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瘦的身影 沉重的心灵——李清照词《醉花阴》、《武陵春》比较_第1页
消瘦的身影 沉重的心灵——李清照词《醉花阴》、《武陵春》比较_第2页
消瘦的身影 沉重的心灵——李清照词《醉花阴》、《武陵春》比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瘦的身影 沉重的心灵李清照词醉花阴、武陵春比较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写情圣手李清照(?)的愁词最是姿态百出,异彩纷呈。其词集漱玉词收词多首,“愁”字竟出现次,愁词多至近首。离别之怨、相思之苦为南渡前愁词的基本旋律,醉花阴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国之痛为南渡后愁词的主题音乐,武陵春是典型。一、“永昼”之愁与瞬间之愁醉写从清晨直到深夜难解的愁结,但其时间却是倒流的,中间又有“闪回”、“淡出”。这种“意识流”的结构最能体现诗人烦躁不安的情绪。夜深风紧,衾寒被冷,诗人孤栖难眠,于是“永昼”之愁便在脑际翻滚回旋,撵不走,拂不去。大清早偏遇到一个恶劣天气,好像是天公特意为愁绪的孳生安排的“优良环境”。焚香消愁,结果是愁绪如烟,缭绕不断。时当佳节重阳,亲情倍增。然愁绪却像绳索,愈拧愈紧;如麻脚,愈理愈乱。当寒气直透心底时,诗人的意识才惊回现实;展转反侧,难入梦乡;那奔腾的意识又流回黄昏。本想以饮酒赏菊驱愁逐闷,不料反更触动了思夫的情弦。酒要夫妇对饮方有情趣,菊要俩人共赏才有韵味,现在形单影只,只能自斟自酌;焭焭孑立,只有人菊相吊;虽有“暗香”,只好徒叹奈何“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 西风吹过,瘦弱的菊花“不耐风揉”(满庭芳);“帘儿底下”(永遇乐),“销魂”的自己比花还瘦。武写诗人瞬间心态。时间几乎是凝固的,仿佛是一个定格的镜头,而诗人的感情却如冰下泉水涓涓流淌。布愁景(“花已尽”),绘愁态(“倦梳头”),诉愁因(“事事休”),摹愁容(“泪先流”),层层相因,步步深入。所谓“事事休”,举其大者,至少有三:一是金人的铁蹄践踏了诗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二是夫君赵明诚暴病身亡;三是诗人不得不加入逃难大军。家无重圆之望,乡无重返之日,国无重复之期,只有终日以泪洗面了。人劝道,双溪尚可寻春,又想到白居易于“芳菲尽”时曾在山寺找到春(大林寺桃花:“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于是打算逐波弄春。诗人原极喜荡舟,少女时曾有“藕花深处”(如梦令)的荷湖游;结褵后又有“独上兰舟”(一剪梅)的思夫游;甚至连做梦也有“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的“逍遥游”。然而目今忧深愁重,再“泛轻舟”怕只会寻春不见春,消愁徒增愁了,于是这“一闪念”的寻春游顿时烟消云散。这两首词构思上最具魅力的光点,是醉以“愁”字发端,就像一盏探照灯,从头至尾将全词的愁情照耀得通明透亮,最后将灯光射向诗人那消瘦的身影,让人铭记在心;武以“愁”字绾结,则像一盏聚光灯,由外到内将全词的愁情凝聚成千钧重量,最后将焦距对准诗人那沉重的心灵,使人永志难忘。二、外部描写与心理刻划醉侧重行为相貌等外部描写,其中“人比黄花瘦”的形貌描写最富审美情趣:第一,意境美。此喻或从秦观“人与绿杨俱瘦”(如梦令)脱胎而来,但李词确有青蓝、冰水之妙。重阳、黄昏、菊花,已富诗情画意,这时风卷珠帘,人菊争瘦,“我亦具物之情”,“物亦具我之情”(刘熙载诗概),物我两融,情景交辉,意境极美。第二,含蓄美。不作“归来也”(小重山)的呼唤,没有“人憔悴”(玉楼春)的描写,而是就“地”取材,巧设妙喻,曲尽其情,曲写其形,“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司空图诗品含蓄)。第三,造型美。一边是细瘦的花茎、黄色的花瓣,一边是瘦削的形体、憔悴的面容;一边有清雅的芳姿、傲霜的神韵,一边有高洁的情怀,坚贞的情操。特别是与陶渊明采过的东篱之菊互怜互望、互映互衬,更展示出诗人“人淡如菊”(诗品典雅)的神采,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神形兼备的闺中思妇的素描。武则通过“瞬息万变”的心理描写,雕刻出一尊心貌交融的“闾阎嫠妇”(上枢密韩肖胄诗)的塑像。上片让泪水将心灵深处的沉痛感情全部“流”出;下片以“闻说”、“也拟”、“只恐”等“设想句法”,用人物内心的微型对白,将曲折复杂的心理过程全盘托出。舟难载愁之喻一向为人激赏,其因可用四字概括:一曰新。苏轼虞美人:“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贺铸清平乐:“载将多少离愁”,李词虽有所自,但含独特新意。上片写已尽的花,慷懒的情,百念俱灰的心,泪流满面的容,虽无“愁”字,却已把愁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下片再写愁重便是水到渠成,犹如“顺水推舟”了。诗人又不直说忧多愁重,而恐溪浅舟轻,以轻衬重,更是事半功倍。二曰巧。从“泪先流”到“双溪”,那既实又虚的意脉真让人拍案叫绝。丽泽祠前的双溪为金华的一大景点,而“双”又是古人写泪的常用词语。“双双堕明月”(白居易),“双泪落君前”(张祜),“觉来双泪垂”(李煜),因此这里又增添了一层“泪如泉涌成双溪”的含意,真是人工天巧,自然浑成。三曰实。愁为无形物,然而李词中愁却可“上”可“下”,可有“千缕”,可为“一段”,可以“吹动”,可以“独抱”,有了实实在在的重量。四曰真。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我们深为李白匪夷所思之喻折服。李词之喻却以它的“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而扣人心弦。也许让“大江巨舸”载愁更显愁重,但那远不如浅溪轻舟来得真实。“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况周颐蕙风词话)。三、刻骨的相思与如焚的忧心醉写于年,其时赵明诚正宦游莱州,李清照仍独居青州,为思夫之愁;武是年写于金华。数十年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金石录后序),诗人早年所拥有的美好的“事事”已丧失殆尽,此时的“忧患综合症”远非暂别轻分的“深闺相思病”可比。试将醉、武的情景逐项比照,两愁孰轻孰重便一目了然:一、时节。醉虽已深秋,却有菊可赏,诗人衣袖尚充溢着“暗香”;武正逢暮春,然百“花已尽”,只剩下“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的“尘香”。二、言行。醉尚有“把酒黄昏后”及填词寄夫君的兴致;武则是“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既无言可写,亦无行可记了。三、心情。醉于“薄雾浓云”、佳节重阳之时尚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