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hh.doc_第1页
第10课hh.doc_第2页
第10课hh.doc_第3页
第10课hh.doc_第4页
第10课hh.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 过新年课 题: 课 型: 课 时: 作品分析: 芭蕾舞剧音乐窗花舞窗花舞是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选曲。乐曲的情绪欢快,民歌风的旋律轻盈活泼,由柔和的木管乐器和弦乐器担任。表现了喜儿的单纯、善良。乐曲大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双簧管演奏,在三角铁、铃鼓轻轻地衬奏下,旋律轻快、柔美,反复一次后进入一个小的过渡段。第二部分转到下属调,音乐更加欢快热烈,由弦乐、长笛、单簧管主奏,并加入了小堂鼓和小钹,喜庆的气氛更为热烈,民族韵味更加浓郁。欢腾的歌舞后,乐曲又转回了主调,双簧管在弦乐的伴奏下再一次重复了轻快、柔美的主题,表现了喜儿盼爹爹回来的心情带着一丝丝忧愁。管弦乐晚会晚会原来是一首叫做闹新春的钢琴曲,由贺绿汀作于1934年,1940年改编为管弦乐曲,1949年为迎接全国解放,作曲家将它改编成六首乐曲组成的管弦乐组曲,题名晚会,并作为管弦乐组曲的第一乐章。晚会是一首富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管弦乐曲,结构短小、紧凑,旋律优美、朴素,采用民族调式和民间音乐的旋法,音乐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民间锣鼓节奏,配器手法简洁,音色多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会热闹愉快的气氛,表达了解放区人民欢庆胜利,迎接解放的兴奋、欢乐心情。全曲分两大段。第一段有三个小段落。乐曲开始,乐队合奏,鼓乐齐鸣,预示着晚会开始了:旋律持续在高音区,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八度齐奏;双簧管和单簧管吹相距五度的和音;短笛和长笛奏属音的颤音持续音;中提琴和大提琴相距八度奏主属双持续音,并伴以强烈的定音鼓、中国鼓和铃鼓声。第二句旋律下行、力度渐弱,它是第一乐句主导音调节奏紧缩的变化发展,增加了笛和单簧管演奏主旋律:第三乐句用第二乐句的句尾材料,发展为木管和弦乐两个对答式的分句,形成对比:第四乐句是一个活泼的下行模进的旋律,这个地道的中国竹笛旋律由短笛、长笛和第一小提琴演奏,并增加了同类乐器的相隔四度的附加声部,低音弦乐奏反向级进的拨弦,生动地表现晚会上欢乐的气氛: 这一小段的结束感不是很明显。接着,出现截用前句结尾材料音型,发展为对答式的模进。这是个短暂的过渡,很自然地引出第二小段旋律:这个主题是在前面音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材料组成的。先是强力度,由木管乐器主奏,铜管乐器和弦乐作节奏加强性的伴奏,接着变弱,第一小提琴在低八度重复主题;第三乐句是简短有力的问句,木管乐器主奏,铜管乐器伴奏;第四乐句由第一小提琴主奏,旋律在第三乐句的基础上加长发展,停留在徵音上,这段音乐富有力度和色彩的对比。第三乐段开始是铜管乐器主奏,节奏铿锵有力,作者在这里创造性地运用了民间锣鼓节奏,笛子在高音区的吹奏,造成十分热烈而欢快的情绪:第二大段是第一大段的变化重复,结构较前紧凑,热闹欢乐的气氛更为集中,末尾部分的配器采用了全奏,主旋律是三个八度的齐奏,乐曲在强烈的高潮中结束。作者介绍贺绿汀(1903-1997)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0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学习音乐。大革命期间曾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广州起义。1928年创作了暴动歌曾在海陆丰一带流传。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专,从黄自学理论作曲,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学钢琴。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头奖和名誉二等奖。此后进入电影界,参加歌曲作者协会,为左翼进步影片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写音乐,其中的春天里、天涯歌女等插曲广为传唱。“八一三”事件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后到重庆,任教于育才学校音乐组。这时创作了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等风格清新的歌曲。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3年到延安,筹建了中央管弦乐队。解放战争期间,继续教学和创作。合唱新世纪的前奏,秧歌剧刘德顺归队,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晚会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解放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主要从事培养人才,但仍坚持创作。写有人民领袖万万岁、英雄的五月、工农兵歌唱“七一”、牧歌、快乐的百灵鸟、党的恩情长、绣出山河一片春、十三陵水库、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及上饶集中营、宋景诗、曙光等电影音乐。半个世纪以来,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3歌曲小拜年小拜年是根据湖南花鼓音乐改编而成的儿童歌曲。2/4拍,五声徵调式。这是一首只有两个对置乐句组成的复合乐段,前奏和中间扩充部分(间奏)用了同一素材;间奏用了模拟锣鼓声的“咚咚呛”衬词,增强了欢庆的气氛。热烈、欢快的旋律,唱出了人们耍狮子、闹龙灯、庆新年的欢乐场面,特别是配上打击乐器后,更是锦上添花,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4歌曲过新年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2/4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教学目标:1.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通过参与歌曲的演唱,熟悉并了解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声音特点。3.能够识读并演奏由四分因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师生体验与表现活动达标意图阶段1学唱歌曲小拜年1.看图模仿(观察、发现教材提供的打击乐谱,探究并演奏出来。)2.钢琴加入旋律,教师指挥(提示)学生打击乐的进入。3.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演唱打击乐部分(象声词)。4.变换速度力度地演唱。5.讨论、选择一种比较好的演唱速度力度。6.启发与简介 “这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什么时候敲锣打鼓?” “什么节日要拜年?”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7.表演与演唱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阶段2听赏管弦乐曲晚会1.聆听全曲2.探究与发现: “听到乐曲中敲锣打鼓的节奏了没有?” “再听一遍,当你认为是敲锣打鼓的节奏时就举手表示。”3.板书: (休止符的地方用拳头拍腿)4.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讨论并板书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阶段3学唱歌曲过新年1.生字认读2.看乐谱,读“锣鼓”3.听琴声,读“锣鼓”4.演唱歌曲5.聆听录音6.小组演唱与评价7.演唱与表演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阶段4听赏窗花舞1.聆听全曲2.听到锣鼓的地方举手3.讨论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并板书4.作品简介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结束部分中国的节日与音乐课后反思:1.打击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