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 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压强(1)课型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通过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掌握控制变量法;重点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难点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教具投影机、沙子、小桌、砝码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压力作用效果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压力师:出示图片:(1)小姑娘站在雪地里,对雪地有压力,双脚陷入雪里;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对地面也有压力,却几乎没有陷入雪地;(2)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皮肤被按进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3)用手按图钉帽,手对图钉有压力,图钉尖扎进桌面。(4)吊有钩码的细绳对橡皮泥有压力作用,细绳压入橡皮泥师: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作用效果)师:请同学们分析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说明:此环节的安排,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能够用物理语言表述生活现象的语言描述能力;使学生掌握通过比较、分析等思维方式进行探究提问的技能。)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的关系1猜想:师: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回答: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师: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我们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生: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师: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说明:教师边启发边演示完成任务,设计实验要解决三个问题:显示什么,如何显示?控制什么,如何控制?改变什么,如何改变?通过这样的程式化的锻炼,可使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实验设计,提高课堂效率。)生: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控制放在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控制压力;通过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积。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说明: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实验完全放给学生,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4请同学们说出实验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教师追问:如何控制压力不变和受力面积不变的?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压强(1)一、压力作用效果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的关系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 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压强(2)课型教学目标1. 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2.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3. 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能力。重点对于压强的计算采用讲授法及讲练结合的方法;对于增大和减小压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难点对于压强的计算采用讲授法及讲练结合的方法;对于增大和减小压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具视频资源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压强及压强的计算师:把三块砖放在桌面上,已知每块砖重10N,一块立放,立放底面积为50cm2;两块叠起平放,平放时,底面积为200cm2。请同学们判断哪组砖对桌面的压强大?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提示:我们使如何比较物体速度的?) 师:总结比较压强大小时即不能够只比较压力,也不能够只比较受力面积,应比较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最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表示压强。板书: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说明: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下定义的研究方法。)师板书并讲授:公式:pF/S 公式中各个符号的意义: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1帕斯卡1牛顿/平方米 1Pa=1N/m2师: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公式来计算两组砖对桌面的压强。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进行全班的交流。二、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师:由pF/S可知,增大或减小压强得思路有哪些?生:增大或减小压力,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师:阅读课本“想想议议”试举例说明生活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压强?我们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说明:学生阅读并回答,此环节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三、当堂练习1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原处站立不动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C赶快向河岸跑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2请说明下列事例是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1)锯、剪刀、斧头等用久了就要磨一磨,为什么?(2)背书包为什么要用宽而扁的带,而不用细绳?(3)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喙,这对它的生存为什么特别重要?假如尖喙变钝了,它还能够成为森林医生吗?四、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我们主要采取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3)在研究问题时,采取了几种思维程序?(说明: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本节课研究问题的方法及思维程序提炼出来,学生学会这些方法并体会到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压强(2)一、压强及压强的计算二、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 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1)课型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公式;3.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接受到科学态度的培养;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难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具连通器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创设情境1.课前要求学生到水产市场上观察带鱼。查阅资料,调查带鱼的生活环境。课堂上描述观察调查结果:市场上没有获得带鱼。带鱼生活在深海中。2.展示穿着抗压服的深水潜水员问题:1.为什么没有活的带鱼呢?2.深水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抗压服?学生交流讨论。结论:那是因为液体中有压强。(教学说明:新课导入环节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的好奇心、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调查,使学生参与实际的学习活动,学习兴趣会很高,同时,调查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活动。带鱼也是生活中长吃的,学生很熟悉,由它引入新课,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二、【推进新课】 活动与探究1:液体压强的特点创设情境:在学生知道液体中存在压强的基础上,请学生谈一谈,生活中有关液体压强的亲身体验。比如游泳或泡澡时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游泳或泡澡时感到胸闷,认识到身体四周的液体对身体都有压强,说明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在方向上有不同。演示:问题: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分析现象进行归纳。1.液体内部不只有向下的压强,还有向侧面的压强;2.液体中的压强与深度有关。分析:液体受重力,同是液体具有流动性,容器壁阻碍液体向四周流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也就是说,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教学说明:通过带鱼和抗压服、图1、图2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液体中有压强;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容器壁也有压强。进一步认识到液体中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实验论证:演示下图中的实验演示步骤:1.介绍压强计:用手轻轻按一按探头的橡皮膜,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一点,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表明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2.将探头浸入水中,U形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3.将探头的橡皮膜在同一深度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中液面不出现高度差。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1)1.液体内部不只有向下的压强,还有向侧面的压强;2.液体中的压强与深度、密度有关。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 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2)课型教学目标1.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2.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自身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重点通过连通器经历物理模型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的过程。难点通过连通器经历物理模型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的过程。教具连通器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学习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方向无关,而与深度、密度有关。到底有什么数量关系呢?问题:如何知道液体某一位置的压强大小?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既然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那么只需要算出某一位置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探索公式。 液体某一位置处竖直向下的压强是由于该位置受到上方液体的压力产生的,并且大小等于上方液体的重力。根据压强的计算方法,还需知道受力面积。不如算出该位置液体横截面上受到的压强。该位置上方水柱高为h,横截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则该总结: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模型法。问题:1.公式中各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2根据公式解释一下液体的压强特点。3根据公式说一说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与所取面积有关吗?二、思考讨论。(教学说明:公式的推导应该完全放给学生,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完全能够解决,教师提供填空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模型,做好引导,切不可教师推导出公式只要求学生记忆。公式得到后,还要充分解释各个字母的物理意义,特别是h代表的是深度而不是高度。可以借助练习进行巩固)问题:底面积分别为0.1m和0.5的玻璃筒,分别盛有0.3m高的水柱,两桶水对桶底分别产生多大的压强?学生活动:学生自己解答。(教学说明:多数学生受固体压强公式的影响,较难接受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无关的事实。大多数学生在解答该题时会采取分别计算压强大小的方法,这样在加强了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的同时,通过计算结果有力的证实了这一问题,纠正错误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对问题的分析不能凭借想当然,凭空臆造) 三、即学即练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拦河大坝为什么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潜水员潜水的深度不同,需要的装备不同。2.如图所示,拦河大坝高30m,水库水位23m,距水底7m处的A点压强有多大?(g取10N/kg)(教学说明:利用即学即练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利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练习2是为了强化“深度”的理解。这节课我们过得很愉快,那是因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疑惑,掌握了很多科学知识,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三、布置作业1.“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1、2、3、4、题2.查阅资料,了解各种潜水艇。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2)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gh2. 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船闸的工作过程。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 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三节:大气压强(1)课型教学目标1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3. 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重点大气压强存在难点大气压强存在教具玻璃杯、硬纸片、水、广口瓶、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新课引入1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2讲述:同学们要知道实验时,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阅读课文前面的“?”和图111。读后问:大家阅读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2学生实验:学生照课本中图112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3讲述: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教师板书这句话)。4讲述:刚才同学们所做的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抽出金属半球内空气(或挤压出皮碗内的空气),两个金属半球(或两个皮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在一起,因而很难把它们拉开。5演示、验证:刚上课时,老师演示的实验,表明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托住了硬纸片,所以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演示课本中图114的实验(演示后,由学生举手发言,说明鸡蛋为什么会挤进广口瓶内,引导学生说出由于棉花燃烧耗尽了瓶内空气,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鸡蛋在大气压强作用下,被压入瓶内)。6讲述、过渡: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伽俐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这个问题。7演示:(1)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2)演示托里拆利实验(一面演示,一面讲解),演示完后,请一位学生上台用米尺测一测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教师讲述并板书: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三节:大气压强(1)一、大气压强存在二、马德堡半球实验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 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三节:大气压强(2)课型教学目标1. 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2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由托里拆利实验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斯卡,它相当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重点大气压强的测定难点大气压强的测定教具1米长的玻璃管、水银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讲述:760毫米水银柱的压强有多少帕呢?请同学们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hg算一算(学生演算,教师巡视)。学生算出结果后,接着讲述: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帕,这就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强的值(教师板书后,简要说明这个值是“海平面”所测的值,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强不同,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二、巩固练习:1演示: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向底端,插注射针的孔用橡皮帽盖住,倒置注射器后,在活塞上挂上500克的钩码,活塞不会被拉出注射筒。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2演示课本图116的实验:将啤酒瓶装满水,堵住瓶口,倒插入水中,缓缓往上提(瓶口不提出水面),观察啤酒瓶中的水是否流出来。讨论原因。三、说明1课文中图112“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的“皮碗”在农贸市场的金鱼市上可以购买,这样的皮碗是金鱼缸中固定水草用的,价格很便宜。学校实验室可统一购买,用后由实验室保管,供长期使用。这个模拟实验效果很好。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要注意打开窗子通风。要边做边讲,使学生明白玻璃管内装满水银,排出了空气,倒置插入水银槽内,管内水银徐徐下落到一定高度而停止下落,上部为真空,这段水银柱是由大气压强支持着的道理。3用注射器挂钩码的补充实验,一方面是进一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达到巩固本课知识的目的,同时在注射器活塞下挂一个500克的砝码,给学生以惊奇,更加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到此,初二学生已学习了快一年的物理了,要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断地保持下去,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强。4对于啤酒瓶的实验,啤酒瓶容易获得,学生自己都可以做,可作为作业(动手的作业)让学生回家自己做一做,比在课室内看一看更生动,更具体,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物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四、布置作业:1课后认真阅读一遍课文。2把本节后练习的第1、2题和章后习题第3题做在作业本上。3把课文后练习第3题和习题第1、2题在阅读课文后,联系课内所讲内容,进行思考,准备着下节课在课内口答。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三节:大气压强(2)1大气压强的测定; 2托里拆利实验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 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课型教学目标1.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 了解飞机和水翼船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3. 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具乒乓球、漏斗、小纸船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引入课题 这一节课我是这样导入的,让学生做两个“漏斗”吹球球不走的小实验,把乒乓球放置于漏斗中间,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往漏斗里吹气。事先让同学猜想,球会不会被吹走,球会不会掉下来,然后实验。实验现象与学生猜想不一致,激发学生疑惑和强烈的好奇心,引入今天的课题“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流体? 教师答: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如:空气、水等。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称作流体压强。空气和水流动时有快有慢,那流速变化,流体压强是否变化,如何变化,下面我们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二、新课教学1.科学探究活动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猜想1: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大。猜想2: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小。猜想3: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不变。(3)设计好实验并进行实验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要大家准备好的东西:乒乓球、漏斗、小纸船、纸、杯子、矿泉瓶等等,按事先分好的组进行实验。投影下面记录了他们的探究过程:一组选其中一个实验探究,做完后可以探究其它实验。比一比看谁的实验做得好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与合作请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就刚才的实验,上来重新演示,说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投影第一个实验的现象是纸向中间靠扰了。根据学生的看法,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是因为不吹气时,纸张两侧的空气相对静止,致使空气对纸作用的压强相同,气体压强不会引起纸张运动,而吹气时,纸张内侧空气流动快,压强变小,内外造成压强差,空气将纸张压在了一起。结论: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第二个实验的现象是乒乓球会跳出来,跳到另一杯子。根据学生的看法,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往杯口水平吹气,杯口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杯子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内外压强差把乒乓球托出来。结论: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什么是流体2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二、卫星通信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教学时间第 周 星期 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课型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有关的现象。2. 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重点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简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难点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简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具乒乓球、漏斗、小纸船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演示实验1.分开的小船靠在了一起根据学生的看法,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是因为冲水后,两船之间水流快,压强小,两船外水流慢,压强大,因此船内外的压强差将两船挤在了一起。结论:流动液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总结: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2.演示实验:直观体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演示如图所示,引导学生观察玻璃管粗细和水柱的高低。投影动画分析引导学生分析A、B管流速大小和a、b处的压强大小。如图中所示的玻璃管,A处的横截面比B处的大,在A和B处分别装有竖直玻璃管a和b。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以看到a管中的液面比b管中的高,这说明A处的压强比B处的大,而在横截面较小的B处,水流比较集中,水的流速显然比在A处的要大。 这就是说: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举例,并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简单解释现象。大风吹过走廊时,开着的门会怎什么样,为什么?(利用模型演示)为什么火车站台都有一条安全线,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解释开头的“漏斗”吹球球不走的实验。 从刚才例子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现象与流体压强、流速有关,并能用他们的关系分析。那么生活中流体压强、流速又有哪些应用呢?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飞机,那飞机是如何在天空飞翔呢?三.总结、扩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四、作业:1、课堂上没有做的实验课后可以动手做一做再体验本节知识。2、实践活动:制作一个飞机模型,在操场上进行表演,比一比谁的模型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长。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一下飞机的机翼有几种,它们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1.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2.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五节:浮力(1)课型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重点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难点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具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引入新课:提问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引入新课。 浮体演示实验1:橡皮球(空心体)在液体中上浮。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如:水中的游鱼、游泳的人、漂浮的物体、沉入水中的物体等,在气体中的物体同样也受到气体的浮力,如:空气的浮力等。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吗? 浮体演示实验2:木块(实心体)在液体中上浮(多媒体演示)。二、新课讲授1.浮力产生的原因(互动1)学生讨论并启发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而由于立方体上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上下表面积相等,据P=F/S得F=PS可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所以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产生浮力的原因。师:球体或无规则物体虽然没有象立方体有明显的上下表面,但它们受到浮力的原因也是由于上部下部表面受到压力的合力产生的。2浮力概念的建立(互动2)刚才我们看到的橡皮球和木块浸入水中后都受到浮力,那么请问:它们上浮后,漂浮在水中静止有否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有!因为处静止状态,据受平衡力条件可以知道F浮=G物,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下面请看:沉体演示1:金属球在中下沉沉体演示2:胶水瓶在煤油水中下沉提问(1):那么浸在液体中的金属球和胶水瓶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针对学生思维障碍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思维)提问(2):如何判定金属球和胶水瓶是否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 请同学们讨论判定方案:把金属球或胶水瓶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在让它们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的读数,如果示数减少了,则说明金属球或胶水瓶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且减少量就是浮力的大小,即(F浮= G-F拉)。这也是测量浮力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叫称量法:F浮= G-F拉 (板书) , 并让学生实验。提问几组:胶水瓶有否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胶水瓶受到浮力多大?结论:浸在水中的金属球和胶水瓶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总结归纳得出浮力的初步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F浮= G-F拉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五节:浮力(1)一.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二、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五节:浮力(2)课型教学目标1.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重点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难点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教具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探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1材料:一团橡皮泥、水、玻璃球步骤: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放在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把橡皮泥造成船上面加重物(玻璃球),比一比,看谁能装载更多的重物提出怎么装载更多的重物?(解决问题)。引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 实验2材料:饮料瓶、小桶、水 步骤:把饮料瓶逐渐压入水中,注意手的感受,体会饮料瓶所受浮力及其变化,从感受及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投影) 学生自主猜测可能的因素:物体的密度物(物体的重)、物体的形状、深度h、浸入的液体密度、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排开的液体重等。师:同学们的猜想都有自己的道理,这些因素是否都会影响浮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也要象科学工作者一样,用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讨论设计下面验证的实验方案:验证实验1:请设计一个检验F浮与物体的密度物(物体的重)有否关系的实验。验证实验2:请设计一个检验F浮与物体的形状有否关系的实验。二、探索F浮与G排液的关系。(投影)(1)、学生自主猜想: 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2)、 布置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测物体(沉体、浮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如何测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两种方法)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室提供器材:物体(1沉体:胶水瓶、石块、橡皮泥2浮体:木块、蜡块)、液体(水、酒精、煤油、盐水)、大烧杯、塑料杯、塑料盘、弹簧测力计等。说明:这里采用让学生分组,可用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再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方法。组织实验:桌上有同学们所需要的器材,各小组可按需要选用,我们要亲自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看哪个组配合的好、实验操作熟练、测量数据准确。三、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别对于沉体和浮体讨论验证方案,设计实验合理后,设计实验纪录表格,并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沉体(如胶水瓶)全部浸没和浮体(如木块)部分浸没在液体(如水、盐水或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板书设计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五节:浮力(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教学反思雍阳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课题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六节:浮力的应用(1)课型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难点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教具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其它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修改建议(一)新课引入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浮力、重力)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二)进行新课1讨论:(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质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2实验: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质疑:(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二手车交易平台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行业产能过剩预警与调整策略报告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租赁市场趋势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物业管理精细化与效率提升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市场空置率分析与投资安全边际报告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市场消费行为与品牌建设战略研究报告
- 养殖业应急处理预案
- 以身作则推动规章制度执行
- 哀牢山徐家坝地区植被更新与退化山地恢复的生态解析与调控策略
- 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制备及肺损伤机制解析:从基础到临床的关键探索
- 2025年民航维修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拆除工程方案范本(3篇)
- 11.3.2 两数和(差)的平方 课件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肺结节CT判读课件
- 2025年山东省版劳动合同书(全日制用工)
- 感染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 附睾结核护理查房
- 2025年oracle mysql面试题及答案
- 肩袖损伤查房
- GB/T 32066-2024煤基费托合成液体石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