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会亲近社会学案【学习目标】1、亲近社会的重要意义,克服冷漠情绪和“看客”的心态。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明白判断是非的标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亲近社会。【必背知识】1、我们如何做到亲近社会?(1)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2)必须 ,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3)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 ,不断增强 意识和 的能力,拒绝各种 。(4)提高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 。2、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 ,也是社会 的标志。【课堂探究】1、亲近社会的含义(what)。2、为什么要亲近社会(why)。3、怎么样亲近社会(how)。【检测巩固】明代学者顾宪成曾撰题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个青年模仿此联,写道“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不关我事!”据此回答下题(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明作者A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和亲社会行为习惯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热心为公众服务C不管寒暑,都能安心读书 D事必躬亲,大小事情都要亲历亲为( )2“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不关我事!”说明这位青年不求上进,缺乏社会责任感 安于现状,不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缺乏回报社会的意识和亲社会行为 具有忧患意识,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A B C D( )3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包括爱护公用设施、爱护生态环境;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等。这些对我们青少年亲近社会的启示:A.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B.要善于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C.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 D.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4. 下列行为中属于亲近社会的行为是过马路时,看见盲人,上前搀扶 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写、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参加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募捐A B. C. D.( )5.我们惟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实现自身的全部价值A. B. C. D.( )6.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A纪律 B.规章制度 C.合同 D.社会公德( )7.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8. 材料一:某地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作为目击者,中学生李某主动向警方讲述了事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华传统木雕工艺师认证考试模拟题库
- 2025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专家讲座要点预测题
- 拉晶清装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拉力试验培训课件
- 护士肝病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抢车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环氧丙烷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板卡项目发展计划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煤制合成氨项目建议书
- 急性混合型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查房
- 公路养护实操培训
-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 钻井队安全培训课件
-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讲课
- 主管岗位培训计划方案
-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职业素养(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食堂员工防鼠知识培训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四单元:绘画艺术 课件
- 个人防水补漏协议
- 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李正风 第1-9章 工程与伦理、如何理解伦理- 全球化视野下的工程伦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