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课时:课外准备1周,课堂展示1课时执教者:民勤实验中学教师马尚福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我们设计了“背起行囊走四方”的活动内容,旨在通过游览祖国山水,感受祖国和家乡的美好,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感悟和体验,其实这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就在自己身边,就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就在旅游的经历中,因而容易获得体会和感悟。学情分析: 由于地处偏僻的西北,加之学生家庭条件所限,学生游览过的景点很少,因此我把设计重点放在对课本人文景观和当地旅游资源的挖掘上,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领略教材已学景点和家乡特有风光,重点是搜集该景点人文材料和独特风情,之后能写出自己游览的感受。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课本和家乡名胜古迹及其文化蕴含,了解西部自然风光。 2深刻感受祖国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尤其是对联、诗歌的赏析和创作。 3锤炼和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尤其是提升对对联、诗歌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来督促学生深入到这一活动中,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设计理念: 1围绕“旅游文化”这一主题,以丰富人生经历和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组织活动。 2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活动的五大版块:“神游西部”见闻多、课本天地“漫游”乐、我的家乡景更美、名胜古迹对联考、尽情抒写“走四方”。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展开活动课的学习。设计思路: 1“神游西部”见闻多(版块一):结合自身旅游经历,查阅网络资料,绘画风景图片,加深对西部风光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本天地“漫游”乐(版块二):挖掘课本中的素材,让学生用播报的方式品位人文景观,并结合图片配上合适的诗句以及补充诗句中的景点地名,提高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3我的家乡景更美(版块三):结合家乡的特色景点,学习写导游词,做模拟小导游,训练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名胜古迹对联考(版块四):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根据对联猜省份名称和景点名称,教师出上联,学生尝试对下联,培养学生的对联欣赏和创作能力。 5尽情抒写“走四方”(版块五):指导学生课后写作训练,描绘旅途风光、记叙旅途见闻,提高写作水平。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资料,包括风景图片和民俗风情、家乡风貌、对联知识和名胜景点的介绍等。 2绘画自己旅游过或渴望去的地方的风景图片等资料。 3学写导游词,模拟作小导游,向大家推荐家乡的特色景点。课堂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聆听歌曲走四方。2谈话导入。一曲走四方曾经唱红了大江南北,也唱出了我们渴望出去走走的心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的读书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仅能够强健体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对书本的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现在,出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我们也要做个有心的旅行者,行走四方,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探寻,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体验。课前同学们认真准备,搜集绘画风景图片、回顾自身旅行经历体验,进行名胜古迹中的对联考证,领略祖国河山的美好。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对同学们准备的成果进行汇报与交流。 二、精彩板块展示交流 (一) 版块一:“神游西部”见闻多寻找“小画家们” 1. 绘画作品展示: “小画家们”的名胜风景图片张贴。 2. 风景图片推荐:小组推荐代表,以“我游览过(我想去) ,那儿 ,让人感到 ”的句式说说你去过的地方和感受。(二) 版块二:课本天地“漫游”乐寻找“小播音”“小诗人” 1.“人文风光”图片展示寻找“小播音”(结合风景图片进行播报) 播报格式:各位观众朋友们,现在向大家介绍 景点。这里 (景点概况及特色),著名的诗句有_ 。(播报介绍黄鹤楼、醉翁亭、岳阳楼、杜甫草堂等) 2.“自然风光”图片展示寻找“小诗人”(给景点图片配上合适的诗句) (1)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长江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桂林山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3古诗词中的名胜古迹争当“小先锋”(抢答:补充诗句中的景点地名)(1)但使_飞将在,不教_度阴山。 (2)_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_,思君不见下渝州。 (3)故人西辞_,烟花三月下_。 (4)山外青山楼外楼,_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_作汴州。(5)如今思项羽,不肯过_。(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_花。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_不是云。 (8)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_无故人。 (9)君不见,_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毕竟_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 版块三:我的家乡景更美争做家乡“小导游” 1.欣赏家乡民勤的旅游景点图片。 2.学生尝试书写导游词并表演。 导游词格式: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担任大家的全程导游。欢迎来到我的家乡游览 景点,这儿 。 (四) 版块四:名胜古迹对联考人人争当“小先锋” 1.根据对联抢答猜省份(包括自治区、直辖市)名称。 上联:三海九门 京华迎奥运 下联:一江两岸 世博靓申城 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 下联:天津港笑纳万国风 上联:雪域春秋 扎西德勒 下联:天山南北 乌鲁木齐 上联:南海风清 讲述春天故事 下联:漓江水碧 飘来三姐新歌 上联:孔子仁 关公义 人文典范 下联:泰山日 壶口烟 天地奇观 上联:八百里洞庭 凭岳阳壮阔 下联:两千年赤壁 览黄鹤风流 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 酒乡赤水 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 花径草堂 上联:碧草毡房 春风马背牛羊壮 下联:苍松雪岭 沃野龙江稻谷香 上联:黄山为九州增色 下联:瓷器与中国同名 2.根据对联猜景点名称。上联:草堂留后世 下联:诗圣著千秋(成都杜甫草堂) 上联:两表酬三顾 下联:一对足千秋(成都武侯祠) 上联:翁去八百年 醉乡犹在 下联:山行六七里 亭影不孤(醉翁亭) 上联:四面河山归眼底 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湖南岳阳楼) 上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筹 下联:刺贫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旧居) 3. 对联对对看。(1)对联知识学习。对联,也叫楹联、对子,是对与联的合称,指以对偶句为基本特征的有独立意义的文学形式。(它重视营造意境,注重立意和锤炼语言,讲究对仗与平仄,具备了诗的基本特点。)对联基本特征:a字数相等;b词性相对;c结构相应;d节奏相合;e意义相关;f平仄相协。 (2)考一考,看谁对的好? 例:白黑来 美 是 蓝天 绿树 花溅泪 大漠孤烟直 潮平两岸阔(3)教师现场出上联,让学生围绕上联对出下联。学生展示自己的下联,教师点评。上联:日日学何畏千卷万册 下联:_上联:石羊河水聚成漠野奇观 下联:_(五)版块五:尽情抒写“走四方”大家都做“小作家”(作业布置) 写一篇游记,介绍一处你去过的旅游景点,或者自己家乡的特色景点。写作要求:1.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 2.要突出景物的鲜明特征。 3.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 4.写出“观感”,融情于景。三、课后拓展性练习1以风景图片为内容写对联,也可以自己命题。2制定并落实暑假旅游计划,在旅游中去发现最细微的美,写旅行札记。四、总结本课教学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