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题的“四种策略”.pdf_第1页
数学解题的“四种策略”.pdf_第2页
数学解题的“四种策略”.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中学数学 2 0 1 4 年第7 8 期 2 5 数学解题的 四种策略 3 2 4 0 0 6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何数思维工作室何豪明 解题之所以成功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选择最适 宜的方法 笔者在分析数学解题策略的总体原则基 础上 具体分析数学解题的四种策略 差异分析策 略 回归原理策略 寻找母体策略 哲学思考策略 1 高中数学解题策略的总体原则 数学解题 首先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理解题目 的已知条件 解题目标和解题过程 其次是在不同的 数学语言的转换与问题的化归过程中完成解题 例l非零向量n 6 满足ln 6l ln 一6I 一 生箬I 云1 求向量三 若与云一弓的夹角 1 用不同的数学语言理解已知条件 文字语言 非零向量丑 6 和的模等于差的模 并 且等于向量三的模的拿 倍 图形语言 表示非零向量口 6 为边的平行四边 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矩形 且等于向量n 的模的 学倍 2 用不同的数学语言理解解题目标 符号语言 设向量n 6 与口一6 的夹角为目 则 口 6 n 一6 一In 6 II n 一6 Ic o s 目 图形语言 向量n 6 与口一6 的夹角表示以非零 向量口 6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 3 用不同的数学语言理解解题过程 寻找已知条件和解题目标之间的不同数学语言 之间的联系 这就是解题过程 解法1 已知条件的符号语言和解题目标的符 号语言之间的联系而产生 I 三 若I 一半 因为l 一 平方相加得I6 2 一 旧一若j 一挲 l o 寺In2 代人求得 口 6 口一6 一 ln2 因为 n 6 口一6 一Jn 6 lJ 口一6c o s 9 所 以c o 妇一 因为o 臼 丌 所以臼一号 解法2 已知条件的图形语言和解题目标的图 形语言之间的联系而产生 如图1 在矩形A B C D 中 设蕊一左 商 若 则前 一n 6 D 百一n 一6 因此向 量口 6 与口一6 的夹角就是 么口 在直角三角形O C E 中 设么C o E d 因为1O CI 一 厅 1 等Inl IE cI 一 l 口I 所以 图1 s i m 一等 得a 一号 目一丌一2 口一号 解法3 已知条件的文字语言和解题目标的文 字语言之间的联系而产生 1 i I 姻 横腰 B o c 帆 s 导一裂一譬 i I 口I 因为o 导 号 所以臼一号 波利亚认为对不理解的问题做出答复是愚蠢的 因此 要解决问题 首先得理解问题 而理解问题最好 的方法就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理解它所提供的信息 条件 现象过程 解题思路及应采用的规律方法等 2 高中数学解题策略的具体实施 基于高中数学解题策略的总体原则 针对不同 类型题目的不同特点 又可以分化出不同的解题策 略 下面整理出四种类型的题目 分别以差异分析策 略 回归原理策略 寻找母体策略和哲学思考策略加 以分析说明 2 1 差异分析策略 差异分析策略是指通过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 差异 并不断减少目标差来完成解题的策略 它是 综合 分析法 的一种特殊形式 运用差异分析 策略解题可以同时回答 从何处下手 与 向何方前 进 这两个基本问题 在这里就从分析目标差入手 向着减少目标差的方向前进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 0 1 0 年教育部重点课题 中小学数学课程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的研究 G O A l O o l o 研究成果 万方数据 2 6 上海中学数学 2 0 1 4 年第7 8 期 例2在 A B C 中 求证 c 及c o s B 一6 c o s A 一 n 2 6 2 解法1 应用余弦定理化角为边 消除目标差 略 解法2 应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 消除目标差 略 解法3 作差等于o 消除目标差 同解法1 略 解法4 作差等于o 消除目标差 同解法2 略 从差异分析的观点看 解三角形一类的问题 如 果题目既涉及到角 又涉及到边 那么可以应用正弦 定理或余弦定理消除边角的差异 将其转化为边的 问题或角的问题进行求解 2 2 回归原理策略 例3 现有6 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5 个课外 知识讲座 每名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听其中的一个讲 座 求不同选法的种数 这是涉及重复排列问题的高考题 而在高中数 学人教A 版教材选修2 3 第一章计数原理中 重复 排列问题的渗透力度得以加大 其中有9 处涉及到 有重复排列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提炼 出重复排列问题的一般原理 并加以应用 1 重复排列问题的一般原理 寄信原理 把咒封信投入m 个信箱 当且仅当 每次投出一封信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投信方法 解析 因为从集合A 一 口 口 口 口 到集 合B 一 6 6 6 3 巩 的不同映射的个数是m 所以把竹封信投入优个信箱共有优 种不同的投信 方法 2 重复排列问题的具体应用 根据寄信原理 例3 相当于把6 封信投入5 个 信箱 当且仅当每次投出一封信 共有5 6 种不同的 投信方法 再看下面5 个问题 答案均为5 3 它们的形式 各不相同 但其解题的思维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都是 把3 封信投人5 个信箱 当且仅当每次投出一封信 的问题 问题1 一辆公交车有5 个下客站 求车上3 名乘客不同的下车方式种数 问题23 名工人分别要在5 天中选择1 天休 息 求不同选择的方法种数 问题33 名同学分别报名参加学校的足球队 篮球队 排球队 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 每人限报其 中的1 个运动队 求不同报名方法的种数 问题45 名运动员参加体操的单杠 双杠和吊 环3 项单项决赛 冠军的获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 情况 问题53 名学生分别编入5 个班级 求不同的 编排方法种数 2 3 寻找母体策略 有一类立体几何问题 尽管题目涉及的图形各不 相同 但只要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这些各不相同的图 形 其本质都源自大家熟悉的几何体 把这样的几何 体称作 母体 此处的 母体 是指正方体或三棱柱 例4如图2 在三棱柱A B C 一A B C 中 D E F 分别是A B A C A A 的中点 设三棱锥F A D E 的体积为V 三棱柱A B C 一A B C 的体积为 V 2 求V 1 v 2 解法l 以三棱柱为 母体 以 A D E 为底面 A F 为侧棱补成 一个三棱柱 则补成的三棱柱的体A 积是三棱锥F A D E 体积的3 倍 而 A B C 的面积是 A D E 面积的 4 倍 所以三棱柱A B C 一A B C 下面一半的体积是三棱锥F A D E 体积的1 2 倍 因此体积比为 1 2 4 c l 图2 解法2 以正方体为 母体 本题的三棱柱可 特殊化为直三棱柱 底面三角形特殊化为直角三角 形 角C 为直角 且斜边A B 与侧棱长相等 这样 可 以取同样的三棱柱4 个 拼成棱长与A B 相等的正 方体 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 则正方体的体积是 8 三棱柱的体积为2 半个 上下各半 三棱柱的体 积为1 半个三棱柱可以分割成4 个小三棱柱 每个 1 小三棱柱的体积为 而每个小三棱柱又可以分割 士 成3 个与三棱锥F A D E 体积相等的三棱锥 因而 1 119 三棱锥F A D E 的体积为去 所以体积比为等一 1 厶 厶 1 2 4 事实上 每年的高考数学题中 有一类试题涉及 到的图形 都可以转化为熟悉的几何体 简称 母 体 从而完成回归 母体 的解题目的 2 4 哲学思考策略 毛泽东说 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 待 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 着重于 捉住主要的矛盾 同样地 在求解有限制条件的排 列组合问题时 不能把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平均看待 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 并着重于 抓住主要的矛盾进行解题分析 这是正确解题的核 心方法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 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坚持两点论 就是在认识复杂事 物的发展过程时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 万方数据 上海中学数学 2 0 1 4 年第7 8 期 对高中数学答题规范性问题的思考 2 0 1 6 0 0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李庆兵 曾铮 2 0 1 6 0 0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 陈 萍 笔者有幸参与了高三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的阅卷 工作 在本次阅卷中 笔者接触到来自不同学校 不 同层次学生的大量试卷 了解到他们的答题情况 在 数学答题的规范性方面产生了一些想法 本次阅卷笔者批阅的是第二道解答题 一道较 为常规的二次函数最值题 在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批 阅的过程中 发现学生在答题的规范性方面问题较 大 能够扣住得分点进行答题的学生不到百分之五 因此而被扣分的大有人在 笔者结合学生答题过程 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期望引起同仁的重视 给莘 莘学子提个醒 考题 本题满分7 分 已知函数 厂 z 一z 2 4 z 日 r 一3 3 若 1 2 求y 厂 T 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 本题的标准答案为 由 1 1 4 n 一2 解 得以一5 所以 厂 T 一z 2 4 z 8 一 z 一2 2 1 或 对称轴z 一2 或等价的理由 当z 一一3 时 厂m z 一2 6 当z 一2 时 L T 一1 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了几个较为普遍的案例 案例一 解 厂 z 一 一4 z 口 厂 1 2 2 1 4 口一n 一3 厂 z 一T 2 4 r 5 一 z 一2 2 1 T 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 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 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 时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抓住主流 数学解题也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 法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具体说 就是 在求解有多个限制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时 不能把 几个限制条件同等看待 必须抓住其中的一个限制 条件 把它作为主要的 其他的限制条件作为次要 的 以辅助它分析思考 牵牛要牵牛鼻子 说的就是 这个道理 例5 要排出某班一天中语文 数学 政治 英 语 体育 艺术6 堂课的课程表 上午4 节课 下午2 节课 求数学课不排在下午 体育课不排在第一节 和第四节的不同排法种数 解析 本题有多个限制条件 解题时 必须抓住 一3 3 令一3 T l z 2 2 厂 T 1 一厂 z 2 z 一z 4 T l z 2 一 z l z 2 z 1 z 2 4 0 厂 z 在 一3 2 令2 z I z 2 3 厂 T 1 一厂 z 2 一z 一z 一4 z l T 2 一 z 1 一z 2 r l T 2 4 o T 在 2 3 一3 一2 6 厂 3 一2 一3 2 6 厂 2 j 一1 答 了 厂 z 的最大值为2 6 最小值为1 案例二 解 厂 1 一2 z 一丁2 4 z 口 1 一1 4 口 2 口一5 厂 z z 2 4 z 5 T 一3 3 3 一 z 一 3 一2 y 厂 T 厂 一3 一2 6 案例三 厂 1 一2 2 1 4 n 乜 5 厂 z 一z 2 4 z 5 对称 轴为z 一2 一3 2 3 且z 一2 离T 一一3 较远 厂 一3 最大 最小值为 2 一1 最大值为 厂 一3 一2 6 如图1 y l 工 2 D 工 图1 其中的一个限制条件 把它作为主要的 而其他的限 制条件则作为次要的 帮助它分析思考 既要抓中 心 抓重点 又要统筹兼顾 学会 弹钢琴 如果抓住 数学课不排在下午 作为主要的条 件 而体育课不排在第一节和第四节则作为次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