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栏目链接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一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和初期的三个方针 1 背景 1 国际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和 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 国内因素 新中国面临很严重的政治 经济困难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栏目链接 2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 1 政策 建国后奉行 外交政策 2 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三项基本方针 栏目链接 独立自主的和平 另起炉灶 半殖民 独立自主 栏目链接 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 一边倒 社会主义 栏目链接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的国际环境 实行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应用思考 答案 1 国际环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 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形成世界体系 亚非拉许多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2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包括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栏目链接 二 初期的外交成就1 原因 1 奉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赢得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2 根据 和 的外交方针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和平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栏目链接 2 成就 1 同苏联等多个国家相继建立外交关系 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1950年 两国签订了 随后 又有16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作用 初步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 封锁政策 加强和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与合作 保障了新中国的国防安全 苏联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栏目链接 新中国与旧中国的外交有何本质的不同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应用思考 栏目链接 答案 1 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 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 社会制度落后 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捍卫国家主权 提高综合国力 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背景 国际 1953年朝鲜停战后 国际紧张局势趋于 国内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国内即将展开大规模 建设 缓和 经济 栏目链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完善 时间 1953年 周恩来在会见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初期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内容完善 1954年 将 平等互惠 改为 1955年 在亚非会议上 周恩来又把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改为 印度 平等互利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栏目链接 意义 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逐渐成为解决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 参加日内瓦会议 时间 1954年4月至7月 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会议 国与国 栏目链接 会议议题 和平解决 和 问题 成就 在周恩来的努力下 达成了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 意义 这是新中国第 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进一步缓和了 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栏目链接 朝鲜 印度支那 一 亚洲 4 参加万隆会议 亚非会议 背景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时间 1955年4月 29个亚非国家在印尼 举行 会议议题 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 和 国家发展问题 成就 周恩来提出的 求同存异 的方针 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团的赞成与拥护 会议达成 关于促进世界 和 宣言 栏目链接 万隆 国际问题 亚非 和平 合作 意义 这是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 反对殖民主义 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被人民誉为 万隆精神 这次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栏目链接 殖民主义 1 万隆亚非会议召开之时 帝国主义进行了破坏 但为什么还会获得圆满成功 应用思考 栏目链接 答案 1 二战后 民族独立运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 许多与会国家代表坚持了团结一致反帝反殖的正义立场 3 中国代表团的杰出工作 特别是周恩来提出的 求同存异 方针 起了巨大作用 2 万隆亚非会议中周恩来提出的 求同存异 的 同 和 异 指什么 应用思考 栏目链接 答案 同 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 异 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 栏目链接 一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与 一边倒 是否自相矛盾 1 不矛盾 2 理由 1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资本主义体系被削弱 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锁政策 为了巩固新政权 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因此 新中国提出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是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的明智选择 栏目链接 2 从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内容看 它与独立自主的提法并不矛盾 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并不意味着新中国就盲目地顺从苏联 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栏目链接 3 从结果看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制定很有必要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 苏联就宣布同中国建交 并且邀请毛泽东访苏 双方签订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和中苏建交 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 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作用十分重大 栏目链接 1 新中国成立初期 实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其主要特点是 a 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b 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c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d 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应用示例 栏目链接 解析 本题考查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概念理解 从 一边倒 外交的内容上看新中国政府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因此可得出重点是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发展关系 答案 b 应用示例 栏目链接 二 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形成过程及其意义1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栏目链接 2 形成过程 这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 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非会议 又称万隆会议 发表了著名的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 宣言提出的十项国际关系原则包括了这五项原则的全部内容 栏目链接 3 意义 1 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栏目链接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 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 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的 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 和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 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都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栏目链接 3 五十年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 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 而且是其忠诚的奉行者 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与世界上16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栏目链接 2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变化中最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