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题型专项一 曲线类选择题课件.ppt_第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题型专项一 曲线类选择题课件.ppt_第2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题型专项一 曲线类选择题课件.ppt_第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题型专项一 曲线类选择题课件.ppt_第4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题型专项一 曲线类选择题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题型专练能力提升题型一曲线类选择题 题型概览 经济曲线类试题主要立足经济学基本知识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 考查对经济现象变化的认识 试题主要以曲线变动的形式呈现 常见的曲线类试题主要有供求曲线 价格变动曲线 消费曲线 投资曲线 生产曲线和宏观调控曲线等 前两个统称为价格曲线 后四个统称为宏观经济曲线 高考主要考查价格曲线 分类突破 1 供给曲线 解题方法 供给曲线是表明价格变动与商品供给量变化的曲线 包括单曲线和双曲线 分析供给曲线必须把握以下三步 第一 依据价格与供给量的正向变动关系 选取供给曲线 第二 依据材料信息明确商品供给量变化 第三 依据材料信息对应相应曲线 典型例题 2014北京东城二模 随着科技进步 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不考虑其他因素 若将这一情况对该商品的影响用图形描绘出来 e1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前 e2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 正确的是 解析 c劳动生产率提高影响商品的供给量 所以此题考查供给曲线 首先排除a和d 因为a d属于需求曲线 其次解读材料信息 劳动生产率提高 商品供给量增加 再次 对应曲线图 b表示价格降低 供给数量减少 c表示供给数量增加 故答案为c 2 需求曲线 解题方法 需求曲线表明价格变动和商品需求量的关系 分为单项需求曲线和需求变动曲线 解答此类试题一般遵循以下三步 第一 依据材料 判定是需求曲线 排除供给曲线 第二 明确解读材料信息 第三步 对应材料信息 找出对应曲线图 典型例题 2014长沙一模 财政部 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在现行政策框架下 对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 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 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该政策对试验区内上述企业进口机器 设备影响的是 注 图中d1为该政策实施前需求量 d2为该政策实施后需求量 价格不含关税 a b c d 解析 c此题考查需求曲线 第一步 依据材料 判定曲线 该题中四个曲线均为需求曲线 第二步 解读材料 货物进口免税 会鼓励商品进口 需求增加 价格不含关税 说明图示中商品价格保持不变 第三步 找出相应曲线 表明需求减少 排除 表明价格降低 排除 切合题意 3 需求弹性曲线 解题方法 需求弹性曲线表明相同价格变化范围内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解答此类试题遵循以下三步 第一步 判定曲线 即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曲线 第二步 筛选曲线 将剩余曲线分为生活必需品曲线和高档耐用品曲线 第三步 解读材料信息 找出对应曲线 典型例题 2013年江苏政治 5 2分 一般来说 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在下图中 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解析 a此题考查需求弹性曲线 第一步 判定曲线 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比关系 首先排除c和d 第二步 曲线分类 价格变动对a影响小 所以a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 价格变动对b影响较大 所以b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曲线 第三步 解读材料 找出曲线 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 所以答案为a 4 相关商品变动曲线 解题方法 相关商品变动曲线是指一种商品价格 需求 供给的变化 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曲线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遵循以下三步 第一步 明确考查曲线 是考查需求曲线 还是考查供给曲线 第二步 解读材料信息 明确相关变化量 第三步 依据信息对应曲线 典型例题 2013年四川文综 10 4分 近两年 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 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近来有 微信向用户收费 的声音 但网络调查显示 如果微信收费 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 a b c d 解析 c此题考查相关商品的变动曲线 第一步 明确考查曲线 此题考查需求曲线 伴随价格上涨 微信的发送量应该减少 故排除 正确 第二步 解读材料信息 微信与短信属于互为替代品 微信免费 那么微信的需求量增加 而短信的发送量会减少 第三步 依据信息 对应曲线 表示短信发送量增加 表示短信发送量减少 故 正确 5 复合变动曲线 解题方法 此类试题主要是将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融合在一个图标之内 实现了曲线的单向变动向双向变动的过渡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遵循以下三步 第一步 解读材料信息 明确相关变化量 第二步 拆分复合曲线 即将曲线分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第三步 依据信息 明确对应曲线 典型例题 2012年山东文综 18 4分 下列曲线图中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d 和供给曲线 s 相交于e点 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会引起e点向e 点方向移动 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解析 b此题考查复合曲线 第一步 解读材料信息 劳动生产率提高 产品供给量增加 价格降低 需求增加 第二步 拆分曲线 将四个曲线图 分别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两个侧面来分析 第三步 对应信息 找出曲线 a表示供给量减少 故排除 c表示需求量减少 排除 d表示价格上涨 故排除 b符合材料信息 故答案为b 1 供给曲线 2014大连一摸 伴随国家房地产财政投资规模的进一步缩减 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回落 新楼盘开盘减少 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 q2为变化后数量 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 其中可以描述新楼盘开盘减少这一现象的是 强化训练 解析 d此题考查供给曲线 考查商品房价格和供给量的变化 第一 依据价格与供给量的正向变动关系 选取供给曲线 c d属于供给曲线 a b属于需求曲线 首先排除a b 第二 依据材料信息明确商品供给量变化 材料表明商品房价格下降 供给量减少 第三 依据材料信息对应相应曲线 c表示价格上涨 供给量增加 d表示价格下降 供给量减少 故答案为d 2 需求曲线 2014山东实验中学模拟 若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 同期货币流通速度提高40 不考虑其他因素 这一变动给该商品的需求带来的影响用图示表示是 解析 d此题考查需求曲线 第一 依据材料 判定是需求曲线 排除供给曲线 a b d属于需求曲线 c属于供给曲线 故排除c 第二 明确解读材料信息 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速度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 意味着货币发行增多 物价上涨 会导致商品需求减少 第三步 对应材料信息 找出对应曲线 a表示价格下降 需求增多 故排除 b表示价格不变 需求减少 d表示价格上涨 需求减少 故答案为d 3 需求弹性曲线 2014文登二模 如图 某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由m曲线变化为n曲线 在一般情况下 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 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在逐渐变大 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a b c d 解析 c此题考查需求弹性曲线 第一步 判定曲线 因为此题就一个曲线图 所以没有必要判定曲线 第二步 m曲线属于高档耐用品曲线 n曲线属于生活必需品曲线 第三步 解读信息 对应曲线 由m曲线变化为n曲线 可见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了生活必需品 故 正确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排除 由于该商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意味着该商品是生活必备 消费需求增加 其互补商品会随之增加 故 正确 该商品需求增加 其替代品需求减少 排除 4 相关商品变动曲线 2014杭州六校联考 2014年2月27日 我国汽油价格每吨提高205元 90号汽油价格每升提高0 15元 这影响到汽车市场需求量 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图示 横轴为汽车需求量 纵轴为汽车价格 d1为汽油涨价前曲线 d2为汽油涨价后曲线 最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解析 d此题考查相关商品变动曲线 第一步 明确考查曲线 是考查需求曲线 还是考查供给曲线 此题考查汽油价格变动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 所以考查需求曲线 排除a和c 因为a c属于供给曲线 第二步 解读材料信息 明确相关变化量 汽油价格提高 汽车需求量减少 第三步 依据信息对应曲线 b表示汽车需求量增加 d表示汽车需求量减少 故答案为d 5 复合变动曲线 2014成都二模 与3g通信技术相比 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 其所具备的更佳性能和网络能力将充分满足快速增长的移动宽带用户的需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下列图示能够反映推出4g通信对3g通信需求的影响的是 注 p为3g通信价格 q为3g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