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君能有几多愁望江南、武陵春之赏析教学目标:1、积累常识,了解词风及典型。 2、反复咏读,品味字词及意象。 3、探讨研究,感悟内涵及情感怀。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词中意象,感悟诗词内涵和作者情怀。难点:比较两词的异同,归纳婉约词派的发展轨迹及风格特征。教材分析:本课所选的五首词代表了不同时期词的发展和流派,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教材排序按照词作者的生活年代的先后,没有必然合理的逻辑性,因此教学时我按照词作风格和内容的不同,将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婉约派闺情词合讲,而其他三首豪放派爱国词并析。这样更具有系统性,更利于教学中的整体把握及学生形成整体认知。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和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古诗词学习的方法诵读诗文、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等。这就使“通过比较阅读同一主题的词来体会一种词派的创作风格”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新的发展区域,以便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以后自主探究学习诗词开启一扇窗。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通过名家范读、老师指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词文,感受作品的意境。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讨,感悟诗词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怀。比较阅读法:通过同一主题、同一词派合并比较阅读,体会婉约派的词风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课前向学生提出预习内容的要求。收集有关作者的个人资料以及作品创作背景,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作者的个人资料。有感情的朗读本文中的诗词,感受作品的意境,标画出不理解地方。教学过程:一、 导入:1、上课前播放渔舟晚唱的小提琴伴奏曲,使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弥漫在课堂的每个角落,让学生浸润在美的情感体验中,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激发学生的学诗的欲望。2、导入课题:由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找音频)、菩萨蛮(找甄嬛传中的插曲片段温庭筠的词视频),(学生边看边听边猜作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的,尽管两位词作家的性别不一,时代不一,但内心最深处的愁苦却是一致的,这种愁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经历了人生的悲痛之后难以痊愈的心灵创伤。今天,我们学习的望江南和武陵春这两首词,就是作者用愁苦凝成的琥珀,它们在中国古诗词精美的殿堂中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问君能有几多愁?望江南、武陵春之赏析。二、 整体感知:(一) 赏析望江南、武陵春入词味:1、 两位学生代表分别朗读两首诗词。2、 老师点拨技巧并示范朗读。朗读技巧:断与连句断意连读出意境拖与顿领字拖音读出视角 抑与扬抑扬顿挫读出情怀 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州。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3、 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大声齐读2首诗词。入意境:1、“找愁”发挥想象,任选一首,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描绘词的主要画面和意境。(学生自由发挥,表达出自己情感的初步感知“愁”即可。)镜头一: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镜头二:船帆。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镜头三:夕阳、江水。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镜头四:白蘋洲。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白散发行微微的香气,春天终究还是弃我而去了。抬头看看,日已高,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我就会泪如雨下。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哎,我真担心呀,双溪那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找内心沉重的哀愁啊!(二)红日高悬,东风骀(di)荡,园林内的花枝上已谢残红,一片片绿叶正缀满树梢。所古色古香的兼作书斋的闺房里,案头上堆着书史。妆台上放着镜奁(lin)。旁边有一只宝鸭香炉,正袅袅不绝地吐着沉香的氤氲(ynyn)。一位衣着淡雅,才到中年的孀妇走出来望了望窗外。然后踱进妆台想对镜梳妆,但又慵怠无力。她喃喃自语,眉头稍舒继而又愁眉紧锁。 2、 “品愁”作者的愁绪如何在词的字里行间体现出来? (提示:从文中找关键词、句作依据,并加以分析。)教师思路:引导学生从品析望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 “皆”等关键词,“千帆”、 “斜晖”“江水”等意象,“肠断白频洲”这一重点句,以及武陵春中的“倦”、“泪”、 “闻说”、“也拟”、“只恐” 等关键词,“风住尘香花已尽”、 “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重点意象句,来体会词中的“愁”意境。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地“品愁”。(只点出如何描写愁,不深究是何种愁)望江南重点提示:(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武陵春重点提示:“日晚倦梳头”,日 上三竿仍无心梳洗打扮,反映了词人灰暗的心境和阑珊的意绪;“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欲诉无人,唯有借两行热泪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夺眶而出的泪,是内心万重忧愁的外在表露,运用新奇的比喻写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入情怀:“议愁”文中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愁绪”?他们的愁绪是一样的吗,还是一般“愁”字别样情? (结合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理解)1、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辅助理解: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少负才名,但屡应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于是入歌楼妓馆,行为放浪。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音律和谐,辞藻华丽,风格精巧。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被誉为“花间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温庭筠生而貌丑,有人恶意取笑,给了他一个“温锺馗”的绰号。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李清照(1084约1151),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北宋、南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女诗人。她是宋代“婉约派”的正宗词人。其词前期多写妇女生活和自然风光,细致缠绵,清新自然;后期多写家国之痛、身世之忧。她的词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著有漱玉词。 介绍写作背景: 前半生是幸福得让人羡慕的。她和夫君赵明诚才子才女结成佳偶,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夫唱妇随、琴瑟和谐。 但北宋败亡,金兵入据中原。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随即丈夫明诚病死,李清照为避兵乱,只身流亡,境遇孤苦。写武陵春这首词时,李清照已经53岁了,她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2、合作探究,悟出“愁绪”:同:两首词都生动细腻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愁绪”,宛转起伏,富于变化。 异:望江南先描绘了思妇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之情。经历了希望、失望、肝肠寸断的心理变化后,内心无比的愁苦。仅仅是一种相思之愁。武陵春从“日暮倦梳头”中的愁绪满怀写起。从“物是人非事事休”中看出其愁绪包涵种种,国已不成国,家已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花而逝,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所以,武陵春中的愁绪包含了主人公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后的离别之痛、家国之恨,故国之思。(二) 比较阅读,理出婉约词风的发展轨迹及风格特征。入独感:总结归纳,比较两首词的异同。同:1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含蓄。 2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人景情水乳交融,有独特的意境美。 夕阳有情,流水有意,是心灵的抚慰; 风停花谢尘留香,是伤春,更是伤己。 3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异:1、情感上,武陵春更深广。除离愁别绪之外,还包括家国之恨、故国之思。 2、风格上,武陵春相对更婉约、更含蓄,“载不动许多愁”。 理出婉约词派的发展轨迹和风格特征:花间派: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因五代西蜀的赵崇祚收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成花间集而得名。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多写闺情、离别、相思之情,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发扬柳永词铺叙、描写的特色,又吸取东坡词个性鲜明的长处,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坚持“诗庄词媚”的主张,即诗言志,词言情。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花间派和婉约派内容大多描写男女相恋,悲欢离恨,离愁别绪等儿女风情。婉约派的词在内容上扩大了范围,出现了吟咏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感悟经历的作品。其特点主要是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用一个比方来说,花间词是处于人成长过程中的幼儿时期,而婉约词则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壮年时期,所以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婉约派是花间派的发展。三、 拓展延伸:走进“才女李清照”(过渡语:作为中国古代诗词这条群星璀璨的银河,李清照是最为耀眼的女性。她的清丽婉转,她的淡淡哀愁,总能唤起人们对她的追忆。郭沫若曾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世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用你们流行的话来说,她是一位“孤独的才女”、“坚强的女神”!)课后,请同学们查找资料,梳理李清照的诗词脉络和人生经历,来认识这位中国古诗词文学史上的“词苑奇葩”。希望同学们能更深入地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继续聆听她瑰丽的灵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研读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来体会其创作风格和人格魅力”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四、 作业通过课外拓展延伸,写一小作我心中的才女李清照,字数300字以上。结束语:同学们,有人说婉约的宋词如一杯醇香的酒,扑面的书香历经千年仍令人陶醉依旧,今天我们邂逅这两首词,感受了宋词背后的美丽与哀愁。生活中,我们也难免孤单难免忧伤。忧伤的诗词就像忧伤的歌曲一样能抚慰人的心灵。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多去吟唱诗词,也去尝试摹写诗词,让我们的生活更富有一份诗情画意。 作者是如何体现这种愁绪的,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词的大意。 4、品一品语言(抓关键词) (1)、师:在朗读过程中,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作者的愁绪?(“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欲语泪先流”还没说话眼泪就流下来了,说明她变得很愁。日晚倦梳头) 师小结:“大家找得很好,理解很到位。作者有直接写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间接抒情,抓住典型细节如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非常传神。”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2)、“人非”(丈夫去世)事事休体现在什么地方?日晚倦梳头。 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3)、想起曾相亲相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可又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4)师: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再连起来把上阙朗诵一遍,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5)师:“诗情画意总相连,此时此刻,在满地落花的暮春时节,我们仿佛看到了满面愁容,情绪不佳的作者,可曾几何时,她是多么醉心游山玩水,我们读过她的如梦令” 生齐背如梦令。 (6)师:“多么富有情趣的生活啊,那么现在对于出游,她又是何种心境?能不能找出最传神的表达出她心情变化的词语?” (7)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望江南镜头一:太阳渐渐出山,天才蒙蒙亮。女子从睡梦中醒来,坐在铜镜前梳洗打扮,带着他曾经送的每一件首饰,穿上她最喜欢的绿绸纱的裙子。她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心里想着即将重逢的心上人 镜头二:女子带上对心上人的思念,想着他们重逢后的场面,一路小跑,她推开路上行人,急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阿坝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肇庆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石家庄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那曲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汽车销售模型制作合同范本
- 2025年阳江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葫芦岛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韶关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英语四级必考词汇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2025年滨州无棣县润禹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房地产销售全流程解析
- 九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练习五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
- 劳动关系协调师
- 2025年物业管理成本控制计划
- 知识产权规划
- 食品安全案例 课件 案例十七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发现
- 肥料配方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01月赣州银行2024年社会招考金融科技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