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石头城》(粤教版).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石头城》(粤教版).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石头城》(粤教版).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石头城》(粤教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头城 教材分析石头城属于唐代诗歌,具体位置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中的第四首。刘禹锡石头城是一首吟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学习石头城这首诗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近代诗歌的特点,巩固近代诗歌的知识体系,为以后诗歌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刘禹锡及其生平。2分析这首诗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3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局限,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爱国情感,接受爱国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诗歌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我们都知道“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城,它是六朝古都。它前枕长江,后傍钟岭,壮丽险峻,位置重要。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定都,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然而这些朝代存在的时间都非常的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若论写得早又写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就是这组诗的第一首。二、介绍石头城 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因为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三国时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经过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626年),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三、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汉族。字梦得,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唐代文学家。旧唐书刘禹锡传误作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四、写作背景 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由和洲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了这座六朝古都。诗人登临时,只见空城犹在、物是人非,六朝豪奢繁荣荡然无存。时值李唐国运衰微,力图中兴,目睹金陵残破衰败的景象,联想到唐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今,写下了金陵五题,石头城是其中的一首。五、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老师范读诗文,学生注意字音及节奏。2、老师进行朗读指导: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以凄凉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前两句“故国”“空城”后宜作一顿,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在”“回”二字系诗人感慨所在,宜重读。后两句借月抒怀,重音须落在“旧时月”和“还过”上,要有讽喻现实的意思。 3、学生根据老师指导,自由朗读全诗。六、再读诗文,理解探究(一)思考:“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诗人眼里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明确: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群山依旧围绕着这座故都,可惜已是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凉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二)提问:全诗都写了哪些“境”?明确:(1)山围故国(2)潮打空城(3)月过女墙(三)分组讨论:“境”所含的“意”是什么?境(1)所示: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境(2)所示:潮水依旧,城却不再,一“空”字足见其凄凉;因而,潮水碰到冰冷的石壁,只会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潮水如此,人何以堪?境(3)所示:旧时的明月,仍旧钨地从城垛后面升起,“还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还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不复返。总结:这三境,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的衰落不着一字,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中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可见其寄意的深远。(四)学生讨论:诗歌句句写景,但又句句生情,结合历史,说说此诗的主题。明确: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本诗的主题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五)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明确:此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七、课外拓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