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型糖尿病与各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doc_第1页
I、II型糖尿病与各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doc_第2页
I、II型糖尿病与各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doc_第3页
I、II型糖尿病与各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结果I、II型糖尿病与各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标签:来源【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高血压、高血糖是心血管发病和造成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群相比,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危险性是前者的2倍,而同时存在高血压的病人则增加至4倍,心血 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1。本研究检测分析I、II型糖尿病和各期高血压病患者血 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特点,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与分组将我院2008年9月2009年8月内科住院已确诊的病人,其中32例I型糖尿病,其中 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242岁;156例II型糖尿病,其中男性86例,女性70例, 年龄3577岁,符合1998年WHO、IDF诊断标准;73例I期高血压病,其中男性33例,女 性40例,年龄3557岁;182例II期高血压病,其中男性94例,女性88例,年龄4675 岁;56例III期高血压病,其中男性25例,女性31例,年龄5491岁,符合1999年WHO 诊断标准;对照组80例,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2555岁,是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 者,无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1. 2检测方法受试者均为用药前并素食3天,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用肝素钠抗凝管抗凝,重庆 大学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FASCO 3010A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测试;另外,lml静 脉血用EDTA K2抗凝管抗凝,用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试红细胞压积;1. 6ml静脉血用枸橼酸盐(1: 4)抗凝管抗凝,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1.8ml静脉血用枸橼酸盐(1: 9)抗 凝管抗凝,用比浊法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纤维蛋白原含S,试剂为浙江温州 伊利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1. 3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土s)表示,应用SPSS13. 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I 型糖尿病患者无论男女仅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含ffl增高,II型糖尿病患者无论男女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 01),见表1。各期高血压病男性组除血沉外,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增高,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 有显著性(P0.01),见表1。高血压病女性组除血沉、血浆粘度外,其余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 异有显著(P0.01),见表1。高血压病无论男女,随着血压的增高,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升高。见表1。表1各型糖尿 病及各期高血压病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比较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下,血渗透 压增高,血液粘度增高2。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I分复杂的问题,血压水平主要取决于心输出fi、血容fi和 外周阻力三大因素,其中任一因素异常都可以产生高血压,而外周阻力增加是高血压发病机 制的最终环节。外周阻力即血管阻力系血管阻抗和全血粘度的乘积,因此,高血压病血压升 高不仅与心输出蛩和血管阻抗有关,而且还与血液粘度有关3。3讨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证实,高血压和高血糖的发生有着密 切联系,及互为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容易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本身容易 发生多脏器血管病变,苦同时伴有高血压,则发生心脏肾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升高。所以,对 并发高血压的糖尿病人,应严格控制血糖,同时,积极有效地治疗高血压:而对高血压病人, 应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4。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现象,约6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两倍以上。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 因素,对心、脑、肾的损害程度远远大于单纯性高血压或单纯性糖尿病。已有临床研究证明, 降压治疗可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病死率。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及 早发现高血压,一经确诊立即进行治疗,努力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把糖尿病与高 血压并存的危险控制在最低限度。木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明显增 高(P0. 01),说明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血液处于高粘滞或高凝状态。高血压病人高、中、 低切的全血粘度均增高,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 01),说明全血粘度增高,是 血压增高的主要原因。血液粘度的增高与红细胞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II型糖尿病患者和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压积增高,全血过于浓稠,全血粘度增高。另外,II型糖尿病患者血沉明 显加快与全血粘度增高相一致,说明患者血液粘度增高与红细胞表而电荷密度减少有关,同 种负电荷的排斥作用下降,导致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强,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导致微血管 病变,亦可出现血栓并发症。不论是糖尿病还是高血压病纤维蛋白原含fi均增高,导致血液高粘滞5,本实验与文献报道一致。因此,及时和长期控制高血糖、降低高血压,改善血液流变性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王兆军.糖尿病的防治.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 8(3): 26.2胡玉章,罗成仁,严密,等.高糖对视网膜组织中巳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眼科研究,1993, 11(2): 90.3范家骏.赵国欣主编.血液流变学基础与临床.陕西科学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