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满井游记1、 课标要求对于优秀诗文,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享受审美乐趣;善于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2、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虽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满井游记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游记,是一篇清新明丽的山水小品,为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于1599年在京任职国子监助教时所创。本文描写北国早春风光,文字凝练生动,历历如画的景物透出京郊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同时借景抒怀,喻示读者以人生哲理,是游记的典范。3、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和欣赏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并且具有了一定的欣赏古代散文和审美的能力。又在前面刚刚学习了三篇文言文的游记,能够按游记的特点来分析本文。4、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句,培养文言语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2.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反复诵读中感知文意,感受意境;在合作、讨论、探究中品味精妙的语言,理解作者的人生志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国早春美,理解作者的人生志趣。5、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难点:理解作者的人生志趣。6、 总课时1课时7、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年的乌海,五一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上周末,天稍和,不知同学们出去游玩了没有?哦,跟老师一样,局促一室之内了!好在,我们有美文满井游记,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一起,去满井走走,也算是弥补缺憾了!(二)生齐读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句,培养文言语感。2.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3.理解作者的人生志趣,发现自然美。(三)走近袁宏道,了解其作品风格袁宏道:(1568-1610),明代著名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其作品,内容多写闲情逸致,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语言清新流畅,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风格率真自然。(四)了解“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五)听范读注意字音、字形、停顿。(六)正字音燕yn地寒 花朝zho节 未百步辄zh返 廿nin二日 若脱笼之鹄h 鲜妍yn明媚 如倩qin女之靧hu面髻j鬟hun之始掠也 麦田浅鬣li寸许 罍li而歌者红装而蹇jin者 汗出浃ji背 曝p沙之鸟呷xi浪之鳞 毛羽鳞鬣li之间皆有喜气 以游堕hu事 恶w能无纪 (之后齐读两遍,手写易错字形。)(七)读美文1.读准字音,字字清晰2.注意停顿,节奏应随景随情而异3.疏通文意(八)译美文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2.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4.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5.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6.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九)赏美文1.本文都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作者心情如何?【明确:写了水波、山峦、柳条、麦田、游人、晒太阳的鸟和戏水的鱼。 作者心情很愉悦。】2.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找出文中你认为优美的写景句,品品它美在哪里?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带着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探究。【预设: (1)从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句。如: A.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充分想象,描绘画面。】 同学们都非常敏锐地抓住了使用修辞的句子,这些句子确实优美、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大自然重新焕发生机的美丽。也有同学充分发挥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景,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面对此景,长期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袁宏道,怎么能不心旷神怡呢?那么,其余句子,美不美呢?又美在何处呢?(提示:A.“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B.“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明确:回顾第21课与朱元思书,从形式上看,以上两句的特点:使用四字词,韵律和谐; 回顾小令天净沙秋思,从写作手法上,使用白描,朴素凝练。】我们发现,袁宏道为了贴切描绘眼前的美景,不仅使用了美妙的修辞,并且使用了精炼的白描手法和韵律和谐的四字词形式,构成了本文独特的语言美。可见,要想描绘美景,画面美和语言美缺一不可!(十)悟真情 作者以极其精妙的文字,把历历如画的景物鲜明地表现出来,勾勒了一副北国郊原的早春风光图。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描景,即使把景物描写得再逼真,语言再优美,也算不上是山水小品文的上乘之作。黑格尔曾说:“人的心灵的定性应纳入大自然物理。”你从满井游记中悟出袁宏道怎样的“心灵定性”和人生志趣?依据是什么? 要求:通读全文;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明确:渴望回归自然、寄情山水的志趣】(十一)小结 袁宏道轻视名利,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他把做官看作“猢狲入笼中”。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西湖游记二则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北京)教授。次年,升为国子监助教。但污浊的官场让他尝尽人间冷暖,此后第二年,他便告假还乡,过上隐居的生活。 其弟袁中道曾这样评价袁宏道的文章:“出自灵窍,吐于慧舌,写于颖,潇潇泠泠足以荡涤尘情,消除热恼。”正是因为袁宏道的超凡潇然,才能写出“足以荡涤尘情,消除热恼”清丽美文。学了本文,老师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请大家欣赏:致袁宏道正是因为潇洒地摆脱官场束缚,你才能写出这样清新脱俗的文章。正是因为投身自然,你才有了意外的惊喜。正是因为甘愿做一只脱笼之鹄,你才恍然大悟:“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正是因为潇然物外,超凡脱俗,你才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感谢你,给忙忙碌碌的我们一种深刻的人生启示!(十二)看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