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试题试卷分析第四题13题,文言文翻译(1)彦超翌日奉表待罪,帝遣中使慰谕,令赴朝谒。(3分)译文:王彦超第二天献表请罪,皇帝派中使前去劝慰他,让他到朝廷进见。(3分。“奉表待罪”“慰谕”“谒”各1分)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句中重要的实词不能根据语境准确地翻译出来,而是很随意地译出大意,如把“慰谕”译成“告诉”“下旨给他”等。该题多数学生得12分。(2)彦超尽斥去仆妾之冗食者,居处服用,咸遵俭约。(4分)译文:王彦超全部辞退了吃闲饭的男女仆人,日常生活穿戴费用,都遵循节俭的原则。(4分。“斥去”“服用”“俭约”各1分,“仆妾之冗食者”句式1分)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翻译时句式落实不到位,题中的“仆妾之冗食者”是典型的定语后置句,很多同学不能在译文中体现。译文不通畅,“咸遵俭约”应译为“都遵循节俭的原则”,不少同学不能补充出句子的中心词。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3)今已衰朽,愿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3分)译文:现在我已经老迈无能,希望能够告老退休返回家园,这是我的愿望。(3分。“衰朽”“乞骸骨”各1分,“臣之愿也”句式1分)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重要文言知识积累不够,如:“乞骸骨”,在张衡传中学习过,很多同学不能准确翻译。题中的“臣之原也”是判断句,有不少同学没在译文中体现出来。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建议:学生翻译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学生对重点课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够,掌握不扎实,灵活运用能力差。14题,诗歌鉴赏(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4分,“高远明净”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审题不清,很多同学没审清本题的落脚点是对景物特点的概括,竟答成了情感基调。答题不规范,大部分学生答题没有小标号,没有步骤,只是笼统地写感受。鉴赏性的词语匮乏,答题时表述不够准确。如对于画面特点的概括,不少学生用了“美丽”“诗意”等笼统的词语。该题多数学生得12分。(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4分。每个要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审题意识不强,题中明确要求“联系全诗”,但是很多同学没有联系诗中的具体诗句去分析情感。答题时缺乏步骤,没有序号标注,得分点很容易隐于纷杂的卷面中。对诗歌整体把握能力不够。从试卷上呈现的答案看,不少学生没有准确地把握住这首诗歌,竟出现了“壮志难酬”“思乡”“对朋友的思念”等不准确的情感判断。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建议:加强训练,增强学生审题意识、规范答题意识,形成答题模式;准确理解诗意,掌握答题术语。15题,名句名篇默写学生答卷存在问题:书写不规范、潦草,字迹不清,识记不牢,错别字多,几乎每一句都会有错别字。(1)也者;鹃娟;(2)齐其;(3)夙素,砧毡、拈;(4)义亦)该题多数学生得34分。建议:名句名篇要强化背诵,更应重视书写,写规范,写正确,重在抓落实,坚持不懈。第五题16题,参考答案:(4分。答对3项得1分,4项得2分,全对得4分)该题有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得满分。错误多数表现在把和的位置分开或者连在一起放到的后面。其他,也有个别学生排列成的,究其原因,多数学生注意到了或作为两层各自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不能确定这两层谁先谁后,不理解应先说“不应该”(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再说“应该”(这是对问题的建议),所以排错。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会找表明前后衔接的词语。17题,参考答案:国家科技奖 严控(控制)数量 调整(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4分。每个要点1分)学生答卷存在问题:该题70%学生得23分,得满分的约占20%。错误理解“关键词”,以为只能是名词或动词,词组和短语不可以。出现好几个的名词或动词排在一起不能大体表达出文段主要内容的情形,如严控、调整、优化、质量。多数错在四个要点找不完整,主要表现在缺少陈述对象“国家科技奖”,或是不能找出并完整表述关键词“严控(控制)数量”。如调整结构、受理项目、受理、提高质量。几个关键词无序排放,如“国家科技奖”放在最后。重复啰嗦。如国家科技奖、调整奖励结构、优化、提高奖励质量。18题,示例:边塞诗是大漠马背上的一轮落日,壮阔而苍凉,羌笛、孤烟、胡马,豪情满怀;送别诗是古道边耳畔的一曲长笛,忧伤而惆怅,夕阳、长亭、杨柳,离情凄凄。(4分。每句2分。形式1分,内容1分)学生答卷存在问题: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喻体不当。如把边塞诗比作“一丝怀念”“一缕黑烟”“一匹骆驼”;把送别诗比作“一座孤岛”“一丝忧愁”“一杯咖啡”“一颗残星”。意象选取不当。如,边塞诗选取孤舟;或不是意象,只是纯情感的词语如:伤心;或是纯名词如:将军、士兵等。情感表述不合语境,和前面的表述不一致。如边塞诗是帐中的一把宝剑,锋利而孤独,烽火、风雪、长河,归心似箭。显然“归心似箭”不合适。学生优秀答案:边塞诗是千里大漠上的一轮红日,悲壮而肃杀,黄沙、驼铃、旌旗,壮志凌云;送别诗是桃花潭水边的一曲踏歌,惆怅而暖心,孤帆、江水、清酒,离愁满腹。边塞诗是大漠沙场上的一声鸿鸣,悲凉而凄清,寒光、剑戟、号角,满是凄楚;送别诗是扬子江畔的一枝折柳,伤感而不舍,孤舟、江水、残月,尽是离愁。边塞诗是将军帐中的一壶浊酒,浓郁而悠长,战马、胡笳、烽火,豪情在胸;送别诗是南浦岸边的一株垂柳,纷繁而愁怨,兰舟、美酒、泪眼,离情满心。边塞诗是大漠高空的一缕孤烟,寂寞而雄浑,长河、落日、琴曲,愤懑在心;送别诗是夕阳古道的一座长亭,孤独而忧愁,故园、折柳、笛声,别情满怀。第六题19第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场景的?为什么说这场景是他文学道路的起点?(4分)参考答案: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2分。答出两点得1分,三点得2分)这样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或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分)(4分。意思对即可)学生答卷存在问题:理解题意不准。第一问“作者怎样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场景”“捶打野菜”本身就是动作和细节,因此,再回答“动作和细节描写”就不准确。应该从下文的描写中提炼出“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这样才够准确。第二问“文学道路的起点”部分学生理解不准,不能从文学创作的作用方面回答,答成“这一画面让自己记忆深刻,能够感受到严酷的现实”20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征。(4分)参考答案:勤劳;乐观;坚强(顽强);尊重生命(热爱生活)。(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学生答卷存在问题:四个方面的特点概括不全,“尊重生命”这一条很多同学都遗漏了。要点重复,描述不简洁,如“坚韧不屈”与“坚强”同时出现;“辛勤劳作”与“勤劳”同时运用。概念不清。如有同学把“愁容满面、遭受苦难、疾病缠身”等词语也理解成形象特点。21第段中,画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参考答案: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学生答卷存在问题:答题不规范,不能先点明“承上启下”这一手法。或者点明手法后不能分析出承上什么内容,“启下”什么内容。不能从母亲的角度理解引起下文的内容,只从我的角度谈作用,不够准确。22“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为什么会在作者的脑海中翻腾?阅读全文,请探究作者这么说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1)母亲的顽强乐观,父亲、爷爷有尊严地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2)母亲与故乡一起,让我体验到了饥饿岁月里真切的生活,孕育了我的文学才华,让我把握到了文学的灵魂,获得了创作的宝贵资源,形成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3)母亲、父亲、祖父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虽历经苦难困厄也不屈不挠、顽强乐观的精神(信念),一直伴随、激励着“我”,这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学生答卷存在问题:理解题意不准。题干要求“这些概念为什么会在作者脑海中翻腾?”侧重点在对“我”的影响,学生一般理解成母亲的重要作用,伟大之处。要点重复。参考答案的三个方面,很多学生写到很多条,最多写到七条,但只是一个角度,只能得2分“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这一条很多同学漏掉。失分最多。答题不规范,不分条,有的密密麻麻的一大段,分不清角度和层次,思维混乱。第七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却都已经落地。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一、学生作文情况如下:1题意与立意材料中有“黄穗麦子”与“青穗麦子”两个重点意象,“割麦人”对“青”“黄”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据此,立意指向:舍与得(舍小求大,学会放弃)、完美与缺憾、把握时机、关于变通、顾全大局。2标题要求自拟题目,大部分学生简单地将立意直接提炼为作文的题目,极个别学生善于包装,加以形象化表达,给题目披上了美丽的婚纱。如眼中不能容沙;放下那一粒沙;不因青穗舍麦田;大盈若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莫待无花空折枝;舍是幸福的密码;大行不顾细谨。3题材题材的庸俗化仍然是学生作文的突出问题,刘伟、史铁生、李白、陶渊明、李清照、乔布斯是常客,让阅卷者厌烦。4表达诗意与哲理的融合是上乘境界、。唯有极个别学生才华横溢,语言有世界功力。在部分学生语文较为平实,表达能力有待提高。5结构开篇导入中心,正方用二、三个事例印证,最后加以总结作文结构呈固定的模式化,千篇一律。论据有“以一当十”之说,虽地夸张,但至少应要求学生“以一当一”,而不是“以十当一”。二、三个事例复制式的。又如,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如果再对其内涵与外延作必要的阐释,作文会更有深度,但几乎所有学生都放弃了这一环节。二、作文教学建议1加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要常抓不懈,要落实到位,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要有深度。2重视作文材料的积累与拓展,少用大家惯用的熟烂材料,重视个性化材料的占有与运用,以个性化材料取胜。3重视学生作文思路、结构的训练,加大递进式结构的训练力度,弱化并列式结构的运用,使论证思路有深度。4坚决反对宿构和套作,重视训练,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要相信,通过师生的积极训练,学生定会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附:2012年高三阶段训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5分,每小题3分)1B(A项,zhnchn,nn,xu;B项,pp,zhozhu,zhuchu;C项,zhocho,r,m;D项,lnln,susu;jn)2C(A项,蜚然成章斐然成章;B项,屏嶂屏障;D项,脚指脚趾)3A(不力:指不尽力,不得力,如“办事不力”;不利:指没有好处,不顺利,如“这个地形不利于我军而有利于敌军”。推脱:推卸;推托:借故拒绝。寄于:寄托在。寄予:寄托)4C(项,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B项,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用在此处不当。C项,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合语境。D项,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与热情搭配不当)5B(A项,搭配不当,“学习”与“素养”不搭配。C项,句式杂糅,去掉“应该”或“较为安全”;项,成分残缺,在“那些环境”前加上“对”)二、(9分,每小题3分)6B(“穿越文学逐渐成为文学界的主力”错,原文是“穿越文学进入主流文学视野”)7C(A项,“希望摇身一变成为才貌双全、可以出入豪门的理想追求”错。B项,“继承、发扬广大”错,应为“借鉴、模仿”。D项,“就能够沟通、带动其他题材文学作品巨大发展”错,原文是说其可能性,非必然性)8D(A项,我国最早的穿越文学作品应该是李碧华创作的秦俑情。B项,在“在那个特定时代展开种种曲折经历”错,应是在穿越后的那个时代或时空。C项,西方的科幻主义或未来主义不是穿越文学)三、(12分,每小题3分)9B(败军)10B(A项,前一个是副词,可译为“于是”“就”;后一个是代词,可译为“这样”。B项,都是介词,可译为“和”“跟”“同”。C项,前一个是代词,代指石州城;后一个是衬音助词,无实在意义。D项,前一个是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后一个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11D(句是说王彦超做舍晖道人的徒弟;句是说王彦超作战勇敢,身先士卒)12C(上表请求太祖处治的是自己当年没有挽留太祖的罪过,而非“失言”)四、(26分)13.(1)王彦超第二天献表请罪,皇帝派中使前去用好话劝慰他,让他到朝廷进见。(3分。“奉表待罪”“慰谕”“谒”各1分)(2)王彦超全部辞退了吃闲饭的男女仆人,日常生活穿戴费用,都遵循节俭的原则。(4分。“斥去”“服用”“俭约”各1分,“仆妾之冗食者”句式1分)(3)现在我已经老迈无能,希望能够告老退休返回家园,这是我的愿望。(3分。“衰朽”“乞骸骨”各1分,“臣之愿也”句式1分)【参考译文】王彦超,是大名临清人。性情温和,恭敬谨慎,能够礼贤下士。年轻时侍奉后唐魏王继岌,随从继岌讨伐蜀,回师到达渭南。适逢明宗即位,继岌遇害,周围的人都逃走,王彦超就依附凤翔重云山僧人舍晖道人做徒弟。舍晖道人善于观察人,对王彦超说:“你,是富贵的人,怎么能长期住在这里?”赠给他钱物让他离开。周祖平定内部叛乱后,北上征讨契丹,任用王彦超为行营马步左厢都排阵使,随从周祖进入汴州。显德初年,刘崇向南侵犯,朝廷命令王彦超带兵取道晋州路向东拦截攻击,随从周祖在高平作战。王彦超从阴地关与符彦卿会合兵力包围汾州,将领们请求立即攻击敌军,王彦超说:“城池已经危险了,早晚之间将要投降,我方士兵精锐,如果驱使他们率先登城,必定会死伤很多人,稍稍等待一下。”第二天,州将董希颜果然投降。王彦超于是领兵奔赴石州,他亲自击鼓催促士卒登城,亲身冒着箭石,几天后攻克石州,擒获了守将安彦进。宰相李谷征讨淮南,把王彦超封为前军行营副部署,在寿州城下打败淮南军二千人。吴兵从水陆两路前来支援,李谷退军守住正阳,吴兵追随在他的后面。适逢李重进的军队赶到,王彦超与他合力急速攻击,大败吴兵三万多人,追击败军二十多里。宋代初年,加官兼任中书令。宋太祖召集随从大臣宴会习射,酒喝得畅快时,太祖对王彦超说:“你过去在复州时,我前去依附你,你为什么不接纳我?”王彦超走下台阶叩头说:“一勺水怎么能让神龙栖息呢!当时陛下没有滞留在小州,大概是天意吧。”皇帝大笑。王彦超第二天献表请罪,皇帝派中使前去用好话劝慰他,让他到朝廷进见。太平兴国六年,王彦超被封为邠国公。七年,王彦超对别人说:“大臣到七十岁退休,是古代的制度。我现年六十九岁,应当有自知之明。”第二年,王彦超上表请求退休,得到朝廷批准。王彦超全部辞退了吃闲饭的男女仆人,日常生活穿戴费用,都遵循节俭的原则。雍熙三年,王彦超去世,享年七十三。追赠尚书令。开宝初年,王彦超从凤翔来京城朝拜,与武行德、郭从义等人一起陪侍宫中的宴会。太祖随口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国家的旧臣,长期治理重镇,为国事繁忙劳累,这不是我用来优待贤士的心意。”王彦超明白太祖的意思,立即上前奏道:“臣没有功劳,长期蒙受荣耀恩宠。现在我已经老迈无能,希望能够告老退休返回家园,这是我的愿望。”武行德等人竟然还陈述过去的战功以及经历的艰苦,皇帝说:“这是别的朝代的事了,怎么值得谈论?”第二天,全都罢免了武行德等人的节度使职务。当时人们因此赞许王彦超。14(1)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4分,“高远明净”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2)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4分。每个要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15(1)其为惑也 望帝春心托杜鹃(2)齐彭殇为妄作 托遗响于悲风(3)夙兴夜寐 捣衣砧上拂还来(4)义不赂秦 树犹如此(6分。任选3个小题,错一处该空不得分)五、(12分)16(4分。答对3项得1分,4项得2分,全对得4分)17国家科技奖 严控(控制)数量 调整(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4分。每个要点1分)18示例:边塞诗是大漠马背上的一轮落日,壮阔而苍凉,羌笛、孤烟、胡马,豪情满怀;送别诗是古道边耳畔的一曲长笛,忧伤而惆怅,夕阳、长亭、杨柳,离情凄凄。(4分。每句2分。形式1分,内容1分)六、(18分)19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2分。答出两点得1分,三点得2分)这样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或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分)(4分。意思对即可)20勤劳;乐观;坚强(顽强);尊重生命(热爱生活)。(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21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22(1)母亲的顽强乐观,父亲、爷爷有尊严地生活态度,深深地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5-2026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语文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
- 云南省镇沅县一中2025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 2026届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5-2026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 保险机构客户行为分析与应用精准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保险机构客户分层与精准营销策略实施指南报告
- 考点解析-贵州省赤水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实数)汇编定向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粮库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医师临床“三基”训练综合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土地要素保障课件教学
- 2025-2026粤教粤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鸿蒙应用开发项目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注册计量师考试计量器具管理与维护试卷
- 国内公司外汇管理办法
- 高中数学教师学情分析现状的调查研究
- 起重作业安全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