惯量(Measure Inertia)详解24.6.9拔模角分析(Draft Analysis) 详解24.6.10曲率分析(Curvature Analysis)详解24.6.11螺纹分析(Tap/Thread Analysis)详解24.6.12带指引线的注释(Text with leader )详解24.6.13注释旗(flag note)详解24.6.14通过对话框定义约束(Constraint defined in dialog box)详解24.6.15直接约束 (Constraint)详解24.7特征修改与零件的高级操作24.7.1零件体的局部显示与操作24.7.2特征轮廓线的修改24.7.3实体特征的修改24.7.4特征重新排序21 产品介绍CATIA V5实体零件设计模块为3D机械零件设计提供了众多强大的工具,可以满足从简单零件到复杂零件设计的各种需求。零件设计模块基于草图和特征设计,也可以在装配环境中作关联设计,并且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或设计完成以后进行参数化处理。图形化的树状结构可以清晰的表示出零件的特征组织结构,利用它用户可以更方便的了解设计过程,并对特征进行操作管理,提高设计修改能力。2 菜单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界面介绍)CATIA V5的零件设计模块主要由以下三类菜单组成:基本特征创建,特征修饰与操作,特征分析与辅助工具,2.1 基本特征创建菜单2.1.1 草绘菜单sketcher进入草绘窗口,详见本书第二章。2.1.2 参考元素菜单 Point 点 Line 直线 Plane平面2.1.3 基于草绘特征菜单 pad 拉伸体 drafted filleted pad 带拔模角及倒圆的拉伸体 Multi-Pad多轮廓拉伸体 pocket 凹坑 drafted filleted pocket带拔模角及倒圆的凹坑 Multi-pocket多轮廓凹坑 shaft轴 grove回转槽 hole孔 rib肋 slot沟 Stiffener加强筋 loft放样体 removed loft移走放样体2.1.4 基于曲面的特征菜单 Split 用曲面切割实体 Thick Surface 曲面增厚生成实体 Close Surface 封闭曲面生成实体 Sew Surface用曲面缝补实体2.2 特征修饰与操作2.2.1 特征修饰菜单 Edge Fillet棱边倒圆 Variable Radius Fillet变半径倒圆 Face-Face Fillet面-面倒圆 Tritangent Fillet三面切圆 Chamfer倒角 draft angle拔模 Draft Reflect Lines根据反射线拔模 Variable Draft变角度拔模 Shell抽壳 Thickness长厚度 Thread/Tap螺纹2.2.2 高级拔模 Advanced Draft高级拔模功能2.2.3 插入新的零件体body插入新的零件体2.2.4 布尔操作 Assemble组合 add相加 Remove相减 Intersect求交 Union Trim联合加减 Remove Lump移走独立块2.2.5 特征移动 Translation移动 Rotation旋转 Symmetry镜像 Mirror对称 Rectangular Pattern矩形图样 Circular Pattern环形图样 User Pattern用户定义图样 Scaling 比例缩放2.3 分析与辅助工具菜单2.3.1 工具菜单 Update更新操作 Axis system自定义坐标系 Mean Dimensions中间尺寸 Creating Datum建立基准 Open catalog打开标准库目录2.3.2 测量菜单 Measure Between测量两个元素间距 Measure Item测量单一元素尺寸 Measure Inertia测量惯量2.3.3 分析菜单 Draft Analysis拔模角分析 Curvature Analysis曲率分析 Tap/Thread Analysis螺纹分析2.3.4 注释菜单Text with leader带指引线的注释flag note注释旗2.3.5 约束菜单 Constraint defined in dialog box 在对话框中定义约束 Constraint约束3 软件环境设定(Customizing Settings)对于图形的显示、元素的选取等都有一些默认的设置,对于这些设置在CATIA的环境设置对话框中都可以调整。对于零件设计平台的环境设置,点取下拉菜单ToolsOptionMechanical DesignPart Design,打开零件设计的环境参数设定界面,在此窗口中有三个标签,分别对应不同的参数。3.1 常规设定(General)外部关联方式: 与所选元素保持链接 在显示空间创建外部参考元素 与所选元素创建链接时需确认 仅使用发布元素作为外部参考 发布曲面、棱边、轴线、端点更新方式 自动 手动 在第一个错误时停止更新 与所有外部参考保持同步 显示每步更新结果删除操作 显示删除对话框 同时删除相关的草绘图3.2 显示设置(Display)历史树显示内容 外部参考元素 约束 参数 关联 经过布尔运算的体特征 草绘几何体 仅显示当前操作的实体3.3 零件文档(Part Document)应用此选项后,在创建一个新零件时,系统自动创建一个坐标系。4 功能介绍本节将详细介绍零件设计工作平台中各命令的功能及使用方法4.1 基于草绘的特征创建4.1.1 创建拉伸体(pad)详解A 创建拉伸体的对话框及图形默认拉伸方向与轮廓线垂直,也可以选择参考元素,自定义拉伸方向选择轮廓线,点取鼠标右键,进入轮廓线选择对话框,可选择草绘图内多个轮廓线中的一个或几个拉什范围的定义方式点取此命令后,根据对话框中提示,分别定义拉伸范围的定义方式、拉伸高度或者参考元素,选择欲拉伸的轮廓线。拉伸时,以轮廓线为基准,可以单侧拉伸,也可以双侧拉伸,点取more按钮,可以展开对话窗口,定义另一侧的拉伸范围。B一个草图中有多条封闭轮廓线时,如果轮廓线有交叠,在拉伸时将产生错误。所以在选择轮廓线时必须先点取命令,在对话窗口中的选择轮廓线位置点取鼠标右键,这时会显示一个新的窗口,供我们选择多条封闭轮廓线中的一条或者几条。C 拉伸范围的定义有五种方式:尺寸定义、利用已有实体特征的下一个表面限制、利用已有实体特征的最后一个表面限制、利用已知平面限制、利用已知曲面特征或指定实体表面来限制。到下一个表面到最后一个表面到指定平面到指定曲面D创建拉伸体的几个特殊情况:1)当已有零件体特征存在,做拉伸实体有时可选择不封闭曲线作为轮廓线,利用已有实体表面自动封闭新创建实体不闭合部分预览结果2)轮廓线允许为多条封闭曲线,但要求多条轮廓线间不能有相交情况4.1.2 创建带拔模倒圆的拉伸体(drafted filleted pad)详解拔模角度竖直边圆角半径选择实体表面作为限制面上下端面楞边圆角半径此命令结合了拉伸、拔模、倒圆三种功能,在创建拉伸实体的时候一次完成拔模和棱边倒圆的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此特征不能作为第一个特征存在,因为在定义参数时需要选择已知实体的端面作为限制面。4.1.3 创建多轮廓拉伸体(Multi-Pad)详解利用此功能可以同时拉伸属于一个草绘图的多个轮廓,并且赋给不同的轮廓以不同的高度值。当选择此命令和草绘图以后,在对话窗口中会自动显示草绘图中包含封闭轮廓的数量,用鼠标选中后,可以赋给该轮廓一个相应个高度值。4.1.4 创建凹坑(pocket)详解此功能也是创建拉伸体的一种,它是在原有实体的基础上去除材料的一种拉伸。A 在已有实体上作减材料拉伸,参数与“拉伸体”对话窗口相同。点取该命令后,选择欲拉伸的草绘图,再根据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拉伸高度的定义方式(尺寸定义或利用已知条件限制),键入数值或选择参考元素,ok确认,即可在已有实体特征上减去该部分拉伸体。B 点取箭头,反转方向,可以改变保留材料的区域 C 几个要注意的情况1)轮廓线可以是不封闭的,他会自动延长两端,切割原有实体 2)一个草绘图中可以包含多条不相交的轮廓线,同时拉伸,但拉伸高度相同 3) 用已有特征(实体表面、曲面)作为限制条件时,一定要把端面完全封住,否则它会继续延长4.1.5 创建带拔模倒圆的凹坑(drafted filleted pocket)详解此命令与创建带拔模倒圆的拉伸体操作类似,它是在创建凹坑的时候一次完成拔模和棱边倒圆的操作。拉伸高度选择实体表面作为限制元素拔模角度侧棱圆角顶面圆角底面圆角反转方向4.1.6 创建多轮廓凹坑(Multi-pocket)详解此功能与创建多轮廓拉伸体相似,也同时拉伸一个草绘图中多个轮廓,并且赋给不同的轮廓以不同的高度值。选择草绘图和该功能以后,在对话窗口中会自动显示草绘图封闭的轮廓数量,选中其中任意一个可以赋给相应的高度值。4.1.7 创建轴(shaft)详解此功能用来创建回转体在草绘图中绘制中心线在三维中定义旋转轴A轮廓线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图形,回转轴线可以在轮廓线的草绘图中直接绘制,也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单独选取。B 轮廓线可以是不封闭的平面曲线,不封闭的区域需要用已有特征予之封闭C 一个草绘面上允许有多条轮廓线同时回转,但它们之间不得相交回转轴线与轮廓线不能相交当轮廓线不封闭时,轴线要使之封闭D 回转轮廓及中心线的要求4.1.8 创建回转槽(grove)详解此功能也是用于创建回转体,不过是在原有实体特征基础上减材料的一种回转。参数的选择设定与轴(shaft)操作完全相同。4.1.9 创建孔(hole)详解孔深定义方式孔底形式孔的轴线与所选表面默认垂直,也可以选择参考线自定方向利用此功能可以直接在已有特征上打孔,孔的中心位置可以在创建孔的时候定义,也可以生成孔以后修改。孔的类型有多种形式,包括通孔、盲孔、平头孔、锥头孔、销孔及各种沉头孔,除了销孔以外,其他各类孔都可以设置为螺纹孔。A 定位孔心与原有特征同心1)选择命令-孔(hole)2)选择圆弧边界和上表面3)定义孔的类型及尺寸4) ok确认B 定位孔心到直边的距离1) 同时选中实体两条棱边,再选中上表面2) 点取打孔(hole)命令3) 调整各参数,确认。4) 孔创建完成后,欲再修改孔心位置须在历史树中双击孔下面的草绘特征,进入草绘修改中心点位置尺寸。定义螺纹标准螺纹尺寸C 在孔上加入螺纹信息,当将此零件投影生成二维图时,会自动产生螺纹线直孔销孔平头沉头孔锥头沉头孔埋头孔D 孔的类型4.1.10 创建肋(rib)详解把一条或多条平面轮廓线沿一条空间曲线扫描,通过参数或参考元素控制扫描过程中角度的变化,得到的特征即为肋。A 扫描过程中方向的控制1)保持角度(keep angle):在扫描过程中轮廓线与中心线的夹角始终保持恒值2)保持方向(pulling direction): 在扫描过程中轮廓线与坐标系的夹角始终保持恒值,即在扫描过程中轮廓线以平行关系扫描3)以参考曲面定义角度(reference surface):在扫描过过程中轮廓线以中心线为旋转轴,旋转角度以曲面为参照B 肋的两端自动与原有实体和并。选中“merge end”参数以后,超出原有实体端面的部分能够自动被裁减。C 提示1)点取草绘图标,可以直接进入草绘平面,创建修改断面轮廓和中心线2) 在“Profile”菜单处点取鼠标右键,允许选择草绘图中的个别轮廓3)允许一个草绘图中有多条轮廓线同时扫描一二三4.1.11 创建沟(slot)详解沟的创建方式与肋(rib)基本相同,可以看作是减材料的一种“肋” 4.1.12 创建加强筋(Stiffener)详解对称延长厚度 此功能用来快速创建筋类特征,轮廓线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不封闭时,两端的切向延长线应与已有实体相交。4.1.13 放样体(loft)详解通过此功能可以创建多截面的扫描体,截面形状要求是平面的封闭轮廓,扫描过程中形状的变化由引导线和脊线控制。A 只有截面线(Section)时,中间的形状由光滑曲线(曲面)过渡B 应用引导线(Guide)后,中间的过渡形状由引导线控制。引导线要与每个截面线都有交点。引导线C 脊线(Spine)用来控制扫描体中间的变化趋势,并且可以限制扫描体生成的长度。此线不需要和截面线相交,但要求一定要光顺切矢连续、有规则的曲率属性,并且它的形状要和欲生成的放样体相近。不定义此参数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一条脊线。自动计算脊线没有切矢约束有切矢约束D 在选取两端截面线后马上选取相邻曲面,则加上相切条件,保证生成的放样体与原有曲面切矢连续。E 轮廓线的匹配方式1) 根据断面线的周长按比例分配2) 相邻两截面线切矢不连续点一一对应,如果两个截面线上断点数量不同,则不能用此选项3) 根据曲率不连续点相匹配4) 相邻两截面线上的线段端点一一对应,如果端点数量不一致,则不能用此选项5) 手动设置截面线的匹配(见下图)F 引导线在端面的限制作用。当引导线端点超出端面轮廓线时,可使放样体沿引导线自动延长以断面线限制放样体端面起始端沿引导线延长末端沿引导线延长G提示当选择截面线时,注意各条截面线上的起始点和箭头方向的一致性。4.1.14 移走放样体(removed loft)详解移走放样体是去除材料的放样体创建方式,操作与“放样体”相同4.2 基于曲面的特征创建4.2.1 切割(Split)详解利用曲面特征切割实体。如果某些特征无法直接用实体造型功能完成,可以先利用曲面设计平台的工具创建出来,再利用曲面切割实体的功能得到所需的实体外表面。选中曲面以后会有一个箭头出现,此为曲面的默认法向,箭头指向实体保留部分4.2.2 曲面增厚(Thick Surface)详解将曲面沿法向单向或双向增厚,即可获得有厚度的实体特征。曲面法向指向第一个增厚方向;增厚的厚度不得大于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4.2.3 封闭曲面(Close Surface)详解此功能可以将封闭或者不封闭曲面生成实体,对于不封闭的曲面,要求端面必须是简单的几何特征,例如:平面轮廓4.2.4 用曲面缝补(Sew Surface)详解将曲面缝补到实体上,即通过求曲面和实体的交线,裁剪多余的材料,补足中空的部分。曲面和实体的交线应为一条封闭的轮廓线,即要求填充材料的空间应为一封闭的区域。曲面的法向指向实体保留和填充实体部分。 4.3 特征修饰与操作4.3.1 棱边倒圆(Edge Fillet)详解A. 实体棱边常值半径倒圆,一次可以倒一条或者多条棱边,各棱边半径相同。倒圆半径值倒圆棱边,一到多条切矢连续的棱边自动找到并选中只对选中的棱边操作,不考虑其他边界B. 倒圆结果与其他边界发生关系时的处理1) 当倒圆曲面超出原有特征边界时,需在保留边界选项(Edge to keep)中指明此边界。例如下图中当倒圆半径大于圆柱高度时,需选取圆柱顶面棱边作为保留边界2) 下面例子中,选中竖直棱边作为保留边界后,两个倒圆曲面间以圆弧过渡C. “Trim ribbons”选项用来处理倒圆交叠部分,自动裁剪重叠部分D. 用平面或曲面限制倒圆范围。激活“Limiting element”选项,选择作为限制元素的曲面,在曲面上会显示一法线箭头,箭头指向为倒圆生成区域。Ok确认后,倒圆特征只在局部区域创建 改变箭头方向,指向生成倒圆部分 4.3.2 变半径倒圆(Variable Radius Fillet)详解此功能用来对实体棱边作变半径的倒圆A.选中实体棱边后,在棱边的各节点处会显示该处的倒圆半径值,双击半径值可对其编辑,两节点间的过渡方式分为线性和曲线两种变化方式。B. 增加半径变化的节点数量可以通过鼠标左键直接点取棱边创建节点,也可以先在棱边上创建一些点,增加半径变化点时直接选取,或者选择事先做好的平面,系统会自动求出平面和棱线的交点,并以此为半径变化点。C. 应用脊线(spine)对倒圆结果的影响。脊线主要是用来控制倒圆圆弧所处的平面位置,即每个圆弧都是在脊线的法平面内创建。脊线的形状将会影响倒圆区域的表面质量。脊线可以是空间曲线,也可以通过草绘功能绘制。应用脊线时的结果:不应用脊线时的结果:4.3.3 面-面倒圆(Face-Face Fillet)详解该功能用于在两个有相同底座的凸台间创建一个圆弧过渡的特征,圆弧半径的大小和两凸台间的距离相适应。应用限制元素(平面、曲面)时,可以限制倒圆特征生成的区域。曲面(平面)法向指向4.3.4 三面切圆(Tritangent Fillet)详解依次选择相对两面和顶面,即可创建一个与原有三个曲面都相切的圆弧面,并把原有顶面移走。如果选中限制元素,还可以只在局部区域创建该圆弧面。4.3.5 倒角(Chamfer)详解该功能用于对棱边倒角,一次可以选择多个棱边同时倒角。倒角的参数定义有两种方式:边长/夹角;边长/边长。4.3.6 创建拔模角(draft angle)详解利用此功能可以创建拔模角,使设计铸造或锻造零件更加方便。A 创建拔模角时所需的元素及参数包括:拔模方向、拔模角度、分模面、拔模面:常值角度拔模拔模角度需要做拔模角的表面分模面扩展方式:不自动扩展;按切矢连续条件扩展拔模方向B 作为分模面的元素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并且可以用多个曲面作为分模面C 分模面可与拔模曲面不相交分模面拔模面D 部分区域拔模。在“Parting Element”中激活“Define parting element”选项,选择一个曲面或平面作为限制元素,则拔模结果只在限制面一侧创建,另一侧不发生改变。E 双向拔模。如需要对零件双向拔模,在“Parting Element”部分选中“parting=Neutral”和“Draft both sides”,拔模结果则以分模面为界,上下两侧同时拔模F 当拔模角度值超出拔模面与相邻面夹角时,需要激活Square选项4.3.7 变角度拔模(Variable Draft)详解此功能与创建拔模角(draft angle)操作基本相同,只是拔模角度可以变化,变角度的节点位置和数量都可以自己定义,利用此功能可以创建出更复杂的拔模面。节点添加可通过直接用鼠标左键选择棱线、选择平面、选择棱线上已知点等几种方法获得4.3.8 根据反射线拔模(Draft Reflect Lines)详解如果原有实体没有特征限制拔模面的端面,就需要手工选择一个面特征(平面、曲面)以封闭拔模区域A 用此功能对实体拔模,不需要定义分模面,系统会根据所选特征及拔模角度计算出分模线的位置,补足缺少材料的区域。B 用此功能可以对倒圆处理后的表面继续作拔模选择此面,系统会自动根据拔模角计算出分模线,补足侧面材料不足区域4.3.9 高级拔模(Advanced Draft)详解此功能包括自定义分模面拔模和根据反射线拔模两种方式,对于双向拔模,可以定义两侧有不同的拔模角,并且可以保证在分模面处不发生错位的现象。系统计算分模线的单侧拔模自定义分模面的双向拔模自定义分模面的单侧拔模系统计算分模线的双向拔模在双向拔模时,定义两侧的拔模角度是独立的还是相关的第一部分第一侧的拔模角度选择需拔模的表面选择分模面(自定义分模面拔模类型) 选择倒圆面(根据反射线拔模类型)定义拔模方向自定义分模面拔模根据反射线拔模定义部分拔模时的分界面双向拔模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拔模角选择分模面(自定义分模面拔模类型) 选择倒圆面(根据反射线拔模类型)第二部分的拔模方向4.3.10 抽壳(Shell)详解向内增加壁厚值向外增加壁厚值欲移走的表面特殊壁厚的表面壳体类零件的创建可以通过先生成一个实心零件,再用抽壳的方式把它变为空心零件。在生成壳体时,可以移走不需要的表面,壁厚在原有外表面的基础上可以向内或(和)向外增加,并且可以赋给不同的壁不同的壁厚值。4.3.11 长厚度(Thickness)详解此功能用来增加或减小实体表面的厚度。选择实体表面后,输入正值,则该表面沿法向增厚;负值则减薄选择其他表面,赋予不同的厚度值4.3.12 螺纹Thread/Tap详解生成螺纹的圆柱面螺纹顶面应用标准螺纹直径支持直径螺纹长度支持长度节距右旋、左旋外螺纹在历史树中的图标:内螺纹在历史树中的图标:二维投影图:此功能可以在圆柱面上创建内螺纹或外螺纹, 但在三维图形中并不显示。在历史树中可以看到螺纹的特征,将此零件投影生成二维图时,螺纹线会自动生成。 4.4 对零件体操作4.4.1 插入新的零件体(body)详解新插入的零件体特征三个独立的零件体点取此按钮或点取Insertbody,就会在当前文件中创建一个新的零件体,名称按顺序自动生成:body.2、body.3,如果不满意可以对其改名。在一个文件中可以创建多个零件体,零件体之间可以没有任何关系,也可以互相利用其他零件体中的特征作为设计的参考元素。创建零件体的主要目的是便于管理零件的特征,对于一个复杂的零件,把相似的特征或者相对独立的一组特征放到一个零件体内,最后通过布尔运算把多个零件体组合到一起,这样可使设计思路更清晰,修改的时候更方便。4.4.2 零件体组合(Assemble)详解此操作是将一个文件中的两个零件体组合到一起,如果两个零件体都是通过增加材料方式创建的话,组合的结果会将两个零件体加到一起;如果其中一个零件体是利用减材料的特征创建方式(pocket、slot、removed loft等)创建的话,组合的结果是在两个零件体间作减运算;如果两个零件体都是利用减材料的特征创建方式(pocket、slot、removed loft等)创建的话,组合的结果是在两个零件体间作加运算。A 两零件体都是通过增加材料的方式创建时,两个体特征加到一起,从图形上看没有变化,但历史树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零件体变为一个。B 其中一个零件体是利用减材料的方式(pocket)创建时,结果是从另一个零件体上减掉该特征。圆柱体消失4.4.3 零件体相加(add)详解相加后两个零件体合并到一起用此功能可将两个零件体特征相加到一起,变为一个零件体4.4.4 零件体相减(Remove)详解Body1的特征从PartBody中减掉应用此功能可使一个零件体从另外一个零件体中移走相应的材料,使两个零件体关联到一起。4.4.5 零件体求交(Intersect)详解两个零件体的交集此功能用于获得两个零件体的公共部分。4.4.6 零件体联合加减(Union Trim)详解移走此功能允许零件体间在作加运算的时候,保留需要的部分,移走不需要的部分。A. 只有选择的部分被移走,其他部分保留保留B. 只有选择的部分被保留,其他部分移走等同C. 当指明了保留区域,移走区域不用指明D. 实例红色表面代表不可选区域;粉色表面代表移走区域;蓝色表面代表保留区域结果4.4.7 移走独立块(Remove Lump)详解当一个零件体内包含两个断开的特征时,可应用此功能移走不需要的部分。在模具设计时应用此功能使上下模的设计更加方便。有互不相连的两个独立特征的零件体粉色表面代表移走区域指明保留区域,使表达更明确4.5 特征移动操作4.5.1 沿直线移动零件体特征(Translation)详解此功能将以直线方式移动整个零件体。移动距离选择直线、实体棱边或平面定义移动方向4.5.2 旋转零件体(Rotation)详解此功能将以旋转方式移动整个零件体。选择直线或实体棱边定义旋转轴线旋转角度4.5.3 镜像零件体(Symmetry)详解此功能以镜像方式移动整个零件体,参考元素可以是点、直线、平面。点对称轴对称面对称参考元素4.5.4 特征对称复制(Mirror)详解对零件体内某个特征作对称复制整个零件体特征同时对称复制对称复制操作可以复制整个零件体,也可以复制零件体内某个特征4.5.5 矩形图样(Rectangular Pattern)详解此功能用于把一个特征沿直线或者平行四边形方式快速复制多个。第一个方向参数输入方式复制的数量两个特征间距离首尾特征间总长度参考方向欲复制的特征第二个方向沿第一个方向移动一行沿第二个方向移动一列以初始特征为圆心旋转当复制的特征众多时,用以简化计算和显示当原始特征创建时应用了Up to surface等限制条件时,应用此选项,可使复制的新特征也保持此限制条件4.5.6 环形图样(Circular Pattern)详解数量及总角度数量及两者夹角夹角及总角度整周总数量两者夹角总角度定义旋转中心的参考元素复制对象,一次可复制多个特征当原始特征创建时应用了Up to surface等限制条件时,应用此选项,可使复制的新特征也保持此限制条件径向复制数量及间距定义该组图样旋转的单位角度定义在半径方向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定义旋转角度(任意值)特征是否同时旋转此功能用于把一个特征以环形快速复制多个4.5.7 用户自定义图样(User Pattern)详解此功能用于把一个(组)特征以自定义方式快速复制多个。选择包含多个定位点的草绘图,定义位置点在点取命令前选择或多重选择欲复制的特征,默认特征为当前整个零件体选择特征点,改变图样默认的安放位置如果不希望在某些点上复制特征,在确认前选择这些点即可4.5.8 比例缩放(Scaling)详解A 以一点为中心将零件体按比例整体缩放,参数大于1则放大实体,小于则缩小实体BC 以平面为参考元素,单向缩放实体4.6 分析与辅助工具4.6.1 更新(Update)操作详解 当零件有参数改变时,此按钮会自动高亮显示,点取之,系统会按照最新参数重新计算。4.6.2 用户坐标系(Axis system) 详解当所设计零件与系统坐标系相距较远或有一个夹角时,为了设计方便,可用此命令创建多个用户坐标系。创建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已有几何特征;键入坐标值。4.6.3 中间尺寸(Mean Dimensions) 详解如果尺寸有公差的话,应用功能可以根据上下偏差计算出中间值,并且应用到零件上。点取按钮,零件会根据新的尺寸重新计算。应用中间尺寸后,更新所得结果4.6.4 建立基准(Creating Datum)详解点取命令后,再创建的一些参考元素(点、线、平面、曲面等)将没有历史,为不可编辑元素。点击此命令一次,只对接下来一步操作有效;双击此命令,可使此功能永久有效,即此后所创建的所有元素都不带历史;如果想恢复历史纪录功能,再点击此按钮一次即可。4.6.5 打开目录(Open catalog)详解应用此功能可以打开标准件库,调用标准件。4.6.6 测量两个元素间相对尺寸(Measure Between)详解此命令用于测量两个元素(曲面、棱线、端点等)间的距离或夹角退出分析窗口后,分析结果继续显示4.6.7 测量单一元素尺寸 (Measure Item)详解此命令用于测量单个元素的几何信息,例如:点坐标、线段长度、表面积等4.6.8 测量惯量(Measure Inertia)详解此工具用来测量实体或曲面的面积、体积、质量、重心等物理属性。4.6.9 拔模角分析(Draft Analysis)详解通过拔模角分析工具,可以分析出零件的拔模工艺性,分析的结果通过不同颜色表示。拔模方向通过罗盘的W轴定义。与拔模方向相反的区域 小于拔模角的区域 满足拔模角的区域绿箭头表示曲面在该点的法线方向法线方向与拔模方向夹角红箭头表示拔模方向圆环表示曲面在该点的切平面4.6.10 曲率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