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9 香菱学诗.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9 香菱学诗.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9 香菱学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铜陵市枞阳县陈洲初级中学 甘凤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通过分析人物身世及人物学诗经历,了解香菱。鉴赏课文中的咏月第三首,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揭示诗歌的话语蕴藉。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要点与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在学习上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教学重点:香菱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融“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于一体的红楼梦,塑造了许多形象性格鲜明的女子:才貌两全的林黛玉,德才兼的薛宝钗,阔达豪放的史湘云,胆大泼辣的王熙凤等等,今天这堂课中,我们将认识到红楼梦这千红万艳中的一位,她就是香菱。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香菱学诗,走近香菱。(教师板书课题)2、 初读香菱 让学生介绍和本文相关联的故事情节:(教师补充 PPT展示) 香菱自幼被拐卖,被人贩子卖与呆霸王薛蟠为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平日里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是“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的很,于是去找黛玉。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3、 细读香菱师:脂砚斋对“香菱”精辟的分析,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从出生、外貌、气质、才华、品德五方面来评价香菱,可见她是一个完美的女子,如此完美的女子怎能不会诗?那文中是怎样表现香菱学诗的?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试做评析。(PPT展示例句)、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教师提示:将一首一首换成一首首,好不好?)、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师:刚才同学们评析的语句大多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生:正面描写。)师:没错,文中还有周围一些人对于香菱学诗的谈论。这属于生齐答:侧面描写。我们找出这些语句,体会体会。(PPT展示例句) 如:宝钗:“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作用:侧面烘托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更具体感人。 品一品 悟一悟(学生分组讨论后学生代表归纳,教师补充 PPT展示) 在塑造香菱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这些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香菱的形象,表现出香菱学诗时的认真、刻苦、废寝忘食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具体可感、仿佛立于眼前。鉴赏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这些方法的妙用,是小说欣赏的一个重要的内容。4、 深读香菱 无论在作者笔下,还是在别人眼中,在读者心中,香菱学诗学得很苦,可香菱自己觉得苦吗?你能找到依据吗? 如:1、香菱听了笑着说:“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2、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3、 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师: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终梦中成诗,哪首诗获得大家的认可? (生:第三首)那我们就一起欣赏,说说你还从中读出了什么?(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师: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首先看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写着: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香菱的命运结局,薛蟠的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教师请一两个学生介绍作者及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简述学生自己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看法。师作小结: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塑造了一个悲剧群像,最能体现红楼梦悲剧典型意义的是“金陵十二钗”,她们几乎无一能逃脱香消玉损的结局,作者统统把她们归结到“薄命司”中,完成了“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宿命。所以说在红楼梦中,不是某一个女性在某一个问题上的悲剧,而是那个社会里女性的普遍悲剧。5、 拓展延伸 小说以“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暗示主人公的命运,那我们今天也以莲的形象,写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香菱的讴歌或悲叹。(教师PPT展示自己的创作(两首)) 浣溪沙 菡萏香销枯叶残,风雨骤起命运间,只与韶光共憔悴,不忍看。细雨梦回故乡远,小楼吹笙彻夜寒,多少柔情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