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作者、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字 ,号 ,又号“谪仙人”。有“ ”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 、 、 、 等多首。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整体感知】全篇可分为三部分,概括大意。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段), 第三部分(第3段), 【微观探究】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作者是怎样表现天姥山的高峻的? 2.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第2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3.“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 5.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总结升华】诗人通过自己梦游的经历,把自己对权贵的 ,对自由生活的 之情充分表现了出来。诗人此时已过“不惑”之年,人世光阴花上露,而宏图未展,其焦虑之情和只争朝夕的紧迫之感皆寓其中。尽管前方冰封大河、雪满太行,尽管心里矛盾重重,难割难舍。但这个愿意当剑侠,当酒仙,却不愿当奴才的李白最终还是舍下了官位、舍下了玄宗、舍下了自己的理想,“直挂云帆济沧海”去了。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初备:王成明 深备: 方法:鉴赏+诵读 日期:2010.12 教学目标: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教学重点: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一旧课反馈(2分钟) 二、导语设计(1分钟)“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时隔10个世纪,在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人向我们款款而至。他便是吟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李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板书题目、作者)三、作者及创作背景(2分钟)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四整体感知(5分钟) 朗读并思考: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师生评点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入梦之由。 第二部分(第2段),写梦中奇景。 第三部分(第3段),写惊梦长叹。五、分层鉴赏诵读(29分钟) (一)分析并诵读第1段(6分钟)思考: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四字下标示双横线),为何开篇要“谈瀛洲”?生:分组讨论、回答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用“信难求”的瀛洲反衬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之客观存在,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生:回答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通过比照,衬托了天姥山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小结:第一段写入梦之由。 (板书:入梦之由现实天姥神奇雄峻)3.齐背后个背(二) 分析并诵读第2段(15分钟)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第2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边分析边板书边诵读) 月下清丽之景(1-3)日升明快之景(4-5)山中奇幻之景(6-10)天空盛大之景(11-13)2点名或分组读每一幅图景,再次品味诗的妙境。3.分层诵读4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讨论后明确:不得不面对现实,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诗意和深沉的感慨。(三)诵读并分析第3段(8分钟)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余的同学思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师生点评明确: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全诗前两段侧重对景物的描写,最后一段议论抒情,表达自己的理想追求,是诗歌的主旨所在。而这两句正是点睛之笔,升华了诗歌主题。齐背后个背六、探究(2分钟)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生探讨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七、课堂总结、诵读 (4分钟)诗人通过自己梦游的经历,把自己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充分的表现了出来。诗人此时已过“不惑”之年,人世光阴花上露,而宏图未展,其焦虑之情和只争朝夕的紧迫之感都寓其中。尽管前方冰封大河、雪满太行,尽管心里矛盾重重,难割难舍。但这个愿意当剑侠,当酒仙,却不愿当奴才的李白最终还是舍下了官位、舍下了玄宗、舍下了自己的理想,“直挂云帆济沧海”去了。让我们再次朗读,来结束这一次梦游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安全培训目的课件
- 民法提纲课件
- 藏族历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 风险管控实施方案
- 新质生产力与党务工作
- 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 淘宝客服部的工作方案报告
- 高校思政中的新质生产力融入
- 民族法课件教学课件
- 新质生产力材料板块
- 2025年4月自考00841第二外语(法语)试题
- 《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访问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生青春期教学课件
- NEDD4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继发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启示
- 车辆按揭押金合同协议
- 耳穴压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 2024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 内镜标本规范处理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电子教案2电流、电压和电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