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施工现场防火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13施工现场防火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13施工现场防火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13施工现场防火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13施工现场防火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现场防火和防爆应急救援预案工程名称:禹洲城市广场2#A地块1#7#楼工程建设单位:禹洲地产(泉州)有限公司福建城建建设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十月十一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施表7.1 工程名称禹洲城市广场2#A地块1#7#楼工程施工单位福建城建建设有限公司编制单位现报上 施工现场防火和防爆应急救援预案 文件,请予以审查。主 编 编制人工程项目部专业分包施工单位 (盖章)技术负责人审核单位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年 月 日总承包单位 (盖章)审核人审批人审查单位监理审查意见:监理审查结论: 同意实施 修改后报 重新编制监理单位 (盖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日期:一、工程概况:1、根据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禹州城市广场2#A地块5#、6#、7#楼工程施工图纸;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二、工程概况:1、本项目为禹州城市广场2#A地块5#、6#、7#楼;建设单位:禹州地产(泉州)有限公司;勘察单位:福建省东辰综合勘察院;设计单位: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厦门勤奋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福建城建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地点:福建省惠安县世纪大道东侧、迎宾路南侧。2、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9422.7m2,其中5#楼建筑面积为13064.98m2, 6#、7#楼建筑面积为46357.72m2。结构体系为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高强预应力管桩或人工挖孔桩。建筑物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十二层,地下一层层高为4.4m5.7m,一层层高为4.5m,二层层高为3.0m,三层三十二层层高均为2.9m;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主屋面檐口的高度)5#楼为93.65m,6#、7#楼均为94.65m。三、目的: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的安全环境,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对危险源进行控制,能迅速扑灭火情,避免事故扩大,抢救伤员,及时疏散人员和疏散物资,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四、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总指挥:王建安副指挥:程建国 程世波组 员:付祥定 陈山扬 郑超福程建聪( ) 王新治五、应急救援预案程序内容:(一)、火灾发生前:一旦着火发现人要大呼喊“救火”,并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项目部应急救援组长带领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到事故现场了解着火地点、起火部位、燃烧部位、燃烧物品、着火状况,确认是否成灾。(二)、火灾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1、在现场的义务消防员要迅速戴好防护器具,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部位,判断火灾发展情况,及时切断电源、可燃气源。2、火势初起时而且确认火势较小,可进行灭火。3、火势发展迅猛,如无必要的设备、措施应立即进行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并等待专业消防队前来扑灭。4、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三)、火灾现场判断: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1、初起阶段:在起火后的十分钟里,火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射出的能量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但呈上升趋势,这是火势发展的初起阶段。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2、发展阶段:随温度的上升,可燃物和结构受到加热,开始分解,气流对流增加,燃烧面积扩大,速度加快,整个房间内将呈现发生轰燃的一触即发局势,是火势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才能将火扑灭。3、猛烈阶段: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度急剧上升,发生轰燃或周围可燃物品、结构几乎全面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的程度。这时,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温度和烟气对流达到最大程度,可燃材料被烧尽,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以致发生变形或倒塌,火突破建筑物外壳,向周围扩大蔓延,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很多的力量和器材扑灭火灾,而且要用相当多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建筑物,以防火势蔓延。4、熄灭阶段:火场火势被控制住以后,由于可燃材料己烧至殆尽,加上灭火剂的作用,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可见,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消灭火灾。(四)、确认火灾后,项目应急救援组长的指令:1、通讯联络组立即拨打“119”电话求援。2、如有受伤人员,同时拨打医疗救援机构,拨打“120”前来救护。3、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中心汇报事故火灾情况,公司分管负责人带领施救组、医疗小组前来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4、并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急救车到达现场,消灭火灾,抢救伤员到医院救治。(五)、项目部召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根据火灾情况,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力量,明确布置救人,组织职工从疏散通道疏散,疏散物资和火灾供水、防排烟等任务,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消防保卫组、医疗救护组、抢险抢救组、技术指导组。防止事故范围扩大,维护现场秩序,严格保护现场等救援方案实施。六、灭火的基本原则:(1)、火灾的控制:在消防队未到达火场之前,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人员及在场人员应抓住时机,组织集中力量,迅速、果断地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2)、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具备了扑灭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火场上常见的做法有:1、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可以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中间起火时,应从两侧控制,以下风方向为主;楼层火灾时,应从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2、管道起火时,要迅速关闭阀门,以断绝起源;堵塞漏洞,防止气体扩散,同时要保护受火灾威胁的生产装置、设备等。3、易燃易爆部位起火时,若不能迅速扑灭,应疏散和保护好有爆炸危险的物品。不易疏散和保护时,要采取冷却措施,防止受热膨胀爆裂或起火爆炸。4、料场堆垛起火时,应防止向邻垛蔓延。(3)、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1、如果火场上有人受到威胁,救灾人员首要任务是救人。2、当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但决不能因灭火而耽误救人时机。3、人未救出时,灭火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或减弱火势对人员威胁程度,从而更好地为救人脱险、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4)、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1、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2、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品是重点。3、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猛烈蔓延的方面是重点。4、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面相比,处置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5、要害部位和其它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5)、火情判断:1、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员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数量、火势蔓延方向、燃烧速度、可能燃烧的范围做出正确的判断,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蔓延。、消灭飞火:要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上,露天堆垛上的末烬飞火,并予及时扑灭,防止造成新的火点。、疏散物资: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减少火灾损失,组织火势的蔓延。、注意安全:在高空作业或深入建筑物内部灭火、救人及破拆、疏散物资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人员伤亡。、积极抢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组织强壮人员,并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被火势围困的人员。2、常用灭火方法:、冷却灭火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使燃烧停止。用水扑救火灾时的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等;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隔离灭火法的措施很多,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燃、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窒息灭火法: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检查查口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用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淹没 (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采取窒息灭火应注意事项:a、在燃烧部位较小,容易堵塞封闭而燃烧区域内又没有氧化剂时,才使用本方法;b、采用水淹没或灌注方法时,必须考虑到火场物质被水浸没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c、采用窒息法灭火后,必须确认火己熄灭,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而使空气进入,造成复燃或爆炸;d、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要将大量的惰性气体充入燃烧区,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以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抑制灭火法: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燃烧反应而使燃烧中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1211、1301等卤代烷灭火剂。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起不到抑制燃烧的作用。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6)、火场人员紧急疏散:1、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应根据火灾性质、风速、风向等确定火灾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并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实行交通管制。、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由专人警戒;、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泄露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禁止明火作业;、对警戒区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加强监测。2、紧急疏散:迅速撤离警戒区内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事项:、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配戴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关的监护措施;、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3、火场物资疏散:、火场上的物资疏散应该是有组织地进行,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再扩大;、火场上应急疏散有可能扩大火势和有爆炸危险的屋内物资,性质重要、价值昂贵(如档案、资料、高级仪器、以及经济价值较大的产品、设备等);、进行物资疏散时应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组,制定负责人,使疏散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应先疏散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疏散出来的物资应堆放在上风安全地带,不得堵塞通道,并要派人看护;、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加以保护。(7)、火场常见伤的急救:1、烧伤的急救:根据烧伤的不同类型,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采取有效措施扑灭身上的火焰,使伤员迅速脱离开致伤现场。当衣服着火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尽快地灭火,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等,千万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长燃烧,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烧伤。灭火后伤员应立即将衣服脱去,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可在救护人员的帮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并对创面进行包扎。、防止休克、感染。为防止伤员休克和创面发生感染,应给伤员口服止痛片(有颅脑或中毒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和磺胺类药,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并给口服烧伤饮料,或饮淡盐茶水、淡盐水等。一般以多次喝少量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应停止口服。要禁止伤员单纯喝白开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保护创面。在火场,对于烧伤创面一般可不做特殊处理,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龙胆紫一类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影响烧伤面深度的判断。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创面,对创面应立即用三角巾、大纱布块、清洁的衣服和被单等,给予简单而确实的包扎。手足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合并伤处理。有骨折者应予以固定;有出血时应紧急止血;有颅脑、胸腹部损伤者,必须给予相应处理,并及时送医院救治。、迅速送往医院救治。伤员经火场应急救援后,应尽快送往临近医院救治。护送前及护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行动要平稳,尽量减少伤员痛苦。2、休克的急救:火场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烧伤、触电、骨折的剧烈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种威胁伤员生命,极危险的严重综合症。虽然有些伤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时,其引起的严重休克常常可以使人致命。休克的症状时口唇及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溥、口渴,严重者可出现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四肢冰凉,脉搏摸不清,血压下降,无尿。预防休克和休克急救的主要方法是:、在火场上要尽快地发现和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妥善地包扎伤口,减少出血,污染和疼痛。尤其对骨折、大关节伤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