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形记 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存问题。2了解并领会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教学设想:1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是重点和难点。2要领会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学习细节描写的真实细致。3内容理解加讨论问题方式,为较合适的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一、导入1曹雪芹在自题红楼梦的绝句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2卓别林摩登时代中所演的在机器大生产中加式流水线上,变异为机器的工人形象。3从卡夫卡在城堡中借K之口说的要“残酷地镇压不利于完成任务的一切”说起,简介卡夫卡的生平和创作情况:1883年至1924年,命短;痛苦的情感生活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没有自己的家庭;银行小职员,对工作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得不去;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为艺术而献身;影响巨大,成就卓著,是现代派表现主义大师;三部长篇。二、默读全文,理清全文思路情节: 一、初变甲虫,家人的反应 二、清理房间,格被驱打 三、将被丢弃,绝食死去态度与心情: 格里高尔:1惶恐、回忆2忍受痛苦3绝望秘书主任: 惊骇、逃走父亲: 1恼怒、驱赶2打击3厌弃母亲: 1惊骇 2躲避昏厥3冷漠妹妹: 1关心 2生气 3厌弃三、仔细体会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的“艰难”1翻身的艰难(他试了大约一百次,不管他怎么使劲扑向右边,腿怎么拼命的挣扎,摆荡后仍是仰姿)2求生的艰难:a职业累人(长年奔波,睡眠不足,精神不佳,缺少朋友,不受尊重,压力很大)b债务压力c不公平的待遇(失业威胁)3起床的艰难(注意一系列动词):“扒”(慢慢移向门口) “撂”“扑”“靠”“直”(休憩片刻,缓口气)4开锁的艰难:a用嘴转动钥匙(无牙齿)b用下颚咬住钥匙(受伤:棕色液体流淌滴落)5退回房间时的艰难。小结笔法:格里高尔艰难的开锁动作及其整个过程,作者卡夫卡是用慢镜头连放和放大镜描述的。四、研究格里高尔的人际交往(一) 与公司同事的交往:1老板(愤怒,不平等)2、秘书主任(求人求情,唯恐砸饭碗)(二) 与家人之间的交往:a平时对工作,家人跟自己的认识不同(他们以为进了保险箱)。b变形后,格里高尔遭嫌弃:父亲“嘘嘘”声驱赶(表厌恶);悬空颤抖被使劲推了一把得“救”,而且血流如注,跌进房里(需品味用词,不无讽刺)。c变形前,支持妹妹实现梦想父母连听都不愿意提示:人与虫的差异,构成小说的戏剧性冲突。讨论:1格里高尔的父母妹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父母庸俗实际。父残忍虚荣,责任感不强;母懦弱善良;妹聪明耐劳,善解人意,勇敢坚强,不无冷酷。2格里高尔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诚实、本分、善良、忍耐、勤劳,很有责任感,爱家爱亲人,忠于职守,颇善解人意。即使变虫了,也不愿给亲人增添痛苦的一个小人物。第二课时一、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整个情节很荒诞,但读起来却能让人理解?(细节很真实,尤其是格的心理活动,让人觉得他虽是虫形,实是“人心”,而且对甲虫的习性和对格变形后的心理把握得准确,让人可信。)2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为甲虫?(这是文章的思想意义所在,是讨论问题中的重点,要注意延伸和拓展。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人失去了自己本来应有的东西,就异化为非人了,而人之所以会丧失人性是由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冷漠,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把握)3如何评价家人对格的态度。(这是一个难题,也是卡夫卡对人类出的一份难以回答的试卷,它充分显示出卡夫卡的冷静和深刻,还有勇气)二、变形探究:题为变形记,此处“变形”一词很值得探究,它至少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1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但格里高尔虽变形为甲虫,他内心依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是为家庭着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之情。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2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家人形未变却变了心。开始时家人对格里高尔还有所牵挂,但后来就变得十分冷漠,甚至要设法摆脱他,把他扫地出门。连身边最亲的人尚且如此,亲情变成仇情,更何况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呢?从这点上说,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是人形而“虫”心。3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变形的艺术手法。此处“变形”是指卡夫卡采用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变形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披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以此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同一事物,进而探究其本质。卡夫卡在作品中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的思考,在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并不荒诞的情感表达,寄寓的恰恰是卡夫卡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的思索。三、比较解读:变形记的深刻性在于尖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对“异化”的解释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而反映“人的异化”现象的作品绝不只有变形记。1以促织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促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蒲松龄在无意间已隐约触及到了“人被异化”的问题,成名之子作为人的时候没有价值,魂化为蟋蟀却有了价值,让这个山穷水尽的倒霉人家否极泰来。蟋蟀原是玩物,而作品中人却成了可怜虫,任由蟋蟀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种人与物间的不正常关系不也符合马克思所作的“异化”解释吗?而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中表现主义的代表,是有意识地以变形手法,集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人成为非人,人被异化的现象。 两部作品虽相隔两百多年,却遥相呼应,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悲剧。2以守财奴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从箍桶匠发家,到最后爱财如命,视财胜命,为财亡命,成了一个变态的吝啬鬼,这是一个人被金钱异化的典型。由守财奴对“人被金钱异化”的描写来切入变形记的教学,也不失为一种思路。而且卡夫卡还曾说过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摧毁一切障碍;而我的手杖上宁可写的是,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比较“我能摧毁一切障碍”和“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两句话,即能发现两位作家文学观、表现手法的不同:巴尔扎克作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试题中题及答案
- 分类招生考试题型及答案
- 防雷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儿科考试题及答案解释
- 跌倒考试题及答案问卷星
- 白酒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气识图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防火石膏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叔丁基对苯二酚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甲酸生产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资料
- 医院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抗骨质疏松药物市场调研及未来增长预测报告
- 2025年注册道路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应试辅导(公共基础)(上下册)
- 终极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特殊群体服务优先制度方案
- 国家能源安庆市2025秋招能源与动力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房屋安全性鉴定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南宁上林县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知识产权普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参考答案
- 大学日语四级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