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新版)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新版)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新版)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新版)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新版)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教法分析 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导学 当堂双基达标 课后知能检测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程标准展现本课课标 并总结出具体的知识点 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展现 让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 重点学习 新课导入建议案例一 图片导入设计清代著名的贪官和珅和清官刘墉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进行导入 并且设置问题 刘墉被称为 宰相刘罗锅 对吗 错在什么地方 今天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案例二 问题导入自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 后世王朝维护国家统一和王朝统治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西汉的 七国之乱 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 唐中叶的 安史之乱 和以后的藩镇割据 都表明了中央集权过程的曲折与坎坷 那么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历史启迪 由此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 1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集权 1 七国之乱 根本原因 汉初 推行郡国并行制 直接原因 汉景帝削藩 概况 借口 吴国等七国叛乱 后被平定 2 武帝集权 实行 强干弱枝 监察地方 清君侧 推恩令 2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 1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 后 唐代宗封安史降将为 他们实际上割据一方 形成 的局面 2 五代十国 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十国指南方各地和北方的 先后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 节度使 藩镇林立 山西 阅读教材第14页 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图 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提示 1 唐代后期 藩镇数量众多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 2 唐朝中央政权力量软弱 长安附近分布着众多的藩镇 3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 背景 960年 发动陈桥兵变 建立宋朝 2 措施 赵匡胤 三衙 枢密院 统兵权 军权 文臣 通判 中央 物质基础 3 评价 积极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 造成 冗官 冗兵 冗费 的国家财政危机 阅读教材第15页 杯酒释兵权 的故事 请思考 和历代开国之初 狡兔死 良狗烹 相比 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提示 宋太祖用怀柔的政策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既避免了历代开国君主用杀戮的手段对待功臣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矛盾激化 又顺利地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达到了不激化社会矛盾而巩固政权的目的 1 丞相制度的废除 1 背景 明朝建国之初 位高权重 威胁皇权 明太祖吸取元朝 内乱频繁的教训 2 措施 下令裁撤中书省 废除 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丞相 权贵专权 丞相 3 影响 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2 设内阁 1 明太祖时期 设 品秩较低 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 不参与 2 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 此后权力越来越大 内阁有了 之权 殿阁大学士 决策 票拟 3 清朝设军机处 1 原因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 雍正年间 为处理 而正式设立 2 特点 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 后来职权不断扩大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 西北紧急军务 3 评价 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 提高了清王朝的 标志着 的高度发展 行政效率 专制皇权 4 唐至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 自唐宋以来 皇权不断加强 不断遭到压制 2 专制皇权强化是传统 体制发展的产物 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3 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 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相权 官僚 教材第16页文字框材料 回答 阅读这一段文字 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提示 朱元璋废丞相制度的原因是自称丞相 专权乱政 实质上是为了解除宰相制度对皇权造成的威胁 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 故不同意朱元璋的看法 同意朱元璋的看法也可 但要自圆其说 判断回扣 1 推恩令就是废除分封制 提示 推恩令并不是废除分封制 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 从而削弱地方势力 以加强中央集权 2 北宋王朝过于强化中央集权 形成 强干弱枝 和 三冗 局面 提示 为了解决地方割据势力 北宋政府实行了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等系列措施 分化事权 守内虚外 过度集权于中央 结果形成了 强干弱枝 和 三冗 的局面 3 明朝内阁与宰相制度不同 提示 宰相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而内阁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宰相的权力是制度赋予的 而内阁的职权依皇帝旨意而定 4 明内阁与清军机处都是决策机构 提示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没有决策权 二者只是参与机要政务 决策权在皇帝手中 因此 虽有宰相之责 却无宰相之权 1 史料汉初之兴 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于是剖疆裂土 立二等之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 末流滥以至溢 小者淫荒越法 大者睽孤横逆 以害身丧国 汉书 诸侯王表序 问题 结合史料探究汉初分封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后来为何又要解决王国问题 提示 初定天下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王国势力膨胀 严重威胁中央 2 史料 自天宝以来 方镇屯重兵 多以赋入自赡 五代方镇益强 及赵普为相 劝上革去其弊 时方镇缺守帅 稍命文臣权知 又置转运使 通判 为之条禁 文簿渐为精密 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问题 结合史料探究 赵普 劝上革去其弊 的 弊 指什么 如何解决这一弊端 结果如何 提示 弊 藩镇割据之祸 解决 置文臣做知州 设通判 转运使管理地方行政 监察和财政 结果 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效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 但也造成北宋中期 三冗 两积 的局面 2014 扬州高一检测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 郡国并行制 行省制b 分封制 郡县制c 郡县制 行省制d 分封制 行省制 解析 本题较容易判断 图一表明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图二行省制度是元代地方行政管理的主要制度 选a项 答案 a 备选史料 教师用书独具 1 史料一 主父偃 说上曰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 地方千里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 上以德施 实分其国 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 主父偃传 2 史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 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 财也收了 赏罚刑政 一切收了 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 史料人尝谓辅臣 内阁大臣 拟旨 几于擅国柄 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 帝一一省揽审定 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 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 则驳使再拟 再不符意 则谯让 责问 随之矣 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问题 据史料分析 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 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阁臣 无不惴惴惧者 提示 机构 内阁 原因 阁臣拟旨 皇帝亲自批改 唯恐不符帝意 2 史料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天子无日不与 军机 大臣相见 无论宦寺 宦官 不得参 即承旨诸臣 军机大臣 亦只供传达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 问题 据史料分析 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提示 传达皇帝旨意 自己不能决策 完全听命于皇帝 右图为一老师上课时的板书 请问这位老师正在介绍哪一朝代中央政制的特色 a 汉代的三公制b 唐代的三省制c 宋代的三司制d 明代的内阁制 解析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皇帝直接管理六部 内阁是皇帝下设的内侍机构 答案 d 备选史料 教师用书独具 史料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 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保直 官吏值班 者多虑漏泄事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 皆亲臣 重臣 于是承旨 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汉至明清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漫画可以用直观而又深刻的形式展现出历史 下列漫画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大臣向皇帝奏事礼仪的变化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是 两汉 隋唐 宋朝 明朝 清朝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c 封建等级不断强化d 古代礼仪不断完善 解析 本题考查迁移理解能力 从漫画中形象地看出 从两汉到明清 奏事大臣享受的礼仪待遇呈下降趋势 与之相反的是皇权不断强化 答案 b 备选训练 教师用书独具 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a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 军机大臣者 皆亲臣 重臣 c 军机处 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 d 军机大臣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解析 注意关键词 根本目的 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 其设立军机处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项正是这一目的的体现 答案 d 一 选择题1 2014 长沙高一检测 西汉贾谊在 治安策 中说 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 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 分邦建国b 剥夺王侯爵位c 推恩令 d 附益之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由 国小则亡邪心 可判断作者认为封国变小 实力减弱后就无法对抗中央 故实行推恩令 答案 c 2 2013 河北学业水平考试 文献通考卷二十四 国用考二 说 今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主财务 不相知 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 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中书视民之困 而不知使枢密减兵 三司宽财以救民困 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 a 宰相专权b 强干弱枝c 地方困弱d 过度分权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 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主财 这指的是宋朝因加强皇权过分削弱相权而导致中央政府的权力过于松散 答案 d 3 2013 山东学业水平考试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留下上述祖训的皇帝是 a 唐太宗b 宋太祖c 明太祖d 清世宗 解析 1380年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 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 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故c项正确 答案 c 4 2013 山东文综 12 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 和世泰等奏 口英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 即派苏楞额 广惠各载原品顶戴沿途途伴送 钦此a 中书省b 内阁c 军机处d 礼部 解析 考查学生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 嘉庆二十一年在雍正之后 军机处已经设立 军机处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跪受笔录 军国大事均有皇帝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 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故选c项 从材料分析是内阁奉上谕 上谕不是内阁起草 排除b项 清朝有中书科 但不具备中书省地位 仅具有监察职能 排除d项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5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某班举办题为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 的辩论会 正方观点 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 弊大于利 正反方收集到了以下图文资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守宰 宰 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 封建论 材料二 材料三军国大计 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 3 材料二 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 你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