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目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词语 2 了解丁肇中 理解 格物致知 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 理清行文思路 2 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 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 创造精神的重要性 自觉培养 格物致知 精神 争做一个注重实践 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 1 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 学习 摆事实 讲道理 的说理方法 学习难点 1 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探讨 研究人文科学 和 在个人行动上 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2 探究本文论述内容的现实意义 预习导学 1 请阅读 知识链接 把握如下内容 1 作者简介 2 写作背景 3 四书五经 2 朗读课文 勾画生字新词 查工具书解决 3 圈点勾画 作者在论述过程中 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预习作业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肇 zh o 事埋没 m 彷徨 p nghu ng li o 瞭 望ch ng 诚 意修身q ji 齐家 格物zh zh 致知 xi sh u 袖手 旁观 2 解释下列各词彷徨 走来走去 犹豫不决 不知该往何处去 袖手旁观 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 毫无挫折 修身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 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 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思想纯正 不欺骗自己 正心 即心要端正 齐家 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1 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 2 精读课文 理清行文思路 理解作者的观点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思考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精读课文 圈点批注理清行文思路 提示 归纳各个自然段的大意 然后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课时 展示点评 整体感知 思考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国学生 我们 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题与论点是有区别 论题 是作者提出的问题 是论文中要涉及的内容和范围 论点 是作者对论题发表的观点 看法 主张 前者是确立论文的 疆界 后者是树什 旗帜 论点是对论题的答复 论题是对论点的限定 精读课文 圈点批注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 1段 概括交代讲演内容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 2 12段 论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2段 格物致知 的出处和意义 2 3 5段 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3 6 12段 实验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 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 13段 得出结论 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逐层深入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精读课文 根据下面的提示 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 1 读第2段 大学 里 格物致知 的含义是什么 2 精读 3 12段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阅读3 5段 思考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 格物 大学 里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2 阅读6 10段 思考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是什么 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3 阅读11 12段 在传统教育文化背景下 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3 请阅读第13自然段 思考并回答 1 作者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有什么现实重要性 2 作者向我们发出了怎样的号召 4 结合上面的学习 请归纳 为什么要提倡 格物致知 的精神 第一课时 合作交流 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先一对一解决 不能解决的在小组解决交流 实在不行的在全班 展示 时提出来 要求 起立迅速 声音适度 以对方刚好能听清为宜 不说废话 保持高效 组长组安排发言次序并注意纪律 第一课时 展示准备 速读课文 根据下面的提示 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 1 本文的论题 问题 是什么 请将揭示论题的语句勾画出来 第12组 2 请结合第1 2段 先归纳两个自然段的大意 然后说说作者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和中心论点 第5组 3 大学 里 格物致知 的含义是什么 第8组 4 作者在提出问题后 用了10个自然段 3 12段 进行分析 请认真阅读课文 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请阅读3 5段 思考并回答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 格 第1组 大学 里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第11组 2 阅读6 10段 思考并回答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是什么 第3组 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第9组 3 阅读11 12段 在传统教育文化背景下 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第2组 5 请阅读第13自然段 思考并回答 1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第4组 2 向我们发出了怎样的号召 第10组 6 结合上面的学习 请归纳 为什么要提倡 格物致知 的精神 第6 7组 第一课时 展示点评 精读课文 根据下面的提示 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 1 议论文都有议论的话题 或者叫做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如 敬业与乐业 一文的论题就是 敬业与乐业 那么 本文的论题 问题 是什么 请将标示论题的语句勾画出来 第12组5号 第一课时 展示点评 1 大学 里 格物致知 的含义是什么 大学 里 格物致知 的含义是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第一课时 展示点评 2 精读 3 12段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阅读3 5段 思考并回答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 格物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 格物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 里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大学 里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第一课时 展示点评 2 阅读6 10段 思考并回答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是什么 第3组3号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第7段 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第9组4号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 有计划的探测 第9段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 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 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第10段 第一课时 展示点评 3 阅读11 12段 在传统教育文化背景下 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第2组6号 传统教育文化背景下 中国学生 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11段 第一课时 展示点评 3 最后 作者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 请阅读第13自然段 思考并回答 1 作者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有什么现实重要性 第4组2号 现实意义有二 一是研究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 都不可缺少 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 2 向我们发出了怎样的号召 第10组5号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第一课时 展示点评 4 结合上面的学习 请归纳 为什么要提倡 格物致知 的精神 第6 7组4号 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 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11段 第二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第7段 第三 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第13段 助读资料 判断是否具备 格物致知 精神的关键 判断 格物致知 精神的关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 格物致知 的精神 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 有想象力的 有计划 积极的 积极主动的探索 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 努力探索 的精神 勇于实践 的精神和 大胆创新 的精神 不具备这些 就不具备真正的 格物致知 的精神 第一课时 助读资料 展示点评 第一课时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1 8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见 学案 1 从文中看出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 从选文看 作者要强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的原因是什么 3 选文主要用的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 4 从选文内容看 作者强调对于格物和致知要有 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主要指什么 5 令天 格物致知 的意义是什么 6 本段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7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 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请你以 自信 为话题 写一个相同关系的复句 8 你认为 我们今天的教育 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作业检查 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1 8题 见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见 学案 1 从文中看出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对事物的客观探索 探索的过程是有想象力 有计划的 2 从选文看 作者要强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的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3 选文主要用的论证方法是 4 从选文内容看 作者强调对于格物和致知要有 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主要指什么 培养实验精神 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 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道理论证 第二课时 作业检查 5 今天 格物致知 的意义是什么 1 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2 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6 本段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是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7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 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请你以 自信 为话题 写一个相同关系的复句 自信不但是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是不可缺少的 而且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8 你认为 我们今天的教育 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际操作的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1 研读课文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2 质疑问难 互动探究 突破难点 3 联系实际 体验反思 自主学习 一 论证方法 分析本文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讲明的道理 请参看 学案 的提示 1 引用论证 引用 指出 解释 论述 2 对比论证 与对比 阐述 论述 3 事例论证 请填写下表 体会摆事实结合讲道理的方法 表格见 学案 二 问题探究 作者说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合作交流 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先一对一解决 不能解决的在小组交流解决 实在不行的在全班 展示 时提出来 要求 起立迅速 声音适度 以对方刚好能听清为宜 不说废话 保持高效 组长组安排发言次序并注意纪律 第二课时 展示准备 一 论证方法 分析本文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讲明的道理 请参看 学案 的提示 1 引用论证 引用 指出 解释 论述 第1 2组 2 对比论证 与对比 阐述 论述 第3 4组 3 事例论证 请填写下表 体会摆事实结合讲道理的方法 表格见 学案 第5 8组 二 问题探究 作者说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9 12组 组长安排少于发言者代表小组发言 展示点评 一 论证方法1 引用论证 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 科学原理 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即引证法 第1 2组 开头引用 大学 里的章句 指出 格物致知 的基本意思 第3段引用 大学 介绍 格物致知 的目的 解释 格物致知 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展示点评 2 对比论证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 在对比中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亦称为正反对比论证 第3 4组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 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义 强凋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 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全面 透切 证明了 观点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 格 竹子 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 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 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第二课时 展示点评 3 事例论证 议论文在提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也就是例证法 或叫摆事实 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 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 令人信服 本文作者在举例论证的过程中 注重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 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请填写下表 体会摆事实结合讲道理的方法 第5 8组 见下页 展示点评 反面事例 埋头读书 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 因事先没有准备 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反面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 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11 正面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 有计划的探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8 反面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 格 竹子 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4 论述角度 阐述道理 列举事例 事例论证 第二课时 展示点评 二 问题探究 作者说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9 12组 1 美国科学家戴维说过 科学要求我们具有直面现实的毫不妥协的态度 利用已有的大量的理论进行测量和实验 给出谨慎的 具有不同程度确定性的解释 历史事实也证明 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无不以实验为基础 2 早在1641年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曾同时抛下两件物料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体 以驳倒亚里上多德认为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 实验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 它的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 不同重量的物体会以同样的速度落地 展示点评 3 1970年 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 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 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1974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 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 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 j 粒子 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 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并于1976年与里希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4 李远哲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种通用型的交叉分子实验技术 从而使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第一次有可能深入到从反应物到产物全过程的量子态层次 并于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议论文的论据 1 论据类型 事例论据 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 b概括的事实 c 统计数字 d 亲身经历 感受 理论论据 可以是a 前人的经典著作 至理名言 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 c 科学上的公理 规律等等 2 使用论据的要求 确凿性 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 典型的事实 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 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 因此 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第三课时 展示点评 助读资料 体验反思 1 再读课文 思考一下 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举手发言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 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 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 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因此考试得高分 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 就不知所措了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 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体验反思 助读资料 高分低能的事例 1 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 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 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 一连三周下来 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 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 2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 年轻时学兵法 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 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 不知道变通 结果被秦军打败 成语 纸上谈兵 名扬四海 这是 说 与 做 背道而驰的事例 夸夸其谈的说一万句 不如实实在在的做好一件事 我想 让赵括考军事理论的话 肯定拿高分 而这眼高手低的一着不慎 就铸成了千古大错 当然还有 失街亭 中的马谡 归根结底还是高分低能上 2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 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举手发言 示例 1 下雪了 我伸出双手 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 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 小雪花不见了 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 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2 我怀着好奇心 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 怎么办呢 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 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 结果表走得不准了 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张翁失表 焉知非福 体验反思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 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 观念 只有有了这种精神 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 思维才是开阔的 江泽民主席曾说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 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 努力探索 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 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体验反思 3 课文说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 研究人文科学 还是在个人行动上 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讨论一下 为什么 研究人文科学 和 在个人行动上 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 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段作文 请各抒己见 研究人文科学 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因为人文科学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 而是从实践中来的 在个人行动上 为什么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 个人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 总要有一定的思想 一定的理念指导 这思想 这理念 也 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 也不能等待 学术权威 的指示 那就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本文思路清晰 说理充分 极雄辩地阐明了 格物致知 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 不只增长了知识 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 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 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一 阅读课文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听得进 敌对 意见 部分 请见 学案 完成1 5题 1 对本文的论点 人们有四种意见 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 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c 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d 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 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 议论b 说明c 抒情d 叙述e 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建筑工程公司现金收支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 2025年职业学校招考试题及答案
- 陶瓷工艺品行业趋势:陶土资源的艺术化应用
- 2025年高级保育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建筑工程公司劳动合同续签评估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学乐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自考算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古玩器物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安全文化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重点)题库(含答案)
- 《环境养生》课件
- 工业机器人题库(含答案)
- 法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
- 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京东物流配送模式及优化建议探析11000字(论文)】
- 林麝养殖知识讲座
- 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
- 脑梗死伴高血压3级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 论文写作讲座(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课件
- 肺癌知识讲座
- 国家一等奖《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