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习题3.doc_第1页
《陈情表》习题3.doc_第2页
《陈情表》习题3.doc_第3页
《陈情表》习题3.doc_第4页
《陈情表》习题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习题同步测控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凶:不幸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等到 C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更加解析:选D。D项“笃”指病重。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解析:选D。D项“辞”表示辞谢,不是通假字。A项,“闵”通“悯”,忧愁,忧伤;B项,“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C项,“蓐”通“褥”,草席子。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解析:选B。B项“致使君王收回成命”有误。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文:_(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译文:_答案:(1)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2)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二、语言运用5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爱心是_,_。答案:示例1:(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示例2:(爱心是)一杯泼洒在头顶的冰水使高热发昏的人能够冷静地思索(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连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一位得道高僧。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面前放了两只装满了茶叶的杯子,他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人细细喝了几口,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开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着,一会儿,一丝细微的清香便缓缓地从杯中溢出来。接着,高僧又往杯里加了点沸开水,一共加了三次水,里面的茶叶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年轻人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他细细地品味了一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一切全都明白了。请问:年轻人明白了什么?结合语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不少于100字。答:_答案:同样的茶叶,两种不同温度的水就致使一杯索然无味,一杯却香气四溢。其实,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活的原味与魅力。在那一次次的沉浮与磨砺中,生命便变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课时训练一、基础考查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同“悯”,忧伤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应当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后予以举荐解析:选C。当:担任。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及其所之既倦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解析:选C。 A介词,用;介词,因为;B.助词,的;动词,往,这里可解释为得到;D.连词,表转折,但;连词,表承接,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解析:选D。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解析:选D。A、B、C前三句是骈句,D是散句。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解析:选C。C项“除臣洗马”应译为:任命我为太子洗马。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拔擢:提拔,提升 B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微薄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察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庶:或许解析:选B。B项“薄”项意思是“迫近”。7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但以刘日薄西山 A圣朝以孝治天下 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谨拜表以闻解析:选C。C项,连词,因为。8下面对选文前一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即用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劝谏武帝推行孝道。 B作者说自己出仕蜀是图宦达,不矜名节,其用意在于以此打消武帝的疑虑。 C段末再次以祖母病笃来说明自己确实不能远离出仕。 D本段通过叙事,说明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不能废离的原因。解析:选A。A项“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劝谏武帝推行孝道”有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尚志斋说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注】正鹄:靶心。准的:标准。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挽必圆,视必审审:清楚 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谕:超过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 慑:困顿胁迫 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党:同类解析:选B。谕:通“渝”,改变。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则修文德以来之 B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D援笔书所欲言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解析:选A。A.均是表目的的连词“来”;B.表语气/兼词;C.表判断/疑问语气;D.所字结构/表被动。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阐述了射箭过程中“正鹄”的必要性,用来比喻做学问时目标与条件的关系问题,是再恰当、直截、鲜明不过的了。 B第四段说到圣贤是天纵之才,他们或者初始涉猎一下学问就可以了,至于像黄君之子黄济一类的后学则当立志求学。 C一个人如果志向明确并持之以恒的话,就能够达到圣贤们的境界;如果不确立志向,将难成大事。 D文章写得精简有力,引譬喻类,节奏层次分明,文笔也很有韵律,且遒劲畅达。解析:选B。B项原文“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强调圣人为学亦须立志。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译文:_(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译文:_答案:(1)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些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2)“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参考译文: 你曾观看射箭吗?箭靶子,是射箭人瞄准的目标。于是要使你的弓好,使你的箭直,养好你的精神,蓄积你的力量,使你的身姿正,遵守你的射箭方法,来面临箭靶。拉弓一定要拉圆,瞄靶一定要看清,射箭一定要果决,求得射中箭靶中心就可以了。如果不设立箭靶,就没有专一的志向目标了,就算有好的弓箭、强大的力量,茫然的你将要施箭何处呢?况且对于那些以松弛弓箭来嬉游,漫不经心地射箭,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些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 善于治学的人,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也就能够稍稍警诫了吗?治学的人想要达到圣贤的境界,就像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子一样。不拿圣贤作为标准来学习的人,这和不设立靶子来射箭的人一样。没有固定的志向,就像随水漂浮漫无边际,没有到底的去处,他们不沦为平庸人的很少!这是立志的人首先要做到的。 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有志向的人不能做到。所以拜师、识友,读书、探究事理,都是追求达到目的的途径。于是平时闲居没事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懈怠;待人接物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杂乱;安逸舒适的时候,志向不被意气用事;患难忧愁的时候,志向不被困顿胁迫;一定要求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才罢了。这就是立志始终不可改变啊。 因此如果立下志向,就算志向是做到圣人也是可以实现的。古人说过:“有志向的人,事业最终能成。”又说:“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立志,就算细小的事,也没有成功的道理,何况做学问这么大的事呢?从前孔子凭着生而通晓的天才资质,他开始求学的时候,还一定要立志,何况我们后辈极度愚昧困惑的人呢?我们不能不把立志作为最重要、紧迫的事情,确实是这样啊! 如今大司寇的上士开封浚仪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且有规制,严格却没隔阂。曾教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替他写了“尚志”两个字送他。有一天他暂时回乡,又来我这里求一篇说。我挥笔写出想说的话,不以黄济的要求为烦劳。黄济还要想想(怎么)立志吧。三、语用创新1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或句子。网络热词往往反映时下重大社会事件,表达人民心声。2010年物价异常上涨,工薪阶层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网络上便出现了一串热词。_,便有“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