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新运动兴起高二历史说课稿维新运动的兴起高二说课稿高二历史说课稿一、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早期改良思潮主要代表主要主张维新的形成背景,维新思想的形成过程,比较各思想家的思想特点,探究维新活动的深远影响概括知识史论结合史料分析早期改良思潮的出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三个发展阶段理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历史比较认识时代的局限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公车上书和强学会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有为维新活动的影响梁启超与时务报梁启超与时务报,谭嗣同与仁学、时务学堂和湘报,严复与原强国闻报和天演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思想特点,维新派活动的历史影响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的崛起而不懈努力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难点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维新运动兴起的情况:早期改良思潮,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与时务报。早期改良思潮在鸦片战争后便出现了,是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进行了维新变法的实践活动,从而促成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多注重纵向知识的归纳比较,培养学生掌握梳理知识线索的方法,并将本课的教学既放在戊戌变法这个主题下来进行,同时也要以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认识,从而中国近代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发展历程。本课引言着重指出,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变法主张迅速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积极思考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寻求新的救亡图存的方法和道路。建议教师让学生阅读引言后回答问题。问题一:你认为甲午战争后 新的历史条件 是什么?问题二: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失误与弊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第一目 早期改良思潮 教材首先指出,鸦片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就已出现,进入19世纪70年代,维新思想蔚然成风。接着介绍了当时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总结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出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大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以及洋务派的思想主张,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理论源头。(2)早期改良思潮的代表。进入19世纪70年代,具有早期改良思想的人数逐渐增加,他们通过著书立说,主张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要求改革的内容也不断扩展。到中法战争前后,形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人物有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人。建议教师对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的思想做简单的介绍,这样可以为下面介绍早期改良派的思想主张作铺垫。(3)早期改良派的主要主张。早期改良派强调向西方学习,寻求医治中国的,实现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早期改良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反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主权的危害,认为只有仿效西方,实行变法,才是维护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惟一出路。第二,发展资本主义,提出 商战 。主张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此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认为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第三,实行君主立宪。早期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体制。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有君主、民主和君民共主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郑观应说: 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早期改良派的思想言论,从而加深对早期改良思想的理解,同时也可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的能力。(4)早期改良思潮的影响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目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康有为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军人物。教材首先介绍了康有为的简单生平,接着讲述了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和主要著作。康有为的早期思想强调 变 ,认为 变 是 天道 ,是 物之理 ,提倡 托古改制 ,他将公羊 三世 之说和礼运 大同 思想结合,推演为 据乱世 升平世 (小康) 太平世 (大同),并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 大同 的境界。这一思想理论在同洋务派、顽固派斗争中起到进步作用,但其 变 ,只是 渐进 ,而不是 骤变 ,这是他后来思想蜕变的根源。康有为通过讲学和著书立说,阐述他的维新变法思想。他的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于1891年刊行,康有为怀着对 祖宗之法,莫敢言变 的强烈不满,详细论证了古文经左氏春秋周礼等书都是 伪经 ,完全湮没了孔子的 微言大义 。尽管康有为的论断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但却引起人们的思考:既然传统的经典是假的,那么从中引出的信条就不足为训了。这就打击了正统思想赖以立论的基础,为变法维新开拓了思路。孔子改制考于1898年刊行,康有为把孔子打扮成一位社会改革家,同时推孔子为 万世教主 。康有为曾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 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经过康有为的装扮,孔子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扰和压力。康有为的 公羊三世说 大同 思想和 托古改制 的理论,是他借用传统的儒学,来阐发自己的维新思想,以瓦解封建主义思想体系。建议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历史纵横】,进一步了解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接着阅读【学思之窗】,并组织学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参见问题解答部分。这里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史学界不同的学术观点,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如对康有为的不同。(见本单元 资料与注释 相关内容)第三目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的一次重要活动,强学会是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教材首先介绍了公车上书的情况,接着介绍了维新派的刊物中外纪闻和北京、上海的强学会。(1)公车上书。1895年4月(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立即联合各省应试举人,讨论上书请愿。由康有为起草 万言书 (即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论 富国 、 养民 、 教民 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经康有为、梁启超等奔走联络, 万言书 征集到一千三百余名举人的签名,并于5月2日呈递都察院。虽然都察院拒绝代呈,但 万言书 已广为流传。因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世遂以 公车 为举人赴京应试的代称,故史称此举为 公车上书 。它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起点,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的爱国行动。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看 公车上书记书影 及书影下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公车上书的内容。(2)中外纪闻。为了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初印一千份,后增至三千份,随邸报免费赠给京官,以便开通风气,由是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强学会。1895年8月,在康有为、梁启超奔走推动下,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并得到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康有为亲自撰写强学会叙,提出中国正处在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瞬,日洞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 的危急之中,呼吁挽救民族危机。强学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均有人 中国自强之学 ,团结和影响了不少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一些外国传教士也加入了强学会。不久,康有为又赴上海创立强学分会,并出版了强学报,形成了南北呼应。维新派的活动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御史杨崇伊于1896年1月20日奏劾强学会结党营私,贩卖西学书籍,刊印中外纪闻,勒索外省大员。强学会和中外纪闻遭封禁。但无论是公车上书、中外纪闻,还是南北强学会,已使维新之风渐开且再难遏抑。建议教师在本目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上一目介绍的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本目介绍的康有为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1.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 工地监护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宝马购车合同样本
- 服务人民考试题目及答案
- 肥城医院考试题目及答案
- 乡镇燃气一体化工程技术方案
- 大数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机制
- BIM技术在建筑质量监控与检测中的应用创新
- 中职音乐基础试题及答案
- 基础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 制药企业GMP生产质量管理培训资料
- 4.1.2+无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土地管理法测试题及答案
- XX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及加强“五项管理”实施方案
- 工程用工实名管理方案(3篇)
- 2025兴业银行福建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若干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食品卫生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 2025-2026学年鲁科版小学劳动技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电气值班员现场问答5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