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2011.doc_第1页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2011.doc_第2页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201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二、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1、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2、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三、三次科技革命1、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2、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科技随着生产的需要产生和发展;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补充:1、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增加“导致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见9上P96)2、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中增加“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日本的核辐射问题,体现了这一观点”四、经济全球化趋势(一)经济全球化历程(了解)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雏形时期:新航路的开辟。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时期: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正式形成时期: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如: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经济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结论: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下的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经济全球化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能抓住这次机遇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三)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原因:(1)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2)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3)外交: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 原因:(1)内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主权不断沦丧;(2)外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原因:(1)中国处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建国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中国没有发展先进科技的环境。(2)建国后不久,“左”的思想日渐严重,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教育没有高度重视,失去了发展机会。(3)改革开放后,抓住了科技发展的机遇,实施了863计划,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的科技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新中国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