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主题班会策划书.docx_第1页
1002主题班会策划书.docx_第2页
1002主题班会策划书.docx_第3页
1002主题班会策划书.docx_第4页
1002主题班会策划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班会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大四了,我们该谈些什么二、活动时间:11月26日三、活动地点:507教室四、主办单位:建筑学1002班五、参加人员:建筑学1002班全体成员六、活动背景:从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107万;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首次超过200万。接下来几年,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至2008年高达532万,2009年611万,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2011年达到660万!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七、活动目的:面对就业寒冬,应届大学生该怎么办?探讨未来方向,畅谈理想。八、活动内容关于毕业,专家们的建议、1多元化选择就业单位和就业地区。 去外企工作,做一个白领,是多年来许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但在目前岗位需求总量萎缩的形势下,大学生们的择业思路需要转换。2调整薪资待遇的期望值。 不少大学生习惯将自己就读的学校、专业等与薪资待遇挂上钩,在这种片面的理解下,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不少机会。对职场新人而言,经验的积累远比金钱的多寡来得重要。3明确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时,尤其需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明确发展目标。4不片面追求专业对口。 除了部分技术性岗位外,很多岗位并不一味强调专业的对口。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重视实习的机会。 实习是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6继续深造,重组知识。 面对当前金融风暴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大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继续深造,以避开就业的低谷,为将来就业市场的回暖做好准备。 7创业。 2008年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发达国家,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能占毕业生总数的20%30%。 建筑学毕业后工作状态真实写照从去年毕业到现在,我刚好工作了一年,正是这样,我才有了一些感触,如果时间久了,我的思想也就被社会磨圆了,而无感触可言。很幸运能抽出一点时间,把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算是对同仁也是对自己的勉励。如果在学校不认真学习和掌握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不要说做大师,就是胜任一份业内的工作,都是难乎其难的。如果我们不打算转行,确定走建筑这条路,就只有多付出了,资质由天,而勤学由己。勤学的动力来源于兴趣和坚定的抱负。爱好建筑并立志成材的人,离成功就不远了。有人会说,学得好不一定出来混得好。其它专业我不敢妄论,但就建筑而言,这种情况只是少数,毕竟学校的练习和在设计院的实际工程,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顶多是批判标准有所差异。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即使没有实践能力,但至少证明他是有上进心的,他不是敷衍散漫的人,所以招聘单位还是很看重学生成绩的。一,建筑师的机遇、待遇与危机据三步战略中国将于40多年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毫无疑问,城市建设将远远领先达到这一水平,到时候中国也将与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建筑成为萎缩的行业,大量的建筑师将进行很少量的旧城保护与改造的工作,失业是很正常的现象。根据现在的城市建设速度,建筑设计行业也就只有10年左右的黄金时间,在这10年中,建设目标将很快由大城市转移到中小城市,之后,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建设将趋于结束。而且,近年来各地大小设计单位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各大小院校竞相开设建筑相关专业,而且有的以每年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速度向社会输送,所以建筑行业供大于求、僧多粥少的现象不可能不出现,绵阳一所本科院校建筑规划专业的就业率已降至30%以下(统计到7月毕业后)。二,工作制度和劳动强度除极少数事业单位外,现在都是聘用制,劳动合同签3-5年,这些都是大同小异的,基本工资都不会很高,项目提成看自己能力和老板良心,项目完成后结算和年底结算的都有,可以肯定的是,工作后没有读书时那么自由,那么有空闲的时间。建筑师劳动的辛苦是众所周知的,工作后不比在校学习的时候好,在学校,60分的作业可以过关,在设计院,60分的作品等于自抄鱿鱼;在学校,晚一天交图大不了扣一些分,在设计院,晚一小时交图等于废纸。一年时间里,我设计的图纸和搜集的资料(都是电子文件)已经达到30GB。加班是很正常的现象,搞设计没有不加班的,有一个晚上,2点多了,已经几天没睡好觉的我,被同事敲门敲醒,说要马上补图,心里的火是可想而知,建筑师是在牺牲生命啊。有一次做厂区内建筑设计,先把总平面规划好了,在一周内利用两天的时间把厂区内部所有建筑平面(包括厂房、食堂、住宅、宿舍、办公楼)都搞好了,甲方居然还说太慢!还有很多次,昨天老板打个电话说要个方案,今天就得拿出来,可以说比做快题还快啊,因为在一天时间里,不仅要设计出让人满意的建筑平面方案,还要设计周边广场、庭院、立面意向,还要制图、填色渲染、画分析图、布局、打印。甲方什么时候要图,简直是凭想象。从来不考虑我们的正常速度。一年以来,我大部分时间在做方案,有住宅,也有公建以及城市设计,也画了一些施工图,还在施工现场驻扎过,锻炼还是比较丰富的。三,方案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机器,以能迅速胜任设计院工作而不需设计院培养为准,拿普通院校来说,至少有50%以上的学生是废品或次品,如果以方案能力能迅速适应工作为准,至少有80%以上的学生是废品或次品,也就是说,方案设计能力强的合格毕业生很少。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需求进一步加大,所以建筑方案能力就更加显得重要,在设计院,建筑师直接影响院的签单问题,也就是是否能拿到项目的问题,也正是这样,通常建筑设计师才有着比结构师更高的待遇。一个项目甲方让你做方案,第一次不满意可以让你再做一次,第二次不满意甲方就会要求换人,换人不行就换设计院,现在找个设计院就象买件衣服一样容易。一个建筑师做不出甲方认可的作品,不仅影响自己的名声,也败坏单位的品牌。我们院就有类似的员工,还是名校的研究生,因为设计方案的劣质白白断送了几个本可以得手的项目,而且以后同一甲方永远不会再找回来了。社会不需要每个学建筑的都成为大师,但是,搞出美观合格的作品,是我们的职责,因为“建筑的缺陷,会让遗憾永留人间”。四,学校教育的弊端及与实践的差异。一句话说学校做作业和设计院搞设计的差异,就是设计院要求更高、深度更深、更看重建筑外观和可实施性。从很多建筑学生身上可以看出,从学校出来很难快速胜任和适应设计院工作,大部分学生都需要单位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这却是任何单位不愿意付出的。先说方案吧,前面已经提到,难得找得到方案能力强的毕业生,也就是多数学生毕业后不是从事建筑方案设计工作;施工图呢,学生在学校也没接触过,构造知识差,所以只能从描图、大样等容易的开始,逐渐成长。再说画图速度,初出茅庐的建筑学生大多也赶不上设计院要求。如果说既没有一手好的方案能力,也没有较强的施工图设计能力,也没有快的绘图速度,找工作就将毫无疑问的是难的事。方案方面,老师的要求过低、学生的造型能力差、想法过于理想化、功能缺陷太多、深度不够等等都是不能适应工作的原因,可以说,学校里面得*十分的作业,在设计院可能不及格,因为普通的而不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案,都是不能打动甲方的。即使想法可行的方案,也要经过繁杂的修改和完善,才可以付诸实施。因为在学校做设计都没有深入,都是大概意思一下,差不多就了事,平立剖面对不起、楼梯跑不上去等都是经常的事。所以现在的弟弟妹妹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取乎其上得其中,取乎其中得其下”。再说设计习惯吧,很多学生按部就班的把设计做完了,平立剖面都画出来了,却自己都还没搞清楚自己设计的建筑是什么样子,体量、造型如何,画效果图时再画个大概,甚至任意扭曲变形,需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定要一开始就平立剖面和造型同步,互相协调,最后达到和谐统一,否则,造型不好再好的平立面都是废的。最后说学校教育吧,教师要求低、看图不细心、课程设计打分后也没跟学生交流都是严重的问题,还有从大2到大5的设计安排,也是平行展开,而无实质性的提高。整个5年接触近10个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建筑师在工作中接触到这么多类型建筑项目的,而实际上,从大2的中学设计到大5的博物馆,在锻炼学生能力方面都没有多大的区别,公共建筑很多都具有共通性,没有必要一一训练,而很重要的设计题目或者专业知识,却没有安排进去。我们当初一个班长,大5快毕业了,老师问什么叫剪力墙,居然还答不出来,类似情况比比皆是。大学里面学了规范,学了构造,学了材料,毕业了不知道建筑高度怎么算,不知道什么叫模数,不知道混凝土是什么做的,对建筑的了解还不如外行的多。大学考试,可能掌握全书1/10不到的知识就可以过关,毕业就忘光了,等于没学。如果说毕业后什么知识都需要补,那就等于回炉重造。实习是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一个很好的过渡,让学生领悟建筑和感受设计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半年的实习超过几年的书本学习的收获。所以,实习通常能够缓解从学校到工作的矛盾,所以一定要珍惜实习的时间。建筑师还应有很高的情商和交际能力,建筑师与水、电、结构、甲方等多方面人员打交道,如果脾气暴躁、不能控制自己、受不得委屈等,将很难协调和开展工作。如果做了领导,跟甲方的关系就更重要了,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